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大橋工程保證質量目標技術組織措施
某大橋工程保證質量目標的技術組織措施
1項目質量方針和目標
質量方針:科學管理、文明施工、保質守約、用戶滿意
質量目標:提高本工程項目全體職工的質量意識,"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用戶至上"的觀念。按照"優良"等級組織施工;工程分部分項合格率必須到達100%,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100%,觀感綜合評定好。最終經企業評定,監理公司、業主代表和政府建設工程質量監督部門核定,工程質量達到"優良工程"等級。
2工程質量管理體系
建立健全的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對工程實行三級管理:即操作人員的自檢、互檢,項目管理部、監理專檢以及上級部門的抽檢。執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辦法》,實行工程質量崗位責任制,對每一個崗位都制定崗位責任制,使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對質量應盡的責任。用獎優罰劣的競爭機制來完善和強化各項管理工作,對質量事故嚴速處理,堅持三不放過即:事故原因不放過,不分清責任不放過,沒有改進措施不放過。
3項目質量保證體系的組成分工及職責(略)
3.1項目(執行)經理質量職責
⑴、分公司項目經理對分公司經理負責,對項目部所承建的工程質量負責,貫徹公司的質量方針和目標和公司質量體系要求,全面履行工程承包合同。
⑵、牢記"質量第一,用戶至上,預防為主"的宗旨,正確處理進度與質量的關系,組織好均衡生產和工序管理。
⑶、認真執行質量控制程序和各項質量制度,確保項目部機構健全、人員到位、職責明確、資源有保證。
⑷、參加公司經營辦組織的合同評審,向項目業務人員進行合同交底,向公司經營辦匯報提出重大變更的合同評審要求,并負責評審后的執行工作。
⑸、組織編制項目質量計劃,報有關部門審核、管理者代表批準;把項目的質量目標分解落實到班組和個人,對項目的質量目標完成負責。
⑹、組織編制施工準備計劃,明確準備階段應完成的各項工作,并將各項工作落實到責任人,規定完成期限;組織制定工程進度和勞動力、材料、施工機械設備的使用計劃,組織人員、材料、施工設備進場。
⑺、從合格分包商名冊選擇分包商,簽署勞務分包合同,負責對分包商進行日常管理和考核、評審,交勞人科審查。
⑻、按當地政府和公司規定,開展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
⑼、嚴格按施工圖紙、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和施工規范規程組織施工,組織好物資搬運、貯存、檢驗和試驗、產品標識和狀態標識,落實"三檢"制,對不合格品嚴格執行"三不放過"的原則,落實成品保護措施。
⑽、協調好與建設單位、設計院、監理公司、政府主管部門等關系,并處理施工過程各種問題,及時向分公司、公司領導反映情況。
⑾、每月組織施工、技術、質檢、物資等部門的人員進行工程質量分析,綜合業主的意見、檢驗和試驗結果、審核情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并跟蹤檢查落實,每季度組織有關人員,在項目上審查質量體系要求執行情況。
3.2項目技術負責人質量職責
⑴、對項目經理負責,主管項目內工程技術和質量工作,并對項目技術、質量工作和工程質量符合性負責。
⑵、組織圖紙自審,并將自審結果報公司技術科及總工審核,參加業主主持的圖紙會審并形成記錄。
⑶、參與編制項目質量保證計劃,組織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作業指導書并上報技術科審核、總工批準,處理施工方案更改問題,推廣應用"四新"技術。
⑷、負責向項目施工管理人員進行圖紙、施工組織設計、質量計劃的交底,組織施工員向班組進行技術質量安全的交底。
⑸、負責質量體系文件管理和標準、規范、規程的發放、使用、學習工作。
⑹、組織測量放線、技術復核,協調設計文件的更改,對重大設計變更上報公司總工和技術科處理。
⑺、審核物資采購計劃;組織檢驗和試驗,保證未經檢驗和試驗的物資、半成品、成品不得進貨、使用和安裝;負責處理對外委托檢驗和試驗問題;組織有關人員或參與搞好工序、分項、分部及單位工程檢驗評定。
⑻、參加不合格品評審和處置,參與嚴重不合格品整改,落實公司、分公司制定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⑼、組織或參加質量分析會、質量檢查、質量審核,針對不合格項制定并實施糾正措施,落實管理評審的有關行動要求。
3.3施工員質量職責
⑴、對項目施工工序管理負責,嚴格執行工藝規程和工序管理制度。
⑵、參與圖紙會審,并作記錄;負責對現場進行勘察,對現場水、電、道路、臨建設施等方面進行控制,為施工總平面布置提供依據。
⑶、參與編制項目質量保證計劃、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作業指導書。
⑷、負責向班組作技術、安全、質量交底,下達施工任務并檢查施工任務、質量目標完成情況。
⑸、負責施工測量定位、放線、沉降觀測、技術復核、隱蔽驗收。
⑹、熟悉施工標準、規范、規程,并嚴格執行;負責工程圖紙、設計變更、建安規程、規范、標準圖集的使用管理;負責設計變更洽商和標識。
⑺、明確關鍵過程、特殊過程,并對特殊過程進行連續監控;負責例外放行卡的填寫、報批、標識記錄工作;負責處理施工方案更改事宜。
⑻、負責對工程設備、施工工序、分項分部工程進行標識、記錄及其標識物的管理。
⑼、參與制定檢驗和試驗計劃,參加過程檢驗和試驗,參加分項、分部和單位工程質量評定,負責工程設備、施工工序狀態的標識。
⑽、負責施工過程不合格品的標識記錄、隔離并報有關部門和人員;負責對工序、分項、分部工程輕微的不合格品的評審處置,由質檢員檢查;負責對輕微或一般的不合格材料、工程設備評審處置,向公司質監科、技術科上報嚴重不合格事故快報;參與一般不合格評審處置,并負責整改。
⑾、制定成品保護措施計劃,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要求,規定整改措施,明確責任和期限。
⑿、認真填寫施工過程各種記錄,并收集、整理、填寫編目,送交審核。
⒀、參加工程質量檢查和質量審核及分析會,制定或落實有關的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
3.4質檢員質量職責
⑴、負責工程質量的檢驗、監督、檢查,并對檢驗核定的結果負責。
⑵、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嚴格執行工藝規程,其工作不受生產進度和行政領導的影響,有權越級反映質量問題;熟練掌握建筑安裝工程檢驗評定標準和質量檢查方法。
⑶、參與制定過程檢驗和試驗計劃,監督施工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情況,嚴格執行"三檢"制,發現問題及時反映。
⑷、負責對材料、半成品、工程設備進行檢驗(檢驗和試驗計劃表),負責對材料、半成品、分項、分部工程檢驗狀態進行標識或記錄,核定分項工程質量等級。
⑸、負責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不合格品進行標識、記錄、隔離,分別不同管樁進場檢驗標準情況通知有關人員進行評審處置;協同施工員對輕微不合格工序、分項、分部工程和輕微、一般不合格材料、設備的評審處置,并監督實施和復驗;對嚴重不合格品,以質量事故快報通知公司質監科、技術科或總工程師;負責不合格工序糾正措施實施情況的檢查驗證。
⑹、搞好質量檢驗中的統計工作。
⑺、認真填寫質量檢驗、監督過程中各種記錄,并整理、編目,負責工程質保資料的檢查、審核。
⑻、協助并參加各種質量檢查、質量審核及其分析會,制定或落實有關的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
3.5材料員質量職責
⑴、對物資的供應及其質量負責。
⑵、負責管理采購文件和資料,熟悉常用材料的標準和驗收方法。
⑶、依據施工圖預算、材料匯總表編制物資需用計劃和物資采購計劃。
⑷、協同采購員對進場物資、外加工件、半成品進行驗證,及時通知有關人員進行檢驗和試驗,負責收集隨行物資文件并向試驗、質檢人員移交。
⑸、按照業主提供的物資清單,負責接收業主提供的物資,安排場地、貯存和發放,單獨建帳立卡,若發現問題應停止使用,及時通知業主,作好標識和記錄。
⑹、負責對進場物資的標識記錄,負責標識物的制作、發放、保管、登記。
⑺、負責對材料、半成品、工程設備出現的不合格進行標識、記錄、隔離并報有關部門和人員;參與對進場物資的輕微、一般不合格進行評審處置,報告項目經理或材料采購部門;嚴重不合格,報告材料采購部門,并由其評審處置,必要時請材料科、質監科、總工程師參加評審處置。
3.6資料員的質量職責
⑴、協助項目經理建立項目部組織機構落實崗位職責。
⑵、負責本單位文件的收發登記、傳閱落實、編號、借閱、保管、標識、編清單、文件更改、復制及作廢處理等工作,保證本單位使用有效文件。
⑶、負責管理、協調本單位質量記錄的收集、整理、編目、歸檔、保管、標識、作廢處理等工作,檢查監督其他業務部門或人員搞好文件和資料及質量記錄的管理工作。
⑷、認真填寫有關質量記錄,并整理、編目,貯存保管。
⑸、參加質量分析會,接受質量體系審核,制定或落實有關的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
3.7預算員質量職責
⑴、在經營、業務中,執行公司質量體系要求,落實質量方針和目標。
⑵、具體負責一般變更或者設計修改的合同評審及記錄,管理合同文件和記錄,協助項目經理做好分包商的評審和每季度的工程分包商考核,并填寫記錄報經營辦。
⑶、認真填寫質量記錄,并收集、整理、編目、貯存保管、歸檔。
⑷接受質量審核,制定或落實有關的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
3.8勞資員的質量職責
⑴、負責管理教育培訓工作,保證本單位職工掌握公司的質量方針和目標、質量體系要求,保證關鍵崗位人員持證上崗。
⑵、協助項目經理管理勞務分包商,對分包商進行進場登記、考核、評審,必要時對重要過程進行人員驗證。
⑶、認真填寫質量記錄,做好收集、整理、編目、貯存保管、歸檔等工作。
⑷、接受質量審核,制定或落實有關的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
3.9機管員質量職責
⑴、負責管理現場的施工機械設備,保證施工機械設備滿足使用要求。
⑵、編制施工機械設備使用計劃,對進場施工機械設備進行驗證或確認,建立合格操作者名冊;負責施工機械設備合同文件管理,定期檢查、維護、保養現場施工機械設備;對機械施工設備的搬運、貯存、使用質量負責。
⑶、掌握常用施工機械設備的使用和維護知識及技能。
⑷、認真填寫設備臺帳、驗收記錄、維修保養等記錄,并做好整理、編目、貯存保管、歸檔工作。
⑸、接受質量審核、參加質量分析會,制定或落實有關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3.10安全員質量職責
⑴、負責項目部的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落實質量體系的有關要求。
⑵、貫徹執行安全法規、法令、條例及公司的安全制度、措施。
⑶、認真做好安全施工的宣傳、教育和管理工作,特別是進場新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
⑷、深入施工現場,掌握安全生產動態,發現問題及時制止糾正,及時向領導反映情況。
⑸、有權制止違章作業,有權抵制或越級上報違章指揮行為,有權給予罰款,遇有嚴重險情有權停止施工并及時上報領導。
⑹、認真填寫記錄,并做好收集、整理、編目、貯存、保管、查閱、歸檔等管理工作。
⑺、參加或接受安全檢查、質量審核,制定或落實有關糾正和預防措施。
篇2:綠化工程質量目標保證措施
工程質量目標及保證措施
本工程具有多專業工種交叉施工,工藝復雜,質量等級高,影響力大等特點,我公司將秉承"開拓、創新、團結、實干"的企業精神,奉行"誠實、守信、重義、薄利"的服務宗旨,利用我公司在人員、技術、機械設備和管理上的優勢,采取科學的施工管理方法,運用先進的施工技術,精心組織施工。同時,我們將本著再增信譽,再立新功的思想,創出一流的水平,一流的工程,達到讓業主滿意,社會放心的施工質量目標:①堅決貫徹執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嚴格履行施工單位的質量責任和義務,②嚴格執行《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的有關條款,確保建設工程施工質量;接受質量監督部門依照《條文》進行監督,③工程質量標準達到國家合格工程及業主、監理評定為優良工程。
為確保實現工程質量目標,我公司擬定如下質量管理措施:
(一)質量體系的建立
1.根據公司質量保證體系的要求編制本工程質量計劃,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建立由公司總工程師領導、項目質量、技術負責人負責的質量管理機構,使整個質量保證體系協調運作,工程的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態。
2.項目嚴格執行"四交底"制度:質量標準交底、操作要求交底、技術措施交底、自檢互檢交底,交底必須明確無誤,雙方都要在交底書面資料上簽字。
3.定期召開工程現場例會和質量情況匯報會,及時通報質量情況,保證各級管理人員掌握質量動態,堅持樣板到路,樹先進、學樣板、上水平、超前示范,以點帶面。
4.實行目標管理,進行目標分解,按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把責任落實到相應的部門和人員。除公司質量監督部門和項目技術負責人外,現場另安排專職質監員跟班作業,分別對重要施工對象,施工難度大的部位等施工作業進行跟蹤監控,并嚴格按照公司質量體系文件規定,使項目各部門到各施工班組,層層落實質量職責,明確質量責任。
(二)具體質量保證措施
1.在項目管理上,推行"分級控制、分層管理"。即質量管理分三個層次,第一層為公司職能部門,負責工程質量總策劃,從投標前到中標后的過程控制,最大限度地提供技術支持與管理支持,以分部工程優良來保證單位工程優良,::負責工程創優計劃的制定與實施。第二層次為項目經理部。負責創優計劃的實施,確保分項工程優良率,實施對施工作業層的管理,控制施工過程質量,以分項工程優良來保證分部工程優良,并及時向公司職能部門反饋質量信息。第三層次為施工作業層,負責工程的施工,嚴格按設計和規范要求進行操作,干好每一道工序,確保分項工程優良。
2.成立質量領導小組,由技術負責人、專職質檢員、各工長組成,項目經理任組長。質量小組負責專業技術會議,制定、貫徹、落實質檢制度,推廣新工藝,新技術。
3.各分項工程質量管理嚴格執行"三檢制"(即自檢、互檢和交接檢、專業檢),隱蔽工程作好隱、預檢記錄,質檢員作好復檢工作并請甲方代表驗收。
4.專業工長作好每一次的技術交底工作,嚴格按圖施工,不得任意更改原設計圖紙,遇有疑難問題必須和甲方協商解決。
5.各級現場人員必須一絲不茍地嚴格執行國家質量標準和規范。
6.管理人員和專業技工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持證上崗。
7.加強成品、半成品保護工作,如交叉施工時,一定要注意施工方向和順序。
8.材料采購實行由設計師、專業負責人檢查、選定樣板的采購制度,避免材料規格、色差影響質量的因素。
9.材料、設備進場必須有嚴格的驗收制度,并且合格證、檢驗報告齊全。
10.施工機具進場前先作一次清查,不合格的決不選用,不足的立即采購,確保機具良好。
11.虛心接受各方的質檢意見,對施工工藝或質量標準有爭議時,服從當地建委或質檢部門的裁決。
(三)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1.施工準備過程的質量控制
⑴技術文件準備:根據公司質量保證手冊、程序文件,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及單項施工方案。
⑵管理文件準備:編制項目質量保證計劃,明確質量職責,確定項目創優計劃,制定相應的質量制度。
⑶圖紙會審:在施工前必須進行圖紙會審,找出圖紙差錯,提出改進意見,察看施工手冊和條件是否符合,能否滿足設計技術要求,對關鍵工序、特殊工序應制定專門的技術措施和控制辦法。
⑷對材料供應商進行評估和審核,建立合格的供應商名冊,選擇與本公司多次合作且信譽可靠的供應商。材料進場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對進場原材料的檢驗應由材料員及試驗員負責進行,材料員負責材料的外觀物理性能檢驗,試驗員負責材料的化學性能檢驗,經檢驗合格后方可留用。
⑸擬定材料計劃,做好材料進場的準備工作。材料進場后應做好標記,注明品種、規格、數量、進場日期,進場原材料應分類堆碼整齊、規則,特殊材料進行專人專處保管。
⑹合理配備施工機械,保證工程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
⑺采用質量預控法,把質量管理由事后檢查轉變為事前控制,達到"預防為主"的目的。
2.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⑴嚴把材質關,堅持"三先三后三統一"的原則。"三先三后"即:先調查后定點、先檢驗后進場、先試用后推廣;"三統一"即統一供應、統一管理、統一驗收。嚴格材料采購、進場、貯存、發放制度,要優先選用經過國家產品質量認證的材料;進場材料必須保證其性能、規格、品種、色澤等符合設計及現行的有關標準、規范要求,并必須有出廠合格證。需要進場復驗的材料必須進行復驗。
⑵優選工人隊伍,加大對工人隊伍的考核、獎罰力度。對工人隊伍的考核要由項目和公司共同進行,做好入場教育和取證培訓工作,除對業績進行考查外,還要通過樣板間、樣板段考核其質量情況決定其取舍,不合格隊伍堅決退出場。
⑶把好關鍵工序關。對關鍵工序執行"三定三序"原則,"三定"即:定人、定位、定量,實行專業作業,將操作人員的姓名、質量檢測情況進行記錄;"三工序即:檢查上道工序、保證
本道工序、服務下道工序,使所有關鍵工序嚴格處于受控狀態。
⑷把好細部操作關,根據已確定的關鍵工序,針對通病,分析產生的原因,落實細部操作要求,嚴格按規范、規程,或作業指導書操作,不合格部位堅決返工,做好質量記錄,為復檢和獎罰提供依據。
⑸嚴格控制施工作業程序。堅決禁止施工程序顛倒,避免剔鑿現象發生。
⑹做好各工序的優化組合,建立嚴格的成品保護制度。對已完分項、分部工程采取包、攔、蓋、封等防護措施,將保護責任落實到崗、到人,做到大面有人控,細部有人管。
⑺工程項目竣工交付前必須進行整體功能測試,測試工作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參加,測試合格后由項目經理組織對工程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報公司初驗小組進行內部初驗,內部初驗合格后報業主、監理單位,由監理或業主組織工程初驗,初驗合格報上級主管部門竣工驗收。
(8)對工序間的技術接口實行交接手續。
(9)做好不合格品處理的記錄及糾正和預防措施工作。
(10)接受監理單位的指導。
(11)認真做好工程的驗收交付。
(12)嚴格按施工圖紙和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施工,并認真按公司質量體系文件運作,嚴格抓好施工中產品和工藝質量的控制。
(13)做好成品保護,下道工序的操作者即為上道工序的成品保護者,后續工序不得以任何借口損壞前一道工序的產品。
(14)及時準確地收集質量保證資料,并做好整理歸檔工作,為整個工程積累原始準確的質量檔案。單位工程完成后,由項目資料員整理全部工程技術資料。
(四)、設計質量保證措施
1.將本工程定為公司重點工程,成立以主任設計師為組長的補充設計小組,負責補充設計任務的實施。
2.補充設計小組組長制定補充設計計劃,由公司總園林師審批后方可實施。
3.補充設計小組按照補充設計計劃進行圖紙設計,并由公司設計室進行校對,填寫《工程補充設計校審單》,經總園林師審核后方可出圖。
4.總園林師組織對圖紙設計進行設計驗證,,及檢驗補充設計文件是否符合設計輸入的要求,方案階段可以通過做彩色效果圖來檢驗::空間與藝術效果以及裝飾材料實物樣板的組合對比來加以檢驗證實。
5.補充設計驗證、評審之后,由總園林師組織設計室主任和設計組長共同進行確認。設計室主任將確認結果向業主匯報,經業主認可后,方可進行施工。
6.設計部經理對補充設計小組進行事先指導,轉達合同規定和潛在要求,設計主導思想和設計原則以及規定,重要的技術準則或措施供補充設計人員執行。
7.補充設計過程中,設計室主任要及時把業主的有關設計的技術要求和藝術要求反饋給各專業有關補充設計人員,并進行統一協調。
8.出圖后和施工過程中現場派一名設計師常駐工地,如發現任何補充設計問題,及時反饋給補充設計組長,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處理。
9.業主提出的設計修改,應書面通知現場設計師,施工單位提出的修改要出具《技術變更核定單》,我方提出的變更,一般性局部修改,采用《設計變更通知單》,由現場設計師填寫。校審人校審,設計室主任簽發。修改補充內容較多,應由設計小組重新繪制設計修改圖,經校審,總建筑師審核、批準、簽發。上述所有設計變更,都要經過業主或監理確認。
篇3:小區環境配套工程質量目標質量保證措施
住宅小區環境配套工程質量目標與質量保證措施
(一)本合同段工程質量目標:優良.
1)分項工程一次檢查合格率:100%
2)分項工程優良品率:≥95%
3)竣工單位工程合格率:100%
4)竣工單位工程優良品率:95%
5)工程檔案真實率、完整率100%
(二)工程質量保證體系
1.成立質量專職機構
經理部成立全面質量管理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總工程師任正副組長,成員由項目經理部副經理、質檢工程師、試驗員、領工員、作業分隊長與分隊質檢員等組成。具體質檢組織機構見下圖:
項目經理、總工程師
項目副經理、質檢工程師
試驗員
領工員、作業分隊長、分隊質檢員
現場作業班長、質檢員
2.質量保證體系
質量保證體系是創優質工程的組織管理的全過程,必須從上到下,從
質量教育、質量管理、質量檢驗、質量監督、質量獎罰等方面進行質量保
證,從施工現場到后勤服務全面系統的開展質量活動。質量保證體系見圖:
制定質量目標
編制質量目標實施計
全員培訓
細化生產管理
物資采購供應把關提高生產操作工
強化產品驗收合格
4.質量控制程序圖:詳見質量控制程序圖。
(三)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1.質量保證措施
1)質量管理制度保證措施
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在工程開工前,建立系統完善的質量管理制度,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從管理上確保計劃管理目標的實現。
(1)建立開工前的分級技術交底制度
工程開工前,先由項目總工程師組織工區技術主管及所有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再由工區主管或技術人員向現場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明確該工程的設計要求、技術標準、定位方法、幾何尺寸、功能作用、施工工藝和注意事項等,使全體人員在徹底明了施工對象的情況下投入施工。
(2)建立“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
堅持“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五不施工”即:未進行技術交底不施工;圖紙和技術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測量資料未經換手復核不施工;
材料無合格證或試驗不合格者不施工;工程不經檢查者不施工。
“三不交接”即:無自檢記錄不交接;未經專業人員驗收合格不交接;
施工記錄不全不交接。
(3)對工序實行嚴格的“三檢”
“三檢”即:自檢、互檢、交接檢,上下班道工序不合格,不準進入下道工序,確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質量。
(4)建立嚴格的隱蔽工程檢查簽證制度
凡屬隱蔽工程項目,首先由隊、工區、項目經理部逐級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會同監理工程師一起復檢,檢查結果填入驗收表格,由雙方簽字。
(5)建立原材料采購制度
原材料采購必須制定采購計劃,采購計劃按技術部門提出的施工總進度、施工圖紙和技術制定。
(6)建立嚴格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檢驗、驗收制度
原材料、成品與半成品進貨入庫要由質檢工程師組織進行驗收,參加驗收的人員包括質量、技術、物資部門及相關人員。鋼筋、水泥、砂、石料等工程主要材料,分批號進行檢驗,合格后才能入庫存放與使用。
2)質量管理工作保證措施
(1)堅持質量第一、信譽第一的質量管理方針。以工程質量為施工經營管理的核心,經常組織全體施工人員開展質量教育活動,增強質量意識,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體現企業以質量、信譽取勝的道德風尚。
(2)針對各個環節,制定相應的質量保證措施,狠抓關鍵工序,確保整體,針對不同的工程項目,建立相應質量保證細則。
(3)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嚴格執行以總工程師為首的技術責任制,使施工管理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認真審查施工圖紙,嚴格按照設計文件和圖紙施工。吃透設計文件、施工規范和驗標內容`,施工人員嚴格執行施工標準、質量檢查驗收標準和工藝要求,逐級進行詳細技術交底,發現問題即時解決。
(4)嚴格執行工程監理制度,班組、工區自檢、經理部復檢,合格后及時通知監理工程師檢查簽認,隱蔽工程必須經監理工程師檢查簽認后方能隱蔽。
(5)項目經理部、工區設專職質檢工程師,作業隊設兼職質檢員,保證施工作業始終在質檢人員的嚴格監控下進行。質檢工程師有質量否決權發現違背施工程序,不按設計圖、規則、規范及技術交底施工,使用材料、半成品及設備不符合質量要求者,有權制止,必要時下停工令限期整改并有權進行處罰。
(6)制定實施性施工計劃的同時,編制詳細質量保證措施,沒有質量保證措施不許開工。質量保證體系和措施不完善或沒有落實的應停工整頓,達到要求后再繼續施工。
(7)加強工程試驗管理,建立臺帳和施工記錄,優選施工配合比,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執行。對工程使用的鋼材、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進行認真的檢驗,把好材料進貨關。禁止使用不合格材料。
(8)工程試驗所用的各種計量儀器、設備定期進行檢查和標定,確保計量儀器設備的精度和準確度。
(9)把好各工序中施工過程的質量檢驗關,對加工的半成品,按要求認真檢查驗收并報駐地監理工程師檢查。按工程需要配齊試驗、檢驗設備,以滿足工和試驗的要,求認真做好原材料的檢查、試驗和對砼、噴射砼的質量檢查工作,使節其始終處于可控狀態。
(10)完善內部承包責任制,制定質量獎勵辦法,做到制度明確,責任到人,大樹“以優為榮,以劣為恥”之風,將質量優劣與個人收入和榮譽掛鉤。
在主要的結構部位,吊牌標記操作者姓名,并記入質量檔案。對關鍵工藝、關鍵工序實行質檢工程師旁站監督,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質量事故苗頭。
3)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1)施工前,認真核對設計文件,編制詳細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
(2)利用全站儀對設計單位交付的中線控制樁、水準基點樁進行復測。
施工測量建立嚴密的復核制度,確保道路中線、水平在誤差允許范圍內。
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模板表層應經常清理修復,達到光滑平順,不漏漿,接縫嚴密整齊,內實外光。
(3)砼內實外美是我們一貫追求的目標,但是,在施工過程往往會出現一些常見的影響工程內在和外觀的質量問題題:如砼施工中的蜂窩、
麻面、露筋、施工縫夾層等。根據多年施工積累的豐富施工經驗,采取相應予防和整治措施,確保本工程質目標實現。在施工過程中,砼的攪拌、運輸、澆筑等應滿足相關規范要求。
4)隱蔽工程的質量保證措施
凡需覆蓋的工序完成后即將進入下道工序前,均應進行隱蔽工程驗收。
項目指揮部設質量管理工程師和專職質檢人員,跟班檢查驗收。每道需隱蔽的工序未經監理工程師的批準,不得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確保監理工程師對即將覆蓋的或掩蓋的任何一部分工程進行檢查、檢驗以及任何部分工程施工前對其基礎進行檢查,監理工程師認為已覆蓋的工程有必要返工檢查時,質檢工程師和施工員應配合并作好記錄。隱蔽工程驗收程序見下圖。
2.質量保證框圖
1)主要工程材料、設備控制程序
主要工程材料、設備控制程序,見下圖:
2)工序質量控制
⑴上下工序交接檢查程序
(四)檢測、試驗保證措施
1.質量保證措施見下圖。
辦理交接樁和負責控制測量;校準、檢驗商
精量儀器;監督、復核工程作業隊的放樣測量,
2.檢驗和試驗手段及措施
1)工地上建立甲級試驗室,配備足夠的符合要求的試驗儀器并定期送檢,妥善維護。
2)崗前培訓試驗和計量人員,持證上崗,確保人力資源滿足工程需要。
3)對進場的鋼筋、水泥、防水材料、大堆料等按試驗規程要求做好材料復試,確保未經復試或復試不合格的材料不投入使用。
4)每天測定砂、石料的含水率,依據含水率的變化調整砼施工配合比。
5)每批鋼筋正式焊接前,必須按實際操作條件進行試焊,報監理檢查,試焊合格后,方可成批焊接。
6)鋼筋焊接、試件砼抗壓、抗滲試件的制作數量、盡寸符合規范要求,任意選取并應具有代表性。砼試件的養護必須在標準養護池中進行。
7)砼澆注過程中定期測量其坍落度,出機溫度,入模溫度及室溫度,作為制定砼養護措施的依據。
8)根據砼試塊的強度統計值規律考核商品砼石家的質量水平,作為評價分供方的基礎。
9)定期分析試驗數據和結果,開展TQC活動,應用統計技術不斷提高檢驗和試驗水平。
(五)成品質量保證措施:
1.成立成品保護管理小組,負責制定成品保護實施細則,全員培訓,管理小組進行監督實施。
2.各施工隊伍負責施工期間的產品保護,凡因施工造成的產品破壞均由各施工隊伍負責。
(六)技術保證措施
1.測量保證
1)所有測量儀器在使用前都應進行校檢,確保其精度滿足測量要求,專人操作,妥善存放。
2)實行測量復核制度,未經復核的測量樁點一律認為是無效樁點。
3)建立足夠精度的地面及地下導線網和高程控制網,按工程技術規范要求施測。
4)布設足夠的合格控制點,精心做好標志,要求點位穩定、單一、清晰易打并做好記錄。所有測量樁點應設在地層穩固,便于查打和保護的地方。
5)及時進行測量平差,分析測量中產生的誤差,開展QC活動,不斷改進測量水平,提高測量成果的正確性。
2.混凝土施工保證
1)作好基坑排水工作,嚴防地下水及地面水流入基坑造成積水而影響混凝土的正常硬化,導致混凝土的強度降低。
2)基底必須穩固,防止施工中或施工后產生沉降。
3)模板需均勻涂刷脫模劑,拆模時必須在混凝土達到強度后進行,嚴禁重撬模板。模板支撐點必須穩固,防止沉陷、跑模、脹裂。固定模板用的串心螺桿須焊接牢固,在割除外露螺栓時需凹入混凝土,并用砂漿二次抹平。
4)為防止離析,澆筑混凝土時入模自落高度不得超過1.5m。
5)必須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嚴禁露筋。
6)施工縫應將接縫處混凝土鑿毛清洗,用同級配的砂漿攤平,灌入第一層混凝土時應輕倒,避免砂漿擠散,形成蜂窩。
7)應根據一次澆搗混凝土的數量和供應頻率提供商品混凝土。配備車輛確保混凝土的連續澆筑,避免產生冷縫。混凝土澆搗好后嚴禁重物碰擊。
8)混凝土必須澆搗密實,插入式振動棒插入間距不應超過有效半徑的1.5倍,避免欠振、漏振和過振。施工縫和埋設件附近振搗密實,避免振搗器觸及模板和埋設件等。
9)當混凝土進入終凝,即應開始澆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d,冬季施工時應采取保溫措施。
10)不宜過早拆模,拆模時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周圍氣溫之差不得超過15-20℃,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
3.沉降縫的技術保證措施
1)沉降縫的構造形式和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沉降縫所使用的材料經檢驗后方可使用。
3)應保證沉降縫豎直,經質檢人員檢查合格,辦好隱檢,報監理檢驗、簽證,才可進行砼澆注作業。
4)嵌縫密封膏與接縫兩側壁須粘結牢固、密封、無滲漏水現象。嵌縫質量應密實,表面不得有開裂、脫離、滑移、下垂以及空鼓、塌陷等缺陷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