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頂拆除措施范本
第一節?編制依據
1、中煤公司有關安全質量、施工現場文明管理規定。
2、西露天礦10000m3低壓濕式螺旋儲氣罐拆除工程招標文件。
3、西露天礦10000m3低壓濕式螺旋儲氣罐檔案資料及原施工圖紙。
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BJ46-2005
第二節?工程概況
該施工項目是西露天礦煤氣工程10000m3低壓濕式螺旋儲氣罐拆除工程的一個分部工程--罐頂拆除工程。其公稱直徑為23.7m,頂板厚度為δ=3mm。該裝置拆除工程工期緊,任務重,安全系數低,施工難度大。這就要求我們合理組織、優化施工方案,確保高效、優質、安全、按期完成施工項目。
第三節?工程特點
10000m3低壓濕式螺旋儲氣罐為低壓工況條件,裝置占地較大,施工作業面狹窄,大型結構拆除數量相對比較集中,工期要求比較緊。拆除過程中工序繁瑣,各種吊耳制作,各種夾具制作和罐頂中心支架制安等。這就對焊接質量和拆除所用工具及鋼架制安質量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這要求我們:
1、投入的施工人員多,合理組織工序交叉,安全保證措施必須精細有效。
2、工程的拆除量大,施工過程中要有大型吊裝機具才能保證拆除物吊運需要。
3、在工程項目經理內部建立安全和質量保證體制,做到重點工程有技術方案。
只要我們加強領導,強化管理,科學安排,認真組織實施,一定能夠安全、優質、高效地按期完成施工項目。
第二章?施工方法
第一節?10000m3低壓濕式螺旋儲氣罐罐頂拆除方法
一、?施工準備
1、將罐內進行蒸汽置換,再將罐頂通風口打開,從入口水封處用風機向罐內送風,將罐內瓦斯排空,并用瓦斯檢測儀進行檢測,達到合格后方可施工。
2、施工機具到位,施工用電布置完畢,劃定施工作業區。
二、?主要施工工序
施工準備--蒸汽置換--通風吹掃--儀器檢測--角磨進行部分切板--
罐底進行除油--罐底填砂--罐頂板全部拆除--罐頂梁拆除--現場清理
三、具體的施工方法:
1、首先用蒸汽置換,再將罐頂通風口打開,從入口水封處用風機向罐內送風,將罐內瓦斯排空,使罐內瓦斯含量降低,并將罐內油質清理至罐底。然后用瓦斯檢測儀檢測,達到合格后方可進行罐頂施工。
2、兩人一組,同時用角向磨光機進行割板,然后用撬棍將切割板拆除。如圖所示。
圖中1,2,3,4為角磨切割縫,1,2由兩名工人同時施工,然后施工第3切割縫。完畢后用撬棍將切割板撬起,再進行切割縫4施工,最后用撬棍將切割板拆除。
罐頂切割板要選擇在罐頂梁空間位置施工,避免將罐頂梁破壞,造成罐頂坍塌。在罐頂選擇5個位置進行施工。使用角磨時,應沿著切割縫方向來回切割,避免在同一位置持續切割,防止造成局部過熱,達到罐內油氣燃點,發生爆炸。使用撬棍時,應在撬棍下部墊上膠皮,防止施工時產生火花。
3、罐頂板局部開口后,再向罐下部通入蒸汽,同時用風機進行吹掃,儀器檢測合格后,施工人員帶好防毒面具到罐底進行清油處理。
4、罐底清油完畢后,將罐底用工程砂均勻鋪設500mm厚,以防發生星火燎原事故,工程砂約266m?。
5、達到用火條件后,將剩余罐頂板拆除。
6、清理現場。
第三章施工組織機構
項目經理?鮑文鵬
生產經理?張新春
技術負責人?王?勃
質量負責人?衣榮章
安全負責人?田慶貴
施工負責人?馮?波
施工班組長?楊偉東
第四章?健康管理及文明施工
1、施工現場存在的重大安全因素:(1)火災、爆炸(2)機械傷害(3)高空墜落(4)物體打擊(5)觸電(6)坍塌(7)職業病;一般安全因素:(1)中毒(2)雷擊(3)消防保衛
2、重大安全因素的防范和應急:
a、電氣短路、車輛油箱存在的火災爆炸隱患。
采取的預防措施:
(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應經常巡查,對線路、電氣元件的完好性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解決。
(2)嚴禁私拉電源亂接電氣設備,防止線路過載或短路造成電氣火災。
采取的應急措施:
如有火災發生,應及時組織現場人員進行搶救,充分利用現場消防設施(消防車、消防工具、滅火器),進行滅火。
b、角磨機的使用存在機械傷害。
采取的預防措施:
施工機械設備應經設備管理員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懸掛操作規程牌,施工人員要遵守機械設備操作規程及有關的管理制度。?
采取的應急措施:
發生傷害時,施工負責人及時組織人員采取搶救措施或及時撥打急救電話120,搶救時應注意不要搬抬傷者受傷部位,當流血時應采取綁扎措施,防止流血過多,將傷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c、罐頂施工及施工過程中的行走等存在的高空墜落危險。
采取的預防措施:
(1)高空作業穿著要靈活,嚴禁穿硬底鞋、高跟鞋、塑料底鞋和帶釘的鞋。
(2)作業人員要注意“四口”、“五臨邊”的防護,不得倒行,以免墜落。
(3)罐頂施工作業應采取防護措施,有人監護。大風、大雨天氣嚴禁在罐頂從事作業。
采取的應急措施:
高空墜落時,應及時采取搶救措施,及時送往醫院或撥打急救電話120。注意摔傷及骨折部位的保護,避免因不正確的抬運使骨折錯位造成二次傷害。
d、機械設備的使用維修、臨時用電、電器設備的檢查維修清理存在的觸電危險。
采取的預防措施:
(1)進入現場臨時用電設備要按照一機一閘一漏一箱配置。
(2)注意安全用電,電線不準亂拖亂拉,電源線均應架空敷設并固定牢固,潮濕場所、檢查用電設施時應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
(3)檢修、清理電器設備時,應拉閘斷電,嚴禁帶電進行檢修作業。
(4)電工通電調試時應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遵循安全用電管理規定。
采取的應急措施:
觸電事故發生時,應用木棒將電線挑離身體,并及時拉閘斷電,受傷人員呼吸停止時應及時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并及時撥打急救電話120。
2、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a、嚴格執行建設部、政府、建設單位關于施工現場綜合管理的有關規定,組織落實好施工現場的綜合管理工作;
b、嚴格按西露天礦工程管理規定執行;
c、按公司項目形象策劃標準,統一規范現場,并認真進行監控管理;
d、根據施工不同階段的特點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1)保持施工現場的清潔衛生,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
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設備、機具合理存放,標識明確,并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使其處于嚴格的受控狀態。
2)施工現場的能源設置專人管理,各種線路整齊有序。施工機械專人管理,擺放整齊,管理防護到位。
3)嚴格按照施工程序組織施工,做好工序交接工作,制定可靠的防護措施。各專業施工隊在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時,制定可靠得保護措施,以保證不損壞上道工序的產品。
第五章?施工機具的準備
序號?機具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備注?
1?塔?吊?QT120?1臺?2天?
2?鋼絲繩?Φ18.5×6×19+1?30米
3?角向磨光機10臺
4?撬棍10個
5?沙子?粗沙?266M3?防護用?
6?滅火器20個?滅火用?
7?
8?
第六章安全施工措施
1.嚴格遵守執行適用于本工程現場要求的國家、公司標準,此外還要遵守與現行法律不相抵觸的當地政府提出的安全和保證要求。認真執行本公司的有關安全規定,恪守安全第一的準則。
2.現場安全代表和各施工隊安全員必須持由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安全證件,并經業主培訓合格后,方可進入現場進行安全管理和監督。
3.在進入現場前,對所有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結束后,所有員工必須得到所需的個人保護裝置。個人保護裝置包括標有本公司標志的安全帽、勞保鞋、防護鏡和其它必備的勞保用品和服裝。進入現場前,所有員工必須穿戴好符合要求的勞保服裝和用品,做到著裝統一。
4.注意用電安全?,F場必須安裝用電保護器,不得使用有故障的電氣用具,電氣設備使用完后,一定要關掉電源。
5.吊裝方案編制完成后,須經相關安全管理人員簽字后方可實施。絕對不可提升超過吊臂所能吊起的規定重量,無關人員不得進入吊裝區域。
6.工程施工必須做好季節性防護工作。夜間施工必須有足夠的照明。
7.高處作業
a)施工前應對高處作業的全體員工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及交底,落實所有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未經落實不得進行施工;
b)攀登和懸空高處作業人員以及搭設高處作業安全設施的人員,必須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及專業考試合格,持證上崗。施工過程中應根據時間的長短和作業人員的具體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體檢;
c)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衣著要靈便,禁止穿硬底和帶釘易滑的鞋。安全帶應高掛(系)低用;
d)在道路和設備、設施上方或上下交叉作業區域及人和物體有墜落可能的開口處的高處作業區域進行高處作業應按規定要求掛設安全網;在同一墜落平面上,一般不得進行上下交叉作業,如必須進行交叉作業,中間應有隔離措施;
e)施工作業場所有墜落可能的物件,應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處作業所用的物料,均應堆放平穩,不得妨礙通行和裝運;高處作業時,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作業面應隨時清理干凈,并嚴禁上下投擲工具、材料、雜物、余料和廢料等;
f)在施工鄰近地區有排放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超出允許濃度的煙囪及設備等場合,嚴禁進行高處作業;如排放氣體、粉塵濃度在允許濃度內,也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高處作業要與架空電線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
8.起重作業
a)必須按照國家標準規定對起重機械進行安全檢查,包括每天作業前的檢查、經常性安全檢查(每月至少一次)和定期安全檢查(每年至少一次)。對在檢查中發現問題的起重設備,應立即把缺陷上報以便進行檢修處理,并保存檢修檔案;
b)鋼絲繩、吊鉤、卡環、滑輪組、卸扣、繩卡等起重機必須具有合格證及使用說明書;起重機具在使用過程中應經常檢查、維護與保養,如達到報廢標準時必須予以報廢處理。
c)起重指揮人員、司索人員(起重工)和起重機械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學習并接受安全技術培訓,經國家或業務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地方主管部門簽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從事起重指揮和操作作業,嚴禁無證操作。
d)吊裝過程中,任何崗位出現故障,必須立即向指揮者報告,沒有指揮令,任何人不得擅自離開崗位;
e)指揮吊運、下放吊鉤或吊物時,應確保下部人員、設備的安全,重物就位前,不許解開吊裝索具;當起重臂、吊鉤或吊物下面有人,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時不得進行起重作業;
f)必須按指揮人員所發出的指揮信號進行操作;對緊急停車信號,不論由何人發出,均應立即執行;
g)嚴禁使用起重機或其它起重機械起吊超載或重量不清的物品和埋置物;
h)吊物捆綁、吊掛不牢或不平衡而可能滑動、吊物棱角處與鋼絲繩之間未加襯墊時不得進行起重操作;吊運零散的物件時,必須使用專門的吊籃、吊斗等器具;
i)無法看清場地、吊物情況和指揮信號時應停止進行起重操作;
k)起重機械及其臂架、吊具、輔具、鋼絲繩、纜風繩和吊物應遠離高低壓輸電線路;必須在輸電線路近旁作業時,必須按規定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不能滿足時,應在停電后進行吊裝作業;
l)在停工或休息時,不得將吊物、吊具和吊索懸吊在空中;
m)在起重機械工作時,嚴禁對起重機械進行檢查和維修;禁止在有載荷的情況下調整起升、變幅機構的制動器;
n)根據重物的具體情況和吊裝方案要求選擇合適的吊具與吊索并保證正確使用;不得將不同種類或不同規格的吊索、吊具混在一起使用;
o)人員與吊物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放置吊物就位時,應用拉繩、鉤子輔助就位。
9.用電
a)臨時用電設備在5臺及其以上或設備總容量在50kW及以上的,要設立專業人員進行管理;
b)施工用電必須按規定手續申請臨時用電票,非電氣作業人員不得從事電氣作業。
c)施工用電嚴格執行公司《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用電線路采用絕緣良好的橡皮或塑料絕緣導線,施工現場不得架設裸體導線。
d)凡與電源連接的電氣設備,未經驗電,一律視為有電。
e)線路送電必須通知用電單位,直至班組個人,嚴禁約時停送電。
f)線路停電后,用電設備均應拉開電源開關,并掛上“嚴禁合閘”警告牌,電氣設備檢修時,應切斷電源,線路且有明顯切斷點,掛上“有人工作,嚴禁合閘”警告牌。
g)配電板上的電源開關應根據電氣設備容量而定。實行一閘、一保、一機制,嚴禁一閘多用(即2臺或2臺以上電動設備共用一臺開關)。
h)電氣設備跳閘后,應仔細查明原因,經檢修排除故障后方能合閘送電,嚴禁盲目合閘。
i)手持電動工具及其它移動式電器,應裝設漏電保護器,所有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均應有可靠的接地保護。
j)在臨近高壓線路施工時,應設置防護遮欄,確保安全距離。
k)線路架空或電纜埋地鋪設應符合要求,電纜過路或有可能載重車輛輾壓的地方,必須加穿鋼管保護。
第七章?油罐火災撲救措施
1、及時查明火情。撲救油罐火災要認真搞好火災偵察,應盡快查清著火油罐對鄰近油罐和建筑物威脅程度,是否需要采取保護措施;消防水源能否滿足滅火、冷卻的需要等等。在火災撲救過程中,要密切注意火場的風向和變化,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
2、對罐體加強冷卻降溫。對燃燒油罐和鄰近油罐進行射水冷卻,是控制火勢擴大,降低油罐溫度和燃燒強度,保護燃燒油罐防止變形、破裂的一項重要措施。冷卻燃燒油罐和相鄰油罐要有足夠數量的水槍和水量。冷卻時,現場消防車應將水流射在油罐的上部,水壓不要過大,使冷卻水有較高的利用效率;冷卻罐壁要均勻,不要出現空白部位或間斷供水;注意不要把冷卻水射入罐內,以免增加重質油罐內的水分和降低泡沫滅火效能。
3、注意事項
(一)現場消防車應盡量停在上風或側風方向,并與油罐保持不小于40米的距離。消防車停車時,要以車尾對著油罐,以便及時撤離。
(二)做好對有毒氣體和輻射熱的防護工作。
(三)要留有機動力量,以適應火場變化的需要。
注:凡本措施未盡事宜,按國家相關標準執行。
篇2:焦化筑爐大棚拆除安全措施
1.所有進入現場的施工人員必須配戴安全帽。(正確配戴)
2.所有上高空作業的人員必須正確配帶安全帶,要穿防滑球鞋等。
3.吊車進入現場必須聽從施工現場人員統一指揮調度。
4.吊車出桿后,必須吊穩物件才可用水焊工具割斷構件。
5.拆除先從高處拆除,從西往東拆除。
6.先拆懸空的不著地的構件,后拆落地的構件;先拆除瓦棱鐵,再拆除檁條,再拆除屋架,最后拆除鋼柱子。
7.拆除后的構件及時運到空地上,把場地清理干凈。
8.拆除后的構件分類堆放整齊,必須挑選能用的結構件。
9.現場作業人員必須聽從指揮人員統一指揮。
10.龍門架拆除后,檢查剩余的構件,以便確定增加多少龍門架等。
11.進入現場的施工人員必須注意周圍危險構件,以防落物傷人。
篇3:建筑群模板拆除技術措施
建筑群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根據現場同條件的試塊指導強度,符合設計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術人員發放拆模通知書后,方可拆模。
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時混凝土強度要達到如下要求。在拆除側模時,混凝土強度要達到1.2MPa(依據拆模試塊強度而定),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后方可拆除?;炷恋牡啄?其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表4.3.1的規定后方可拆除。
3、拆除模板的順序與安裝模板順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1)墻模板拆除
墻模板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損壞時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順序與安裝模板順序相反,先外墻后內墻,先拆外墻外側模板,再拆除內側模板,先模板后角模。拆墻模板時,首先拆下穿墻螺栓,再松開地腳螺栓,使模板向后傾斜與墻體脫開。不得在墻上撬模板,或用大錘砸模板,保證拆模時不晃動混凝土墻體,尤其拆門窗陰陽角模時不能用大錘砸模板。門窗洞口模板在墻體模板拆除結束后拆除,先松動四周固定用的角鋼,再將各面模板輕輕振出拆除,嚴禁直接用撬棍從混凝土與模板接縫位置撬動洞口模板,以防止拆除時洞口的陽角被損壞,跨度大于1m的洞口拆模后要加設臨時支撐。
(2)樓板模板拆除
樓板模板拆除時,先調節頂部支撐頭,使其向下移動,達到模板與樓板分離的要求,保留養護支撐及其上的養護木方或養護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滿堂腳手架上。拆除板模板時要保留板的養護支撐。
4、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點時,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鏟刀、濕布進行清理。支模前刷脫模劑。模板有損壞的地方及時進行修理,以保證使用質量。
5、模板拆除后,及時進行板面清理,涂刷隔離劑,防止粘結灰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