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生產設備安全評價方法規定

生產設備安全評價方法規定

2024-07-13 閱讀 3700

以高壓氣體設施的安全評價為例。本評價方法適用于高壓氣體制造車間或工廠設施的安全評價。因為高壓氣體設施一般是隔離操作或自動化程度較高,涉及到人機界面的問題有些特殊性,所以特別列出作一介紹。該評價方法從高壓氣體設施的設計、運行和安全管理各方面考慮防止高壓氣體設施發生事故。

一、設備安全評價要點

高壓氣體設施本身技術復雜,運行條件特殊。為此,在這類設施中,操作人員應首先排除人機界面的危險性。雖然自動化程度提高,但最后還需要操作人員進行判斷。所以對設施還必須考慮安全措施。評價內容有:

(1)安全標志;

(2)儀表和操作顯示判讀方法;

(3)閥門及管線(包括安全閥等);

(4)警報系統。

具體評價要點如下:

1.安全標志

對安全標志的張貼有如下要求:

(l)有關場所應張貼安全標志

(2)標志的尺寸大小,在可見距離內應能看清

(3〉標志應安在設備容易看到的位置

(4)標志應簡單明了,即使外面來的人也容易看懂

(5)同一系列的標志應按同一原則制訂,形狀、尺寸和涂色應有一定的規定

2.儀表和操作:

對儀表及其操作提出以下要求:

(1)儀表盤的操作要求:

①儀表盤上的儀表布置應按統一規定

②視線和儀表盤面應垂直

③照明不能在儀表盤的玻璃上形成反射,應該把光源安裝在使儀表容易看清的位置

④重要儀表或需要頻繁觀察的儀表應安裝在容易看到的地方

(2)儀表的操作要求:

①儀表盤數值精度,應使操作者能很快讀出

②儀表的量程應合乎要求

③從儀表讀出的單位能直接應用,原則上不要再進行換算

④壓力、流量和溫度儀表應有上、下限和正常值的標記

⑤儀表刻度的增加方向,原則上是由左到右、由下到上

(3)操作機器的要求:

①重要的或頻繁操作的機器應具備良好的操作位置和簡單的操作方式

②操作機器應易于辨別操縱哪些系統,可用分組方式或用涂色加以區別

③緊急按鈕、開車的停車按鈕等應有明顯區別,避免產生誤操作

④在操作機器上應裝置防止于部偶然觸及按鈕的裝置

(4)儀表指示計的操作要求:

①操縱器和有關儀表應相互對應,按操作程序布置

②操縱器的動作方向原則上應和儀表指針的動作方向一致

③如操縱器會對儀表發生影響,則應把儀表裝在不受干擾的地方

④如操縱器和儀表裝得很近,要注意使操作人員的手部不易碰到開關按鈕

⑤為防止主要機器誤操作,應設置聯鎖回路

⑥控制儀表應對調節計和開關方向和開度等輸出情況有明確的表示方法

2.儀表和操作:

對閱門與管線的要求是:

(1)對閱門的要求:

①需要緊急操作的閥門應設在容易操作的位置

②緊急或重要的閥門的手輪要用不同的色彩涂色,表示操作方向和開關狀態,如緊急時開、緊急時關或正常操作等

③閥門的開關方向要明確,主要闊門的號碼牌開關牌(運行時開或運行時關)要有明確的標志

④檢修工作中用的切斷閥,要按規定裝設色盲板或加鎖

⑤調節閱扳動閱門子輪時,應使操作人員便于操作,一般要保持正面或向下的操作方式

(2)對管線的要求:

①重要管線要涂色加以區別,見GB7231-1987《工業管路法基本識別色和識別符號》

②管線上要標明管內流體名稱和流動方向

2.儀表和操作:

對警報設施的要求如下:

(1)警報器要設置在操作人員值班地點,如儀表室

(2)警報的聲音應保持適當的音量和音色,以便于分辨清楚

(3)警報應能辨清設備機械發生何種異常情況

(4)一種機器有多種警報方式時,應有一定的區分標準,以便于弄清

(5)警報燈應設試驗按鈕,定期試按以確定它是否能正常動作

二、操作運轉

操作人員的誤操作和誤判斷是造成高壓氣體設施重大事故的原因之一。為了防止發生誤操作情況,除應從儀表和機器的布置等硬件方面考慮外,還應同時從培養操作人員的判斷能力和水平等軟件方面考慮。其評價內容可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1)操作方法;

(2)操作規程;

(3)教育訓練。

三、環境

人的能力是否能充分發揮與周圍環境有很大關系。為不使操作人員的辨別、判斷活動能力受到影響,必須對光、照明、色彩、噪聲、通風、濕度、溫度等狀況加以考慮。此外還要注意通道、地面、操作間的行走暢通和文明整潔。對上述環境內容應區別以下幾種場合,分別確定評價內容的側重點:

(1)對儀表室內的環境要求;

(2)對操作現場的環境要求;

(3)對設備布置與現場環境的要求。

四、維護檢修

設備維護檢修是保證設備安全運轉的重要措施,進行維護檢修的目的是為了掌握設備和機器的磨損、老化等劣化傾向,及時進行維修,就可達到預防和減少事故的目的。同時,從事故的發生階段看,發生在維修階段的各類事故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所以,在評價內容中也應強調突出維修過程中的安全工作。

(1)維護部門的職責:維修工具、設備維修檔案,維修時與運轉部門的協調與聯系,及維修部門與運轉部門的分工、各自的職責等。

(2)安全檢查的有關內容:設備運轉日志,設備維修狀況檢查表,巡回檢查路線、次數,重點危險部位日常自檢記錄,設備異常情況的處理和技術措施,緊急時所用的安全設備的保養、整理和定期檢查制度等。

篇2:分管生產設備技術質量供銷副總經理安全職責

1、負責管理生產、設備、技術、質量、供銷安全工作,對分管的生產、設備、技術、質量、供銷安全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

2、貫徹上級有關生產安全方針、政策、法令、指示和規章制度。

3、負責定期召開生產調度例會,做到生產安全“五同時”,并對會議決定的事項,負責組織貫徹落實。

4、協助總經理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公司的生產安全應急救援預案。

5、負責定期組織開展分管的專業安全檢查。發現重大隱患,立即組織有關人員研究解決,或向總經理及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在上報的同時,組織制定可靠的臨時安全措施。

6、負責組織開展公司內的重大生產、設備、交通、質量等事故進行調查并提出處理意見。

7、負責組織制訂、修訂和審定本公司各項安全技術規程,組織編制安全措施計劃、方案及安全技術長遠規劃。

8、協助總經理組織安全技術研究工作,負責解決疑難或重大安全技術問題,落實重大隱患的整改方案。

9、根據規定參加事故的調查,審查防范措施。

篇3:生產設備部安全生產責任

.1及時傳達、貫徹執行上級有關安全生的指示,堅持生產與安全的“五同時”。

.2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指揮生產,發現違反安全生產制度、規定和安全技術規程的行為應立即制止,并向領導報告。

.3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不安全因素、險情及事故時要果斷正確處理,立即報告主管副總經理處理并通知有關職能部門,防止事態擴大。

.4參加安全生產大檢查,隨時掌握安全生產動態,對各單位的安全生產情況及時在調度會上給予表揚或批評。

.5負責貫徹操作紀律、安全管理規定,杜絕或減少非計劃停工和跑、冒、滴、漏事故,實現長周期安全穩定生產。

.6負責生產事故(大面積非計劃停車、停工事故等)的調查處理,及時向公司領導報告,參加公司其它事故的處理。

.7編制或修訂的工藝技術操作規程、工藝技術指標必須符合安全生產的要求,對操作規程、工藝技術指標和工藝紀律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和考核。

.8在制訂長遠和編制全廠技術措施、計劃和進行技術改造時,應有安全技術和改善勞動條件的措施經費。制訂增產節約措施時,應符合安全技術要求。

.9負責因工藝技術原因引起的事故的調查、處理和統計上報,參加公司其它事故的調查和處理。

.10執行安全生產“三同時”的原則,組織技術措施項目的設計、施工和投用時的“三同時”審查。

.11參與并檢查各單位對崗位操作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

.12負責組織工藝技術方面的安全檢查,及時改進技術上存在的問題。

.13積極開展安全技術研究工作,積極采用先進技術和安全裝備。

.14在技術改造,新建、改建、擴建裝置建設時,負責組織危險區域的劃分和審查工作。

.15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有關環境保護工作的法令、政策和標準,制訂、修訂并完善公司各項環境保護制度和措施,對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督,搞好環境保護,消除環境污染。

.16參與對環境保護法律、方針、政策、規定和建設知識的宣傳教育。檢查監督執行情況,搞好環境保護,實現文明生產。

.17制定“三廢”治理和污染源的源頭治防措施、并檢查執行情況。參加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環保“三同時”監督工作計劃安排,使環境保護措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負責檢查督促已上環保裝置的正常運行,要求環保裝置同步運行率達100﹪。

.18做好日常對環境污染的監測工作,并督促有關單位使環保各項指標達到國家衛生標準。

.19協助辦公室對環境污染事故的查處、管理、統計和上報。

.20貫徹國家、上級部門關于設備設計制造、檢修維護保養及施工方面的安全規定和標準,做好主管生產范圍內的安全工作,負責制定和修訂各類機械設備的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

.21負責各種機、電、儀及工業建筑物的安全管理,使其符合安全技術規范、標準和制度的要求。

.22負責組織工業建筑設備,起重機械、施工器具、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及安全附件、氣瓶、防靜電裝置、機械和電氣聯鎖裝置、安全裝置的定期安全檢查、檢驗工作。及時整改檢查中發現的問題。

.23在制訂或審定有關設備設計、制造、改造方案和編制設備檢修計劃時,應有相應的職業安全衛生措施內容,對安全措施完成情況負責檢查監督。

.24組織設備安全大檢查,對檢查出的有關問題,在有計劃地及時整改,按期完成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事故隱患整改項目。

.25負責對壓力容器、起重設備的登記取證工作。

.26貫徹執行消防條例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綜合治理”的消防方針,做好防火、滅火等消防工作。

.27掌握企業主要生產過程中的火災特點,經常深入基層監督檢查火災隱患及滅火設施的管理,督促落實火險隱患的整改,確保消防設施完備,消防道路和暢通。

.28協助辦公室對消防器材的日常管理和檢查,并做好消防器材設置臺帳。

.29積極參與特殊工種(電焊工、起重工、電工、壓力容器操作工等)安全技術培訓和考核工作。

.30應與其他管理部門共同做好對外來檢修有關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及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負責貫徹有關施工紀律的管理規定。

.31簽定施工合同必須有安全責任條款。

.32負責制定分析人員采樣、分析項目及使用設備、儀器的安全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對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考核。

.33對關鍵生產裝置和重點生產部位的易燃、易爆物料分析必須準確。

.34負責有關動火分析和進行進設備內作業的檢測分析,要求取樣有代表性,分析結果準確,并提出分析數據報告。

.35負責事故分析時的化驗檢測和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