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HSE危險工作危害分析(JHA)控制措施
序號工作步驟危害或潛在事件主要后果可能性L嚴重性S風險度R建議改正/控制措施1土方工程準備施工方案沒有結合勘探資料編制或安全技術措施不全面、無針對性,不能具體指導施工,給土方施工留下較大的安全隱患造成土方塌方,施工人員傷亡、設備損失或影響周圍的建/構筑物1551.施工方案編制必須結合勘探資料。2.施工方案中安全技術措施要全面具體、根據勘探報告并針對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編制,能具體指導施工作業。3.工程技術人員在編制施工方案前必須實際查勘現場情況。4.嚴格施工方案的審批程序,重大/特殊的土方施工方案要進行技術論證。沒有技術方案交底,土方作業人員安全意識差,不了解土方的開挖順序。造成土方塌方,施工人員傷亡、設備損失或影響周圍的建/構筑物1551.土方開挖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2.土方開挖前提前用白灰撒出開挖區的位置。3.嚴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的順序進行挖掘作業。入場的土方施工機械存在安全隱患造成人員傷害/設備損失2361.挖機、卡車、樁機等進場前進行檢驗辦理現場準入證并在施工過程中定期對土方施工機械進行性能檢查。2.挖機、打樁機操作員必須持有在有效期的特種作業操作證。3.配備挖機指揮和倒車指揮人員。2開挖作業采用機械施工時,發生挖斷電纜、地下管道、傷及配合人員等事故造成人員傷害或設備損失影響正常的施工生產2361.施工前辦理挖掘作業許可證,落實清楚地下情況,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嚴格遵守挖掘作業管理規程。2.挖機工作時必須有專人穿紅馬夾指揮監護,司機必須集中精力操作,聽從指揮人員指揮。3.配合清槽的作業人員不得超越挖機指揮人員,要與挖機的挖斗保持至少不小于1.5米的安全距離。采用機械施工時,出現翻車、傾覆等施工機械事故造成人員傷害或設備損失影響正常的施工生產2361.作業前觀察作業環境,確定車輛行駛路線;2.土質不好處鋪墊鋼道板,防止挖機和卡車陷落。3.挖掘作業過程中挖機、卡車距離開挖區的邊坡要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4.對淤泥包、高地下水位等特殊情況,開挖以前要提前進行井點降水、打樁護壁等降水技術措施。開挖的土方堆放距離開挖區的邊坡太近,造成土方塌方。造成人員傷害或設備損失2361.挖出的土方必須堆放在不小于深度的地方,且距離溝邊最小不少于1米。2.挖掘出來的土方堆放高度超過1米的挖掘作業必須進行正確的支護、做階地或放坡。3.根據土質情況確定放坡的比例,對深度不超過1米的作業,土方可能會移動滑坡時,也必須進行放坡。4.挖掘出來的土方要及時外運。人工挖掘作業時,發生塌方、人員掉落到基坑內等事故。造成輕傷甚至死亡等人員傷害25101.任何土質的人工開挖一律嚴禁采取先挖坡腳-掏空底部的作業方法。2.根據方案要求,進行土方放坡和護壁支護,人工灌注樁的挖掘必須采取護壁措施,且隨挖孔進度做到同步進行。3.執行前項土方堆放的相應規定。4.人工灌注樁的挖掘區域、深度超過2米的土方挖掘區域、不穩定土方施工區域的周邊不得同時進行爆破、打樁、重型機械施工(停放)等作業。5.人工挖掘要同步協調進行,人工灌注樁的挖掘區域、較深的土方挖掘區域、不穩定土方的挖掘必須對稱進行。6.挖掘區內隨進度設置足夠數量的逃生爬梯/安全通道,以利于人員上下和緊急逃生。7.較深的人工灌注樁挖掘必須采取通風措施,保證地下作業面的通風和含氧量。8.及時用涂刷警戒色的腳手架鋼管對開挖基坑進行圍護或設立警告標志。土方作業中揚塵對作業人員造成健康傷害或影響環境造成塵肺等健康傷害,揚塵污染/影響環境等。5151.爆破作業前使用氣動工具鉆爆破孔的人員必須戴好呼吸面罩。2.對挖掘、運輸過程中的揚塵可以采取灑水、及時打掃等方法減輕揚塵的影響。3.具備條件的土方挖掘區域(或業主有特別要求的區域)四周用圍擋進行封閉隔離。4.土方要集中運輸到指定區域堆放。3基坑防護作業作業過程中發生人身傷害事故造成人員傷害2361.挖出土方離基槽邊1米以外,高度不超過1.5米。2.基槽兩邊作降坡處理,以減輕基槽受兩邊土方的擠壓力。3.基槽支護應隨挖隨支撐,支撐應保持橫平豎直,堅固,鐵支撐腳用鐵釘固定。4.基槽垂直支撐的間距經過計算確定且最小不得大于2.5米。5.在挖土過程中,特別是雨后復工,必須有專人隨時檢查土壁的穩定性,發現問題及時采取加固措施。4土方運輸超速、超載、違章等造成交通事故及人員傷害造成人員傷害或車輛/財產損失25101.裝置界內限速15公里/小時,按規定路線行駛車輛。2.在行駛途中必須遵守交通規則。3.每天出車前檢查車況,時刻保證車況良好。土方在運輸過程中灑落,造成環境污染污染環境,影響公司形象2361.裝車限高禁止超載,避免將土撒在公路上。2.經過公交/民用道路的土方運輸車要有自動蓋板。3.安排清掃人員及時清掃污染區域。4.土方堆放于指定區域,不得隨意拋灑。5高溫、雷雨等異常天氣施工高溫、雷雨等異常天氣對土方施工灰造成很大的影響發生職工中暑、土方塌方等事故43121.雷雨、大霧、大雪等惡劣天氣影響作業人員的視力,應停止土方挖掘作業。2.夏季施工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采取防暑降溫措施,避開高溫時段施工。3.大雨來臨前對深基坑和大開挖的土方施工區要采取邊坡蓋塑料布、挖排水溝等措施提前進行護坡。4.大雨過后檢查開挖土方的邊坡穩定情況,若存在邊坡失穩、土方裂縫等情況要采取挖運等措施消除此隱患。6夜間施工照明不足等存在安全隱患作業中因光線不足等導致發生傷害事故43121.辦理《夜間施工作業許可證》(加班作業票),落實相關的安全措施;2.夜間施工要保證土方挖掘區域和運輸車輛行駛路線充足地照明;3.指揮土方施工車輛/機械的人員、在基槽內配合挖機作業的人員必須穿熒光服。4.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和施工順序,減少夜間作業。
篇2:建筑工程土方開挖施工規定
1、應根據設計及專項施工方案的施工順序及工況進行土方開挖。不得超工況開挖。
2、土方應分區、分塊、分層均衡開挖;土方分區、分塊、分層開挖后應按設計及專項施工方案的要求及時支撐、澆筑墊層。
3、進場施工機械應由施工企業安全管理部門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作業,并應有驗收記錄。
4、機械作業位置應穩定、安全,不得利用基坑支護結構體作為機械作業的支承體。
5、嚴禁挖土機械和施工人員在同一工作面作業。
6、基坑開挖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護結構、工程樁或擾動基底原狀土。
7、應根據基坑監測數據及周圍環境情況指導土方開挖施工;當基坑及周圍環境監測數據超過設計報警值時,應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施后方可繼續施工。
8、地下結構工程施工過程中應及時進行夯實回填土施工。
篇3:土方工程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
一.依據標準
應符合國家標準GB50202-20**《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二.基本要求
1.場地平整,排水溝坡度在設計無要求情況下應向排水方向作不小于2‰的坡度,按每20m的檢查點逐點檢查,且每邊不應少于1點。
2.施工區域及施工周圍的上下障礙物已作好折遷處理,防護措施。
3.施工機械試運轉正常,道路、排水溝暢通,路面應高于施工場地地面。
4.工程軸線控制樁離建筑物距離應大于兩倍挖土深度。
5.挖土機挖土接近設計坑底標高或邊坡邊界時,應預留20~30cm厚土層,用人工開挖或修坡。
6.超挖時不得用土回填,應用砂、碎石或低強度混凝土填實至設計標高
7.挖土邊坡坡度嚴禁陡于設計要求
8.使用人工降水時,地下水位必須降至設計要求(一般使地下水位低于本次開挖坑底0.5m)時方可開挖。
9.坡頂棄土時,棄土堆坡腳到挖方上邊緣距離應根據挖土深度,邊坡坡度和土的性質確定,土質干燥密實時距離不得小于3m,土質松軟時距離不得小于5m
10.保證基坑(槽)基底土質符合設計要求并嚴禁擾動。
控制點
1.防止挖方邊坡塌方⑴控制開挖過程各土層中邊坡度,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
⑵地下水位變化活躍時,加強井點降水和排水措施,嚴密監視地下水位
⑶控制邊坡頂部附加荷載
⑷經常檢查開挖土層地質情況,防止因土層疏松造成塌方2.防止滑坡⑴嚴禁地表水滲入邊坡體內或沖刷掏空坡腳,增加斜坡陡度,引起滑動
⑵地下水位上升時,加強同設計方聯系和監測防止因土體自重增大引起滑坡
⑶控制挖方邊坡陡度,在坡體堆土高度,防止破壞土體平?引起滑坡3.防止基坑泡水⑴開挖基坑(槽)周圍應設排水溝擋水堤或外斜坡,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
⑵挖土放坡時,坡頂、坡腳至排水溝保持一定距離。一般為0.5~1.0m
⑶逐層開挖,逐層放坡,并隨之開挖排水溝、集水井,保證開挖面,排水溝、集水井之間有一定高差,地下水位在開挖面以下不少于0.5m4.防止邊坡超挖⑴機械開挖應預留200mm厚土,采用人工修整。
⑵加強測量、復測,嚴格定位,在坡頂、坡腳處設明顯標志和邊線,并設專人檢查。風險分析:
由于地下情況復雜多變,勘察數據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基坑施工必須小心謹慎,現有機械設備能力完全可以加快常規施工進度,但管理不當將帶來眾多不安全因素。大面積塌方,滑波不僅對本工程是災難性事故,而且給周圍環境和建筑物帶來巨大影響,過快施工進度不可避免超挖,如果回填工程沒有完全到位,結構將發生設計外附加沉降,大多這種沉降是差異沉降,也就意味著給結構構件施加了附加荷載,降低了整個建筑安全系數。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和水的關系十分密切,施工過程必須嚴密注視降雨和地下水位變化、土中含水量大時,要加強監測,必要時輔以保護措施,保證施工順利完成。預檢項目:
1.施工方案
(1)人員、設備配備情況
(2)挖土順序
(3)降、排水方案
(4)監測方案
(5)事故應急措施
2.復核紅線圖紙要求3.復核灰線,軸線圖紙要求4.開挖前文件及準備工作符合要求(注意政府要求)試驗項目:
土工試驗根據設計要求
旁站檢查:
1.開挖面距設計標高20cm左右
人工開挖
2.填土施工分層壓實3.接近紅、灰線減少施工誤差4.意外事故處理方法正確性、可靠性實測檢查:
1.邊坡坡度,開挖面標高
符合設計要求
2.挖方堆土高度符合設計要求隱蔽工程驗收:
基底土層會同設計單位,建設單位共同驗收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提供資料:附表土方開挖工程質量檢驗標準
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mm)檢驗方法柱基基坑基槽挖方場地平整管溝地(路)面基層人工機械主控項目1標高-50+30+50-50-50水準儀2長度、寬度(由設計中心線向兩邊量)+200
-50+300
-100+500
-150+100—經緯儀,用鋼尺量3邊坡設計要求觀察或用坡度尺檢查一般項目1表面平整度202050202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2基底土性設計要求觀察或土樣分析注:地(路)面基層的偏差只適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層填土工程質量檢驗標準
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mm)檢驗方法柱基基坑基槽場地平整管溝地(路)面基礎層人工機械主控項目1標高-50+30+50-50-50水準儀2分層壓實系數設計要求按規定方法一般項目1回填土料設計要求取樣檢查或直觀鑒別2分層厚度及含水量設計要求水準儀及抽樣檢查3表面平整度2020302020用靠尺或水準儀挖土、降水施工方案降水記錄隱蔽工程驗收單技術核定單沉降、變形監測報告事故處理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