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預應力錨桿技術交底

預應力錨桿技術交底

2024-07-11 閱讀 2701

一、材料準備預應力筋(鋼絞線、精軋螺紋鋼筋或普通螺紋鋼筋)、3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錨桿錨具(QM、QVM錨具)。二、施工機具鉆孔機、拔管機、注漿泵、電動油泵、千斤頂、控制儀表等。三、作業條件1、施工地區的地質勘探資料,查明該地區的土層分布和各土層的物理力學特性,以便確定土層錨桿的布置和選擇鉆孔方法。2、了解地下水位及其變化情況、地下水的成分和含量,以便研究對土層錨桿的防腐處理。3、查明施工地區地下構筑物及地下管線的位置和情況,以便確定土層錨桿的方法。4、考慮土層錨桿施工對鄰近建筑物或地域的影響,如果土層錨桿的長度超出建筑物紅線時,要征得有關部門的同意或許可后方可進行施工。5、施工前要編制土層錨桿的施工方案,確定土層錨桿的施工順序,安排好施工進度和勞動力組織,制定鉆孔機械的進場、使用和保養維修制度。6、進行土方開挖,使錨桿作業面低于錨桿標高500~600mm,并平整好操作范圍內的場地。7、采用濕作業法施工時,要準備好用水,并挖好排水溝、沉淀池、集水坑,使成孔時排出的泥水通過排水溝排到沉淀池,再排入集水坑用水泵排走。四、質量要求g、預應力錨桿分項施工工程質量表(見表5)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主控項目1錨桿土釘長度±30cm2錨桿鎖定力設計要求一般項目1錨桿及土釘位置±1002鉆孔傾斜度±13漿體強度設計要求4注漿量大于理論計算要求5土釘墻厚度±10四、操作工藝定位→鉆孔→預應力筋的制作與安裝→灌漿(一次常壓或二次高壓)→外錨頭制作→張拉鎖定→外錨頭防腐。(一鉆孔1、采用干作業法鉆孔時,要注意鉆進速度,避免“別鉆”。要把土充分倒出后再拔鉆桿,這樣可減少孔內虛土,方便鉆扦拔出。2、采用濕作業法成孔時,要注意鉆進時要不斷供水沖洗,始終保持孔口水位,井根據地質條件控制鉆進速度,一般以300~400mm/min為宜,每節鉆桿鉆進后在接鉆桿前,一定要反復沖洗,直至溢出清水。3、在鉆進過程中隨時注意速度、壓力及鉆扦平直,待鉆至規定深度后繼續用水反復沖洗鉆孔中泥砂,直至溢出清水為止,然后拔出鉆桿。

4、第一道錨桿:位于自然地坪下-4.0米,采用一樁一錨進行錨固,錨桿長度為20.0米,自由段長度為5.0米,錨固段長度為15.0米,錨固直徑為0.15米,采用2束1860【15(7ф5)】鋼絞線,入射角度15度,錨桿鎖

定值為230kn.4、第二道錨桿:位于自然地坪下-8.5米,采用一樁一錨進行錨固,錨桿長度為22.0米,自由段長度為5.0米,錨固段長度為17.0米,錨固直徑為0.15米,采用2束1860【15(7ф5)】鋼絞線,入射角度15度,錨桿鎖定值為310kn.5、錨固鎖定在腰梁上,腰梁采用兩根20B型工字鋼。(二)拉桿的安設1、桿要求順直,在使用前要進行除銹,并作防腐處理,對鋼筋拉桿,先涂一層環氧防腐漆冷底子油待干燥后,在涂一層環氧玻璃鋼,待其固化后,再纏繞兩層聚乙烯塑料薄膜。對自由段的鋼絞線,要套聚丙烯防護套。2、鋼絞線如涂有油脂,在固定段要仔細加以清理,以免影響與錨固體的粘結;除銹后要盡快'放入鉆孔并灌漿,以兔再生銹。3、為將拉桿安放在鉆孔的中心,防止自由段產生過大撓度和插入鉆孔時不攪動土壁,并保證拉桿有足夠的水泥漿保護層,在拉桿的表面設置定位器,定位器的間距在錨固段為2m左右,在自由段為4~5m。(三)灌漿1、灌漿材料逃用純水泥漿,水泥采用Р·О32.5以上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為0.4~0.45左右,其流動度要適合泵送。如灌漿采用砂漿,則要求灰砂比為1:1或1:0.5(重量比),水灰比0.4~0.5,選用中砂,并要過篩。2、水泥漿液的抗壓強度要大于25MPa,塑性流動時問要在22s以下,可用時間應在30~60min,為加快凝固,提高早期強度,可摻速凝劑,但使用要拌均勻,整個澆注過程須在4min內結束。3、一次灌漿法:(1)將水泥漿經膠管(或用l根ф30mm左右的鋼管作灌漿管)推入拉桿孔內,在拉桿孔端注入錨漿。(2)灌注壓力一般為0.4MPa左右,隨著水泥漿的灌入,應逐步將灌漿管向外拔出直至孔口,在拔管過程中應保證管口始終埋在砂漿內。(3)灌漿時,壓力不宜過大,以免吹散漿液和砂漿,待漿液或砂漿回流到孔口時,用水泥袋紙等搗人孔內,再用濕粘土封堵孔口,并嚴密搗實,再以0.4~0.6MPa的壓力進行補灌,穩壓數分鐘后即可完成4、二次灌漿法(1)先灌注錨固段,在灌注的水泥漿具備一定強度后(即達到15Mpa)固段進行張拉,然后再灌注非錨固段。(2)灌漿時要注意,對靠近地表面的土層錨桿,灌漿壓力不可過大,以免引起地表面膨脹隆起,或影響附近原有的地下構筑物和管道的使用,所以每lm覆土厚度的灌漿壓力可按0.22MPa考慮。(3)對垂直孔或傾斜度大的孔,可采用人工填塞搗實的方法。(4)注漿后自然養護不少于7d,待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等級的70%以上,才可進行張拉施工。在灌漿體硬化之前,不能承受外力,防止各種原因引起的錨桿移動。5、每次注漿完畢,應用清水通過注漿槍沖洗塑料管,直至塑料管內流出清水為止,以便下次注漿時能順利地插入注漿槍。(四)張拉錨固1、土層錨扦灌漿后,待錨固體強度達到15Mpa時,進行預應力張拉。2、張拉采用隔二拉一;錨桿正式張拉前,要取設計拉力的10%~20%,并對錨桿預張拉l~2次。3、錨桿張拉要求定時分級加荷載進行,張拉時由專人操縱機械、記錄和觀測數據,并隨時畫出錨桿荷載——變位曲線圖,作為判斷錨扦質量的依據。4、當拉桿預應力沒有明顯衰減時,即可鎖定拉桿。一、安全要求1、施工場地平整,腳手架搭設要牢固,防止鉆機和其他設備傾斜掉落;及時檢查各高壓管接頭的可靠性,防止高壓管爆裂傷人;千斤頂前嚴禁站人。2、各設備的電路應經常檢查,排除隱患J故好安全用電。3、在施工現場常有大量含泥砂和水泥漿的泥漿水,對這部分泥漿水要及時予以處理。一般做法是使其經排水溝流至集水井,清水用水泵從上面抽走,下面的泥砂及時挖出,用專用的罐車運送到大容積的沉淀池,定期抽出池內上層浮水,再處理下面的稀泥。

篇2:非預應力框架錨桿安全技術交底

一、工程概況1、工程部位:GK1+252-GK1+4432、工程特點:本工程位于三明市北高速出口,GK1+252-GK1+443為挖方段挖方段邊坡坡率為1:1和1:1.25.該段主要的防護措施是三維網植草防護,非預應力錨桿框架+人字形骨架防護相結合。二、適用范圍1、適用于三明長深高速公路A4標翁墩互通GK1+252.540-GK1+443挖方路塹右側邊坡防護三、施工工藝1、準備工作:根據地質、水文情況核實設計方案。施工前,對邊坡人工修整,清除邊坡上危石及不密實松土,鑿削或嵌補坡面至平整。坡面凹坑處采用漿砌片石嵌補,要求平整度達到5-8cm/2m2。達到坡面防護面層與坡面貼合,不得有縫隙。整個支護須置于穩定基礎或坡體上。2、支架:采用普通架管搭設3排施工腳手架,按45角加設剪刀撐。并掛安全網防護。采用滿鋪3cm木板搭設工作平臺。3、錨桿框架梁施工沿坡面放出框格線。施工框架長錨桿或壓力注漿錨桿。錨桿間距3m*2.5m。錨桿采用Ф32螺紋鋼,壓力注漿錨桿長度9m。支架鋼筋應于錨桿焊接牢靠,2m等間距布設,以保證錨桿下入孔后居中。采用風鉆成孔,孔徑90mm,超鉆不小于20cm。完孔后注入M30水泥砂漿錨固。采用掏槽施工坡腳處50cm高的C25砼支撐墩,在其上施工50cm高的M7.5砂漿砌片石護腳。第一道橫梁距離平臺斜距根據坡比進行調整??蚣芨窳簽楝F澆C25砼,基礎鋪墊2cm厚砂漿調平層。橫梁、豎肋厚30cm,寬40cm。土質邊坡框架應嵌入坡面d=30cm,碎塊狀強風化邊坡框架應嵌入坡面d=15cm。坡率1:1.0頂梁厚57cm,寬20cm。坡率1:1.25頂梁厚64cm寬20cm。鋼筋現場制作安裝,砼采用集中拌制,砼罐車運輸至現場。注意事項:1、錨桿應嵌入穩固基巖內,深度根據設計要求結合巖體確定。固定錨桿的砂漿密實,鋼筋網與錨桿連接牢固。2、錨桿設計荷載不小于124KN,施工過程中應注意預留待檢錨桿進行拉拔試驗。錨桿檢測頻率為工作錨桿數量的3%。3、深層排水孔水平間距為5m,出水率不小于50%四、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3、施工及驗標要求(1)、錨桿位置、直徑、傾角、深度、錨桿長度允許偏差及檢驗標準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位置土50mm每孔2組4點經緯儀測、尺量2直徑十10-5mm每孔2組4點尺量3傾角土3%每孔導桿法測量4深度土50mm每孔尺量5錨桿長度土50mm抽查10%尺量(2)、錨桿框架梁混凝土構件允許偏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和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框架梁長度十5-10mm每批成品10%,且不少于3件,每件2點(組)尺量2框架梁體寬(厚)土5mm每批成品10%,且不少于3件,每件2點(組)尺量3框架梁對角線10mm每批成品10%,且不少于3件,每件2點(組)尺量4外面平整度5mm每批成品10%,且不少于3件,每件2點(組)2.5m直尺、重鋼尺5預埋中心3mm每批成品10%,且不少于3件,每件2點(組)尺量(3)、鋼筋安裝允許偏差因暫無規定,按下表要求執行序號名稱允許偏差1鋼筋總截面面積的偏差-2%2雙排鋼筋,其排與排間距的局部偏差土5mm3同一排中受力鋼筋間距的局部偏差板、墻、大體積土20mm柱、梁土10mm4分布鋼筋間距土20mm5箍筋間距箍筋骨架土20mm焊接骨架土10mm6彎起點的偏差土30mm7保護層厚度Cc≥35mm土10mm25mm2m的邊坡上作業,應按高空作業要求作業。(3)為保證施工安全,現場應有專人統一指揮,并設一名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的安全工作,堅持班前進行安全教育制度。(4)錨桿拉拔試驗時油泵對面禁止站人。2、環保要求(1)施工中,減少揚塵,對施工運輸便道、場地經常灑水防塵。(2)行駛車輛只能在便道和施工場地內行駛,不能任在戈壁地行駛。(3)生產中的廢棄物及時處理,運到當地環保部門指定的地點棄置。(4)按環保部門要求集中處理試驗及生活中產生的污水及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