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安全隱患事故處理原則
安全隱患是泛指生產系統中可導致事故發生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隱患大致集中在火災、中毒和窒息、坍塌、滑坡、觸電、墜落、機械傷害、公路車輛傷害八大類。一、對安全隱患的處理原則項目部應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安全設施、過程和行為進行控制,確保不合格設施不使用,不合格過程不通過,不安全行為不放過。(三不放過原則)二、對事故處理原則1.組織營救受害人員,組織撤離或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內的其他人員。2.迅速控制事態,及時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險源,防止事故的繼續擴展。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現場恢復。4.查清事故原因,評估危害程度。5.安全事故處理必須堅持“四不放過”原則: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員工沒有受過教育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處理不放過,沒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過。2K320143掌握市政公用工程安全隱患與事故處理程序一、安全隱患處理(一)處理方式1.停止使用、封存;2.指定專人進行整改;3,進行返工以達到規定要求;4.對有不安全行為的人員進行教育或處罰;5.對不安全生產的過程重新組織。(二)對處理結果的驗證二、事故處理程序1.生產事故發生后,一般事故由企業按“四不放過”原則處理,重大事故按事故處理條線向有關部門報告:(1)發生人身傷亡(重傷以上)的生產事故應當立即報告企業主管部門和事故發生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工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2)特種設備發生事故應當立即報告企業主管部門、事故發生地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人民檢察院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3)事故報告應當實事求是,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3.妥善保留事故現場,如確因搶救人員需搬動其他物體時應做好拍照(攝錄像)或劃出標志符號,待上級監督管理部門和事故調查組作出明確撤消意見后才能改變。4.重大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應組織人員按有關規定,妥善處理好傷亡者的善后工作,同時積極配合協助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工作,盡可能提供一切方便。5.重大事故調查完畢后,制訂出防止事故重復發生的措施,并認真加以實施。事故處理報告書在調查工作結束10日內報送上級有關部門。6.工傷人員的治療、復工與傷殘等級的鑒定按有關規定執行。[案例2K320143)1.背景某工地正在進行下水道工程的窨井砌磚作業,當時有6名磚瓦工在深達5m的無槽壁支撐的溝槽中施工,1名磚瓦工在地面休息。突然,地面休息的工人發現溝槽有不明水冒出,同時溝槽坍塌,溝槽邊堆高達1.8m的土方下滑,急忙向溝底工人發出塌方危險信號,溝底6名工人向不同方向逃逸,其中5人幸免于難,1人被埋在土中,露出胳膊。5人見狀忙用手挖土將人救出,同時報告現場負責人知曉。現場負責人立即調來運土翻斗車將已窒息的傷者裝上車后送醫院搶救,因不知道最近的醫院地址,于是邊打聽邊摸索,用了近40min時間才將傷者送到了醫院。經醫院檢查,傷者因窒息時間過長已經死亡。施工負責人忙于接待死者家屬,等到第3天才想起通知上級主管部門,等事故調查組接到拖延的事故報告到達現場時窨井已砌好,事故現場已面目全非。2.問題(1)造成本次事故物的不安全狀態有哪些?(2)造成本次事故人的不安全行為有哪些?(3)本次事故處理有哪些管理上的失誤?3.分析與答案事故調查組分析因以下安全隱患引起,并列發生才造成本次事故:(1)物的不安全狀態:1)深達5m的溝槽槽壁沒有支撐;2)槽壁滲水;3)溝槽邊堆土高度超標。(2)人的不安全行為:1)工人們冒險進入深達5m且沒有支撐的溝槽作業;2)溝槽臨近施工宿舍內的工人們長期將洗刷用水傾倒在溝槽附近,滲入地下造成槽壁冒水。(背景中未提及)(3)管理上的失誤1)采取錯誤的搶救方法;2)無應急預案,不知道附近醫院延誤搶救時機;3)現場保護不力,事故遲報。
篇2:安全隱患排查登記處理領導掛牌督辦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446號,以下簡稱《特別規定》)、《關于加強煤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豫煤安監[2005]146號)和《關于完善煤礦企業隱患排查報告制度的通知》(鄭州安監[2006]21號)文件精神,及時發現、治理煤礦生產安全隱患,預防生產安全事故,保障職工生命安全和煤礦生產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鄭新怡鑫煤業公司。
第三條礦各業務部門負責人對分管業務范圍內隱患排查、登記、治理、領導掛牌督辦和報告工作負責;煤礦主要負責人對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和報告工作負直接責任。
第四條煤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和報告工作應遵守實事求是、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做到全面、客觀、準確。
第二章隱患排查
第五條安全隱患信息的采集:
安全隱患信息來源:1、圖紙會審;2、“三評價一評定”;3、群監員匯報;4、專業技術員檢查;5、專職安監人員檢查;6、區隊干部及管理人員檢查;7、科室管理人員檢查;8、礦領導檢查;9、安全互檢及上級檢查;10、調度及自動化監測信息;11、其它渠道信息。
第六條安全隱患信息的采集:
1、每月由總工程師負責組織一次圖紙會審和“三評價一評定”,對存在的隱患及時報安監科安全信息中心備案;2、安全信息中心建立群監員、專職安監員、專業技術人員、區隊干部及管理人員、科室管理人員、礦領導檢查記錄。以上人員升井后必須填寫安全隱患信息;3、安全互檢及上級到礦檢查,由安全信息中心負責及時收集檢查意見;4、調度及自動化監測的信息,調度、監測員必須及時向安監科安全信息中心匯報;5、各級人員通過其他渠道獲得的信息,必須及時向安監科安全信息中心匯報。
第七條每月組織一次安全隱患大排查;由礦長組織各區隊及業務部門對全礦井范圍內安全隱患進行拉網式排查。由安監科信息中心對檢查出的安全隱患進行匯總,并由礦長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整改方案。對排查的重大隱患,建立隱患臺帳,并由安全質量科負責跟蹤處理。限期未整改者,對責任單位罰款100-300元,情節嚴重造成事故者追究領導責任。
第八條每周組織一次安全大檢查,全面排查安全隱患。檢查要覆蓋全井下,深入每個生產崗位、每個生產環節,從嚴從細,不留死角。對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作業場所,必須立即進行停產整頓。對不能現場解決的問題,按“五定”原則,限期整改,跟蹤落實。
第九條堅持系統安全自查;每周由系統礦長帶隊,組織系統排查,把查出的安全隱患分類后于當日下午18時前報安監科信息中心,以便督促落實解決。
按安全隱患的種類分:頂板、通風、瓦斯、煤塵、機電、運輸、放炮、火災、水害和其它十類。
生產科負責采掘工作面、巷道維修方面頂板隱患的排查;通風科負責通風、瓦斯、煤塵、放炮、井下內因火災等方面安全隱患的排查;機電運輸科負責機電、運輸以及業務保安范圍內火災隱患的排查;地測科負責水害等安全隱患的排查;安監科負責組織各類安全隱患的排查。
第三章隱患登記
第十條安監科安全信息中心對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的隱患信息,經篩選后建立綜合安全隱患信息臺帳,并監督其整改情況,對按期整改的,按程序消號,對不整改或未按期整改的落實處罰并繼續監督整改。
第十一條安全隱患分為A、B、C三級,A級為需要上報鄭新四公司和鄭新公司;B級上報鄭新四公司;C為本礦直接解決的問題并實施監控。礦井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按照A、B、C三類進行管理,安全科對B類以上隱患上報上級有關部門。
第十二條各系統、各級排查出的各類隱患,要在每月召開的重點隱患排查會議和每周的安全辦公會議之前報安監科,建立隱患整改臺賬;各業務部門科長要對每周排查情況全面負責,按時送交安全隱患排查報表,不按時送交的,每次罰業務部門科長50元。
第四章隱患治理
第十三條能夠現場處理的,檢查人員盯在現場處理:
第十四條危及安全生產的,檢查人員責成施工單位現場負責人(或施工人員)立即停工(或停止作業)、制定措施、進行處理;
第十五條不能現場立即處理的,安全信息中心負責登記、分類、建立隱患臺帳、上報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對上報安全隱患信息進行分級處理。A、B類由安全礦長負責向分公司匯報,并有匯報記錄。安全隱患C類由領導小組負責下發安全隱患處理指令,一式三份,施工單位、施工單位主管部門、監管部門各一份。主管部門負責制定處理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施工單位負責隱患處理,監管部門負責對處理過程和處理結果進行監督。處理完后,施工單位負責向安全信息中心匯報,監督部門確認隱患處理后安全信息中心方可把隱患注銷。隱患達到注銷條件前,仍按隱患進行管理,直到整改銷號為止。
責任單位接到安監科信息中心下達的停產整頓隱患整改指令書之日起,必須立即停止生產,制定專項措施和整改方案進行整改。停產整頓期間,單位要組織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
第十六條對停產整頓的采掘工作面和施工地點,由相關業務部門監督落實。
第十七條鄭新四公司以上單位下達指令停產整頓的,經整改,由業務部門初次驗收合格后形成驗收報告,上報上級部門,申請驗收恢復生產。
第五章領導掛牌督辦
第十八條安全隱患的整改堅持“分級負責、責任落實”的原則。對重大安全隱患,礦井必須實行領導掛牌督辦制度,并建立督辦臺賬。
第十九條礦井在醒目位置懸掛“重大隱患督辦牌”,并明確隱患整改責任人、主管科長、主管礦長,整改措施、整改時間、整改進度。
第二十條隱患整改完成后,施工單位負責向安全信息中心匯報,監督部門確認隱患處理后安全信息中心方可把隱患注銷。
第二十一條到期沒有完成的安全隱患仍納入閉環管理,直到整改銷號為止。安監科負責分析隱患到期沒有完成原因,對照制度進行處罰,并將到期沒有完成原因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
第二十二條各單位要認真整改安全隱患,因隱患排查整改不力而造成事故的要認真分析確認事故責任者,并給予處分。
第六章隱患報告
第二十三條各業務部門發現重大安全生產隱患和違法行為的,主要負責人必須立即向礦調度室或安檢部報告,由調度室或安監科向集團公司報告。
上報鄭新公司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報告包括礦井基本情況、隱患排查情況和隱患治理情況三個部分。
礦井基本情況包括礦井地質、企業性質、企業證照情況、開采煤層及賦存情況、開采方式、通風方式、設計能力或核定能力、隱患排查期間的生產動態、生產區域、地點等。
隱患排查情況包括重大安全生產隱患的實際情況、排查結論及排查時間。
隱患治理情況包括重大安全生產隱患(含原因、現狀、危害程度分析)、整改方案、整改期間煤礦的生產狀態、安全措施、整改結果等內容。
各業務部門將分析、排查出的隱患形成報告,經主要負責人簽字后于每月2日18時前報安監科,安監科于每月4日18時前將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報告報送鄭新公司。
第七章罰則
第二十四條不按規定定期整改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或不落實整改措施的,對責任單位罰款1000元,對責任人罰款100元;
第二十五條對遲報、瞞報重大安全生產隱患的,對責任單位罰款2000元,對責任者罰款200元;
第二十六條不執行停產整頓指令、擅自組織生產的,對責任單位罰款3000元,對責任人罰款300元。
第八章附則
第二十七條本制度解釋權歸安監科。
第二十八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實行。
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鄭新怡鑫(新密)煤業有限公司
篇3:事故隱患排查處理制度范本
為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隱患檢查、排查、治理和報告制度,實施依法治安、依法治礦,強化安全責任主體,落實各級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進一步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變事后制裁為事前管理,變事故處理為事故預防,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根據《安全生產法》、《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的特別規定》(國務院第446號令)、《煤礦重大安全生產隱患認定辦法(試行)》(安監總煤礦字〔2005〕133號)及《煤礦隱患排查和整頓關閉實施辦法(試行)》(安監總煤礦字〔2005〕134號)精神,結合我礦安全生產的實際情況,按照“管業務必須管安全”、“誰分管誰負責”和“誰包隊誰負責”的原則,特制定一礦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消號管理制度。
一、我礦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實行礦長領導下的分工負責制,各專業分管領導是本專業隱患排查整改第一責任人;各業務科室科長負責本專業職責范圍內隱患排查和整改落實組織工作,各分管副職是分管業務范圍內隱患排查、整改工作的督辦責任人;各區隊正職對本區隊隱患排查和整改落實工作負全面責任;檢查科負責對各專業隱患排查組織和整改情況進行監督、落實;對隱患排查工作組織不力、整改效果差的要給予經濟處罰和責任追究。
二、安全生產隱患是指礦井上下生產現場、系統、生產工藝、技術管理、自然環境、設備設施上存在的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的問題。
三、為便于安全隱患跟蹤管理,將隱患進行以下分類:
(一)按隱患危害程度分為重大隱患和一般隱患。
(二)重大隱患和一般隱患按隱患落實整改的責任分別分為A、B、C三級。
A級:礦井無能力整改,需書面請示公司,并經公司批復,由公司幫助解決的隱患。
B級:區隊無能力整改,須由礦級領導安排解決的隱患。
C級:由區隊、業務科室安排解決的隱患。
(三)按安全生產的專業分為一通三防、機電運輸、水災、地測、
頂板和其他隱患。
四、安全隱患來源依據
(一)上級各類檢查。
(二)公司領導下井檢查。
(三)礦領導下井檢查;礦、區隊領導值班、跟班下井安全隱患匯報;礦各類安全專項驗收和檢查;礦安檢員檢查;其他人員反映的隱患。
五、隱患的排查、檢查、整改與上報
(一)采、掘、機、運、通、地測、調度、后勤各專業的隱患排查活動每周進行一次,由礦長組織每月對礦井重大隱患進行一次排查。
(二)各專業分管礦領導在按時組織開展隱患排查工作的同時,要認真抓好本專業日常安全檢查和專項驗收檢查,全礦各級管理人員都要把查處隱患當作首要任務,確保在第一時間發現各類隱患,對現場不能及時處理的隱患,每個人都要認真填寫記錄,歸類管理,確保隱患按期整改。
(三)日常各類安全檢查的隱患,由檢查科負責進行分類、分級;各類專業檢查的隱患,由礦對口業務科室負責進行分類、分級。對C級隱患立即安排區隊整改,對A、B級隱患,由礦長、安全副礦長或分管副礦長在24小時內召集分管礦領導、檢查科、各業務科室及區隊按“五定”原則落實整改。檢查科、相關業務科室按要求及時對安全隱患歸檔管理,將A級隱患和重大隱患在24小時內分別上報公司相關業務部室和安監局;同時將A級隱患另行文上報公司。
(四)礦相關業務科室接到各單位上報的A級隱患和重大隱患后,要在24小時內審查、認定并歸檔。屬于本專業的A級隱患要及時制定出整改意見,本專業口不能解決的,由礦安全部門研究解決。需要公司協調解決的,經分管領導、安全礦長、礦長簽字后報送安全部,由安全部研究解決。
六、隱患整改
1、各單位行政正職負責對本單位存在的重大隱患組織制定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落實整改的內容并組織實施;一般隱患由行政正職指定整改責任人,責成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
2、各業務科室對分管業務范圍內A級隱患和重大隱患的整改落實進行監督、檢查,確保隱患按期整改。
3、檢查科對A級隱患和重大隱患的整改情況進行督查、考核,并定期向各有關責任人反饋。
七、幾點要求
(一)各級領導下井要嚴查細管,各類檢查要注重實效,隱患整改要落實到位,凡出現檢查不負責任遺漏隱患、隱患不按期整改、隱患督查不到位,一律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責任者的管理責任,造成事故的要追究刑事責任。
(二)對隱患管理要做到檔案管理規范,隱患上報及時,凡出現建檔不規范、流于形式或上報材料不及時,按公司和礦考核辦法處罰。
(三)對有可能造成事故的重大隱患,要在第一時間逐級上報。礦各業務科室、檢查科或區隊要立即撤出人員停產整頓,屬礦業務科室自停的,由礦組織驗收(必要時可報請公司有關人員參加);屬公司領導或職能部門停的,由公司組織驗收,并決定是否恢復生產。
(四)各級領導、業務科室要認真排查、檢查和督促整改隱患。凡工作不認真、不仔細導致本單位、本專業被上級部門查出重大隱患,造成停產或受到經濟處罰的,隱患單位、各業務科室、礦分管領導以及包隊領導要承擔相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