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框架錨桿施工作業指導書
1.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新建滬昆鐵路客運專線云南段HKTJ-Ⅱ標第一項目分部路基錨桿框架梁工程。2.作業準備2.1內業技術準備施工準備必須根據工程的特點、進度要求,且摸清施工的客觀條件,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工藝和工序質量控制措施,合理安排施工力量,從技術、物資、人力和組織等方面為路基施工創造條件。2.2外業技術準備施工場地征地應完成,場地應平整。生活、生產房屋應修建完成,生活、辦公設施應配齊,并能夠滿足主要管理、技術人員進場生活、辦公需要。3.技術要求3.1現場核對熟悉施工圖,進行現場核對,重點是對地形地貌,地表和地下水源、邊坡穩定、山坡裂縫、滑動面、氣象等情況詳細調查了解,根據實際地形,核查施工圖中框架梁的設置是否合理,伸縮縫是否平順、穩定等。當施工圖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時,應作必要修改。3.2開工前施工場地要通電、通水、通路,施工場地平整,場內排水良好。3.3錨桿施工前,在同一標段范圍內選擇有代表性、與錨桿錨固段地層相同且環境類似的相鄰地段進行拉拔試驗及開挖檢驗,錨桿抗拔試驗,提前做好混凝土與砂漿配合比設計,錨桿正式施工前,應采用與正式施工相同的的施工方法施作試驗錨桿,對錨桿做抗拔力試驗并確認其能達到施工圖要求,確定施工參數,試驗的桿數為工作桿數的3%,且不少于3根。3.4根據核對的工程量、工程特點、工期要求以及施工條件,結合設備能力,做出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應包括施工方法和相應的技術措施、工程數量、所需勞動力、機械設備、材料數量、臨時工程、場地部署以及運輸車輛等。培訓作業人員,做好技術交底,準備好各種質檢原始記錄表。4.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4.1施工工藝流程4.2施工方法1.施工前,沿坡面搭設腳手架,人工清理表面浮土及松動巖石,同時施工測量,定出錨桿孔位。2.采用風動鑿巖機,按孔徑110mm,孔位允許偏差±100mm,與水平下傾角20°施作,錨桿孔深不小于設計長度,也不宜大于設計長度的500mm,鉆孔結束后,采用高壓風吹孔,清除孔內的粉塵,采用一根聚乙烯管復核孔深,嚴格控制鉆孔傾角和孔位。3.錨桿采用1根32mmHRB400鋼筋,制作可以在鉆孔的同時在現場進行,也可以事先在加工廠內制作,采用汽車按需要運輸到現場。鋼筋下料長度應為嚴格按設計長度進行下料。4.安裝錨桿前,先把套管同時裝入錨桿的外部。核對錨桿編號與孔號是否一致,確認無誤后,再采用高壓風清孔一次,然后開始安裝。5.錨固M35水泥砂漿在現場按室內試驗確定的配比進行拌制。6.用電動注漿機采用孔底返漿法注漿。注漿管插入距孔底300mm-500mm處,砂漿由孔底注入,逐漸將空氣由錨桿孔排出,注漿機壓力控制在0.3~0.6MPa。注到套管底部位置。7.測量定位,放出框架梁外形尺寸,采用人工自上而下進行溝槽開挖。8.橫梁、縱梁整體綁扎鋼筋,按伸縮縫設置位置分段依次澆筑混凝土。9.張拉錨桿前對張拉設備進行標定,施工過程中壓力表損壞或拆裝千斤頂后,要重新標定。錨孔中的水泥砂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框架梁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才可以進行錨桿張拉,張拉力為5KN。10.張拉后,用水泥漿注滿套管部分,水泥漿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張拉設備,用C35混凝土將錨頭封閉。5.施工要求(1)施工前,作好上方截、排水及防滲設施;雨季施工搭設雨棚。地下水發育路塹地段,首先做好截排水措施;(2)采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劑、摻合料及攪拌用水均符合規范要求;(3)溝槽開挖后,認真核對地質資料,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基礎砌筑,當與設計不符時及時反饋業主、監理工程師和設計單位,以便及時進行調整。6.勞動組織勞動力組織表序號工種人數職責1班組長1負責施工指揮,協調各工序間操作聯系2風鉆機手6負責鉆機成孔3錨桿制作、鋼筋加工9負責制作錨桿4普工10坡面清理、框架梁槽開挖等5電工1負責施工用電6安全員1全面負責施工中的安全質量7測量1全面負責施工中的測量工作合計29技術管理人員每作業面一組,全面負責該作業面的技術指導及協調工作。7.材料要求1.水泥:用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有出廠合格證及試驗報告。2.粗、細骨料:粗、細骨料的各項指標應符合規范規定。3.鋼筋:品種和規格均符合施工圖規定,并有出廠合格證和試驗報告。4.外加劑:根據施工需要并通過試驗確定。5.水:一般飲用水均能滿足要求。8.設備機具配置機械設備配備表設備名稱規格數量備注風動鑿巖機手持式1臺根據錨桿打設深度、直徑配備鉆頭電動灌漿機1臺錨桿灌漿砂漿攪拌機200L1臺錨桿砂漿拌和空氣壓縮機9m31臺千斤頂1套柴油發電機30kw1套提供施工用電鋼筋加工設備1套錨桿加工、框架梁鋼筋加工插入式振搗泵框架梁混凝土振搗9.質量控制及檢驗9.1質量控制(1)錨桿材料材質性能應滿足設計要求,并嚴格根據有關規范進行檢驗。(2)框架梁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外觀上順直、美觀、無麻面。(3)嚴格控制錨點放線,確保其在設計準確位置。(4)當出現坍孔時,應及時處理,處理方法是:取出鉆頭,用細粘土加少量水泥用水拌和成泥漿,干稀適中,將其灌入孔中達坍孔部位,開動鉆頭,讓鉆桿在坍孔部位只轉動而不前進,這樣泥漿就會填滿坍空部位,將坍孔補好后繼續進行鉆孔施工。(5)鉆孔過程中應注意錨固段地質情況,確保錨固段地質與設計相符合。如果有不符,應通知監理工程師及設計單位,采取措施進行處理。9.2質量檢驗1.注漿體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檢驗批取試件2組,每組試件不少于6塊;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數量的20%見證檢驗或10%平行檢驗,且不少于1組。檢驗方法:試件做抗壓強度試驗。2.錨桿抗拔力應達到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檢查錨桿總數的3%;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查數量的20%見證檢驗。檢驗辦法:錨桿抗拔力試驗。3.錨桿布置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辦法:觀察、尺量。4.錨頭及錨桿未錨入土層部分,應按設計做好除銹、防銹處理。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辦法:觀察。5.錨孔位置、直徑、傾角、深度及錨桿長度允許偏差及檢驗標準應符合下表的規定。錨孔位置、直徑、傾角、深度及錨桿長度允許偏差及檢驗標準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檢查數量檢驗方法1位置±50mm每孔2組4點經緯儀測、尺量2直徑+10-5mm每孔2組4點尺量3傾角±3%每孔導桿法測量4深度±50mm每孔尺量5錨桿長度±50mm抽查10%尺量10.安全及環保要求10.1施工安全1)施工區域應設警示標志,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2)施工中應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檢查、養護、維修。3)為保證施工安全,現場應有專人統一指揮,并設一名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的安全工作,堅持班前安全教育。4)施工中,現場設專人指揮、調度,確定合適的機械車輛走行路線,并設立明顯標志,防止相互干擾碰撞,機械作業要留有安全距離。制定作業程序和運行路線,確保協調施工,安全生產。10.2環境保護1)建立環境保護體系、落實環境保護的各種責任制。2)規范施工現場的場容,保護作業環境的整潔衛生。3)制定水土保持措施及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消除或減少施工污染。4)在距居民生活區較近的施工現場,須建立必要的噪聲控制設施,如隔聲屏障。減少對周圍居民環境的影響。
篇2:錨桿鉆機工安全生產責任制范例
一、在班組長的領導下,負責指定地點的錨桿眼的施工作業。
二、認真執行“三大規程”,掌握《作業規程》主要內容,熟知錨桿眼的布置參數,及有關技術質量要求,并認真貫徹執行。
三、熟練掌握錨桿機的操作要領,了解錨桿機的工作原理。
四、工作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做好臨時支護。
五、做好防塵工作,嚴禁干打眼。
六、搞好區域文明衛生,做到文明生產。
七、搞好工種協調,聽從班組長安排。
篇3:錨桿支護工程質量檢查驗收辦法
一、保證項目
1、錨桿的桿體及配件的材質、品種、規格、強度、結構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或材料試驗報告,并現場實查。
2、水泥卷、樹脂卷和沙漿錨固材料、規格、配比、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或材料試驗報告。
二、基本項目
1、錨桿安裝質量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檢查產品合格證或材料試驗報告,不松動。
優良:檢查產品合格證或材料試驗報告,未接觸部必須楔緊。
檢查數量:班組逐排檢驗,抽查時,按規定選取檢查點。
檢驗方法:扳動、觀察檢查或抽查施工檢查記錄。
2、錨桿的拉力應符合以下要求:
合格:最低值不小于設計的90%。
優良:最低不小于設計值。
檢查數量及檢驗方法按公司《錨桿抗撥力檢測操作規程及評定辦法》執行。
三、允許偏差項目
1、錨桿的間距、排距,允許偏差值為±100mm。
2、錨桿孔深度允許偏差值為0——+50mm。
3、錨桿方向與井巷輪廓線(或巖層層理)角度(限值)允許偏差≤15°,以上三項檢驗方法按規定選檢查點,抽查施工檢查記錄。
4、桿外露長度:有托板露出托板允許偏差≤50mm;爆破材料硐室、錨噴巷道允許偏差為0。按規定選檢查點,尺量前檢查點前一排錨桿外露長度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