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工程設計方案模版
二、工程概況
金屬復合材料的爆炸復合是以炸藥為能源,利用炸藥爆炸產生的巨大能量,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兩種或兩種以上性能不同的金屬復合在一起的加工工藝,爆炸復合的安裝方法主要為平行安裝法,起爆方法有邊部起爆和中部起爆兩種,具體安裝方法和爆炸機理如見下圖:
爆炸復合機理簡介如下:
當炸藥被雷營引瀑后,爆炸產物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高壓脈沖載荷,促使復板從起爆點開始,產生彎曲、延展依次與基板發生高速傾斜碰撞,在碰撞區內產生高速劇烈的塑性變形,同時伴隨有劇烈的熱效應,它破碎金屬內表面膜,在兩金屬板內表面產生射流,一般在碰撞點前端產生射流,沖刷表面臟物,使金屬露出清潔原始表面,在高壓脈沖載荷下,使兩金屬達到冶金結合。
利用爆炸復合加工工藝,生產的層狀金屬復合板現已在石化、制鹽、電力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而且市場前景相當廣闊,我們采用爆炸復合方法生產的復合板,其主要品種有:鈦及鈦合金/鋼復合板、不銹鋼/鋼復合板、鎳及鎳合金/鋼復合板、銅及銅合金/鋼復合板、鋁及鋁合金復合板等。
三、現場概況
爆炸作業現場位于**處,爆炸場地可用面積3000平方米,該爆炸廠地四面環山,進出此區域只有一條道路,是我廠專用爆炸廠地修建,由北向南4個彎曲隔彎,一直通向山里,**山脈將爆炸場地包圍在群山環抱之中,周圍2公里無民宅等其他建筑設施,炸藥爆炸后產生的沖擊波,地震波及其它爆炸產物傳播到100米外衰減到最低程度,對周圍無任何影響,爆炸多余的金屬飛片及塵土石塊在安全距離50米范圍內,在起爆時對四周進行警戒,警戒范圍為:1)爆炸場地南、北兩端各100米外:2)東、西為山脈:3)起爆人員距作業現場300米外,且有掩體;4)各警戒點有明顯的黃色旗幟加以標識:一次起爆藥量按規定要求3000公斤以下,符合《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有關規定。
四、主要控制要點及技術參數
l、金屬材料爆炸復合控制要點主要是:一是現場爆炸用藥量的控制,必須保證藥量控制在設計要求范圍之內,二是做好安全警戒,確保安全生產。
保證安全生產:必須在爆炸復合工藝設計中,設計藥量工藝交叉進行,根據材料的復板厚度、外形尺寸設計生產工藝,必須保證安全、有效、合理的工藝流程,每一個操作人員必須履行,其本職工作崗位職責,嚴格按《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有關規定執行。
2、主要技術參數
1)爆炸復合采用的炸藥為膨化硝銨炸藥加以精鹽氯化鈉配制而成的混合炸藥,選擇8#瞬發電雷管串聯線路生產,根據不同的金屬材料力學性能及化學成份,混合炸藥的配比亦有所不同,爆速控制在2000—2300米/秒范圍內。
2)單位面積藥量的確定采用理論計算結合實際經驗制定,
A:間隙的制定
爆炸前,在兩板之間間距內安放一定數量的金屬間隙物,以保證間距的均勻性,爆炸復合過程是借助間隙距離使復板與基板在炸藥爆轟下發生高速碰撞來實現的,因此基、復板之間間隙大小是爆炸復合的主要工藝參數。
根據經驗公式:h=A1(ρ×δ)0.6
ρ—復板密度、g/㎝3,δ—復板厚度、㎜
A1是與炸藥品種有關的常數,通常取1~1.2。
以2-10㎜,鈦復板為例計算,h=6~18㎜
在試驗中取h1=6㎜、h2=12㎜、h3=16㎜。
B:單位面積藥量(藥高)計算
在大面積復合板爆炸焊接時,常用Wg來計算總藥量
Wg=A2(ρδ)0.6σs0.2×h-0.5
式中:Wg—單位面積藥量,單位為g/㎝2
h—間隙高低,單位為㎜,σs—復板的屈服極限,單位為Mpa
δ—復板厚度,單位為㎜,ρ—復板密度,單位為g/㎝3
A2是與組合材料有關的常數,通常取0.3~0.4
以2-10㎜鈦復板為例,當間隙h1=6㎜、h2=8㎜、h3=10㎜時,代入計算Wg=3g~5.50g/㎝2,藥高在試驗中取H=30、35、45㎜。
理論計算公式為:
Wg=Al(ρ•δ)0.6×σsh-0.5
式中復材比重4.51g/㎝2
Δ—復材厚度mm
σs—復材屈服強度kg/m
h一一間隙高度mm
對復層為鈦及鈦合金材料,炸藥量控制如下:
厚度2—4㎜藥量選擇:30—40kg/m2
厚度5—8㎜藥量選擇:55—70kg/m2
厚度8—10mm藥量選擇:75—90kg/m2
五、安全措施
1、認真執行GB6722—2003《爆破安全規程》中的有關事項,并加以具體落實。
2、嚴格按照民爆物品管理規定加強民爆物品安全管理工作,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嚴禁違規,規章作業,嚴禁違規超限運輸民爆物品,嚴禁無證運輸,嚴禁人貨混載。
3、雷雨天不得安排爆炸生產,高、低溫氣候,風力在三級以下可正常生產。現場生產中,應嚴格執行野外安全操作規程。
4、加強對爆破器材的保管,嚴防丟失。
5、安裝雷管時,現場留一專職人員進行操作,連接為串聯,并通知警戒人員警戒。
6、警戒人員應堅守工作崗位,必須到達各自的警戒位置,使爆破警戒區附近人員能清楚地看到。
7、引爆前,起爆操作員必須和各警戒點警戒員聯系,一聲長口哨,三聲短口哨后,立即進行引爆。
8、引爆后三分鐘內,任何人不得進入爆炸現場,待引爆人員現場查驗,確認全部引瀑,方可進入現場后續工作。
六、現場操作人員職責及要求
為了加強安全工作,確保爆炸復合作業的安全性、可靠性,保證現場萬無一失,所有人員均有權利制止一切違反規定的行為,可直接報告企業法人或上級公安機關。
1現場操作嚴格按照工藝技術員,制定的工藝流程要求執行。
2現場所有操作人員,必須熟知各項安全措施及要求,樹立高度的安全責任感。
3進入工作現場工作人員,必須關閉手機,不允許隨身攜帶火種、火源進入現場,如有發現立即停止所有工作,嚴格帶出工作現場。
4嚴禁盲目施工,野蠻施工。
5爆炸作業完成,按各自職責共同清理現場,共同核對炸藥、雷管使用量,做好現場生產工作記錄。
七爆炸復合及現場安全領導組
1、技術負責人:*
2、安全負責人:*
3項目技術責任人:*
4爆破安全員:*
5爆破安全警戒員:*
6爆破炸藥、雷管負責:*
7爆破員:**
篇2:大型浮頂儲罐安全設計施工管理規定
1、總則
1.1目的
為保障大型浮頂儲罐(以下簡稱大型儲罐)的運行安全,防止火災事故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1.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所屬企業新建的單罐儲量大于等于50000m3的大型儲罐。其它現有大型儲罐,除涉及土地使用和密封結構改變的內容外,原則上應按本規定要求進行整改。
大型儲罐安全設計、施工及管理除執行本規定外,還應執行現行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規范,以及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相關技術和安全監督管理規定。
2?平面布置
2.1?庫址選擇
在進行大型儲罐的選址時應對當地雷電情況調查,應盡量避免布置在雷電多發區域。
2.2防火堤
2.2.1大型儲罐的防火堤宜采用土堤。
2.2.2在防火堤的不同方位上應設置人行臺階或坡道,同一方位上兩相鄰人行臺階或坡道之間距離不宜大于60m;隔堤應設置人行臺階。
2.2.3防火堤內的有效容積不應小于罐組內1個最大儲罐的容積;當大型儲罐組不能滿足此要求時,應設置事故存液池儲存剩余部分,但罐組防火堤內的有效容積不應小于罐組內1個最大儲罐容積的一半。
2.2.4?隔堤內有效容積不應小于隔堤內1個最大儲罐容積的10%。
2.3?安全間距
2.3.1?大型儲罐的安全間距不應小于相鄰較大罐直徑的0.4倍。
2.3.2單罐容積大于或等于100000m3的大型儲罐罐組宜采用四罐一組布置。
2.3.3?大型儲罐罐組應設寬度不小于6米的環形消防道路,且轉彎半徑不小于12米。
2.3.4每個儲罐的中心至兩條不同方向消防車道的距離均不應大于120m;當不能滿足此要求時,任何儲罐的中心與最近的消防車道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80m,且最近消防車道的路面寬度不應小于9m。
3、防雷防靜電
3.1防雷
3.1.1大型儲罐應做防雷接地。
3.1.2罐體基礎自然接地體應與罐區接地裝置相連,連接點不少于兩處。
3.1.3大型儲罐接地體應采用耐腐蝕且導電性能優良的材料.引下線應采用不小于4×40mm熱鍍鋅扁鋼。
3.1.4引下線宜在距離地面0.3m至1.0m之間裝設斷接卡。斷接卡應采用4×40mm不銹鋼材料,斷接卡用2個M12的不銹鋼螺栓連接并加防松墊片固定。
3.1.5大型儲罐上不應裝設避雷針。浮頂應與罐體做電氣連接,連接導線不少于2根,每根導線應選用截面積不小于50mm2扁鍍錫軟銅復絞線,連接點用銅接線端子及2個M12的不銹鋼螺栓連接并加防松墊片固定;宜采用可靠的連接方式將浮盤與罐體沿罐周做均布的電氣連接。
3.1.6與罐體相接的電氣、儀表配線應采用金屬管屏蔽保護。配線金屬管上下兩端與罐壁應做電氣連接。在相應的被保護設備處,應安裝與設備耐壓水平相適應的浪涌保護器。
3.2防靜電
3.2.1在儲罐扶梯口處,應設置安全有效的人體靜電消除裝置。
3.2.2在罐頂取樣操作平臺上,操作口的兩側一米之外應各設一組接地端子,為消除人體靜電、取樣繩索、檢尺等工具接地用。
3.2.3應控制油品輸入輸出的初始流速和最大流速。浮盤未完全浮起前流速不大于1m/s,完全浮起后最大流速不大于4.5m/s。
3.2.4儲罐內壁如使用導靜電防腐涂料,涂料體電阻率應低于108Ω·m(面電阻率應低于109Ω)。
3.2.5浮頂與罐體之間的密封應使用導靜電材料。
3.2.6大型儲罐二次密封應設置不銹鋼板導電靴(間隔小于1.5m),且與罐體可靠連接。
4?儲罐密封
4.1大型儲罐罐壁與浮頂之間的環形密封間隙應符合表4.1-1的規定。
表4.1-1
儲罐容積(m3)?環形密封間隙(mm)?
≥50000,<100000?200-250?
≥100000?250-300?
4.2大型儲罐應設置二次密封裝置。
4.3當一次密封選用軟密封時,應選擇浸入液面的安裝方式。如環形空間中裝有加熱除蠟裝置,應提高對軟密封橡膠件的耐溫性能的要求。
4.4二次密封應采用帶油氣隔膜的密封結構;其結構應能保證橡膠刮板與罐壁之間形成良好的面接觸。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之間不應有金屬突出物。
4.5一次密封的安裝位置設計應考慮有利于消除油氣空間或形成液封。
4.6對密封元件和材料應提出詳細的技術要求和安裝驗收技術條件。
4.7油品進出口罐內分布要均勻,以使浮盤升降平穩,防止浮盤偏移損壞密封或造成密封處泄漏。
5、消防系統
5.1一般規定
5.1.1大型儲罐應設置固定式低倍數泡沫滅火系統和固定式消防冷卻水系統。
5.1.2大型儲罐泡沫滅火系統控制方式應采用手動遠程控制系統。
5.2消防水源
5.2.1大型儲罐區的消防水量,應滿足撲救最大著火罐火災配置泡沫最大用水量與儲罐最大固定冷卻用水量及120L/s的移動消防用水量之和。
5.2.2當儲罐區附近有合適水源時,可設置為消防備用水源。消防備用水源上應設可靠的取水設施。
5.3泡沫滅火系統
5.3.1泡沫站內泡沫混合裝置應采用平衡壓力式泡沫比例混合流程。泡沫液泵和比例混合器應為1用1備。
5.3.2著火罐滅火所需泡沫混合液供給強度不應小于12.5L/(min·m2),連續供給時間不應小于60min。
5.3.3用于撲救液體流散火災的輔助泡沫槍數量按不小于3支設計,每支泡沫槍的流量按480L/min設計,其泡沫混合液連續供給時間按30min設計。
5.3.4泡沫噴射口設置在罐壁頂部時,泡沫堰板高度應高于二次密封0.3m,且不小于0.9m;泡沫堰板與罐壁的間距宜為1.0-1.2m。泡沫堰板與罐壁間的人行通道不應少于四處。
5.3.5大型儲罐的梯子平臺及對稱位置上,應設置二分水器和操作平臺。二分水器應由DN100管道沿罐壁引至防火堤外,在距地面0.7m處設置半固定管牙接口;根據需要,也可與固定泡沫系統連通。
5.4消防冷卻水系統
5.4.1消防給水泵和泡沫液泵應采用電動泵,并宜采用柴油泵作為備用。
5.4.2消防冷卻水泵供水能力除滿足額定工況要求外,應滿足150%額定流量時,水泵揚程不低于65%額定揚程。
5.5移動式消防設施
5.5.1單罐容量大于或等于100000m3大型儲罐且罐區總容量大于400000m3,或單罐容量大于或等于150000m3時,應在消防站內設置高噴車和泡沫運輸車,高噴車流量不小于60L/s。
5.5.2消防站應配備不少于二臺移動式泡沫/水兩用消防炮,單臺流量32-40L/s。
6、火災報警系統
6.1大型儲罐應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6.2大型儲罐浮盤的密封圈處應設置無電檢測的火災自動檢測報警裝置,且每罐報警裝置應獨立設置。當采用光纖光柵感溫火災傳感器時,光柵傳感器間距不大于3m。
6.3大型儲罐罐組的四周道路邊應設置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其間距不宜大于100m。
6.4火災區域報警控制器和消防聯動控制器應設在24h有人值班的控制室或值班室內。
6.5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宜聯動控制電視監視系統進行火災確認。
6.6電視監視系統攝像頭的位置設置應能保證當儲罐浮盤處于最高罐位一半時監控無盲點;且每臺罐應處于不少于兩臺攝像頭的監控范圍內。
6.7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電視監控系統的備用電源應采用UPS。
7施工與安裝
7.1密封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
7.1.1一次密封與罐壁應貼合嚴密。當一次密封采用軟密封,密封安裝后下部突出應規則,無扭曲現象,上部應平整,與罐壁應有良好的面接觸。
7.1.2二次密封安裝后應平整,承壓板之間應間隙均勻、搭接嚴密。橡膠刮板與罐壁應貼合嚴密,無縫隙,且具有足夠的調節能力以適應罐壁周長上的偏差。
7.1.3施工單位應對罐壁和浮盤的焊接變形嚴加控制,減少局部變形和尺寸偏差來確保密封效果。
7.2板材預制
7.2.1壁板滾弧后,立置于平臺檢查。垂直方向上用直線樣板檢查,間隙不得大于1mm;水平方向上用弧形樣板檢查,間隙不得大于4mm。
7.2.2預制后的壁板在存放及運輸過程中,應使用專用胎具,胎具的弧度與壁板弧度保持一致。壁板之間墊上木塊,且木塊的擺放位置相同,以避免造成板材局部變形。
7.3浮頂安裝
浮頂施工應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藝,預留出足夠的焊接收縮量,以控制浮頂的施工質量。
7.4罐壁安裝
7.4.1第一圈壁板圍板后,應嚴格控制上口水平度,以確保第一圈環縫焊接時間隙的大小。
7.4.2每次圍板前應對罐體整體的垂直度和罐周長進行測量,應滿足設計要求。
7.4.3罐壁內表面不得存在有影響密封的凸出物,焊縫應打磨圓滑且余高不應大于1mm。
7.5量油導向管安裝
7.5.1施工現場應控制量油導向管接管的直線度不超過5mm。
7.5.2量油導向管安裝后垂直度不應超過10mm。
8、采購與監理
8.1大型儲罐的采購應嚴格執行設計提出的技術要求。
8.2采購質量應確保儲罐控制量油導向管接管的直線度不超過5mm。
8.3大型儲罐的監理單位應嚴格按照安裝驗收技術條件從嚴監理,達不到設計要求不得進入下道工序,以保證大型儲罐和浮盤的安裝、施工質量。
8.4應對罐壁和浮盤的焊接變形嚴加控制,對罐體整體的垂直度進行檢測,減少局部變形和尺寸偏差來確保密封效果。
9、維護與管理
9.1應定期對大型儲罐的一、二次密封進行檢查,并對密封圈處的可燃氣體濃度進行檢測,確保密封運行的安全可靠性。
9.2滅火作戰方案應對滅火時消防水及泡沫液的使用進行合理安排。
9.3大型儲罐區應在每年雷雨季節前組織專業人員對等電位和接地系統進行檢查和維護,經評估必要時,應挖開地面抽查地下隱蔽部分銹蝕情況,如果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接地網的接地電阻應每年進行一次測量。
9.4大型儲罐區的電視監控系統必須24小時有人負責監視。
9.5大型儲罐區的火災報警系統應定期進行檢查、檢測,以確保其運行正常。
9.6大型儲罐區應制定安全設施檢查維護管理制度,確保各項安全設施完好有效。
9.7大型儲罐檢修時,不得破壞防火堤結構。
9.8設計、采購、施工、監理、生產等有關部門應在此規定基礎上制定相關細則。
篇3:石化大型浮頂儲罐安全設計施工運行管理規定
1?基本要求
1.1?大型浮頂儲罐是指單罐容積不小于5萬m3的鋼制外浮頂原油儲罐(以下簡稱大型儲罐)。
1.2大型儲罐安全設計、施工與運行管理除執行本規定外,還應符合國家和行業現行有關標準規范及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相關技術和安全監督管理規定。
1.3?大型儲罐建設項目必須符合國家和所在地區安全、職業衛生、消防、抗震減災的有關法規和報批程序;其中安全、職業衛生、消防、抗震減災技術措施和設備、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建成投用。
2選址及平面布置
2.1庫址選擇
大型儲罐選址時,應對當地雷電情況進行調查,盡可能避免布置在雷電多發區域。
2.2?防火堤
2.2.1?大型儲罐組的防火堤宜采用土堤。當受條件限制時,可采用國家現行規范規定的其他結構型式的防火堤,其耐火極限不得小于3h。
2.2.2?在防火堤的不同方位上應設置人行臺階或坡道,同一方位的人行臺階或坡道不宜少于2處;隔堤應設置人行臺階。
2.2.3?單罐容積不小于10萬m3的大型儲罐罐組宜采用4罐一組布置。
2.3?安全間距和消防道路
2.3.1?大型儲罐之間的安全間距不應小于相鄰較大罐直徑的0.4倍。
2.3.2?大型儲罐罐組應設路面寬度不小于6m的環形消防道路,且轉彎半徑不小于12m。
3?電氣
3.1?罐區照明
大型儲罐罐組的照明宜采用燈具沿走道、平臺、扶梯布置。
3.2?防雷措施
3.2.1?大型儲罐接地點沿罐壁周長的間距不宜大于18m,罐體周邊的接地點分布應均勻,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大型儲罐與罐區接地裝置連接的接地線,當采用熱鍍鋅扁鋼時,規格應不小于40mmx4mm。
3.2.2?引下線宜在距離地面0.3m至1.Om之間裝設斷接卡,斷接卡與引下線的連接應可靠。
3.2.3大型儲罐不應裝設避雷針,應對浮頂與罐體用2根導線做電氣連接。浮頂與罐體連接導線應采用橫截面不小于50mm2扁平鍍錫軟銅復絞線或絕緣阻燃護套軟銅復絞線,連接點用銅接線端子及2個M12不銹鋼螺栓加防松墊片連接。
3.2.4?大型儲罐轉動扶梯與罐體及浮頂各兩處應做電氣連接,連接導線應采用橫截面不小于50衄2扁平鍍錫軟銅復絞線或絕緣阻燃護套軟銅復絞線,連接點用銅接線端子及2個M12不銹鋼螺栓加防松墊片連接。
3.2.5?大型儲罐應利用浮頂排水管線對罐體與浮頂做電氣連接,每條排水管線的跨接導線應采用1根橫截面不小于50mm2鍍錫軟銅復絞線。
3.2.6?與罐體相接的電氣、儀表配線應采用金屬管屏蔽保護。配線金屬管上下兩端與罐壁應做電氣連接。在相應的被保護設備處,應安裝與設備耐壓水平相適應的浪涌保護器。
3.2.7?宜采用有效可靠的連接方式對浮頂與罐體沿罐周做均布的電氣連接并應滿足國內外相關標準規范的要求。
3.3?防靜電措施
3.3.1?大型儲罐的自動通氣閥、量油孔應與浮頂做電氣連接。
3.3.2?二次密封采用I型刮板的每個導電片與浮頂均應做電氣連接。
3.3.3?電氣連接的導線應選用1根橫截面不小于10mm鍍錫軟銅復絞線。
3.3.4?在大型儲罐盤梯進口處,應設置安全有效的消除人體靜電接地設施。
3.3.5?大型儲罐浮頂上取樣口的兩側1.5m之外應各設1組消除人體靜電設施,取樣繩索、檢尺等工具應與設施連接。該設施應與罐體做電氣連接并接地。
3.3.6?儲罐內壁如使用導靜電防腐涂料,涂層表面電阻率應為108-1011Ω。
3.3.7?浮頂與罐體之間的密封帶應使用導靜電材料。
3.3.8?防雷接地、防靜電接地、電氣設備的工作接地、保護接地、信息系統接地等應共用接地網,實測的工頻接地電阻應不大于4Ω。
4罐體設備
4.1?密封結構
4.1.1?大型儲罐應設置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在雷雨多發區域,一次密封宜采用軟密封。
4.1.2?儲罐罐壁與浮頂之間的環形密封間距宜按附表的規定選取。
4.1.3?在浮頂外邊緣板與罐壁之間的環形密封間距偏差為土100mm的條件下,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的密封件應保持與罐壁良好接觸。
4.1.4?應盡可能減小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之間的油氣空間。
4.1.5?一次密封的橡膠包帶、橡膠充液管應符合現行化工行業標準《浮頂油罐軟密封裝置橡膠密封帶》HG/T2809要求,除具有良好的耐油性能外,還應滿足強度、耐老化等要求。
4.1.6?一次密封的軟泡沫塑料應符合國家標準《輕質聚氨酯泡沫塑料》中JM30優等品的要求,應具有良好的彈性和耐老化性能。
4.1.7?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所用緊固件、二次密封的壓條等材料應為不銹鋼。
4.1.8?一次密封的橡膠包帶和二次密封的油氣隔膜接頭的物理性能、耐油性能以及機械性能等應不低于對橡膠包帶和油氣隔膜的性能要求。
4.1.9?二次密封的支撐板應采用不銹鋼,橡膠刮板宜采用L型結構,以保證刮板與罐壁之間形成良好的面接觸;當采用其他結構時,密封油氣空間不應存在金屬凸出物。
4.1.10?二次密封的橡膠刮板應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候性和耐油性。
?4.1.11?一次密封應采用浸液安裝的方式。
4.1.12?一次彈性泡沫密封安裝后,下部突出應規則,無扭曲現象,上部應平整。
4.2?浮頂限位要求
4.2.1?儲罐浮頂限位除設置兩根量油導向管外,在浮頂下方,還應設置限位器,浮頂限位器沿徑向伸出浮頂外邊緣板的長度應滿足密封間隙允許偏差的要求,并對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提供極限位置保護,其安裝位置應避開其他部件。
4.2.2?罐內附件的設置造成浮頂漂移(旋轉或平移)時,附件應盡可能對稱布置,使產生漂移的外力相互抵消或盡可能減小。
5消防系統
5.1?一般規定
大型儲罐的消防水噴淋和泡沫系統應采用遠程手動啟動的程序控制系統,同時具備現場手動操作的功能。
5.2消防水源
5.2.1?大型儲罐的消防水應儲存在固定的消防水罐或消防水水池中。當儲罐區附近有合適水源時,可設置為消防備用水源,消防備用水源上應設可靠的取水設施。
5.2.2?廠區內大型儲罐區和裝置區的消防水儲備宜統一設置,消防水源除滿足企業的消防補水需要外,還應滿足大型油罐的消防需要。
5.3?泡沫滅火系統
5.3.1?大型儲罐的泡沫站內泡沫混合裝置應采用平?壓力式泡沫比例混合流程。泡沫液泵、比例混合器及平衡閥應為一用一備;泡沫站應具有快速灌裝設施。
5.3.2?大型油罐滅火所需泡沫混合液供給強度不應小于12.5L(min*m2),連續供給時間應為60min。用于撲救液體流散火災的輔助泡沫槍數量按不小于3支設計,每支泡沫槍的流量應按480L/min設計,其泡沫混合液連續供給時間應按30min設計。
5.4?消防冷卻水系統
5.4.1?大型儲罐區的消防水量,由撲救最大罐火災配置泡沫用水量、儲罐固定冷卻用水量、以及移動消防用水量組成。固定冷卻用水量按著火油罐外壁面積保護,噴淋強度不小于2.0L/(min*m2),并應按實際配置校核噴淋水量;移動水量應為120L/s。
5.4.2消防給水泵應采用電動泵,備用泵應采用柴油泵,且應考慮100%流量備用。消防冷卻水泵供水能力除滿足額定工況要求外,還應滿足150%額定流量時,水泵揚程不低于65%額定揚程的要求。
5.4.3?泡沫消防給水泵應采用電動泵,備用泵應采用柴油泵,且應考慮100%流量備用。泡沫消防給水泵供水能力除滿足額定工況要求外,還應滿足150%額定流量時,水泵揚程不低于65%額定揚程的要求。
5.4.4?泡沫液泵應保證在設計流量下泡沫液供給壓力大于最大水壓力,宜采用齒輪泵,密封或填充類型應適宜輸送所選的泡沫液,其材質應耐泡沫液腐蝕且不影響泡沫液的性能;泡沫液泵應耐受時長不低于10min的空載運行。泡沫液泵應采用電動泵,備用泵應采用柴油泵。
5.4.5?消防水應儲存于兩個設有聯通管的水罐或水池中。當和生產用水合并儲存時,應保證消防水不被使用。
5.5?輔助消防設施
5.5.1?大型儲罐區服務的消防站應配備不少于兩臺移動式泡沫和水兩用消防炮,單臺流量為32L/s一40L/s。
5.5.2在防火堤外臺階邊、油泵房、泵棚或露天油泵邊上應設置沙池,儲存不少于2m3消防沙。
5.5.3大型儲罐頂部平臺上,可設置滅火器材箱,放置2根水帶和2支泡沫槍。
5.6?消防站
單罐容量不小于10萬m3大型儲罐且罐區總容量大于40萬m3,或單罐容量不小于15萬m3時,應在消防站內設置高噴車、泡沫運輸車,高噴車流量不應小于60L/s。
5.7其他要求
5.7.1?泡沫堰板高度應高于二次密封0.3m,且不小于0.9m;泡沫堰板與罐壁的間距宜為0.9m~l.2m;泡沫堰板與罐壁間的人行通道不應少于4處。
5.7.2單罐容量大于5萬m3儲罐,應在罐頂梯子平臺的對稱位置上設置二分水器和操作平臺。二分水器應由DNlOO管道沿罐壁引至防火堤外,在距地面0.7m處設置半固定管牙接口;根據需要,從二分水器上引出的泡沫混合液管道也可與固定泡沫系統連通。
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6.1?大型儲罐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在儲罐上應設置無電檢測的火災自動探測裝置,在罐區四周通道旁應設置手動報警按鈕。
6.2儲罐上的光纖型感溫探測器應設置在儲罐浮頂二次密封圈處。當采用光纖光柵型感溫探測器時,光柵探測器的間距不應大于3m。
6.3儲罐的光纖感溫探測器應根據消防滅火系統的要求進行報警分區。每臺儲罐至少應設置1個報警分區。
7?電視監視系統
7.1?大型儲罐區應設置電視監視系統,對儲罐浮頂等重點防火部位的安全情況進行監視。攝像機應設置在罐區外圍較高的建筑物或構筑物處,實現對罐區的遠距離全景監視;當有條件時,宜能夠監視到處于最高罐位一半位置的浮頂。
7.2?室外安裝的攝像機應置于接閃器有效保護范圍之內;攝像機的視頻線、信號線宜采用光纜傳輸,電源應采用UPS供電,各類電纜兩端應加裝浪涌保護器;攝像機應有良好的接地,接至接地網。
7.3?電視監視系統應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當火災報警系統報警時,自動聯動相關的攝像機轉向火災報警區域,以便確認火情。
8環境保護
廢棄的密封材料屬危險廢物,應按危險廢物處置。
9施工與安裝
9.1?密封的安裝
9.1.1?一次密封與罐壁應貼合嚴密。當一次密封采用軟密封,密封安裝后下部突出應規則,無扭曲現象;上部應平整,與罐壁應有良好的面接觸。
9.1.2?二次密封安裝后應平整,承壓板之間間隙均勻、搭接嚴密。橡膠刮板與罐壁應貼合嚴密,無縫隙,且具有足夠的調節能力以適應罐壁與浮頂周邊環向間隙尺寸上的偏差。
9.1.3?對密封元件和材料應提出詳細的技術要求和安裝施工技術條件。
9.2板材預制
9.2.1?壁板滾弧后,立置于平臺檢查。垂直方向上用直線樣板檢查,間隙不得大于1mm;水平方向上用弧形樣板檢查,間隙不得大于4mm。
9.2.2?預制后的壁板在存放及運輸過程中,應使用專用胎具,胎具的弧度與壁板弧度保持一致。壁板之間墊木塊,且木塊的擺放位置相同,以避免造成板材局部變形。
9.3浮頂安裝
浮頂施工應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藝,預留出足夠的焊接收縮量,以保證浮頂的施工質量。
9.4罐壁安裝
9.4.1?第一圈壁板圍板后,應嚴格控制上口水平度,以確保第一圈環縫焊接間隙的大小。
9.4.2?每次圍板前應對罐體整體的垂直度和罐周長進行測量,滿足設計要求。
9.4.3?罐壁內表面不得存在有影響密封的凸出物,焊縫應打磨圓滑且余高不應大于1mm。
9.5?量油導向管安裝?
9.5.1?施工現場應控制量油導向管接管的直線度不超過5mm。
9.5.2?量油導向管安裝后垂直度不應超過10mm。
9.6其他
9.6.1?大型儲罐的材料采購應嚴格執行設計提出的技術要求。
9.6.2?采購的量油導向管接管材料直線度不應超過5mm。
9.6.3?大型儲罐的監理單位應嚴格按照安裝驗收技術條件從嚴監理,凡達不到設計要求的,不得進入下道工序,以保證大型儲罐和浮頂的安裝、施工質量。
9.6.4應對罐壁和浮頂的焊接變形嚴加控制,對罐體整體的垂直度進行檢測,減少局部變形和尺寸偏差,確保密封效果。
10運行管理
10.1檢測制度
10.1.1?雷雨季節,每月檢測每個儲罐二次密封內、外部可燃氣體的濃度。容積大于等于10萬m3儲罐檢測點不少于8個(周向均布),小于10萬m3儲罐檢測點不少于4個(周向均布)。對可燃氣檢測濃度超過爆炸下限25%的儲罐應及時查找原因,具備條件的應立即采取整改措施;不能立即整改的,應在雷雨天重點加強消防監護。
10.1.2?在每年的雷雨季節前,組織專業人員對大型原油儲罐的等電位和接地系統進行檢測。經評估必要時,應挖開地面抽查地下隱蔽部分銹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0.2檢查、維護制度10.2.1?消防系統?10.2.1.1?泡沫混和液管線和泡沫比例混和器使用后應及時清洗、放空。
10.2.1.2?每季度清理1次泡沫發生器過濾網內的雜物,確保泡沫發生器暢通。
10.2.1.3?雷雨季節前至少試驗1次泡沫系統和噴淋水系統,確保管路和噴淋水系統暢通。試驗后,應及時補充消耗的消防水和泡沫液。
10.2.1.4?每月檢查1次罐頂平臺消防箱內消防器材是否齊全,消防水帶是否老化、破損,不合格的水帶應及時更換。
10.2.2罐體設備
10.2.2.1?罐頂操作平臺應保持清潔,不得遺留原油和其他雜物;取樣口平時應處于密閉狀態。
10.2.2.2每月檢查1次浮頂上和浮頂密封裝置內是否有積油,并及時清理。
10.2.2.3?雷雨季節,每2周檢查1次浮頂排水系統和泡沫堰板底部排水孔是否暢通,及時清除浮頂的雜物。
10.2.2.4?每2周檢查1次浮頂密封裝置的密封狀況,如有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10.2.2.5?在儲罐進出油過程中,應定期檢查浮頂運行是否正常,如有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10.2.2.6?雷雨季節應每周檢查二次密封上的導電片與罐壁的壓接情況,確保導電片與罐壁接觸良好。
10.2.3?電視監控系統10.2.3.1?大型儲罐區的電視監控系統必須24小時有人負責監視。
10.2.3.2確保電視監控系統運行良好,如有故障及時維修。
10.2.3.3保持攝像鏡頭清潔,圖像清晰。
10.2.3.4?電視監控記錄應至少保存1周。
10.2.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每月應試驗1次,雷雨季節每2周試驗1次。若發現自動報警系統不能正常運行,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整改,確保火災報警的準確、及時和有效。
10.2.5?電氣系統
10.2.5.1?雷雨季節每月至少檢查1次浮頂、扶梯、罐壁之間的電氣連接線有無斷裂和纏繞,如有問題及時修復。
10.2.5.2?雷雨季節每月至少檢查1次密封裝置與浮頂、配線金屬管與罐壁的電氣連接情況,如有連接線松動、斷裂等情況及時修復。
10.3安全運行制度(合作業要求、進油管道口的流速和液位等)
10.3.1?雷雨天原則上避免進油和出油作業。若生產工藝要求不能中斷操作,應降低流速并加強監護。
10.3.2?應控制油品輸入輸出的初始流速和最大流速。在浮頂未完全浮起前應控制進油管口處的流速不大于1m/s,待浮頂完全浮起后最大流速不大于4.5m/s。
10.3.3?采用蒸汽除蠟的大型原油儲罐,應隨季節和氣溫變化適時調節蒸汽用量。10.3.4?大型儲罐在進油、出油和調和作業時,除標準要求之外,不應進行采樣、檢尺和測溫。
10.3.5其他操作要求應參照相關安全操作規程嚴格執行。
10.4其他要求
10.4.1?應制定大型儲罐區安全設施檢查維護管理制度,確保各項安全設施完好有效。
10.4.2?大型儲罐檢修時,不得破壞防火堤結構。
10.4.3?制定滅火作戰方案時,應對滅火時消防水及泡沫液的使用進行合理安排。
10.5?應急救援預案
各單位應按照總部關于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的有關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編制雷雨季節的專項應急救援預案,經評審通過后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