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橋面附屬工程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橋面附屬工程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1 閱讀 8839

交底內容:

為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保護國家、企業的財產免遭損失,保障職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障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所有施工人員位必須認真執行以下要求:

一、貫徹國家、企業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和消防工作的各類法規、條例、規定;遵守企業各項安全生產制度、規定及要求。

二、施工要服從項目部安全生產管理。各施工單位的負責人必須對本單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以增強法制觀念和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自覺遵守安全生產六大紀律,安全生產制度。

三、施工應認真貫徹執行工地的分部分項、分工種及施工安全技術交底要求。各施工單位的負責人必須檢查具體施工人員落實情況,并進行經常性的督促、指導確保施工安全。

四、施工負責人應對所屬施工及生活區域的施工安全、質量、防火、治安、生活衛生等方面工作全面負責。施工單位負責人離開現場,應指定專人負責,辦理委托管理手續。施工單位負責人和被委托負責管理的人員應經常檢查督促本單位職工自覺做好各方面工作。

五、各施工應按規定認真開展班組安全活動,施工單位負責人應定期參加工地、班組的安全活動,以及安全、防火、生活衛生等檢查,并做好活動的有關記錄。

六、在施工期間必須接受項目部管理部門檢查、督促和指導。同時項目部應協助各施工單位搞好安全生產、防火管理,對于查出的隱患及問題各施工單位必須限期整改。

一、橋面施工附屬工程存的安全事故隱患及預防措施:

1、高處墜落由于橋面施工最高離地面有32米,最低離地面也有5米以上。都屬于高空施工作業,并且做橋面防護墻施工時多數處在臨邊作業,為了作業施工人員不發生高處墜落事故,進入施工現場作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和相關的安全操作規程,杜絕違章施工和違反操作規程的現象,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進入施工現場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作業穿好安全帶、臨邊作業扣好安全繩。

2、起重傷害在橋面是工作,動用吊車進行作業時,稍有不慎就會發生物件脫落、鋼絲繩斷裂等安全事故。為了防止出現此類事故:吊車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吊裝、拆卸作業時要勤檢查吊具、吊點是否完好,起重作業時必須有專人進行指揮,杜絕多人指揮;吊繩掛好后,人員不撤離不得起吊作業要嚴格遵守“十不吊”安全操作規程。

3、物體打擊由于本工程處于村鎮邊緣地帶離當地村莊近,橋梁跨過村道、鄉道、國道、省道及鐵路,并且當地村民經常到橋下檢施工廢料,橋面施工時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橋面施工物體墜落打擊傷害的安全事故,這就要求在高處作業的施工人員在進行安裝、拆除模板、鋼筋傳接、遮板的安裝及工具的存放過程中,都必須確保安全,防止物體墜落打擊傷害的安全事故發生。

4、機械傷害受地理環境的影響施工作業面不是很寬裕的施工場地,鋼筋加工設備、起重設備、運輸設備等,作業人員稍不注意就會發生機械傷害事故(特別是鋼筋加工操作人員)。這就要求現場管理人員加強對作業人員,設備操作人員管理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

5、觸電傷害施工作業現場使用的電線、電纜必須按照規定鋪設,接線、拆線必須由專職電工操作嚴格遵守安全用電操作規程。配電箱必須按一機一閘一漏保配備,電工要經常經常漏電保護器是否完好,檢查漏電按鈕是否靈敏。

6、火災施工現場氣割、電焊作業等,施工作業稍不注意容易引起火災安全事故。要求氣割、電焊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作業,施工作業時安全防護措施要事先做到位,保溫時杜絕使用明火、碘鎢燈升溫加熱,現場配備值班人員隨時觀察保溫棚內加熱設備的情況,配備足夠的消防設備(消防砂、消防水、滅火器)。

7、壓力容器爆炸主要是氧氣、乙炔瓶,氣割作業時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使用時兩瓶的安全距離(兩瓶離明火、電氣設備10米,氧氣瓶離乙炔瓶5米、乙炔瓶要立放)要保持足夠。夏季作業時由于溫度高、陽光大稍不注意易引起氧氣、乙炔瓶爆炸所以現場氣割操作人員要采取必備的遮陰降溫安全措施。

二、安全注意事項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好安全帽、杜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的“三違”行為。嚴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不準穿拖鞋進入施工現場。嚴格遵守進入“施工現場八不準”規定。

2、高空作業時要按規定穿戴好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安全帽、安全帶、防滑鞋)。以免勞動防護用品防護不到位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

3、施工中的高處作業有幾種情況:

(1)橋面箱梁區邊緣外側無防護,存在高處臨邊作業。在進行安裝、拆卸作業時作業人員要注意力集中,防止作業或行動前不注意觀察周圍的環境是否安全而輕率行動,比如沒有看到腳下的腳手板是探頭板而踩上去墜落,安裝、拆卸臨邊作業時大意沒有系好安全帶的保護繩而墜落造成的傷害事故。

(2)遮板安裝時必須系好安全帶,高掛低用,掛在遮板安裝吊架的掛鉤上;遮板安裝吊架在橋梁縱坡較大處必須安放行走輪的限位裝置;遮板安裝吊架必須配重遮板重量的0.5倍。的在跨越公路、鐵路、河堤等處的連續梁上安裝遮板時必須做好雙重保險,在吊起遮板時,附加兩條鋼絲繩掛在遮板兩端預埋鋼筋上,以防遮板起吊掛鉤脫落,并且在橋下設專職安全員。

(3)根據實際情況,箱梁橋面不必設置空隙和邊緣防護設施。但是,每位施工人員必須了解和時刻注意所存在的危險性。但在作業時必須系好安全保護繩。

(4)梁面施工過程中,不得打鬧、嬉戲,避免高處墜落、被鋼筋絆倒。

(5)不得酒后施工作業。

(6)在與運梁車交替施工發生占道時,應事先與架梁單位提前進行溝通。4、現場特種作業人員(起重指揮、吊車司機、裝載機司機、混凝土罐車司機、電工、氣割電焊工等)必須經有資格的培訓單位培訓并考試合格后,才能持證上崗作業。

5、吊運物品時,不得從有人的區域上空經過;吊物上不準站人。以免造成起重、物體打擊傷害事故。起吊的物品不能在空中長時間停留,特殊情況下應采取安全保護措施。

6、起吊前必須先打鈴或報警。操作中接近人時,也應給予持續鈴聲或報警。對緊急停車信號,不論任何人發出都應立即執行。嚴格遵守“十不吊”操作規程。

7、作業時將要準備的工索具準備到位,并安排專人檢查是不是跟要吊裝的物件匹配,能否使用。鋼絲繩與吊物之間的保護倒角要準備好,并且要事先試試。纜風繩的準備,防止物件在吊裝過程中打轉。散料應用吊籃裝置好后才能起吊。以免發生物體墜落傷害事故。

8、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作業區域,作業區域要設立警戒線,施工現場要按規定設置專職安全員,隨時監督、檢查、跟蹤到位,發現事故隱患及時整改,對違章作業要及時制止。

9、使用的小型電動工具必須經過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且必須使用軟橡膠電纜,配備漏電保護器,并應有良好接地。嚴禁私拉亂接電源。

10、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必須注意力集中,防止擠壓手腳。

11、遇6級及6級以上大風或其它惡劣天氣時,禁止起吊和高空作業。

12、現場使用的氧氣、乙炔瓶要有足夠的安全距離、有防雨、防曬、防火安全措施。

篇2:安全技術交底:橋面系施工

交底內容:

一、施工危險源

在橋面系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險源是不遵守各項安全操作規程而造成的物體打擊、機械傷害以及高處墜落傷害。

二、安全注意事項

1、進入施工現場遵守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正確穿戴防護用品,嚴禁赤腳、穿拖鞋、硬底鞋上崗,凡患有不適高空作業疾病的人員,不得參與橋面高處臨邊作業,臨邊作業系好安全帶,做好安全防護。

2、搬運重物要統一協調,不得亂擺亂放,手腳不得放在重物下。

3、施工料具嚴禁放在橋梁邊緣,防止掉落傷人,施工廢料嚴禁高處拋物,垃圾廢料及時清運,施工料具擺放整齊,做到文明施工,工完料清,保證車輛安全通行。

4、所有操作人員禁止疲勞作業,不得連班,工間休息嚴禁在梁邊坐臥休息、嬉戲、打鬧。

5、臨時用電嚴格按照施工現場用電規范執行,做到“一機、一箱、一閘、一漏”。

6、所有操作人員勞動安全防護用品必須佩戴齊全有效,尤其持震動泵者必須帶好安全帽、絕緣手套,穿絕緣靴和防護服。

7、現場氧氣、乙炔使用間距5米,離火源10米。氧氣、乙炔運輸時分別運輸,運輸中嚴禁碰撞,乙炔使用時立方,嚴禁平放,使用時安裝乙炔回火閥。

8、橋面焊接作業時,確認橋下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及行人、車輛。

9、用料斗澆筑混凝土,料斗下放時,操作人員應主動避讓,應隨時注意料斗碰頭,并應站立穩當,防止料斗碰人墜落。

10、橋面系施工現場的安全標志、工具、儀表、電器設施和各種設備,必須在施工前加以檢查,對怕曬,防潮的物品還應有遮陽防潮措施,確認其防護措施完好后,方可投入使用。

11、施工區域必須有臨邊防護措施,設置必要的圍擋,所有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標志等任何人不得隨意損壞,擅自移動或拆除,因作業必須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安全標志時,必須有施工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的可靠措施,作業完畢后立即恢復。

12、夜間施工必須要有足夠的照明,有專人指揮交通,還應有主動或被動的安全保衛,施工區域嚴禁閑雜人員進入,預防突發事件發生。

13、由于本工程距離周圍村莊較近,橋梁跨過當地村道并且當地村民經常到橋下撿取施工廢料,橋面施工稍一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橋面施工物體墜落打擊傷害的安全事故,這就要求在高空作業的施工人員在進行安裝、拆除模板、鋼筋傳接、工具存放過程中,都必須確保安全,防止物體墜落打擊傷害安全事故的發生。

篇3:安全技術交底:橋面板預制施工

一、一般安全要求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帶,正確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品,2m以上的高處作業必須使用安全帶或設置臨邊護欄。

2、從事焊接、電氣、起重等作業的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

3、施工所用各種機具設備、個人勞動防護用品,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保證其處于良好狀態,不合格的機具設備和勞動保護用品嚴禁使用。

4、輪班作業時,要有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時,交班人員將本班工作情況及有關安全措施向接班人詳細交待。夜間施工,現場應有足夠的照明。

5、非持證電工,嚴禁從事電工作業。

8、每班作業離開現場前,必須斷水、斷電、斷火,對施工現場進行檢查,確保無安全隱患后方可離開。

二、起重吊裝作業安全措施

1)參加吊裝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2)參加吊裝的汽車吊、履帶吊、龍門吊等應經過檢驗檢測。

3)吊裝作業區域必須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無關人員不得進入吊裝作業范圍。

4)除吊車司機外,參與吊裝作業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

5)吊裝作業前,必須明確指揮信號,要有專人統一指揮。

6)吊裝前應檢查吊點是否正確,吊索吊具是否完好,嚴禁超負荷使用吊索吊具。

7)吊物下方不得站人,嚴禁站在吊物上隨吊物升降。吊物不允許長時間在空中停留。

8)高處進行吊裝作業時,應隨時注意吊物和吊機的運動方向,注意站人及避讓位置,以防碰傷或高處墜物。

9)吊裝重物時,應先進行試吊,吊物起吊20cm左右,應停鉤檢查,待妥當后再行吊運。

10)吊裝指揮人員應隨時觀察吊臂、吊物在旋轉半徑內有無障礙物,預防吊物和吊臂碰撞其它施工結構、機具或施工人員,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11)嚴格遵守起重作業“十不吊”:

(1)超過額定負荷不吊;

(2)指揮信號不明,重量不明,光線暗淡不吊;

(3)吊繩和附件捆縛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4)吊掛重物直接進行加工的不吊,

(5)歪拉斜掛不吊;

(6)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浮放有活動物不吊;

(7)氧氣瓶、乙炔瓶等危險品無安全措施不吊;

(8)帶棱角、刃口物件未墊好不吊;

(9)埋在地下的物件不吊;

(1)六級以上強風等惡劣天氣,無防護措施不吊。

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措施

(1)非持證電工,嚴禁從事電工作業。從事電器設備和線路維修時,需要有人監護。

(2)臨時用電采用“三相五線”制,按“三級配電,二級保護”規范架接,所有用電設備必須按“一機、一閘、一漏、一箱”規范架接。

(3)電纜、電線外皮完好,不漏電、能防水;電纜、電線接頭絕緣性良好。

(4)不得超負荷使用電器設備。

(5)檢修電器設備時,必須切斷電源,并在拉閘處懸掛“有人操作,嚴禁合閘”的禁示牌。必要時,由專人監護,嚴防他人誤合電閘。

(6)各種電源線避免被重物碾壓。必要時,將電源線架高或地溝掩埋。

(7)移動電器設備,應首先切斷電源。

(8)工具間或宿舍內不得私自亂接電線,不得使用大功率燈具和電爐。

(9)電源線不得用金屬絲綁扎,更不得直接綁扎在金屬構件上。

(10)若電源線破損,閘刀盒、插座、插頭等用電裝置損壞,設備外殼帶電,應及時請電工修理或更換。

(11)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有可靠的接零或接地。

(12)作業現場的主、支線電源開關,必須進箱加門上鎖,安裝漏電保護器,并有可靠的防雨設施。

(13)不準帶電作業,特殊情況下必須帶電作業時,須經過批準,并穿戴好專用防護用品,設專人監護。

(14)下班應切斷電源,鎖好電閘箱。

(15)一旦有人觸電,應首先切斷電源,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后,進行現場急救。

(16)當遇到高壓電線斷落時,周圍30米內禁止人員入內。如果已在30米以內,要單足或并足跳離危險區,防止跨步電壓造成觸電事故。

四、鋼筋及鋼結構加工安全措施

(1)加工場地應滿足作業需要,機械設備的安裝要牢固、穩定,作業前應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

(2)鋼筋調直及冷拉場地應設置防護擋板,作業時非作業人員不得進入現場。

(3)鋼筋切斷機作業前,應先進行試運轉,檢查刃口是否松動,運轉正常后,方能進行切斷作業。切長料時應有專人把扶,切¬短料時要用鉗子或套管夾牢。不得因鋼筋直徑小而集束切割。¬

(4)加工較長的鋼筋時,應有專人幫扶,并聽從操作人員指揮,不得任意推拉。

(5)電焊、氣割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必須齊備、完好。

(6)作業前,必須檢查電焊機安放是否平穩;接地接零保護措施是否完善;供電、初、次級線電纜外觀是否完好,接線是否牢固。

(7)電焊、氣割作業嚴格遵守“十不焊”“十不燒”原則。

(8)在更換焊條時,必須戴手套;在潮濕地方工作時,必須站在絕緣膠板或干燥木板上;嚴禁用夾在焊鉗上的焊條點煙或點割炬;

(9)清除焊碴時,必須佩戴防護眼鏡;嚴禁在通電情況下移動焊機。

(10)作業完成后,拉閘斷電,鎖好電箱,完善防雨設施。

(11)氧氣、乙炔使用過程中應保持5米距離,與明火保持10米距離,乙炔瓶不允許臥放,氣瓶在使用過程中不應放置在管道線以及壓力線下方。氧氣、乙炔瓶應分開存放。

(12)氧氣瓶、乙炔瓶、氧氣、乙炔表、氣軟管及焊割工具上,嚴禁沾染油脂。

(13)乙炔瓶應設有安全回火防止器,橡皮管連接處須綁扎牢固,經常檢查氧氣瓶與減壓閥表頭處的螺紋是否滑牙,橡皮管是否漏氣,焊割炬身有無阻塞現象。

(14)焊割點周圍和下方應采取防火措施,并應指定專人監護,對作業周邊排查火種,清除隱患,防止發生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