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頂進施工技術交底

頂進施工技術交底

2024-07-11 閱讀 3994

一、型便梁架設及相關注意事項

1.施工程序:

測量定位→線路準備→馬達車運梁→卸梁、落梁→移梁到位→鋪設橫梁→恢復線路?

根據施工計劃,三條線的D16便梁分四次封鎖卸載到位,第一次封鎖寧啟線,卸寧啟線兩片梁和京滬上行線靠近寧啟線一側的一片梁;第二次封鎖京滬下行線,卸京滬下行線兩片梁和京滬上行線靠近下行線一側的一片梁。第三次與第一次相同,第四次與第二次相同。

2、具體施工及注意事項如下:

(1)委托新余工務段對該處上下行無縫線路進行應力放散。

(2)D16型便梁架設采用低位進行架設,軌底至梁底為575mm。

(3)D16型施工便梁嚴格按《既有線橋涵施工便梁及安全控制》的要求進行施工,支座在便梁架設前制作完畢。同時做好擋碴板以確保線路的行車安全。

(4)在進行便梁架設前,要確定所有通信、電力電纜已遷移或加固。

(5)支座基底要整平,不積水,枕木墊實,用扒釘聯結。

(6)便梁架設穿插橫梁的過程中,采用橡膠墊板墊在鋼軌底部,以防止出現紅光帶而影響正常行車。

(7)從穿橫梁開始,凡影響道床結構的作業,派專人負責線路檢查,要密切注意線路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8)便梁架設完成后,24小時對便梁進行監控,每兩小時進行檢查一次,由專人負責,并做好相關記錄(附記錄表)。

3、施工過程注意事項

(1)梁在落低過程中,搭設的枕木垛間距一定要控制好,特別是中間兩根枕木,凈距一定要控制在最大48、最小46間,只有這樣才能既不影響中間支頂,又不影響外側支頂,而且不會壓著枕木。

(2)要做到上面這點,必須事先確定好最底層枕木位置,用粉筆將縱向枕木位置標好,搭設時,按此位置上下對齊,不能手忙腳亂搞錯。

(3)施工各種料具,要齊全備足,全部準備到位,放置整齊并檢查一遍。

(4)獨立作業,平行作業,勞力要合理調配,見縫插針,爭取時間。

4、安全注意事項

(1)落梁過程中,必須交替進行。

(2)大梁落低過程中,要不斷的用各種厚度的木板抄墊,穿枕木過程中要嚴禁碰撞大梁。

(3)不管單片還是三片梁同時落低,從第一層枕木起就要支平墊穩,不允許馬虎。

(4)工地防護員要做到防護備品齊全,加強觀察、了望,及時發出信號。

(5)所有參加施工的作業人員,要做到自控、互控、它控,自己所使用的各種料具,不允許亂摔亂扔,使用過程中不能碰傷自己和其他人。

(6)在本線作業時,人員和機具不得侵入鄰線限界。

(7)插好停車作業牌,封鎖施工結束后,及時撤消。

5、強化施工作業紀律

(1)一切行動聽指揮,統一行動、統一指揮,不允許任何人干涉。

(2)大梁落低過程中,除操作人員外,周圍嚴禁站人。

(3)防護人員及其他作業人員,勞保防護用品齊全,堅守崗位,不得擅離崗位。

(4)所有參與施工人員不得隨便跨越股道。

(5)設專人防護。

6、防護下道管理辦法

(1)來車時作業人員及時下道,停止作業,加強瞭望,待列車通過后方可作業。

(2)防護人員必須按時交接班,工地有人作業,防護人員不得離開現場,防護人員要最后離開現場。

(3)防護人員防護時要帶齊防護備品,交接時連同備品一起交接,防護備品要妥善保管不得遺失。

(4)現場防護時,防護人員思想要高度集中,加強瞭望,來車時及時通知現場施工人員下道避車,并注意檢查人員、機具是否超限,特別要注意施工人員較多時來車時的行人狀態。

(5)防護人員要利用一切條件,例如報話機兼聽、站臺信號、行車人員動態等加強防護。

(6)笨重工作進線路盡量在白天,抬運笨重料具過線路,必須有項目部主要成員同意并到場,否則防護人員有權阻止其工作。

7、慢行防護:

線路防護嚴格按照《安規》規定在施工地點設置標牌防護。

慢行防護人員應在減速地點標位置處各一名,白天展開黃旗進行接車,夜間手提黃色信號燈進行接車。?

6.2.4頂進作業

?1)依據頂力計算,相應布置千斤頂的規格、布置間距和數量。同時要備有適當富余,以防過程中頂力不夠和千斤頂出故障。

A、?頂力計算{按橋規第2-386條(2-132)式}:

P=K[N1f1+(N1+N2)f2+2Ef3]

式中:

P-最大頂力(t)

K-系數,取K=1.2

N1-涵頂上荷載(t)。由于采用架空頂進,故該項為0;

f1-涵頂部表面與頂部荷重之間的摩阻系數,取f1=0.3。

N2-框構自重(t)。N2=QL+10(t),式中Q為單位長度涵身自重(t/m),L為頂進涵長(m),10(t)為機具、人群、刃角以及未能及時運走的土重等施工荷重。

f2-框構底板與基底土摩阻系數,取f2=0.8。

E-框構兩側土壓力(t)。箱頂土壓e1=ξγH1,箱底土壓e2=ξγH2,式中ξ=0.3,γ=1.9t/m3,H1為軌底至箱頂高度,取H1=1,H2為軌底至箱底高度,H2=H1+框構全高=1+H。

E=(e1+e2)HL/2=0.285(2+H)HL(t)

f3-側面摩阻系數,取f3=0.8。

其中Q=75.62t,E=321t,因此P=1860.5t

2)、頂進設備:

A、千斤頂:

千斤頂的布置以箱體中心線為軸對稱設置。為防止箱底板因直接承受頂力而壓碎,在頂鎬與箱底板尾部接觸處設置一塊工字鋼,承壓工字鋼下端焊接鋼板托盤,千斤頂放置在鋼板托盤上,以避免千斤頂與底板接觸造成刮板現象。

B、傳力設備:

a.頂鐵:

頂鐵用鋼板和舊鋼軌焊接制成,長度規格分50/100cm,每種規格的頂鐵按每臺千斤頂2套配備,頂柱用管樁代替,長度為4m,每臺千斤頂配置數量與頂鐵相同,總共需配備數量各為8套。

3)、開頂前的準備工作:

A、安設和調試頂進設備:

箱身和后背建成后即可安裝頂進設備。將各種傳力設備和液壓系統油管電路按設計和說明書安裝聯結好,檢查無誤后開動千斤頂空頂進退一次進行調試,發現問題即時檢修。

B、線路加固檢查:

開頂前必須對線路加固情況進行全面的檢查,檢查內容為:加固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加固部件有無侵入限界的情況,

C、應急措施:

為防止意外,組織應急材料,如搶險的道碴、草袋、枕木等。

D、檢查框構強度:

檢查與框構同條件養護的壓強試件,只有當框構砼達到100%設計強度后方可頂進。

F、安裝觀測儀器:

在框構后方離后背稍遠距離處設立觀測站以觀測框構頂進時的中線和水平偏差。在框構洞內四個角上進行高程測量,頂進方向偏差的觀測在框構一側的前后端各用環氧樹脂粘設一個標尺進行,另外,為了觀測頂進中后背的變形情況,在后背梁兩端設立標尺,進行后背變形觀測。

G、安全防護:

落實防護人員和防護信號工具、防護標志牌,駐車站聯絡員與工地間的通訊情況,以及與鐵路行車單位的聯系和安全協議簽訂情況,工務部門派駐現場的施工配合人員等。

4)、頂進作業:

A、試頂和框構起動:

試頂的目的是繼續檢查一下頂進設備是否正常,頂力是否均勻,后背、滑板及箱體有無異狀,并使框構與滑板分離。

試頂時,油泵應逐漸加壓,每次升壓后還要穩定10分鐘,并對設備及滑板、后背梁等發生的裂縫情況進行檢查。油泵升壓大小及間隔時間按下表。

設計起動頂力(%)30507090

累計時間(分鐘)20405060

B、頂進:

頂進工作的過程是:當前方角處挖土完成一個頂程后,即開動高壓油泵,使千斤頂產生頂力,通過傳力設備,借助于后背的反作用力,推動框構前進。框構前進后,回鎬使千斤頂復原,然后在空檔處填放頂鐵,以待下次開鎬。如此循環往復,直至框構就位。頂進時注意以下幾點:

a、框構起動后,開始為不切土的空頂,但此時需要注意控制好框構頂進的方向,切不可麻痹大意,以免產生較大的偏差,造成糾正困難。

b、框構沿正確方向入土后,至框構入土1/2長度前,是頂進孔道定型階段,此時要嚴格控制中線偏移和水平高差,經常觀測,及時進行糾偏的調整水平。

c、框構入土超過1/2長度后,孔道已基本成型,除繼續掌握水平外,糾偏擺動要小,注意防止框構“扎頭”,框溝底板需吃土頂進。

d、安放頂鐵、頂柱要做到三個一致,即軸線一致、長短搭配一致、位置一致。為減少頂柱自由長度和增加穩定性,每間隔4米頂柱長設橫梁一道。每行頂柱間用方木頂緊。

e、為確保既有線安全,頂進時采用少挖多頂的方法,每次開挖頂長度控制在60-70cm。

f、頂進過程中要對中線、高程、油表讀數、千斤頂開動臺數、頂力、頂進時間、頂進距離等勤觀測、勤記錄,以供分析和為下一次挖土頂進時采取糾偏措施提供依據。

4)、頂進挖土:

洞內挖土采用人工方法,分上下兩層進行,即要框構內設置挖土中間平臺。中平臺采用木制結構,安裝在框構前端側墻螺栓固定的型鋼上。挖土按每米工作面1-1.5人布置勞力。挖土操作如下:

a、每次挖掘進尺控制在60-70cm,嚴禁超挖。開挖面寬度高度比框構輪廓小10cm,保證角切土頂進,以利方向控制。

b、挖土邊坡不大于1:0.8,挖土時應掌握坡度的平整,由上向下開挖,嚴禁掏洞取土或出現倒坡,以利安全。

c、框構底面應預留高出5-10cm厚度的土層不挖,使底板吃土頂進,減少“扎頭”。

d、挖土工作利用列車通過間隔進行,當有列車通過時,應停止挖土,人員離開工作面。發現機械設備有故障不能頂進時,亦應立即停止挖土。

e、挖土工作必須與觀測工作密切配合,根據偏差分析,決定挖土方法。

f、開挖時必須做到四不挖:

列車通過時不挖土,避免列車通過時震動大,造成塌方。挖土人員應離開開挖面5米以外;

機械設備發生故障時不挖土;較長時間不頂進時不挖土;交接班前不挖土。

挖土時如發生坍方,影響行車安全時,應迅速組織搶修加固。

挖土工作應與觀察人員緊密配合,隨時根據箱身頂進的偏差情況改進挖土方法

?6.2.5恢復線路

頂進施工完成后,箱體兩側用滲水土(砂夾石)回填密實,箱頂以及施工影響范圍補碴,使線路恢復正常,即可拆除線路加固裝置。會同當地工務部門共同檢查線路情況,按照上海鐵路局有關文件,驗收合格后及時辦理工點撤消和線路交接手續。

6)頂進開挖過程中,掌子面視土質情況要留一定坡度。每頂程的開挖進尺控制在0.5m以內(特別是穿越線路范圍),禁止挖“神仙土”,基底超欠挖深度聽從現場技術負責人指揮。

7)頂進中開挖部分的三個面,掌子面兩側的路基邊坡較易塌方,一出現塌方立即用草袋裝土堆碼,用方木、木板等支撐,嚴重的塌方則應立即停止施工,線路加固安全后才能繼續作業。

8)頂進中嚴格控制中線和標高,防止偏心和扎頭、抬頭,對出現的偏心和扎頭、抬頭現象應在下鎬中及時糾正。偏心通過調整頂鎬以及箱體兩側適當超欠挖即可糾正;扎頭可采用欠挖,開挖面基礎打相應坡度的速凝砼面調整;抬頭的處理則應下挖基礎分次調整。上述所有調整都必須服從現場技術負責人統一指揮。(附箱體穿越線路時斷面圖3,標出箱體和便梁相互位置關系、便梁支墩結構布置)

9)箱體頂過股道后,頂進基本上渡過了危險期,此時把頂進前方箱體兩側的路基塌方列為防護重點。

7.2框架橋頂進施工

框架橋頂進施工會影響到既有線的正常運營和既有路基的穩定性,為保證框架橋能安全頂進到位并符合設計要求,采取下列的措施:

7.2.1橋涵頂進作業不得在雨天施工。施工時備足搶險料具,組織連續作業。施工應做到:嚴禁掏洞取土或逆坡挖土。列車通過時嚴禁挖土及頂進。機械設備發生故障時不得挖土,頂進暫停期間不得挖土,開挖面上應設上下扶梯,施工人員在高處作業應系安全帶。使用機械挖土時,鏟斗不得碰撞扣軌梁或橋梁主體結構。

7.2.2頂進是整個工程的關鍵環節,開頂前要試頂,試頂頂力約為頂橋自重的0.4~0.8倍,但在開始時不能咬突然增大至此數值,使頂鎬同步逐漸增壓,一般每到一定壓力后穩定幾分鐘,檢查頂進設備、后背、滑板和框架涵是否正常,如一切正常方可正式頂進。在頂進過程中,如油壓突然下降,一是表明框架已起動;二是后背或框架出現變形,應立即停止頂進,分析發生變形的原因,采取加固措施后,方可繼續頂進。

7.2.3安放頂鐵時必須保持頂鐵與頂進橋軸線順直一致,并與橫梁垂直,要平、直、順,做到各頂鐵長度一致,間距一致。按頂進長度隨時更換不同規格的頂鐵,并在頂進一定距離后,加設-道橫梁。以防頂鐵拱起。

7.2.4預制箱體時,在箱體底部與頂鎬接觸的地方預埋10~12mm厚鋼板,使其在頂進時起到傳力均勻,防止框架被頂裂。

7.2.5進行后背墻填土時,要分層夯實,保證回填土密實度,以防頂進時后背墻被頂裂。

7.2.6頂進前,對箱體進行全面檢查,底板和四角不得有裂縫,必須保證待箱體混凝土結構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進行頂進施工。

7.2.7在頂進過程中,如箱體發生偏移,采取不等壓的方式逐漸加壓糾偏。

7.2.8頂進時要觀測頂鐵、頂鎬、后背、油壓泵壓力及方向、高程等的變化,發現問題及時停止頂進,修正后再頂進。頂進時,如發現線路橫向變形,要及時整修恢復加固。

合寧Ⅲ標五工段

2007-8-8

篇2:超前鉆探探放水施工技術規范

一、技術要求

1、鉆孔布置技術要求

(1)在進行正常超前探測時,采用洛陽風動工具廠生產的KHYD40dIA型巖石鉆機,開孔直徑42mm,在巷道窩頭處,總共布置4個鉆孔,第一個孔,在巷道鉛直中心線距底板1m,垂直角度為與實際的煤層底板平行,鉆孔方位角與巷道方位角一致(如圖);第二個孔與第三個孔分別在距底板1.5m,距中心垂線左右各1m,垂直角度為與實際的煤層底板平行,鉆孔方位角與巷道方位角成20-25°夾角(如圖);第四個鉆孔,在第一個鉆孔正上方1.5m,鉆孔參數與第一個鉆孔一致(如圖)。

(2)在探放老空水或其它情況打鉆時,根據井下采掘情況需改變打鉆位置及參數時,由地測科根據井下采掘情況進行分析,確定打鉆位置及參數。

2、鉆機安裝規范

(1)在地面將鉆機、鉆桿、開關以及配件仔細檢查,確認完好合格,調試運行正常,方可運行。

(2)固定鉆機時,要確保鉆機固定牢固,并嚴格按照地測科要求的參數施鉆,以確保鉆孔的質量。

二、安全技術規范:

1、下山掘進時,打鉆前,窩頭要鋪設排水管路和排水泵,以保證打鉆時,窩頭積水及時抽排。

2、打鉆人員進入作業現場,必須先敲幫問頂,仔細檢查作業范圍內的幫頂安全狀況,發現不安全因素,必須先進行處理,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打鉆作業,固定鉆機時,必須將鉆機固定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同時將鉆機固定牢固平穩,確保打鉆安全及參數的準確性。

3、作業現場鉆機支架的正上方,距頂板300mm內懸掛一臺便攜式瓦斯檢查儀,瓦斯濃度超過1%時,停止作業,并采取措施,降低瓦斯濃度,當瓦斯濃度在1%以下時方可恢復打鉆作業;瓦斯濃度超過1.5%時,要停電撤人。并向通風值班人員及調度室匯報有關情況,按指示執行。

4、作業前,要提前清理好現場,安排作業人員對作業地點附近進行灑水滅塵,煤幫、頂、底沖洗后,方可進行打鉆作業,施工鉆孔時的回水必須及時排干。

5、隊組在打鉆時,打鉆人員要嚴格按照打鉆措施要求執行。

6、鉆探人員打鉆發現有異常,要及時匯報地測科。

7、地測科超前物探組技術人員根據三維勘探資料和已知的水文地質資料提前對掘進巷道的水文地質資料進行分析,對存在突水因素的區域要先通過物探手段對其控制,確實存在突水危險時要制定專門防水措施,安排專業隊組進行打鉆放水工作,防止突水事故發生。

三、檢查

1、地測科要不定期對探放水隊組打鉆情況進行檢查,檢查隊組現場打鉆情況和打鉆記錄。對掘進隊組所報進尺進行核查,防止隊組虛報進尺。

2、探放水隊打鉆過完成后,必須通知安全員、瓦檢員,安全員、瓦檢員要認真統計核對打鉆米數,并檢查牌板填寫情況,確定后在管理牌板和打鉆記錄上簽字認可。

篇3:砌磚工程施工技術安全交底

  單位工程名稱

  施工項目

  班組名稱

  施工日期

  1.施工前準備

  1.1根據設計圖紙要求,積極準備和檢驗進場的各種材料。

  l.2對施工部位進行清理及基線復核。

  l.3提前搭設并檢驗腳手架的牢固和安全使用要求。

  l.4做好皮數桿的分配設計工作,定出標高和抄平控制點。

  l.5中小型砌塊磚砌筑前一天,應將砌塊和原結構部位接合處澆水濕潤,確保砌體粘結。

  2. 操作工藝要點

  2.1砂漿拌制

  2.1.1根據試驗室提供的砂漿配合比進行稱量配料,水泥用量精確度應控制在±2%以內,砂石灰膏等配料精確度控制在±5%以內。不準使用粘土摻與拌和。

  2.1.2砂漿應用機械攪拌,投料順序先砂、水泥、摻合物后加水,攪拌時間自投料完畢算起,每槽不得少于1.5min。

  2.1.3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必須分別在攪成后3小時和4小時內使用完畢。

  2.1.4砂漿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按規定留足強度試塊。

  2. 2砌筑方法

  2.2.1磚墻厚度在一磚或一磚以上,可采用一順一丁、梅花丁或三順一丁的砌法。磚墻厚度為3/4磚時,采用二平一側砌法,并設雙面拉線控制,每砌一程不得超過二皮和平三皮磚拉線(240、180),磚墻厚度為1/2磚或1/4時,采用全順砌法,但要挑選同厚度塊料,使雙面持平,并每皮磚縫間錯平齊?;⌒未u墻可采用全順的砌法。 空斗墻僅適用于一磚墻,采用平砌和側砌相結合,依其立面的砌筑形分別有一斗一臥,二斗一臥,三斗一臥和全斗等四種砌法。

  2.2.2使用新型砌塊時,一般為燒結粘土空心磚、粉煤灰磚、陶粒磚、珍珠巖磚、加氣混凝土磚等,其砌法與l/2磚墻相同,但砂漿宜用灰刀掛抹,特別是垂直灰縫,應掛足砂漿,如是空心砌塊時,門窗洞邊、轉角、接槎宜用實心砌塊配合,砌筑時宜掛二皮磚線或一皮磚線砌筑。

  2.2.3磚墻(磚砌體)砌筑應上下錯縫,內外搭接,灰縫平直,砂漿飽滿度不得低于80%,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寬度,一般為10mm,但不應小于8mm,也不應大于12mm。

  2.2.4磚墻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實心磚墻的斜槎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如臨時間斷處留斜槎有困難時,除轉角外,也可留直槎,但必須做成陽 砌磚工程施工技術安全交底卡

  no:3第2頁共3頁 槎,并加設拉結筋,拉結筋數量按每12cm(半磚)墻厚放置一根ф6的鋼筋,間距沿墻高不得超過50cm,埋入長度從墻留槎處算起,每邊均不應少于50cm末端彎成90°鉤。

  2.25墻與柱的拉結筋在澆砼時留設,如漏設時應用膨脹螺絲焊接。砌筑鋼筋磚過梁時, 如設計無要求時,底層應鋪3cm厚1:3水泥砂漿,鋼筋埋入砂漿中,兩邊伸入支座不應少于240mm,鋼筋兩端并設彎鉤。

  2.2.6砌筑平拱過梁應按1%起拱拱腳下面應伸入墻內不小于20㎜,并砌成鍥形,灰縫的寬度,頂上不應大于15mm,底面不應小于5mm,應用mu7.5以上的磚,不低于m5砂漿砌筑。

  2.2.7磚砌體的允許偏差不應超過以下數值:墻、柱端垂直度,全高10m內10mm,1 0m 外20mm,每層5mm。表面平整度:清水墻、柱5mm,混水墻、柱8mm。水平縫厚度(10皮累計數)士8mm,水平灰縫平直度l 0米計清水墻±7mm,混水l 0mm清水墻游丁走縫20mm,外墻上下窗口偏移20mm,門窗洞口寬度上下5㎜。

  2.2.8木磚預埋:木磚應在砌筑時壓砌,但木磚必須經防腐處理,砌壓時小頭在外,大頭在內,木紋順磚走向。數量按洞口高度確定:高度在1.2m以內者,每邊2塊, 高度2~3m者,每邊4塊。須埋木磚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下四皮磚處開始,中間均勻分布。

  3.安全規定

  3.l砌筑基坑磚時,磚塊及漿料應離坑邊0.5~1.om地方堆放,不允許站蹲在墻上做劃線轉角,清掃墻面等操作。

  3.2砂漿機要置放在堅實平整的地面上,進料口上應裝上鐵柵欄,傳動帶必須裝護罩,機械運磚時嚴禁將工具伸入滾筒內,檢查機械或停電下班休息時,要拉開電掣、 電箱上鎖后方可進行工作,電箱內不準存放任何東西,電源線及開關、插座、防 漏電開關等必須有專職人員安裝。

  3.3手推車進籠及裝載材料不準超荷,材料裝載不得超出車斗之上。車子放置要平穩,車把不得伸出吊籠外,在樓層間,人員或手推車進籠前先掛鉤,落籠前先除鉤,方可打訊號降落。嚴禁人員乘吊籠上落,嚴禁站在平臺口或鋼井架口觀看。

  3.4不準向上或向下拋擲物件,如人力傳遞磚塊時,架子要穩固,傳遞人員位置對齊,上傳下接時要抓穩后放松。

  3.5腳手架搭設(臨時)要牢固,橋、枋要搭好,不得有探頭板,腳手板不得少于兩塊,不得使用朽廢的腳手板,架子高于2m時,應加橫桿斜撐,加強聯結,腳手架升降用的小鐵山,不得小于中9mm,要橫貫內外管孔,嚴禁用鐵釘代用,橋枋不允許同時站兩人或多人,人員上落要設木梯,不得攀爬上下。

  3.6材料堆放要穩固,樓面堆放磚塊及材料不得過分集中,不允許超過設計要求的荷載,運橋腳手架,堆放磚塊不準超過三皮側磚。材料堆放及人員不準過分集中。

  3.7每層段工作完成后,應及時清理剩余材料,機具轉移運走,不應留余垃圾,做到場地干凈。

  4.本卡無規定者按gbj203--98《砌休工程施工驗收規范》和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砌磚工程施工技術安全交底卡 5.本工藝的特殊要求:

  單位工程責任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交底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