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對施工設備的危害預防
夏天是雷電災害的多發(fā)季節(jié),雷電災害給施工機械帶來的危害數(shù)不勝數(shù)。根據(jù)施工設備上電氣控制設備的不同構造特點,采用不同的防雷方法是減小雷擊的重要措施。
雷電危害的種類
直擊雷是指雷云對大地某點發(fā)生的強烈放電。雷電電流便沿著導線進入設備,從而造成設備損壞。
感應雷
當帶電雷云(一般帶負電)出現(xiàn)在導線上空時,由于靜電感應使導線上累積了大量的相反電賀。雷云對設備放電時,雷云上負電荷瞬間消失,此時導線上大量正電荷以電波的形式沿著導線經(jīng)設備流入大地。當雷電流沿著導體流入大地時,由于頻率高,強度大,在導體的附近便產(chǎn)生很強的交變電磁場,會感應出很高的電壓,對精密的電子設備特別對集成電路的電子設備危害很大。
地電位提高設備與接地點間與有電壓差,電壓差損壞設備。
防雷的方法和技術
接閃接閃就是讓在一定范圍內出現(xiàn)的閃電能量泄放到大地中去,達到保護施工涉筆的目的。常用的如避雷針。
接地既讓已經(jīng)納入防雷系統(tǒng)的閃電電流導入大地,良好的接地才能有效地降低引下線上的電壓,避免發(fā)生反擊現(xiàn)象。
均壓接閃裝置
即在捕獲雷電時,引下線立即升至高電位,會對防雷系統(tǒng)周圍的尚處于低電位的導體產(chǎn)生旁側閃絡,并使其電位升高,從而對設備構成危害。為了減少這種危害,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均壓環(huán),將處于地電位的導體等電位連接起來,一直到接地裝置。金屬設施、電氣裝置和電子設備,如果其與防雷系統(tǒng)的導體,特別是接閃裝置的距離達不到規(guī)定的安全要求時,則應該用較粗的導線把他們與防雷系統(tǒng)進行等電位連接。這樣在閃電流通過時,所有設施立即形成一個“等電位島”,保證導電部件之間不產(chǎn)生有害的電位差,不發(fā)生旁側閃路放電。
分流
分流就是在一切從室外來的導線與接地線之間并聯(lián)一種適當?shù)谋芾灼鳌.斨睋衾谆蚋袘自诰€路上產(chǎn)生的過電壓波沿著這些導線進入室內或設備時,避雷器的電阻突然降到低值,近于短路狀態(tài),將閃電電流分流入地,保護各種電氣電子設備。由于雷電流在分流之后,仍會有少部分沿導線進入設備,這對于不耐高壓的微電子設備來說仍是很危險的,所以對于這類設備在導線進入機殼前應進行多級分流。采用分流這一防雷措施時,應特別注意避雷器性能參數(shù)的選擇。
屏蔽
屏蔽就是用金屬網(wǎng)、管等導體把需要保護的對象包圍起來,阻隔閃電的脈沖電磁場從空間入侵的通道。屏蔽是防止雷電電磁脈沖輻射對電子設備影響的最有效方法。
雷電對施工機械的危害及預防
公路施工作業(yè)一般在露天環(huán)境下進行,設備的電器控制系統(tǒng),特別是為電子控制裝置在雷雨季節(jié)受雷電直擊或雷電感應過壓損害的幾率很大。我單位1臺瀝青混泥土攪拌站由于高度高(22m),采取的避雷措施不當,曾經(jīng)造成稱量模塊和穩(wěn)壓電源模塊損壞等事故。因此,對類似設備在防雷方面應做到,:
1、對于高度很高的設備應特別注意,避雷針的高度應高于設備的最高點。
2、多設幾個避雷針,達到有效的保護半徑,保證雷電全部通過避雷線流向大地,防止雷電的直擊。
3、避雷針和設備的固定點應絕緣,防止雷電經(jīng)過設備的主體。
4、避雷線接地要可靠,接地網(wǎng)的角鋼樁點埋設土坑要求深1.0m左右,角鋼在土坑內要露出20cm左右,在土坑內按比例填滿木炭和顆粒生鹽作為降阻介質,生鹽與木炭的質量比例為1:10,然后填土覆蓋。確保接地電阻值在4歐以下。當雷電襲擊時由避雷針及其引線經(jīng)過接地與金屬結構的控制室外殼用導線連接在一起,再通過接地線引入地下接地網(wǎng),使它們保持相等的地電位,預防靜電及雷電。
5、避雷線應盡量用專用避雷線,不能用其他導線代替。避雷網(wǎng)和避雷帶宜采用鍍鋅圓鋼或扁鋼,應優(yōu)先選用圓鋼,其直徑不應小于8mm,扁鋼寬度不應小于12mm,厚度不應小于4mm。
處于露天環(huán)境下的移動機械電氣控制裝置最容易感應雷浪涌電壓的入侵,例如瀝青攤鋪機的壓力傳感器等就深受其害。為此對路面攤鋪機械電氣控制裝置應作到:
1、停工后斷開電瓶的連接線。
2、蓋好護罩,拔掉路面平整度控制器模塊和料位傳感器模塊的連接插排。
3、設過電壓保護器,從而保護這些控制靈敏度極高的機械微電子控制裝置免遭感應雷浪涌電壓入侵損毀。
篇2:防雷電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加強雷電災害防御工作,防止或減少因雷擊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
2范圍
適用于**公司地表工業(yè)場地作業(yè)場所、設備、設施。
3職責與分工
設備能源部、安全部:負責監(jiān)督本制度的執(zhí)行。
工區(qū)(選廠):為本制度的執(zhí)行單位。
4工作內容及程序
4.1成立防雷安全領導小組,包括組長和組員,明確防雷安全生產(chǎn)責任人和具體的聯(lián)絡辦事人員。
4.2制定雷電災害應急預案,在最短時間內做到組織領導到位、技術指導到位、物資資金到位、救援人員到位,確保高效妥善處理災情。
4.3建立健全雷電災害報告制度,在遭受雷電災害后應及時向上級部門和氣象主管機構報告災情,并協(xié)助氣象主管機構組織做好雷電災害的調查、鑒定工作,分析雷電災害事故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
4.4有專人負責關注氣象部門發(fā)出的雷暴預報,并及時告知有關部門和人員。
4.5為確保防雷設施安全有效,各單位應加強對防雷設施的檢查維護,如發(fā)現(xiàn)防雷設施損壞的,應及時告知市(區(qū))的防雷檢測所,盡快排除防雷安全隱患。在檢測報告、合格證失效前提前十五個工作日向防雷檢測所提出檢測申請,積極配合做好防雷設施定期檢測工作。
4.6新建、擴建、改建的防雷裝置必須向市氣象主管機構報建,通過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后方可進行施工,投入使用前要經(jīng)過防雷驗收合格。
4.7要加強防雷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人員防雷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技能,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4.8對違反法律法規(guī)導致雷擊責任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篇3:防雷電氣接地施工技術交底
防雷電氣接地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一、工程形式概述
⒈本工程為高層住宅樓,地下2層,地上24層,高度77.2M。
⒉本工程設計防雷等級為二級,屋頂采用Φ10鍍鋅園鋼做避雷帶,利用柱內主筋作引下線,底板筋作自然接地體。
⒊本工程30M以上每三層作一次均壓環(huán),均壓環(huán)利用圈梁主筋,30M以上的金屬門窗及屋頂金屬突出物做可靠接地。
⒋電氣接地與防雷接共用接地電阻不大于1Ω。
⒌設備層、首層、頂層設置總等電位做法。
⒍在地坪+500MM樓四角及中間設2處防雷測試點。
二、施工前準備及材料準備
⒈鍍鋅材料:扁鋼、園鋼、避雷網(wǎng)卡、螺絲、平墊圈、彈墊,以上材料鍍鋅層必須無剝落、光滑、無銹蝕,非鍍鋅件不得使用在此項工程中。
⒉防銹漆、防腐漆使用要正確,不得隨意涂抹只能在焊接處刷用。
三、主要機具
⒈常用的電工手動工具:手錘、鋼鋸、電焊機、手動葫蘆、盒尺、小線、電錘、煨彎器、緊線機。以上機具要安全可靠,測量度保持精確,保證使用動能。
四、作業(yè)條件
⒈接地體敷設,在土建底板筋綁扎完畢,引上線柱筋綁扎完畢。
⒉引上線利用工程柱內主筋,主筋采用電渣弧焊引上。
⒊均壓環(huán)敷設,在頂板圈梁綁扎完畢,合模以前。
⒋總等電位敷設,在柱筋與墻筋綁扎完畢,合模前。
⒌重復接地板在柱筋與墻筋綁扎完后。
⒎屋頂避雷網(wǎng)安裝在土建女兒墻及屋面做好,不再大面積施工后。
五、工藝流程
接地體焊接→引上線主筋定位→引上線與接地體焊接及測試點安裝→引上線焊接→等電位焊接→均壓環(huán)焊接→金屬窗戶焊接→避雷網(wǎng)安裝。
六、施工說明及操作工藝
⒈本工程利用基礎底板筋作自然接地體與防雷引上線11處連接分別為J―1、J―5、J―8、
J―12、F―12、F―1、D―1、D―12、A―1、A―6、A―12軸共11處引上。在頂層由
D―1軸處引至E―4軸并由該軸引上,由A―6軸引至C―6軸并引上由D―9引至E―9軸并引上由J―8軸引至G―6軸并引上,該部分引上為頂層水箱間引出女兒墻,防雷引上線暗敷設將來頂層防雷網(wǎng)與該處引上線連接后就不在做明網(wǎng)與下層連接。
⒉室內等電位作法:各種進樓的金屬管道在水暖及其它專業(yè)予留套管右側由防雷接地引至并做一根4*40扁鋼,扁鋼一端開ф10孔待用,一端與引來的防雷接地焊接形成總等電位,在地下一層管道豎井,強弱電豎井各做一圈,首層、頂層4*40扁鋼
予留出扁鐵與金屬管道做電氣連接,采用軟銅絲編織帶連接。
⒊地板筋焊接成網(wǎng)狀形,橫筋與豎筋連接,然后在引上點處與引上線主筋連接,伸縮處理可在屋頂連接。
⒋測試點在室外地坪500MM由引上線引一根4×40扁鋼至測試點箱,測試點箱做成160×250×160,外做防雨措施如墊一塊橡膠板。
⒌在10層頂板圈梁利用主筋與引下線可靠連接成等電位形成每三層做一圈均壓環(huán),外圍金屬門窗大于3M的做三處預埋Φ10園鋼或25×3扁鋼(2M內做2處,每1M做1處)與金屬門窗可靠連接防止雷擊。
⒍屋頂避雷網(wǎng)引上線此至屋頂端后利用Φ12鍍鋅園鋼引出預留300―500MM備用于避雷網(wǎng)焊接(具體作法見避雷網(wǎng)技術交底)。
七、質量標準
⒈材料規(guī)格、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必須符合規(guī)范要求。
⒉各接地點的分支線必須與接地直接連接,嚴禁串聯(lián)。
⒊焊接的焊縫平整、飽滿、無明顯氣孔、咬肉等缺陷,螺栓連接緊密、牢固、有防松措施。
⒋引上線數(shù)量、位置必須準確,不得遺漏。
⒌搭接長度符合要求:扁鋼≥2D,園鋼與扁鋼≥6D。
⒍扁鋼搭接焊三個棱邊,園鋼雙面施焊。
⒎埋設在土內扁鋼在焊接處應做防腐處理。
⒏引上線每層鋼筋上必須有明顯標記,不得混亂。
八、成品保護
⒈不得隨意焊接或隨意切割土建鋼筋。
⒉引上線做標記時不得涂漆太多污染鋼筋。
⒊認真防護防雷引上線,被別工種隨意切割破壞。
九、注意質量問題
⒈引下線位置不準確,應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
⒉焊接面不夠,藥渣處理不干凈,焊接工藝質量應專業(yè)焊工操作。
⒊利用主筋截面達不到要求,應及時更正,采用變通措施。
⒋搭接面積不夠,土內埋設防腐做不到位,嚴格按規(guī)范要求做。
⒌漏焊或遺忘各種接地引線,應及時補救。
⒍各種暗敷設接地線應有各種驗收手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