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醫院消防安全管理規范

醫院消防安全管理規范

2024-07-12 閱讀 3968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醫院消防安全管理的術語和定義、消防安全職責、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場所設置要求、消防安全管理措施、防火檢查、火災隱患整改、消防宣傳教育培訓、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與演練、火災事故處理、消防檔案、消防安全經費投入、檢查考評、獎勵與懲處等。

本標準適用于醫院的消防工作。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的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12140醫用高壓氧倉

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4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67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

GB5008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GB50098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GB5011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GB50140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

GB50222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

GB50354建筑內部裝修防火施工和驗收規范

GA587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

JGJ49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試行)

3術語和定義

下述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醫院

指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1994年2月26日國務院令第149號發布)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各類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醫療機構。

3.2消防安全專門培訓

指公安消防機構或其他具有消防安全培訓資質的機構組織的專業消防安全知識培訓。

4消防組織機構和人員

4.1醫院應當設置或者確定消防工作歸口管理職能部門.

4.2確定各級各崗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

4.3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應當報當地公安消防機構備案。

5消防安全職責

5.1一般規定

5.1.1醫院應當遵守消防法律、法規、規章(以下簡稱消防法規),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履行消防安全職責,保障消防安全。

5.1.2醫院應建立完善消防安全管理體系,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逐級和崗位消防安全職責、權限,確定各級、各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

5.1.3醫院應將消防安全工作列入醫院目標管理之中,經常檢查,定期考評并自覺接受各級醫療行政部門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5.1.4住院病床數大于50張的醫院是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報當地公安消防機構備案,建立與當地公安消防機構聯系制度,按時參加公安消防機構組織的消防工作例會,按時報送《重點單位消防工作月報表》,及時反映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情況。

5.1.5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設置或者確定消防工作歸口管理職能部門,并確定專、兼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應當報當地公安消防機構備案。

5.1.6醫院在與租賃、承包、合作、委托管理(經營)單位或個人訂立的合同中應當依照有關規定明確各方的消防安全責任,租賃、承包、合作、委托管理(經營)方應當遵守醫院各類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5.2消防安全責任人

醫院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是醫院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對醫院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消防安全責任人應履行下列職責:

a)貫徹執行消防法規,掌握本單位的消防安全情況,為本醫院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經費和組織保障;

b)將消防工作與本單位醫療、管理等活動統籌安排,批準實施年度消防安全工作計劃和消防工作業務經費預算方案;

c)確定本單位逐級消防安全責任,批準實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

d)組織建立消防安全例會制度,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消防安全工作會議;

e)每季度至少參加一次防火檢查,組織火災隱患整改工作,及時處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問題,負責籌措整改資金;

f)批準建立義務消防組織,組織制定符合本醫院實際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實施演練。

5.3消防安全管理人

5.3.1醫院應當根據需要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對消防安全責任人負責。消防安全管理人應履行下列職責:

a)擬訂年度消防工作計劃和消防工作業務經費預算方案,組織實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b)組織制訂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并檢查督促其落實;

c)每月至少組織一次防火檢查,落實火災隱患整改工作;

d)組織實施對本單位消防設施、滅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維護保養,確保其完好有效,確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暢通;

e)組織建立和管理義務消防組織,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滅火技能培訓和應急疏散演練;

f)組織開展消防知識、技能的宣傳教育和培訓,組織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實施和演練;

g)至少每半年向消防安全責任人專題報告一次消防安全情況,及時報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問題;

h)醫院消防安全責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5.3.2未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醫院,其消防安全管理職責由消防安全責任人履行。

5.4專、兼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

醫院應在消防安全工作歸口管理部門中設立專、兼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專、兼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應履行下列職責:

a)了解消防法規,熟悉本單位消防安全狀況并及時向上級報告;

b)提請確定消防安全重點部位,提出落實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的建議;

c)實施日常防火檢查工作,及時發現火災隱患,按規定程序落實整改措施,做好相關記錄;

d)熟悉本醫院各類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做好醫院滅火器材、消防安全標志的維護保養工作;

e)編制醫院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指導有關部門制定本部門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定期實施演練;

f)開展消防宣傳,培訓工作,普及防火、滅火、逃生的基本常識和技能;

g)記錄消防安全工作開展情況,按時報送《重點單位消防工作月報表》,完善消防檔案;

h)完成醫院明確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接受公安消防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5.5部門、病區消防安全責任人

職能科室、臨床科室、醫技科室負責人及病區護士長是所在科室、病區的消防安全責任人。部門、病區消防安全責任人應履行下列職責:

a)熟悉并掌握本責任區消防安全情況,貫徹執行醫院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全面落實本責任區消防安全責任;

b)開展員工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活動,督導員工認真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遵守安全用電、用火、用氣規定;

c)加強用電、用熱、用氣設備、設施及壓力容器、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安全管理,及時制止特殊工種崗位無證人員上崗操作;

d)落實每日防火巡查工作,確保本責任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滅火器材、消防設施及疏散指示標志完好有效;

e)定期開展消防安全自查,發現火災隱患及時組織整改,重大情況應立即向消防工作歸口管理部門報告;

f)發生火災時,組織員工按預案疏散人員,撲救火災;

g)完成醫院確定的其它消防安全工作,接受單位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的檢查和監督。

5.6自動消防系統操作人員

醫院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人員應經公安消防機構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并應履行下列職責:

a)熟練掌握本單位自動消防系統的功能和操作規程;

b)每日測試主要消防設施功能,發現故障應在24小時內排除,不能排除的應逐級上報;

c)正確核實確認報警信息,及時排除誤報;

d)發生火災時,按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及時報警和啟動相關消防設施;

e)認真填寫值班記錄和系統運行等記錄。

5.7義務消防隊員

義務消防隊員從醫院員工中以不低于10%的比例配備,并應履行如下職責:

a)熟悉本單位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和本人在義務消防組織中的職責分工;

b)參加消防業務培訓及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了解防火知識,掌握滅火與疏散技能,熟練使用滅火器材及消防設施;

c)協助本部門、本崗位負責人做好部門、崗位日常安全防火工作,宣傳消防安全常識,督促他人共同遵守;

d)發生火災時須立即趕赴現場,服從現場指揮,積極參加撲救火災、疏散人員、救助傷患、保護現場等工作。

5.8員工

a)參加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嚴格執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規定及安全操作規程;

b)班前班后檢查本崗位設施、設備、場地,發現隱患及時排除并向上級主管報告;

c)熟悉本工作場所滅火器材、消防設施及安全出口的位置,發生火災時,應及時組織引導人員安全疏散;

d)指導、督促病人及病人家屬遵守醫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止影響消防安全的行為。

6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

6.1一般規定

醫院應按照消防法律法規,結合本單位特點,建立健全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經消防安全責任人批準后公布實施,并根據賓館飯店實際情況的變化隨時修訂以適應醫院的需要。

6.2消防安全制度

6.2.1消防安全例會制度

包括會議召集、人員組成、會議頻次、議題范圍、決定事項、會議記錄等要點。

6.2.2消防組織管理制度

包括組織機構及人員、工作職責、例會、教育培訓等要點。

6.2.3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包括責任部門、責任人和職責、頻次、培訓對象(包括特殊工種及新員工)、培訓要求、培訓內容、考核辦法、情況記錄等要點。

6.2.4防火巡查、檢查和火災隱患整改制度

包括責任部門、責任人和職責、檢查頻次、參加人員、檢查部位、內容和方法、火災隱患認定、處置和報告程序、整改責任和防范措施、情況記錄等要點。

6.2.5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包括值班人員配置、值班紀律、交接班要求、報警處置程序、情況記錄等內容。

6.2.6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制度

包括各類消防設施器材的使用、檢查、維護責任部門及責任人,設施器材損壞或失效的處理程序、情況記錄等內容。

6.2.7燃氣(油)、電氣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管理部門、管理范圍、設備登記、管理、檢查與維修、故障處理、情況記錄等內容。

6.2.8用火、用電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用火安全管理應明確管理部門、管理范圍、動火審批程序、動火現場管理、情況記錄等內容。

包括用電安全管理應明確管理部門、管理范圍、臨時用電審批、電工持證上崗、電工值班及交接班、電氣設備消防安全檢查等內容。

6.2.9義務消防隊組織管理制度

包括義務消防隊組織形式、人員比例、活動頻次、訓練要求、情況記錄等內容。

6.2.10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包括危險物品入庫、倉儲、領付、使用等環節過程中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等內容。

6.2.11滅火、應急疏散預案演練制度

包括預案制定、責任部門、演練頻次、范圍、演練情況記錄、演練后的小結與評價等有關內容。

6.2.12消防安全工作考評和獎懲制度

包括考評工作責任部門和考評對象、依據、標準、辦法以及獎懲措施情況記錄等有關內容。

6.2.14其他

醫院還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6.3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

醫院應制定下列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

a)消防設施操作規程(包括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消防電梯);

b)變、配電設備操作規程(包括總配電間、分配電間);

c)電氣線路安裝操作規程;

d)各類醫用設備安全使用操作規程;

e)燃油、燃氣設備及壓力容器使用操作規程;

f)電焊、氣焊操作規程;

g)其它有關消防安全操作規程。

7場所設置要求

7.1一般規定

醫院的總平面布局、耐火等級、建筑平面布局、安全疏散、消防設施必須符合GB50016、GB50045、GB50098、JGJ49等國家有關消防技術規范的具體規定。

7.2總平面布局

醫院應合理規劃消防通道,病房樓、危險品倉庫應相對獨立,建筑間及建筑與液氧、液氯儲罐等設施之間應保持足夠的防火間距,合理確定消防水源的位置。

液氧儲罐不應設在地下室內,當其總容量不超過3m3、設置在獨立的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專用建筑物內時,其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0m,但當其面向使用建筑物一側采用無門窗洞口的防火墻隔開時,儲罐間可單面貼鄰建筑外墻建造。在液氧儲罐周圍5m范圍內不應有可燃物和設置瀝青路面,禁止明火、杜絕一切火源,并設置明顯的禁火標志。

7.3耐火等級

7.3.1醫院應采用耐火等級為一、二級的建筑,當為三級耐火等級建筑時不應超過三層。病房的建筑構件不得采用可燃夾芯鋼板。

7.3.2住院部不應設置在三級耐火等級建筑的三層及三層以上或地下、半地下室內。

7.4建筑平面布局及防火分隔

7.4.1多幢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建筑,宜集中設置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應設置在建筑的首層或地下一層,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h的隔墻和1.5h的樓板與其它部位隔開,并應設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篇2:醫院消防管理制度(10)

醫院消防管理制度(十)

為了保證醫院消防安全,結合我單位實際情況,特制訂此管理制度:

1、嚴格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機關、企事業單位消防管理規定》,嚴格遵守有關消防方面的規章制度。對新進職工要進行安全教育、消防設施和器材的使用培訓。

2、嚴格按照消防有關規定,在醫院內配置消防設施,設置消防安全標志。

3、定期進行防火檢查和消防設施器材的保養和維護,及時消除火險隱患,確保消防設施器材使用可靠。

4、嚴禁在醫院內私拉、私接電線,禁止在病房內使用電爐、取暖器之類的電器。

5、物資倉庫必須實行二十四小時輪流值班制度,倉庫嚴禁煙火。

6、各科室切實落實好防火安全責任制,各科室防火安全責任人負責做好本科室的自控儀表閥門消防安全工作,發現火險隱患及時上報上級防火安全責任人。各科室有責任保證本樓層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暢通。

7、醫院內各施工場所嚴禁使用明火,確有需要必須事先向消防部門報請批準。

8、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的水力控制閥管理,確保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和使用的安全。

篇3:南平醫院消防控制室崗位職責(5)

醫院消防控制室崗位職責(五)

一、熟悉并掌握消防聯動設備系統的使用性能,保證撲救火災過程中操作有序、準確迅速。

二、做好消防值班記錄和交接班記錄,處理消防報警電話。

三、按時交接班,做好值班記錄、設備運行、事故處理等情況的交接手續。交接完畢后方可下班。

四、發現設備故障時,應及時報告班組長,并通知有關部門及時修復。

五、非工作所需,不得使用消控中心電話,非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員禁止進入值班室。

六、上班時間不準在消控中心睡覺、看書報、做私事等。

七、發現火災時,迅速按消控中心應急程序緊急處理,撥打119電話通知公安消防部門、總值班、班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