某辦公樓衛生間地面施工工藝
辦公樓衛生間地面施工工藝
一、材料要求
1.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雙組份),應有出廠合格證,應經復試合格后使用。
2、甲組份是以聚醚樹脂和二異氰酸酯等原料,經過聚合及反應制成的含有端異氰酸酯基的聚氨基甲酸酯預聚物,外觀為淺黃粘稠狀,桶裝,每桶20kg。
3、乙組份是由固化劑、促進劑、增韌劑、防霉劑、填充劑和稀劑等混合加工制成,外觀有紅、黑、白、黃及咖啡色等,膏狀物,桶裝,每桶40kg。
二、主要機具
一般應備有電動攪拌器(功率0.3-0.5KW,200-500r/min)、攪拌桶(容積10L),油漆桶(3L)、塑料或橡膠刮板、滾動刷、油漆刷、彈簧秤、干粉滅火器等。
三、作業條件
1.涂刷防水層的基層表面,必須將塵土、雜物等清掃干凈,表面殘留的灰漿硬塊和突出部分應鏟平、掃凈,抹灰、壓不,陰陽角處應抹成圓弧或鈍角。
2.涂刷防水層的基層表面應保持干燥,并要平整、牢固,不得有空鼓、開裂及起砂等缺陷。
3.在找平層接地漏、管根、出水口、衛生潔具根部(邊沿),要收頭圓滑。坡度符合設計要求,部件必須安裝牢固,嵌封嚴密。經過驗收。
4.突出地面的管根、地漏、排水口、陰陽角等細部,應先做好附加層增補處理,刷完聚氨酯底膠后,經檢查并辦完隱蔽工程驗收。
5.防水層所用的各類材料,基層處理劑、二甲苯等均屬易燃物品,儲存和保管要遠離火源,施工操作時,應嚴禁煙火。
6.防水層施工不得在雨天、大風天進行,冬期施工的環境溫度應不低于5℃。
四、操作工藝
1.工藝流程
清理基層表面→細部處理→配制底膠→涂刷底膠(相當于冷底子油)→細部附中層施工→第一遍涂膜→第二遍涂膜→第三遍涂膜防水層施工→防水層
一次試水→保護層飾面層施工→防水層二次試水→防水層驗收
2.防水層施工前,應將基層表面的塵土等雜物清除干凈,并用干凈的濕布擦一次。
3.涂刷防水層的基層表面,不得有凸凹不平、松動、空鼓、起砂、開裂等缺陷,含水率一般不大于9%。
4.涂刷底膠(相當于冷底子油):
1)配制底膠,先將聚氨酯甲料、乙料加入二甲苯,比例為1:1.5:2(重量比)配合攪拌均勻,配制量應視具體情況定,不宜過多。
2)涂刷底膠,將按上法配制好的底膠混合料,用長把滾刷均勻涂刷在基層表面,涂刷量為0.15-0.2kg/m2,涂后常溫季節4h以后,手感不粘時,即可做下道工序。
5.涂膜防水層施工:聚氨酯防水材料為聚氨酯甲料,聚氨酯乙料和二甲苯,配比為1:1.5:0.2(重量比).
1)在施工中涂膜防水材料,其配合比計量要準確,并必須用電動攪拌機進行強力攪拌。
2)附加層施工:地面的地漏、管根、出水口,衛生潔具等根部(邊沿),陰、陽角等部位,應在大面積涂刷前,先做一布二油防水附加層,兩側各壓交界縫200mm。涂刷仿水材料,具體要求是,常溫4h表干后,再刷第二道涂膜防水材料,24h實干后,即可進行大面積涂膜防水層施工。
3)涂膜防水層:第一道涂膜防水層:將已配好的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用塑料或橡皮刮板均勻涂刮在已涂好底膠的基層表面,每平方米用量為0.8kg,不得有漏刷和鼓泡等缺陷,24h固化后,可進行第二道涂層。
第二道涂層:在已固化的涂層上,采用與第一道涂層相互垂直的方向均勻涂刷在涂層表面,涂刮量與第一道相同,不得有漏刷和鼓泡等缺陷。24h固化后,再按上述配方和方法涂刮第三道涂膜,涂刮量以0.4-0.5kg/m2為宜。三道涂膜厚度為1.5mm。進行第一次試水,遇有滲漏,應進行補修,至不出現滲漏為止。
除上述涂刷方法外,也可采用長把滾刷分層進行相互垂直的方向分四次涂刷。如條件允許,也可采用噴涂的方法,但要掌握好厚度和均勻度。細部不易噴涂的部位,應在實干后進行補刷。
4)在涂膜防水層施工前,應組織有關人員認真進行技術和使用材料的交底。防水層施工完成后,經過24h以上的蓄水試驗,未發現滲水漏水為合格,然后進行隱蔽工程檢查驗收,交下道施工。
6.在施工過程中遇到問題應做如下處理:
1)當發現涂料粘度過大不易涂刷時,可加入少量二甲苯稀釋,其加入量應不大于乙料的10%。
2)當發現涂料固化太快,影響施工時,可加入少量磷酸或苯磺酰氯等緩凝劑,其加入量應不大于甲料的0.5%。
3)當發現涂料固化太慢,影響施工時,可加入少量二月桂酸二丁基錫作促凝劑,其加入量應不大于甲料的0.3%。
4)涂膜防水層涂刷24h未固化仍有發粘現象,涂刷第二道涂料有困難時,可先涂一層滑石粉,再上人操作時,可不粘腳,且不會影響涂膜質量。
如發現乙料有沉淀現象時,應攪拌均勻后再與甲料配制,否則會影響涂膜的質量。
五、質量標準
1.保證項目
1)涂膜防水材料及無紡布技術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產品應附有出廠合格證、防水材料質量認證,現場取樣試驗,未經認證的或復試不合格的防水材料不得使用。
2)聚氨酯涂膜防水層及其細部等做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并不得有滲漏水現象。
2.基本項目:
1)聚氨酯涂膜防水層的基層應牢固、表面潔凈、平整,陰、陽角處呈圓弧形或鈍角。
2)聚氨酯底膠、聚氨酯涂膜附加層,其涂刷方法、搭接、收頭應符合
規定,并應粘結牢固、緊密,接縫封嚴,無損傷、空鼓等缺陷。
3)聚氨酯涂膜防水層,應涂刷均勻,保護層和防水層粘結牢固,不得有損傷,厚度不勻等缺陷。
六、成品保護
2.已涂刷好的聚氨酯涂膜防水層,應及時采取保護措施,在未做好保護層以前,不得穿帶釘鞋出入室內,以免破壞防水層。
3.突出地面管根,地漏,排水口,衛生潔具等處的周邊防水層不得碰損,部件不得變位。
4.地漏、排水口等處應保持暢通,施工中要防止雜物掉入,試水后應進行認真清理。
5.聚氨酯涂膜防水層施工過程中,未固化前不得上人走動,以免破壞防水層,造成滲漏的隱患。
6.聚氨酯涂膜防水層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保護有關門口、墻面等部位,
防止污染成品。
七、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空鼓:防水層空鼓一般發生在找平層與涂膜防水層之間和接縫處,原因是基層含水過大,使涂膜空鼓,形成氣泡。施工中應控制含水率,并認真操作。
2.滲漏:防水層滲漏水,多發生在穿過樓板的管根、地漏、衛生潔具及陰陽角等部位,原因是管根、地漏等部件松動、粘結不牢、涂刷不嚴密或防水層局部損壞,部件接槎封口處搭接長度不夠所造成。在涂膜防水層施工前,應認真檢查并加以修補。
篇2:廚房衛生間面磚地面施工技術交底
一.工程名稱:
二.分部工程:裝飾裝修(地面)
三.分項工程名稱:廚房、衛生間面磚地面工程
四.交底內容:
1、所用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面磚應進行試驗。
2、地面面磚已完成。
3、清理基、彈線:將基層清理干凈,表面灰漿皮要鏟掉、掃凈。水平標高線彈在墻上。
4、廁、浴間地面板的上、下水等各種管道做完后,洞口應堵塞密實,并加有套管,驗收合格后再做防水層,管口部位與防水層結合要嚴密,蓄水合格后才能做找平層。
5、按已彈好的線找坡(向地漏方向)。做水泥砂漿找平層。
6、找平層完成后養護7天。
7、在找平層上用107膠水泥漿貼TS防水層(防水層應做試驗)防水層在墻四周應上反20cm。然后在TS防水層上做20厚1:2.5水砂漿保護層。
8、再做蓄水試驗。合格后貼面層。
9、面層應注意留2-3cm高差,向地漏方向有坡度。在地漏口處面磚應割成放射狀。
10、面磚完成并安裝完衛生潔具后再做蓄水試驗。
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人:
篇3:商用衛生間墻體磚地磚房間地面面磚工程施工方法
商用衛生間墻體磚地磚與房間地面面磚工程施工方法
1、墻磚操作工藝及施工要點
1.1、操作工藝
放線→選磚→素水泥漿掃漿→鑲貼標準點→墊底尺→鑲貼瓷磚→灌縫、擦縫→清理
1.2、施工要點
放線排磚思路:墻磚縫2mm,地磚縫3mm;彈線時要計算好磚的塊數并考慮縫寬,使兩線之間保持整磚數。特別注意門窗洞口和開關、插座及各種管線等的位置必須符合以下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原則。
(1)排磚時,盡量保持整體對稱,門兩側磚基本對稱,門上部盡可能避免刀把磚,陽角處采用整磚,破磚放在陰角處。
(2)鑲貼標準點:先在控制線的端頭鑲貼幾塊瓷磚作為標準點,使標準點瓷磚面正好達到設計要求的墻面厚度,用以控制整個墻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3)墊底尺:底尺表面與從下數第二排瓷磚的下口平齊。底尺要支撐牢固,標高準確。
(4)瓷磚大面鑲貼:墻面瓷磚從底尺上皮即倒數第二排磚開始鑲貼,逐排鑲貼,自下而上。鑲貼時使用108膠:水泥砂漿(水泥:砂=1:2)=1:4。操作時要求將砂漿滿刮在瓷磚背面,再粘貼到墻上,使用橡皮錘輕敲磚面,直至磚面與標準點磚面在同一平面上。磚的四周都有砂漿被擠出時才表示砂漿飽滿,若不飽滿時則必須取下重新刮砂漿。用開刀將四周擠出的砂漿刮干凈,在磚角卡入2mm的十字卡用以控制縫的寬度。鑲貼時隨時用靠尺和托線板檢查平整度和垂直度。
墻面磚完成48小時后取下底尺和十字卡,再將最下面一排磚鑲貼好。
(5)灌縫、擦縫:瓷磚全部鑲貼完畢,并且自檢無空鼓、不平、不直后用白水泥素漿勾縫、擦縫。勾縫前用開刀將磚縫清理干凈。
(6)清理:用棉紗將完成的墻面擦干凈。
2、地磚操作工藝及施工要點
2.1操作工藝
放線→選磚→地磚試排→素水泥漿掃漿→鋪干硬性水泥砂漿→鋪貼地磚→灌縫、擦縫→清理
2.2施工要點
(1)放線:地磚縫3mm,按十字控制線用素砂鋪兩條相互垂直的砂帶,把地磚在砂帶上試排,檢查縫隙的大小,注意找好房間邊角的關系。特別是與地漏的關系。地漏應處于一塊磚中間(圖1)或兩塊磚中間(圖2)或四塊磚中間(圖3)。
(2)試排滿意后進行沖筋,在十字控制線的端頭按標高要求先貼一塊磚作為標高控制點,并用水平儀檢驗無誤。在地漏邊貼一塊磚標高為坡度計算最低點,并按此兩點拉線作為標高控制線。注意整個地磚裝飾面與周圍墻面相交處的標高應相同,為找坡的最高點,即建筑圖示標高。
(3)在基層掃漿,水灰比為0.5。掃漿面積不宜過大,應隨貼隨掃。
(4)在掃好漿的基層上鋪1:4的干硬性水泥砂漿結合層,厚度為20mm。干硬性砂漿以手捏成團,落地開花為宜。用刮杠將砂漿刮平,木抹子拍實找平。
(5)在刮平的干硬性水泥砂漿上鋪釉面地磚,用橡皮錘敲擊地磚,振實下面的干硬性砂漿,直至地磚表面達到標高要求。
掀起地磚,若發現干硬性砂漿有空虛之處應填補密實。然后在砂漿上滿澆一層水灰比為0.5的素水泥漿(或撒一層素水泥面,再灑適量清水),再把地磚小心放好,用橡皮錘輕巧地磚,使其粘牢。
房間內鋪貼地磚時應順序從里到外逐步退至門口,鋪貼過程中不斷檢查標高、坡度和平整度。
注:對于衛生間有蹲坑的地方,先砌臺,安放潔具,后用焦渣填實,找平后鋪磚,方可進行大面鋪磚。
(6)地磚鋪好至少48小時后開始勾縫擦縫。用開刀將縫內的灰清理干凈,用青水泥勾縫5-8mm(從磚面向下3mm)。縫隙灌好1-2小時后將磚面清理干凈。
(7)對鋪好的地磚進行灑清水養護,養護期不得少于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