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木工安全操作標準行為規范
地面木工安全操作標準和行為規范
一、一般規定
1、手工操作前,應檢查斧、錘、鑿的手把是否牢固。
2、操作機械時,不得戴手套,并將袖口扎好。
3、操作時注意木材上是否有倒刺和鐵釘,以防損壞設備或鋸片打碎飛出傷人。
4、堆放木料時墊平、放穩、堆放整齊,不許上大下小。
5、木工現場嚴禁吸煙,刨花、木屑等要及時清理,并且要有可靠的消防設施。
6、每臺機械應有專人負責,非本工作人員不得擅自開動。
7、機械運轉中要注意聲音及電機的軸承溫度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停機處理。
8、開車前應檢查機器,試車運轉正常時,方可進行加工。
二、手動圓鋸操作標準和行為規范
1、操作前應進行檢查,機械各部位螺絲、螺帽是否緊固,鋸片不得有裂口,防護罩要齊全完整。
2、開動電器按鈕使電鋸空轉,查看運轉是否正常,沒有異常方可使用。
3、檢查木料上是否有鐵釘、鐵絲、水泥等雜物,如有應清除。
4、加工木料的尺寸不能超出圓鋸的使用說明書的規定。
5、操作要戴防護眼鏡,站在鋸片一側,禁止站在與鋸片同一直線上,手臂不得跨越鋸片。
6、進料必須緊貼靠山,不得用力過猛,遇硬節慢推。接料要待料出鋸片15cm,不得用手硬拉。
7、短窄料應用推棍,接料使用刨鉤。超過鋸片半徑的木料,禁止上鋸。
8、木料上鋸臺加工時,要平要穩,上下密切配合,時刻注意安全,以免傷人。
9、加工木料時應給工作中的鋸片加水冷卻。
10、圓鋸工作時,滾動軸承的溫度不能超過60℃;滾動軸承的溫度超過60℃時,必須停止使用。
11、運轉中的鋸片如因過熱變藍或有裂口現象時應立即停止工作,待修復好后方可使用。
三、木工平鋸操作標準和行為規范
1、機床開動前要檢查各部位零配件是否完好,并清除各處障礙物。
2、開機前要試運轉,確認運轉正常方可使用。
3、四周刨削刃必須在同一圓周上回轉,刀刃放置在軸突出1~1.5mm,緊固刀刃螺釘。
4、發生故障應立即切斷電源,停機檢修。
5、平鋸在使用時軸承溫度不能超過60℃,軸承的溫度能超過60℃時,必須停止使用。
6、不準刨削過短、過薄的木材,最短不得小于400mm,最薄不得小于15mm,并且不能將手放在刀刃上方,而應在兩側按壓操作。
四、木工壓刨操作標準和行為規范
1、機床只準采用單向開關,不準采用倒順雙向開關。開機前應檢查機床各部位零配件是否完好,確定電機一切正常方可開機。
2、四面刨,要按順序開動。
3、送料和接料不準戴手套,并應站在機床的一側。刨削量每次不得超過5mm。
4、進料必須平直,發現材料走橫或卡住,應停機降低臺面撥正。遇硬節減慢送料速度,送料時手指必須離開滾筒20cm以外,接料必須待料走出臺面。
5、刨短料長度不得短于前后壓滾距離;厚度小于1cm的木料,必須墊托板。
6、使用時,刀刃必須順著刀軸的轉向。
7、各處防護罩要蓋好,螺絲要旋緊。
8、工作前應先清除板上松動的木節和硬雜物等。
9、使用壓刨加工木料時,必須有經驗的人員協作。
10、遇木料卡住壓刨時,應立即停車處理,刨削最大深度不應超過4mm。
11、工作完畢要清理現場,及時保養機具。
五、木工鉆床操作標準和行為規范
1、開機前先檢查機械各部件潤滑情況,油泵是否完好,禁止無油開鉆。
2、開機時先打慢轉,進行試車。
3、打眼必須使用夾料器,不得直接用手扶料。1.5m以上長料必須使用托架,調頭時,雙手持料,注意周圍人和物。
4、操作中如遇鑿芯被木渣擠塞,應即抬起手把。深度超過鑿渣出口,要勤撥鉆頭。
5、鉆孔時不要用力過大或過猛。
6、鉆孔時要將鉆頭對準工作臺工件的孔,工件下方必須墊厚度合適的木板。
7、工作時必須扣緊袖口,不得戴手套,不得穿肥大衣服。
8、清理鑿渣要用刷子或吹風器,禁止手掏。
9、木工鉆床禁止鉆鐵件等。
10、下班時做好清理工作,并填好工作記錄。
六、砂輪機操作標準和行為規范
1、操作前要穿緊身防護服,袖口扣緊,上衣下擺不能敞開,嚴禁戴手套。不得穿裙子、拖鞋,要戴好防護鏡。
2、砂輪機的底座一定要牢固,運轉中不得有震動現象。砂輪緊固螺紋必須與砂輪工作旋轉方向相反,螺帽要有鎖緊裝置,螺絲最好是細牙。安裝時要作平衡試驗,運轉時應保持平穩。砂輪兩側要用鐵夾板夾上(鐵夾板不小于砂輪直徑1/2),鐵板與砂輪間應襯放軟性襯墊,軸與砂輪間應加軟厚紙或絕緣皮使壓力均勻。
3、使用前,必須檢查砂輪是否有缺損、裂縫,防護裝置和吸塵裝置是否牢固。開機時,人必須站在砂輪側面,讓砂輪先空轉數分鐘,確認情況正常后,才能開始工作。
4、調換砂輪應由專人負責,不可用手錘敲擊。擰緊砂輪夾緊螺絲時,要用力均勻。調換后,先試車,運轉正常后才能工作。
5、砂輪使用最高速度,不得超過砂輪規定的安全線速度。
6、使用時,要握牢工件,其壓力應均勻一致,嚴禁用力撞擊。不可打磨笨重物件,防止砂輪因受壓不當而爆裂。細小工件應用夾子鉗緊磨削,以免傷手。一個砂輪不得兩人同時使用。
7、不準在普通砂輪上磨硬質合金物,禁止磨削銅、鉛、木及塑料等韌性物品,磨鐵質工件應勤沾水使其冷卻。
8.不準在砂輪機旁堆放物件,使用完畢應隨時切斷電源,做好打掃工作。
篇2:安全行車行為規范
1、儀表端莊、車容整潔、待客禮貌、服務周到。
2、安全駕駛做到起步平穩,操作流暢,進入路口要減速慢行,禮讓行人、非機動車,不開斗氣車。
3、“六不準”、“一防止”:不準酒后駕駛車輛、不準超速行駛、不準闖紅燈、不準遮擋改動牌照、不準開帶病車、不準非司機開車,防止疲勞駕駛。
4、合理掌握車速,杜絕強行超車,做到“五不超”:前方車輛不讓不超、路窄不超、彎路不超、陡坡不超、雨雪天路滑不超。
5、高速路行車嚴禁超速行駛,禁止右側超車、禁止長期占用超車道。處理解決問題,為了安全一律在服務區內進行。
6、冬季雪天行車要做到:集中精神駕駛車輛,放寬距離,寬打窄用,降低超速,發現情況要及時,輕踏剎車,慢打輪,引擎制動把車停。
7、春秋霧天行車要做到:開啟霧燈,拉開距離,放慢車速,盡量靠路中行駛,防止墜入路溝,前面車輛向右靠邊不要盲目繞行,考慮對面有來車,及時鳴笛提示行人和車輛,盡量做到不超車。
8、夏季雨天行車做到:(1)保持良好視線,及時打開雨刮器,(2)路面雨水與輪胎之間產生一層潤滑劑,要輕打方向盤,緩踩剎車,防止側滑,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防止追尾。(3)行人、騎車人使用雨具影響視線,禮讓行駛,切不可強行,必要時停車讓行。(4)行駛至坑洼積水、立交橋下、深槽隧道路段,情況不明情況下,切記勿盲目通行,防止車輛深水陷車。
篇3:駕駛員安全行為規范
一、總則
1、認真學習并自覺遵守國家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及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服從管理,安全、優質、低耗地完成運輸任務。
2、樹立強烈的安全行車意識、培養較高的職業道德、增強安全責任感,養成良好的駕駛作風。
3、愛護車輛,認真學習和掌握車輛的例行保養和修理技能,確保車輛安全技術狀況良好和各項設施齊備有效。
4、以人為本,旅客至上,文明服務,熱情待客。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勇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見義勇為,弘揚正氣。
二、出車前
1、不飲酒,不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不得有妨礙安全駕駛車輛的情況,保證自身身體狀況良好、情緒穩定、精力充沛;有疾病、過度疲勞、家庭和社會矛盾影響情緒的,不得駕駛車輛。
2、加強車輛日常保養,定期進行二級維護,確保車輛技術狀況良好。不得駕駛安全設施不全或者安全技術狀況不符合安全技術標準要求和存在安全隱患的車輛。
3、做好出車前車輛的安全檢查工作,確認無漏油、水、氣等現象,車身外表、輪胎外表和氣壓符合規定,轉向機構、制動系統、燈光、刮水器,隨車所需裝置、工具、滅火器具等確認齊全有效;檢查車載衛星定位系統設備工作是否良好,攝像頭是否端正;檢查空調、視聽等設施是否完好有效。
4、嚴格按照駕駛證、從業資格證規定的準駕車型駕駛車輛,對隨身攜帶行車所需牌證進行檢查,確認齊全效。
5、提前熟悉運行計劃和作業任務,了解掌握運行線路的道路狀況、限速情況、氣候環境、沿線安全隱患路段情況等基本信息,做好極端惡劣天氣、道路斷道、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準備。
6、自覺接受企業的安全教育提醒和受廣大旅客的行車安全監督;向旅客慎重作出“五不兩確”安全承諾,督促旅客正確佩戴安全帶。
7、自覺接受汽車客運站“三不進站六不出站”安全檢查,不符合“六不出站”規定的班車客運,堅決不得出站經營。未經安全檢查合格的包車(含旅游包車),不得駕車發班營運。
三、行駛中
1、嚴格按照《車輛運輸安全操作規程》安全駕駛,按照規定的線路、站點、班次、時間以及包車運輸合同運行,在規定的途經站點進站上下旅客,無正當理由不得改變行駛線路,不得站外上客或者沿途攬客,不得將車輛轉交他人駕駛。
2、不得強迫旅客乘車,不得中途將旅客交給他人運輸或者甩客,不得敲詐旅客,不得擅自更換客運車輛,不得阻礙其他經營者的正常經營活動。
3、不開情緒車、不開冒險車、不開急躁車,駕駛時要做到不超速超員、不疲勞駕駛、不酒后駕駛,不接打手持電話、不關閉動態監控系統,不抽煙、不吃東西、不與他人閑談,確保乘客系好安全帶,確保乘客生命安全。不得在客運車輛上從事播放淫穢錄像等不健康的活動。
4、運輸途中應保證車載監控終端裝置正常使用,保持車輛運行實時在線;發現車載終端出現故障時,及時報告公司監控管理平臺;收到車載終端或監控管理平臺發送的警示信息后,應立即糾正違章行為。
5、在中途休息時,駕駛員應檢查輪胎、輪轂、儀表、燈光等是否完好,確保車輛技術狀況完好。凌晨2時至5時,應按照運行計劃停止運行,停車休息。
6、車輛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應與前車保持200米以上安全車距;后車示意超車時應減速讓行,不得長時間占用超車道行駛;不得倒車、逆行、穿越中央隔離帶掉頭;車輛需駛出高速公路時應提前減速后變道,不得臨近出口時突然減速變道;不得停車上、下旅客。
7、車輛通過漫水橋、便橋(道)、浮橋、水毀、塌方等危險路段時,應嚴格遵守“一慢、二看、三通過”的規定停車觀察,查明水情,確認安全后低速通過。必要時讓所有旅客下車步行通過,不得盲目冒險通行。車輛過渡必須先下客,再過渡,聽從渡運人員指揮。
8、在山區、停車視距不良或道路技術狀況不良的路段行駛時,應嚴格遵守“減速、鳴號、靠右行”、“寧停勿繞”、“寧停三分不搶一秒”安全行車的規定。不得在彎道上、下陡坡時強行超車。不得在晚22時至早6時在三級以下(含三級)山區公路運行。
9、夜間行車應正確使用燈光信號,降低車速,會車、超車、調頭必須在確保安全下進行,決不能冒險行駛。
10、雨雪天氣行車應確保雨刮靈敏,若失效應及時停車修理;行車中車窗玻璃應保持通風,不得緊閉,降低車速,避免緊急剎車,防止車輛側滑和行人其他車輛突然橫穿。
11、霧天行車保證燈光完好,隨時開啟防霧燈和小燈,嚴禁超車,遇大霧,視線不清,道路不明不宜行車時,應停車休息,不得冒險行駛。
12、車輛通過施工作業路段時,應注意施工安全警示標志的警示,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服從交通管理人員的指揮,嚴禁強行闖關、超速、搶(占)道行駛,應低速安全通過。如遇塌方、水毀、飛石路段,危及行車安全或道路情況不明時要果斷停車,應立即向車屬單位和有關單位報告,不得擅自繞行,在不能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不得冒險行駛。
13、車輛途中遇故障,應將故障車緊靠公路右側安全地帶停放,放置安全三角木,通知旅客下車等待或者及時轉走乘客,在車停放前后150米以外放置故障標志牌再排除故障或救急。
14、如遇旅客疾病,應協助乘務員或采取急救措施送病人就近醫院就醫。當運輸過程中發生侵害旅客人身、財產安全的治安違法行為時,在自身能力許可的情況下,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并配合公安機關及時終止治安違法行為,不得莽撞蠻干。
15、車輛進站或途中上下旅客,車未停穩不準開門,防止將乘客甩傷。儀表臺上禁放雜物,大件行李進貨倉,小件行李放內置行李架,凡硬物不準放內置行李架,以免掉下傷人,且駕駛人周圍禁放任何行李、物品,以免影響駕駛人安全操作。
16、發生交通事故時,保護好現場,積極搶救傷者和保護財產。按規定設置安全警告標志,并迅速向當地交警部門、交通運輸部門、車屬單位報告,主動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旅客疏運和事故的調查和處理。
17、接駁運輸的駕駛員除嚴格遵守執行以上安全操作規范外,還應認真執行以下安全操作規范:
(1)按照運輸計劃到達指定接駁點時,應按照管理人員指揮將車輛停放于指定地點,向車內旅客講明原因,如實填寫行車日志。
(2)當班駕駛員應當面向接班駕駛員講明本趟次車輛技術狀況是否發生變化,車內旅客及行李的裝載情況,下一個到達接駁地點。并認真填寫交接單,由雙方駕駛員簽字確認。
(3)接班駕駛員應再次檢查車輛技術狀況和隨車安全設施設備,清點旅客,督促旅客正確佩戴安全帶,并作出安全承諾后發車。
(4)如途中遇突發事件不能按時到達接駁地點時,應及時向公司報告,按照公司安排運行。
18、雙班客運駕駛員除嚴格遵守執行以上安全操作規范外,還應認真執行以下安全操作規范:
(1)配備兩名以上駕駛員運行的,應按運行計劃規定的行駛里程或駕駛時間實施換駕。
(2)換駕時,應在高速公路服務區或途中休息點,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換駕。停車休息時間不得少于20分鐘。上班駕駛員應認真填寫好行車日志和交接單,雙方簽字確認。
(3)接班駕駛員檢查車輛技術狀況和隨車安全設施設備,清點旅客,督促旅客正確佩戴安全帶,并作出安全承諾后發車。
19、包車(含旅游包車)駕駛員除嚴格遵守執行以上安全操作規范外,還應認真執行以下安全操作規范:
(1)按照運輸合同中約定的時間、起始地、目的地和線路運行,并持有包車票或者包車合同,不得按班車模式定點定線運營,不得招攬包車合同外的旅客乘車。
旅游包車應按照旅游運輸合同和旅游團隊運行計劃提供運輸服務。按照約定的運輸路線,在約定期間內將旅游者安全運輸到約定地點,不得隨意變更旅游運輸線路,不得擅自更換運輸車輛,不得擅自搭載與包車單位、旅游團隊無關的人員。
(2)認真檢查旅客攜帶的包裹和物品,向旅客進行口頭安全承諾和安全告知,督促旅客系好安全帶。應積極與導游配合,協助做好旅游運輸服務。
(3)每到一個停車點或旅游景區目的地,應選擇安全的停車地點,負責疏導旅客有序下車,不得擅自離車。認真填寫行車日志,完整記錄運行情況。
四、收車后
1、駕駛員應將車輛駛入規定站點下客,不得在站外下客。在進站時,應依次進入,應當遵守車站的管理規定,服從車站管理人員指揮,不得穿插搶行。包車(旅游)到達行程終點、班車在進站后,停穩車輛方能打開車門下客,并叮囑旅客拿好行李,依次下車。
2、對每個班次行車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總結,認真填寫車輛行駛日志和記錄,如實反映行車途中的安全問題,以及道路、環境等相關信息,必要時報告車屬單位和公司生產、安全等職能部門。包車駕駛員還要將包車(旅游)運輸合同、行程單等相關手續交與公司經營部門。
2、嚴格按規定做好車輛收車后的例行保養和清潔工作。確保車輛技術狀況完好和清潔衛生,發現車輛有故障時,應及時報修。同時對車內的安全設施、設備進行檢查,整理隨車的工具和附件,衛星定位監控系統和視頻監控不能正常使用的應及時維修或更換。
3、將車輛停放在公司指定的安全地點,并應按消防規定,確保通道暢通。關閉車輛電源,拉緊手剎,置于低速檔,做好待班準備。
4、積極、按時參加各種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和安全生產活動,不斷提高安全技能和安全生產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