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具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操縱規程

工具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操縱規程

2024-07-13 閱讀 1151

(1)一般規定

①工具式鋼管腳手架用于承重時,必須根據荷載及架子高度進行結構設計;

②立柱底腳地面必須安放墊木;

③每個節點都必須同步安裝立柱、縱向水平桿與橫向水平桿,必須按設計要求設置剪刀撐與斜撐;

④搭完一步架后,應按規定檢查并調整其垂直度,垂直度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的規定;

⑤拆卸連接部件時,不得硬拉,嚴禁敲打;

⑥可調底座、頂托安裝后應采取防止砂漿、水泥漿、土壤等雜物填塞螺栓的措施。

(2)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用作模板支架時,其立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支架立桿應豎直設置,2m高度的垂直答應偏差為15mm;

②設在支架立桿根部的可調底座,當其伸長長度超過300mm時,應采取可靠措施固定;

③當梁模板支架立柱采用單根立桿時,立桿應設在梁模板中心線處,其偏心距不應大于25mm;

④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或墊板;

⑤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個跨距并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間隔不應大于500mm;

⑥腳手架架底步距不應大于2m;

⑦立桿接長除頂層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a.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間隔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間隔不宜大于步距的1/3。

b.搭接長度不宜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沿至桿真個間隔不應小于100mm。

(3)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用作滿堂模板支架時,其支撐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滿堂模板支架四邊與中間每隔四排支架立桿應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

②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兩端與中間每隔四排支架立桿從頂層開始向下每隔兩步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

③剪刀撐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應按表1的規定確定。每道剪刀撐跨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60之間;

表1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最多根數

b.高度在24m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均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且上底層至頂連續設置;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的凈間隔不應大于15m。

c.高度在24m以上的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裝立面的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

d.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采用搭接,搭接應符合架子工操縱規程的“5.、(2)、⑦”的規定。

e.剪刀撐斜桿應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間隔不宜大于150mm。

(4)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支搭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嚴禁將外徑48mm與51mm的鋼管混用。

②相鄰立桿的對接扣件不應在同一高度內,錯開間隔應符合前述的架子工操縱規程的“"5.、(2)、⑦”的規定。

③開始搭設立柱時,至少每隔5m設置一根臨時拋撐,架子達到穩定要求后方可拆除臨時拋撐。

④封閉型架子的同一步水平桿必須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固定。

⑤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不得小于40N?m,且不得大于65N?m。安裝后應用扭力扳手檢查。

(5)支搭門架及其配件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交叉支撐、水平架、腳手板、連接棒和鎖壁的設置應符合行業現行的關于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

②不配套的門架與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腳手架;

③交叉支撐、水平架或腳手板應緊隨門架的安裝及時設置;

④連接門接與配件的瑣壁、搭鉤必須處于鎖住狀態;

⑤水平架或腳手架板應在同一步內連續設置,腳手架板應滿展。

(6)門架與加固件、連墻件采用扣件連接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扣件規格應與所連鋼管外徑相匹配;

②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宜為50~60N?m,并不得小于40N?m;

③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沿長度不應小于100mm。

(7)安裝碗扣式腳手架時,立柱和縱、橫向水平桿的安裝必須同步進行,接頭必須鎖緊。

(8)安裝QM和SZ鋼支架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①桿件、頂托、底托的規格必須匹配;

②頂托和底托的螺旋絲杠插進立柱的長度不得小于絲杠全長的2/3;

③連接螺栓必須齊全、緊固。

篇2:腳手架安全交底

  一.工程概況:

  二.安全警示標志

  現場根據總平面圖規劃進行平面布置,出入口、通道、危險品、消防設施設置安全標志。

  施工現場有安全標語,危險區設安全警示標志。

  1.臨邊、洞口及高處作業

  1.1外架搭設與拆除時,設警戒區,并派專人監護。嚴禁上下同時拆除。

  1.2對臨邊高處作業,設置防護措施,并符合下列規定:

  (1)基坑周邊、樓層周邊等處設置鋼管防護欄桿。

  (2)分層施工的樓梯口和梯段邊,安裝臨時護欄;頂層樓梯口隨工程結構進度安裝正式防護欄桿。

  (3)施工用電梯和腳手架等與建筑物通道的兩側邊,設置防護欄桿,地面通道上部裝設安全防護棚。雙籠電梯通道中間分隔封閉。

  2.安全生產目標與保證體系

  安全目標:一般輕傷率控制在1.5‰以下,杜絕重大傷亡事故、火災事故和重大機械事故,杜絕施工過程有危及工作人員和在校師生的安全隱患。

  三.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3.1 安全教育制:施工人員進入現場,首先進行入場三級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上崗,施工過程中堅持經常性的全員安全教育和針對性安全教育。

  3.2 安全技術交底:根據安全措施要求和現場實際情況,各級管理人員需親自逐級進行書面交底。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進行書面安全技術交底,交底要有針對性,內容全面,且履行簽字手續。堅持“五同時”、“四不放過”制度。

  3.3 班前講話制度:要求各個班組在每天進行作業前,針對班組作業特點和周邊作業環境對所屬班組進行班前安全講話。

  3.4 周一安全活動制度:經理部每周一要組織全體工人進行安全活動和教育,對上周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對本周的安全重點和注意事項做必要的交底,使廣大工人心中有數,提高全員的安全意識。

  3.5 定期檢查與隱患整改制度:經理部每周要組織一次安全生產檢查,對查出的安全隱患必須定措施、定時間、定整改人、定復查人安排整改落實,并作好安全隱患整改消項記錄。

  3.6 特殊工種持證上崗制:特殊工種必須持有處在有效期限內的上崗操作證,按相關工種要求進行特種作業。

  3.7高大外腳手架、大中型機械設備安裝實行啟用驗收制度,由安全、技術、機械部門聯合組織驗收。凡不經驗收的,一律不得投入使用。

  四.安全管理工作

  4.1 項目經理部負責整個現場的安全生產工作,嚴格遵照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技術措施規定的有關安全措施組織施工;

  4.2 在施工過程中對薄弱部位、環節要予以重點控制,如塔吊等從設備進場檢驗、安裝及日常操作要嚴加控制與監督。凡設備性能、防護裝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一律不準使用;

  4.3 對安全生產設施進行必要的、合理的投入。重要勞動防護用品必須購買定點廠家的認定產品。

  4.4分析安全難點,確定安全管理重點,開展安全預評價制度。在每個大的施工階段開始前,分析該階段的施工條件、施工特點、施工方法,預測施工安全難點和事故隱患,確定管理點和預控措施。在結構施工階段,安全重點集中在:

  (1)施工防高處墜落,立體交叉施工防物體打擊;

  (2)“三寶”、“四口”、“五臨邊”等防護措施的落實;

  (3)腳手架工程搭設、使用、拆除過程中的安全措施等;

  (4)各種電動工具施工用電的安全等;

  (5)現場消防等工作。

篇3:門式鋼管腳手架安裝工程安全交底

  施工安全交底記錄:

  一、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紀律,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二、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戴安全帽、穿工作鞋,高處作業要系扣安全帶。

  三、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的要求和搭拆作業方案進行架設或拆除。

  四、作業前,應檢查地基夯實平整,架體和構配件是否齊全,脫焊、裂縫、變形、銹蝕嚴重的不準使用,不配套的門架與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腳手架。作業現場與高壓線的安全距離是否足夠,作業范圍下方10m以內是否已設置警戒,禁止行人通過或站立,有無醒目安全標志。

  五、搭設順序:基礎—鋼板墊塊、底座—門架掃地桿—斜撐—水平架—腳手板—連接棒—上一節門架—鎖臂(逐層搭高)—與二樓梁邊拉結(層層拉結,水平間距不得大于7m),無水平架的場合,應在架體外兩側設置一度鋼管、水平加固桿。

  六、水平架可由掛扣式腳手架或門式架兩側設置的水平加固桿代替。

  七、架體內側離墻不宜大于150mm,如大于150mm,應采取內挑架板或其他離口防護的安全措施。

  八、每次架設必須高于結構施工作業面1.2m,并進行分段驗收。

  九、架體垂直偏差不大于總高度的1/1000,絕對值不大于10mm。

  十、高層建筑外腳手架應每隔五層樓高增設一道卸荷措施,多風地區或臺風存在負風壓時,應增設防風拔起的抗拔措施。

  十一、在腳手架的轉角處、不閉合腳手架的兩端應增設連墻件,其豎向間距不應大于4m。

  十二、腳手架與架空輸電線路的安全距離、工地臨時用電線路架設及腳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應按現行行業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執行。

  十三、腳手架高度超過20m時應在腳手架外則連續設置剪刀撐,剪刀撐斜桿與地面夾角不小于45°,不大于65°,并用旋轉扣與架體連接擰緊螺栓。不準拉結在大橫桿上。

  十四、兩人傳遞門架架體或桿件時,上方人員未接穩之前,下方人員不得松手。并不準碰、觸、壓電源電線和電氣設備。

  十五、腳手板上下不準超荷堆放構配件材料。

  十六、在腳手架的操作層上應滿鋪與門架配套的掛扣式腳手板,并扣緊擋板,防止腳手板脫落和松動。

  十七、使用塔吊吊運腳手架架體、斜撐等構配件,應綁扎牢靠,連墻桿、螺栓等短小材料,應用鋼絲密封筐盛裝好吊運,不得盛裝過滿。就位點應在混凝土樓面。每次吊運重量不大于3000n。并由持證司索工綁掛和卸料。

  十八、腳手架經單位工程負責人檢查驗證并確認不再需要時,方可拆除。

  十九、拆卸前應檢查清理腳手板上雜物,架體上有無電線,由上而下,逐層拆卸(含連墻桿),作業下方警戒范圍標志是否已落實。

  二十、拆卸作業中,應在統一指揮下,按后裝先拆、先裝后拆的順序進行,嚴禁先將連墻桿或全部連續三層架體的連結拆除。

  二十一、拆卸作業中,卸下門架和構配件,應逐一傳入樓層內,運回地面,分類堆放整齊。

  二十二、清理門架和構配件上的砂漿,油漆保養。

  二十三、現場補充交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