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監控辦法模版
1、首先對重大危險點源進行識別,編制重大危險源因素識別清單。
2、對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進行評價,對可能造成人身及設備、財產損失的安全事故進行分類。
(1)、高處墜落—凡在基準面2米(含2米)以上作業,攀登、懸空作業及雨天、雪天進行的高空作業,可能導致人身傷害的作業點和工作面;
(2)、物體打擊—高處墜落及水平崩濺物體造成人身安全傷害;
(3)、機械傷害—機械運轉工作時,因機械意外故障或違規操作可能造成人身傷害或機械損害;
(4)、車輛傷害—本企業機動車輛在行駛中發生的擠、壓、撞以及傾覆事故及車輛在行駛中上下車時發生的人身傷害事故。
(5)、起重傷害—在起重作業中,脫鉤砸人,移動吊物撞人,鋼絲繩斷裂抽人、安裝或使用過程中傾覆事故以及起重設備本身有缺陷等引起的傷害事故。
(6)、觸電—工程外側邊緣距外側電高壓線路未達到安全距離,用電設備未做接零或接地保護,保護設備性能失效,移動或照明使用高壓,違規使用或操作電器設備,對人身造成傷害或損害的;
(7)、坍塌(倒坍)—機械設備、材料放置不當,沒有可靠固定,腳手架搭設不牢造成的坍塌,對人身、機械造成傷害或損害的;
(8)、火災—電氣設備線路安裝不符合規范,絕緣性能達不到要求,未按規定明火作業,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不符合要求,造成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
(9)、淹溺—大量水液被吸入肺內,引起人體缺氧窒息的危急病癥。施工現場的溺水是指施工人員不慎落入拌合站蓄水池、基坑積水區,或者擅自在施工場所附近的水庫、池塘和河流等處進行游泳造成身亡事故;
3、施工過程控制:包括重大危險源公示、安全檢查和評估、安全隱患整改、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與演練。
(1)施工單位應在施工現場顯要位置公示重大危險源,公示內容包括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名錄、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類別、注意事項及預防措施。在每一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處醒目位置懸掛警示標志。
(2)施工單位應定期組織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安全檢查、評估,作出書面檢查記錄,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及時發現安全隱患,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督促整改到位,對整改結果查驗。
(3)工程項目專職安全員應當根據重大危險源名錄,堅持每天對其責任范圍內的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查、評估,建立個人檢查、評估臺帳,并將隱患整改、排除情況作出書面記錄。
(4)統一編制工程項目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機構,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儲備救援器材、設備、物料,并定期組織預案演練。
4、項目部履行本項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監督檢查職責,對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實施有效的動態管理,主要內容包括施工單位重大危險源臺帳建立、防控措施編制以及實施情況;危險性較大專項工程實施方案編制、審批、交底和過程控制情況;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防護方案制定和落實情況;施工現場與內業資料的相符性;施工單位專職安全員對重大危險源檢查和評估臺帳。
篇2:施工現場視頻監控系統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隨著集團公司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為及時掌握施工現場動態的形象進度,切實加強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的監管力度,確保安全生產、文明施工貫穿于施工全過程,集團公司決定在所有符合監控系統安裝條件的施工現場安裝無線視頻監控系統,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利用視頻監控系統對施工現場安全設施、安全標識、臨建搭設以及現場作業情況進行監控,通過遠程可視化管理措施,借以促進和提高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效果,達到進一步提升施工現場安全質量管理水平的目的。
第三條本規定所指監控系統的管理工作,包括前期準備、施工建設、維護保養、完工拆除的全過程管理。
第二章管理單位和職責
第四條信息化部負責監控軟硬件系統的建設、管理工作。主要職責:
4.1.軟件部分:
4.1.1負責監控系統平臺的建設和日常管理維護,保障監控系統的正常運行。
4.1.2根據使用單位申請,經集團公司主管領導批準,為用戶開通監控系統使用權限。
4.1.3負責為監控系統用戶提供技術指導和技術服務,做好用戶的技術保障工作。
4.1.4負責監控系統平臺的完善改造和軟件程序優化工作,以滿足用戶的工作需求。
4.2.硬件部分
4.2.1負責各監控點的監控系統的采購、發放和登記工作。
4.2.2負責指導項目部等監控安裝點的監控系統安裝。
4.2.3(一)監控系統上線后,信息化部負責監督項目部對現場設備進行日常管理維護。
4.(二)負責保障本地區范圍內監控系統的網絡運行通道,協調當地調度通信部門確保網絡暢通。
(三)2.4定期檢查監控系統運行狀況,發現或接報出現故障情況,應迅速聯絡相關單位查明原因,及時排除,恢復正常。查屬網絡不暢應報請調度部門運營商將通道恢復;查屬設備質量問題故障應通知供貨廠商赴現場予以修理;查屬現場施工造成事故應要求責任單位整改復原;查屬系統平臺問題應聯系技術管理單位予以消缺。
4.2.5負責監督項目部在項目結束后及時交回監控設備。
(四)要求供貨廠商履行合同要約,保證設備產品質量及提供售后服務。
第五條項目部負責監控系統現場設備的安裝及日常管理維護工作。主要職責:
5.(一)1指定專人負責對現場監控系統設備進行管理。
5.(二)2負責監控設備的施工安裝和拆移,監控系統設備的日常簡易維護、保養工作。
5.(三)3保障施工現場監控設備的正常供電與穩定運行。
5.(四)4一經發現或接報諸如網絡掉線、電源供電中斷、視頻無圖像、球機失控等故障現象,隨時報告信息化部盡快查處。
5.(五)5與信息化部處理協調處理施工現場監控系統出現的故障與事故,配合設備供貨廠商和技術管理單位進行現場故障與事故的排除。
5.(六)6項目完工需要拆除監控設備時需通知信息化部,經批準后進行拆除,并交回信息化部。
建立監控系統安全運行維護臺賬,并在監理日志上填寫每日運行情況。
第六條中國聯通馬鞍山分公司為監控系統技術管理單位。主要職責:責任與處罰
6.1設備及使用費用由集團公司承擔。
6.2非人為因素造成的設備損壞由集團公司信息化部負責維修,項目部配合。
6.3在監控系統使用過程中,因人為因素造成的設備損壞或丟失的,由項目部按設備款的三倍予以賠償。
6.4在監控系統使用過程中,因人為停電未及時恢復造成系統無法正常運行的,對項目部按每停電一次500元處罰。
6.5項目完工后項目部未及時拆除設備交回信息化部,造成設備丟失的,由項目部按設備款的三倍予以賠償。
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執行。
(一)負責監控系統平臺的建設和日常管理維護。保障監控系統的正常運行。
(二)根據使用單位申請并經信息化部核準的用戶名單,為各用戶安裝監控系統客戶端軟件并開通其使用權限。
(三)配合供貨廠商做好監控設備的安裝、驗收、調試、拆移、站端子系統接入系統平臺等技術工作。
(五)為監控系統用戶提供技術指導和技術服務、做好用戶的技術保障工作。
(六)負責監控系統平臺的完善改造和軟件程序優化工作,以滿足用戶的工作需求。
篇3:隧道施工內部質量監控檢測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遵照“法人管項目”的精神,為加強對集團公司新(在)建隧道工程施工質量的管理,及時消除質量隱患,保證隧道施工質量,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本管理辦法適用于集團公司新(在)建隧道工程施工質量的內部監控檢測。
第三條集團公司新(在)建隧道工程必須經內部監控檢測且確認合格后,方可申報“第三方檢測”或竣工驗收;對內部監控檢測中發現的質量隱患,隧道所屬項目部應認真核實并及時處理,經復驗確認合格后方可申報外部檢測/驗收。
第二章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四條集團公司新(在)建隧道工程施工質量內部監控檢測工作,由集團公司安全質量監察部(以下簡稱安全質量監察部)、子/分公司質量管理部門負責管理;工程所屬集團(子/分公司)項目部負責組織;集團公司中心試驗室(以下簡稱中心試驗室)負責具體實施。
第五條安全質量監察部是全集團新(在)建隧道工程施工質量內部監控檢測的管理部門,重點負責新(在)建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內部監控檢測管理;子/分公司質量管理部門負責本單位施工的鐵路以外的隧道工程的內部監控檢測管理,并把監控檢測結果及時上報安全質量監察部。工程所屬集團(子/分公司)項目部,負責待檢隧道統計,安排檢測計劃并上報安全質量監察部(子/分公司質量管理部門),安全質量監察部(子/分公司質量管理部門)向中心試驗室下達監控檢測通知。
第六條中心試驗室是內部監控檢測的具體實施部門,根據安全質量監察部(子/分公司質量管理部門)監控檢測通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監控檢測工作,并及時向安全質量監察部(子/分公司質量管理部門)提交檢測報告。
第七條工程所屬集團(子/分公司)項目部是內部監控檢測的組織部門,負責監控檢測工作的組織、內部配合及外部協調工作。
第三章內部監控檢測內容、方法及參數
第八條內部監控檢測內容
1.對初期支護的內部監控檢測,隧道一律在襯砌前對初期支護進行內部自查,要主動查,查每道工序,一個不漏。對查出的質量隱患處理完畢后,方可進行二襯施工。此項工作由工程所屬集團(子/分公司)項目部依據襯砌進展情況自行組織檢查,并把檢查結果定期上報安全質量監察部(子/分公司質量管理部門)。
2.隧道襯砌長度達到300米(長度小于500米隧道不大于全長二分之一),具備檢測條件,由安全質量監察部(子/分公司質量管理部門)組織對隧道進行內部監控檢測。依據檢測結果,對質量隱患較大的隧道,增加一至二次內部監控檢測。
3.隧道二次襯砌完成,具備檢測條件,且在“第三方檢測”或竣工驗收之前,由安全質量監察部(子/分公司質量管理部門)組織對全隧道進行內部監控檢測。
第九條內部監控檢測方法
電磁波反射法(即地質雷達法)、鉆孔檢查法。
第十條內部監控檢測參數
隧道初支及二次襯砌背后密實度、二次襯砌厚度、鋼筋及鋼拱架的分布、防排水。
第四章內部監控檢測準備及要求
第十一條內部監控檢測前,由工程所屬集團(子/分公司)項目部組織中心試驗室向被檢隧道施工單位下達監控檢測準備作業指導書。
第十二條被檢隧道施工單位依據作業指導書要求,做好充分準備并配合中心試驗室完成現場檢測工作。
第五章內部監控檢測結果處理
第十三條內部監控檢測工作完成后,接受監控檢測施工單位確認其檢測結果及工作量;中心試驗室向安全質量監察部(子/分公司質量管理部門)、工程所屬集團(子/分公司)項目部提交監控檢測報告。
第十四條對于監控檢測中發現的質量隱患,由工程所屬集團(子/分公司)項目部組織實施整改后,上報復檢計劃。
第十五條中心試驗室要確保檢測行為及數據的科學、公正、準確,對檢測行為、檢測結論負完全責任。
第十六條內部監控檢測結果,由安全質量監察部(子/分公司質量管理部門)通知相關部門,并按集團公司保密法嚴格執行。
第六章獎罰與費用
第十七條以每座隧道為單位,以該隧道的內部監控檢測結論為依據,每年對參檢的隧道進行一次監控檢測質量評比,并按集團公司《工程質量管理辦法》、《工程質量獎罰規定》進行獎罰。
第十八條檢測費用,由安全質量監察部按季度報集團公司財務部支付(子/分公司項目費用轉各子/分公司)。初期支護:每次每條測線每延米10元;二次襯砌:每次每條測線每延米6元。
第七章附則
第十九條對鐵路以外隧道工程監控檢測單位的選擇,由工程所屬子/分公司自行決定,但為保證檢測結果的可控性,原則上要選用集團內部的檢測單位。
第二十條本辦法由安全質量監察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