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Z火區啟封安全措施

Z火區啟封安全措施

2024-07-13 閱讀 5176

昌平白土窯煤業有限公司白土窯煤礦2012年元旦前,因西翼采空區發火蔓延至+900水平暗斜井絞車房及2條上山,2012年元月7日為防止災害擴大,經公司領導研究決定封閉全部井口,4月21日根據西安科技大學的滅火方案,開始采用地面鉆孔向井下注入液態氮和液態二氧化碳,對井下進行了啟封前的有效滅火工作,5月17日井口順利啟封,隨后進行了巷道頂部和兩幫打孔注入黃泥漿工作,6月27日在處理最后一個火源點時,采空區突然涌出大量有害氣體,礦領導立即撤出井下所有人員,在重新封閉井口做準備工作時,副立井突然發生爆炸,損壞井架及附近附屬房屋,人員撤離及時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事故,3天后封閉全部井口,之后根據西安科技大學的滅火新方案,繼續從地面打孔向暗斜井注漿滅火。現經昌平礦業總公司領導開會研究決定,準備啟封白土窯煤礦井口,恢復井下生產系統,礦領導根據總公司決定,迅速組織人員進行啟封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為確保井口啟封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一、啟封時間

2013年1月9日早班

二、人員組織

井口啟封工作需要人員為:

1、啟封指揮部領導成員

啟封負責人:杜永強(昌平礦業總經理)

總指揮:關伯蔭(白土窯煤礦負責人)

副總指揮:張榮(西安科技大學教授)

白土窯煤礦啟封人員:

勞動組:周建國(生產副礦長)人員組織安排

后勤組:蒲世釗(黨支部書記)后勤物資保障

機電組:郭文華(機電副礦長)供電及設備運行

安全組:柴景山(安全科長)安全檢查及監測

技術組:王軍(技術副礦長)技術資料保障服務

2、大黃山礦山救護隊中隊

3、西安科技大學專家組

4、昌平礦業救護隊

5、白土窯煤礦干部及職工

四、啟封必須具備的條件:

在井口啟封前應對各種氣體項進行全面檢查,只有全部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后,方可執行井口啟封工作。

1、火區內的空氣溫度下降到30℃以下,或與火災發生前該區的日常空氣溫度相同時方可啟封。

2、火區內空氣中的氧氣濃度降到5.0%以下時方可啟封。

3、火區內空氣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濃度在封閉期間內逐漸下降,并穩定在0.001%以下時方可啟封。

4、火區的出水溫度低于25℃,或與火災發生前該區的日常出水溫度相同時方可啟封。

五、啟封工作順序

(一)啟封前的準備工作

1、啟封前,組織所有施工人員學習啟封方案、礦山救護規程。

2、參加啟封的煤礦職工人員必須認真檢查壓縮氧氣呼吸器及其它設備、工器具是否完好,必須保證每位職工熟練使用壓縮氧自救呼吸器。和安全撤退升井路線。

3、所有礦山救護隊員到達井口預備下井前,必須由礦山救護隊正、副隊長再次檢查、調試氧氣呼吸器,檢查完畢方可下井。

4、啟封井口相關工作開始前,由治安科和安全科負責井口警戒及檢查井下人員情況,井口有與滅火及啟封無關的人員,責令立刻撤到警戒線外,不得進入。

5、啟封各井井口時,應清理各口覆蓋的黃土及輔助材料,安全員和電器防爆工再次全面檢查供電、絞車、及主扇運行,確保無失暴隱患存在,啟動主扇前撤離所有無關人員,礦山救護隊員負責檢測氣體和警戒任務。

6、啟動風機后必須對各進風和出風井口風量進行測風和監測,并做好記錄,以便與啟封前后后的風量進行對比。如遇到突發情況立即向啟封指揮部領導匯報。

(二)啟封時的工作順序

1、啟封順序,先啟封風井,再啟封主井。

2、啟封時,一定要使用銅制工具,并要避免使用的工具與支架、設備等鐵制物件碰撞,產生火花,引爆瓦斯。

3、啟動風機工作完成后,礦山救護隊必須檢查啟封后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風量等情況,并向調度室匯報后,清點人員,礦山救護隊員每10分鐘測量一次有毒有害氣體濃度情況,并做好記錄。

4、通風1小時后,由礦山救護隊員將檢查進風和回風的氣體檢查情況匯報給啟封指揮部。

5、在啟封工作結束后8小時內,地面各井口警戒不能撤除,待8小時后由礦山救護小隊進入井下偵查,將偵查結果匯報給啟封指揮部領導,確認無問題后,通知調度室、礦領導,然后才能安排后續的絞車調試和其他設備的檢修調試工作。

六、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參加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此方案。

2、啟封工作,必須由礦山救護隊員負責進行,礦山救護小隊必須配備隊長一名,負責施工的指揮。

3、啟封工作時,當班應在礦井各井口設置警戒,非啟封井口相關人員,嚴禁進入警戒線內。

4、啟封工作進行過程中,嚴禁井口周圍從事電焊、氧氣焊、切割等其他明火和高溫作業。

5、進入井下工作地點時,應先由救護隊員、瓦檢員、安全員、井隊領導、礦帶班領導進入檢查無問題后,方可決定是否允許職工開始工作。如遇到有害氣體濃度、水溫、涌水、頂板壓力突然變化升高,立即撤出井下工作人員,確保人員安全。

9、在啟封井口工作完畢后,每班必須由救護隊員、瓦檢員、安全員聯合檢查通風狀況、氣體濃度、空氣溫度和空氣成分。只有在確認火區完全熄滅、通風等情況良好后,方可進行后續滅火和生產工作。如在檢測過程中發現煤炭有復燃現象,則應立即匯報指揮部并采取有效措施處理。

七、避災線路:附避災路線圖、通風系統圖。

當啟封工作發生意外時,人員按以下線路迅速進行避災:

+850水平避災撤退路線:+850水平回風大巷→采區軌道上山→+800水平軌道運輸大巷→+800水平車場→主立井→地面

篇2:火區啟封制度范本

火區啟封處理不當,會引起死火復燃,甚至發生瓦斯爆炸。因此,在啟封前,必須對火區封閉后處理的全過程和觀測所得數據認真分析。認為可以啟封,必須制定專門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由礦山救護隊進行啟封。啟封前,必須先將火區回風引入礦井回風巷道,巷道內不準人員停留,測定并控制回風流中的沼氣濃度不超過1%,并無一氧化碳出現。如出現一氧化碳,表明火區沒有完全熄滅,或又復燃,必須立即停止送風,重新封閉。

重開火區在恢復通風前,應切斷附近的供電,防止瓦斯爆炸。

重開火區前,應準備充足的材料和工具,以備必要時能迅速地重新封閉火區。

啟封火區兩種方法:

1、一次打開火區

火區范圍不大,并確認火源已經完全熄滅,可一次打開火區。首先打開火區回風側防火墻,救護隊員偵察,測定回風流中有無一氧化碳。如果情況良好,再打開火區進風側防火墻,恢復通風。

2、分段打開火區

如果火區范圍較大,長期封閉,可能積存大量沼氣,同時火區是否完全熄滅尚難確定,可采用分段打開火區的鎖風法。鎖風法是先在火區入風側原有防水墻5-6米處,構筑帶門的臨時密閉墻,救護隊員進入火區偵察。情況允許時,可在適當地點構筑臨時密閉墻,然后用局扇通風排除積存沼氣。如此分段逐漸接近火源。當火確實完全熄滅,再最后打開回風側防火墻,并在全區恢復正常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