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束管監測工安全操作規程

束管監測工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5358

一、主要危險源

1.不按規定埋設束管或束管不完好。

2.沒有及時對束管監控設備故障進行排除。

3.作業地點氣體超限。

4.頂板支護不完好。

二、適用范圍

第1條本操作規程適用于礦井束管監測操作。

第2條束管監測工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負責束管監測管路及設施的安裝、維護、回收。

2.負責自然發火觀測點埋管。

三、上崗條件

第3條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第4條束管監測工需要掌握以下知識:

1.掌握《煤礦安全規程》對預防自然發火的有關規定。

2.熟悉掌握束管監測儀器設備的性能、參數、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掌握自然發火的發火機理、預防措施等知識,了解井下各種氣體超限的危害及預防知識。

4.掌握《煤礦安全規程》對有害氣體濃度的規定。

四、安全規定

第5條在作業前必須進行危險源辨識,作業過程中必須執行“手指口述”。

第6條束管監測地點應選擇在:

1.采煤工作面的工作面、回風隅角、回風流、支架間、采空區、終采線;

2、煤巷的高冒區;

3.有遺煤的密閉;

4.其它自然發火觀測點。

第7條測點應盡量布置在巷道標高較高處,主要漏風通道中壓差最大處。

第8條在運輸大巷中工作時,應時刻注意來往車輛。

第9條進入工作地點首先檢查頂板、兩幫支護的安全情況,有隱患先排除后工作。

第10條禁止進入未通風的盲巷工作。在密閉前工作時,攜帶的儀器可以參照火區檢查工的規定,必須先檢查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氣濃度,在濃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后,方可進行工作。

五、操作準備

第11條備齊工具、材料,檢查設備、儀器工作狀況。

六、正常操作

第12條敷設束管時應盡量選擇路徑短、少拐彎的路線進行敷設,以便減少阻力,防止曲折破壞。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所選路徑應在行人少、支護完好的巷道內,防止管路被破壞,管路穿過風門墻體時必須打孔。

2.所選路徑溫差變化幅度要小,在溫度急劇變化地點要在溫度低的一側設置除水器或其它設施,標高差較大的斜巷,應在底部設置除水器。

3.管接頭、除水器的接頭要嚴密不漏氣,且安設高度距巷道底板不小于1.5m。

4.地面管路要采取防凍措施,防止凍裂管路。

5.管路敷設按照管路和電纜敷設的有關標準執行。

6.束管監測采樣器應懸掛在監測地點回風流中,且應靠近巷道頂部,吸氣口應正對風流方向。采樣器應設在頂板完好、無淋水、便于維護的地點。

7.管路鋪設完畢后,從地面監測室到井下各測點,整個系統要進行統一編號,檢查管路順序是否混亂,亂的要及時調整。每一條管路安裝完畢后,必須在測點釋放標準氣體,詳細的記錄管路氣壓值、氣體傳輸時間,并和地面分析的數值進行比較,管路的傳輸損失應在允許的范圍內,否則應進一步檢查管路的氣密性。

8.監測密閉內和煤體內氣體變化時,應預留監測管路或布置監測眼,束管監測采樣器應埋設在監測管內,且用黃泥封口。

第13條束管管路的維護應遵循以下幾點:

1.應檢查管路的漏氣、堵塞、破壞情況。檢查管路的漏氣和堵塞有以下步驟。

(1)當地面壓力表突然降低時,說明管路出現了斷路漏氣現象;壓力表負壓值增高時,說明管路發生了堵塞。

(2)通過地面壓力表變化找出故障管路后,應攜帶負壓表對井下管路逐段檢查,查出故障的具體區段和地點。

2.管路發生故障后,要及時進行處理。管路斷開或接頭漏氣時,要接好或密封;發生水堵時要用空氣壓縮機加壓空氣吹有故障的管路(先用低壓吹3~5min,后用0.3~0.5mpa的壓風吹20min),除水后要復查管路的氣密性。

3.應經常檢查管路系統,定期打開分路箱內的除水器,排出積水。

4.應經常檢查采樣器的完好情況,并根據現場情況及時調整采樣器位置,及時更換不合格采樣器。

5.監測上隅角內氣體時,采樣器應設鋼管保護,并留設通氣孔,上方用木垛保護,防止砸壞束管。

七、收尾工作

第14條工作結束后做好記錄,將各種器具歸類齊全,清理現場文明生產。

篇2:束管監測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束管檢監測工是本崗位的安全生產直接責任者,對本崗位的安全工作負責,必須熟悉相關安全知識并依法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

一、崗位職責

第1條認真執行“安全第一”的生產方針,嚴格遵守煤礦“三大規程”和有關安全技術措施,加強業務學習和安全知識培訓,提高自主保安和業務保安能力。

第2條具體負責束管監測系統的管理工作,負責井下采取氣樣、束管監測等具體工作,嚴格按照監區布置和安全技術措施要求,及時檢測井下火區或火區可疑地點的瓦斯、一氧化碳、溫度等情況,發現和處理安全隱患,為監區制定安全措施提供可靠依據。

第3條熟悉礦井通風系統,掌握必要的瓦斯檢查,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氫的濃度標準和測定技術。

第4條井下采樣時,要兩人同行,進入采樣地點前,應首先檢查甲烷、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超限時禁止進入;若不超限時,進入采樣地點后,應先檢查巷道頂、幫支護情況,確認安全無誤后,方可取樣。

第5條檢查火區及可疑發火的地點時,必須兩人同行,并且進入檢查地點后,應先檢查風流上風側,然后逐步進入下風側,按順風方向進入檢查區域,進入火區后間隔而行,禁止不檢查直接進入。

第6條井下采樣,應正確選擇采取地點,認真取樣,取樣氣體應及時送檢,確保氣體準確可靠,對因取樣不準造成事故的要負直接責任。

第7條定期對井下各測點的氣體變化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問題要向監區值班領導匯報;確有發火征兆時,向礦有關領導匯報,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處理。

第8條遵守勞動紀律,干標準活、放心活,保證不違章作業,做好自主保安工作。

第9條嚴格遵守監區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及礦各項管理制度。

二、責任追究

第10條未按時完成取樣、檢查火區等任務,影響火區處理,造成嚴重后果的,束管監測工負直接責任。

第11條未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取樣過程中出現“三違”的,束管監測工負直接責任。

第12條未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取樣,導致測量誤差,造成嚴重后果的,束管監測工負直接責任。

第13條未及時檢井下各測點氣體變化情況,導致未及時發現自然發火隱患,束管監測工負直接或主要責任。

第14條對于上述負直接責任、主要責任、重要責任的,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行政處分、經濟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篇3:束管監測采樣工崗位責任制

第一條負責管轄范圍內的束管監測系統、裝置的安裝、調試、維護、校正、監測等工作。

第二條負責將在籍的裝置逐臺建帳,并認真填寫設備及儀器儀表臺帳、傳感器使用管理卡片、故障登記表、檢修校正記錄。

第三條按時參加班前班后會和安全學習會。

第四條對礦井通風、防塵、防滅火系統;設施、裝置、設備等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或處理,確保其完好、正常工作,滿足安全生產要求。

第五條根據通防工區安排,認真排查“一通三防”隱患,及時發現煤礦“一通三防”方面存在的隱患,并做到及時處理、匯報。

第六條做好所用儀器儀表的按標準使用和保養工作。

第七條負責氣體的采樣、分析、報表打印、上報等工作。

第八條必須盡職盡責,杜絕“三違”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