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壓器安全基準風險分析
根據本投標工程建設規模及現場勘察實際,結合市政城市建設管理的要求編制本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方案。1.本工程的主要危險源1.11?電纜敷設會導致觸電、高處墜落、物體打擊等情況。1.1.2?導線敷設安全措施是否造當足夠,工具是否齊全、人員安排是否妥當都是危險來源之一。1.1.3?工具的正確使用與對工具的的掌握情況也牽連著人員的傷亡情況。1.1.4變壓器電機安裝接線相序錯誤、線纜連接螺栓扭矩不合格等運作,極有可能地造成人員傷亡。2、目的2.1最大限度地識別出各部門在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夠控制的危險源,并及時更新。2.2評價出不可接受風險,確保其得到有效的控制,并為確定目標、指標及管理方案提供依據。3.適用范圍3.1各部門在活動、服務中涉及的危險源的識別、評價及更新。4.定義4.1危險源:指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的根源或狀態。4.2危險源辨識:識別危險源的存在并確定其性質的過程。5.職責5.1公司組織所有員工發布《安全基準風險》及學習信息。5.2各部門負責對各自范圍內的危險源進行具體辨識和評價,確定不可接受危險源,并進行控制,并向企業管理處上報本部門危險源更新信息及《不可接受風險清單》。6.工作程序6.1.2安全基準風險的范圍?a.各部門工作場所內的常規和非常規活動,如:施工過程、有高空墜落、滑倒危險等;b.所有進入工作場所的人員(包括合同方、供方人員和訪問者)的活動;c.工作場所的設施5.1.3安全基準風險的方法a.詢問和交流;b.現場觀察;?c.查閱有關記錄;d.獲取外部信息;e.工作任務分析;?f.安全檢查表;g.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7.2風險評價7.2.1在危險源辨識過程中發現危險源屬于如下情況時,可直接確定為具有不可接受的風險:a.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b.不符合公司方針的;c.員工或相關方有抱怨和要求的;d.曾經發生過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7.2.2采取作業條件危險評價法,分析危險源導致危險事件、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確定危險源的風險等級。7.2.3作業條件危險評價法作業條件危險評價法是用與系統危險性有關的三種因素指標值之積來評價危險的大小,這三種因素是:1)----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2)----人體暴露在這種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3)---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的損失后果。4)----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①根據所確定的后果和后果發生的可能性,對照《風險等級評估表》(表三)判斷施工項目實施中的風險等級,在評估過程中,所有可能出現的后果都需要進行一次風險等級的評估,整個工程項目的風險等級按照所有后果風險等級中最高風險等級確定。表三風險等級評估表可能性后果極不可能(0.01%)不可能(0.1%)不太可能(1%)有可能(25%)可能(50%)十分可能(100%)非常輕微1級1級1級2級2級3級輕微1級1級2級2級3級4級一般1級2級2級3級4級4級較嚴重2級2級3級4級4級5級嚴重2級3級4級4級5級5級非常嚴重3級4級4級5級5級5級其中,1級為可忽略風險,2級為可容忍風險,3級為中度風險,4級為重大風險,5級為不可接受風險。綜合本工程的特點,參照表三,人員有可能存在一、二、三、四級風險。
②結合《風險等級評估表》,針對本工程的綜合特點,制定專項控制方案,以下表;危險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表序號部位危險源(可能導致事故原因)事故(產生后果)事故危險影響范圍風險等級風險控制措施2施工現場不按規定使用或選用不合格登高工具墜落作業員、行人特高的風險按規定使用安全、合格的登高用具3高空作業不按規定佩戴安全帶墜落作業人員特高的風險使用雙保險安全帶4不用繩索傳遞工具、物料及不使用工具袋打擊作業人員中等風險用繩索傳遞工器具、材料,現場人員必須戴安全帽5混凝土桿施工安全圍蔽措施不足夾傷碰撞打擊作業人員中等風險施工現場應做好安全圍蔽措施,防止外人進入工作區域6在道路邊混凝土桿施工沒有安全圍蔽措施、人員沒穿反光衣交通意外作業人員中等風險在道路旁邊組裝鋼管桿、鐵塔時,施工人員要穿戴反光衣,按規定設置防圍措施和警示標志,派專人監護或協助疏導交通7起重設備安全裝置失效墜落夾傷打擊作業人員高風險起重設備應持有效檢驗合格證,安全裝置應齊全有效8吊裝沒有設專人指揮打擊設備破損作業人員中等風險施工作業現場協調并設專人統一指揮9起重回轉半徑內站人打擊設備破損作業人員中等風險起重機應按吊裝工作半徑就位,回轉半徑內嚴禁站人10起重設備支腿不穩打擊設備破損作業人員高風險各支腿承點必須牢固可靠,在各支腿下應加枕木,土質松軟的地方應加墊鋼板11鋼絲繩套的安全系數選取不當打擊作業人員中等風險按吊裝重量選取安全系數匹配的鋼絲繩套12吊裝18m以上電桿時,沒采取補強措施夾傷碰撞作業人員中等風險吊裝18m以上電桿時,必須使用補強鋼絲繩13起吊混凝土桿沒有設調整繩夾傷打擊設備破損作業人員中等風險起吊混凝土桿時應設2根或以上調整繩14錨固點布置不合理碰撞打擊墜落作業人員特高的風險抱桿、電桿、錨固點應設在同一直線上;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施工,有專項的施工方案15抱桿與錨固點距離選取不當,抱桿高度不當墜落打擊碰撞作業人員特高的風險抱桿與錨固點距離應符合要求,臨錨、樁錨必須牢固可靠16鄰近帶電設備變壓器安裝不滿足安全距離觸電作業人員特高的風險必須停電安裝或按帶電操作程序安裝17起吊變壓器沒有設調整繩夾傷打擊設備破損作業人員中等風險起吊變壓器時應設2根或以上調整繩18吊裝沒有設專人指揮打擊設備破損作業人員中等風險施工作業現場協調并設專人統一指揮19臨近帶電設備吊裝作業,起重設備沒有接地裝置觸電作業人員特高的風險確保起重設備的接地裝置齊全、有效20變壓器未采取有效防傾倒措施設備破損打擊設備報廢作業人員低風險變壓器底部用枕木墊起,變壓器在臺架固定牢靠后,才能松開變壓器頂的吊鉤21鄰近帶電設備吊裝變壓器觸電作業人員特高的風險1.必須滿足施工安全距離;2.按吊裝規范進行施工22變壓器電機安裝接線相序錯誤設備燒損作業人員高風險做好接線安裝質量驗收工作23施工現場變壓器線纜連接螺栓扭矩不合格設備燒損作業人員中等風險變壓器線纜連接螺栓扭矩必須符合標準要求24變壓器中性線接地無效設備破損作業人員高風險變壓器中性線需可靠接地,連接扭矩符合要求25變壓器外殼接地無效觸電作業人員中等風險變壓器外殼需可靠接地26變壓器運行前沒有打開釋放閥壓片設備破損作業人員中等風險變壓器運行前必須打開釋放閥壓片27電焊作業沒有使用個人安全防護用具灼(燙)傷觸電作業人員高風險嚴格執行電焊作業規程;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潮濕地方應使用絕緣墊;正確使用個人安全防護用具;電焊機外殼必須按規定接地28氣焊作業沒有使用個人安全防護用具灼(燙)傷作業人員中等風險嚴格執行氣焊作業規程;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正確使用個人安全防護用具29氣焊用具使用不規范爆炸作業人員中等風險嚴格執行氣焊作業規程;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30施工用電不規范觸電作業人員高風險加強使用前及使用過程中的檢查,保護零線與工作零線不得混接,開關箱漏電保護器靈敏可靠,漏電保護裝置參數應匹配;用電管理和檢修維護必須規范,并由專業電工進行,配電箱必須上鎖,并采取防雨措施;工作間斷時切斷電源;必須使用符合要求的線纜,并做好防破損措施31施工區域防暑降溫措施不足中暑作業人員低風險避開炎熱時間段作業;配置太陽傘,配置排風扇,人員輪流休息;及時補充水分32不按要求使用梯子墜落作業人員中等風險使用合格梯子;設專人扶梯;擺放位置正確33沒有拉閘切斷電源,更換刃具觸電割傷作業人員中等風險更換刃具,必須拉閘切斷電源34不按規范使用轉動工具絞傷作業人員中等風險按操作規范使用轉動工具,合理使用個人安全防護用品使用轉動工具時嚴禁戴手套25低壓開關柜就位時失穩擠壓傷人夾傷作業人員中等風險設專人指揮;柜體拼裝或底部加墊時,不得將手深入柜底36低壓開關柜搬運、安裝時墜落打擊設備破損作業人員中等風險人力搬運低壓開關柜,必須同肩、步調一致,互相呼應;就位時設專人指揮,統一信號,用力均勻,速度要緩慢,互相協調37低壓開關柜固定吊環斷裂、滑扣打擊設備破損作業人員高風險吊裝前檢查緊固吊環,做好防脫扣措施38起重回轉半徑內站人打擊設備破損作業人員中等風險起重機應按吊裝工作半徑就位,回轉半徑內嚴禁站人39開關柜設備相間及對地距離不符合要求設備破損作業人員高風險設備安裝時,嚴格按規范施工;安裝后對設備按標準進行調試;按三級驗收標準進行驗收5.3危險源控制5.3.1對識別出的危險源,被評價為具有不可接受風險的,可通過制定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予以控制;可采用具體控制程序(如:《電氣安全控制程序》、《產品、過程與績效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安全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培訓監督檢查等)或制度等進行控制。5.3.2對識別出的危險源的信息,可為員工培訓提供輸入信息,具體執行《能力、意識和培訓控制程序》。5.4危險源的更新5.4.1危險源的辨識應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各部門在項目管理或日常工作中發現有未辨識的危險源,應將其上報企業管理處,由企業管理處及時在公司組織發布危險源更新信息。5.4.2各部門根據危險源更新信息,結合各自的活動或承攬的工程項目,識別新的危險源是否適用于本部門,適用時對其進行評價。5.4.3當發生以下情況時,各部門應及時組織人員進行危險源的重新識別評價。a.法律、法規與其它要求發生較大變更時;b.當本公司活動、產品、服務、機構、設施、范圍發生較大變化時;c.當本公司環境方針有變化時。
篇2:選煤廠變壓器變頻器除鐵器空調機監控系統設備大修中修小修內容
選煤廠變壓器、變頻器、除鐵器、空調機、監控系統設備大、中、小修主要內容
變壓器、變頻器、除鐵器、空調機、監控系統(大修周期3年,原煤過煤量1200萬噸)
小修
⑴變壓器接線的定期檢查緊固,清理。
⑵變頻器定期除塵,接線緊固。
⑶除鐵器接線定期檢查緊固。
⑷空調機定期除塵檢查。
⑸監控系統攝像頭的定期檢查,清理,監視器定期除塵檢查。
中修
⑴變壓器定期除潮,更換變壓器油。
⑵變頻器主板檢查,散熱風扇及部分配件的更換。
⑶除鐵器防潮處理。
⑷空調機管路的檢查更換及更換補充制冷液。
⑸監控系統攝像頭的修理,線路的檢查修理。
大修
⑴變壓器耐壓檢查(每年),變壓器整體更換及鐵心更換。
⑵電磁除鐵器鐵芯更換。
⑶變頻器主板及整機更換。
⑷空調機主機的維修更換。
⑸監控系統主機的維修及監視器的更換。
篇3:配電變壓器安全管理制度
一、配變專責管理范圍:
為加強配變管理,各供電所必須配備專兼職配變管理人員一人,負責全所所轄配變的運行管理。由配變專責建立技術檔案和資料,要做好變壓器的運行管理、巡視、檢修、試驗等,并按時向生計科填報季(月)報、半年報、年報。
二、配電變壓器的運行管理:
供電所要建立“變壓器運行卡片”,詳細填寫變壓器的運行地點、容量、生產廠家、投運時間、試驗成績(絕緣電阻、接地電阻),在電網中運行的局屬(含代管)、用戶屬配電變壓器必須按標準分類統計,并根據巡線員發現的各類缺陷,有計劃地進行檢修,以及對配電變壓器各種事故的分析處理。不合格的配變一律不準投入到農電線路上運行。對私購亂采的配變和擅自投運的不論后果如何,一經查處將嚴肅處理。
三、新增裝投運變壓器的管理:
今后,凡新裝(含增減容量的)配變按規定必須使用S9以上系列的產品,投運前必須經局配變專責人的審核,經局試驗所試驗合格后投運,合格的《試驗成績單》由試驗所轉交供電所,安裝后再移交給用電科備案,并由用電科復印一份交生計科建立《固定資產卡片》和管理,無局試驗所的《試驗成績單》,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送電,否則后果自負。
四、備用變壓器的管理:
各單位的備用變壓器,在調整負荷或因配變事故需要投入運行的,必須辦理登記手續,經所長批準配變專責和技術管理人員簽字后才能投入運行,各單位一律不得以任何借口擅自外借和外租變壓器;
五、配變大修和更新改造的管理:
配變大修個更新一律由局統一有計劃安排進行,凡S7及以下系列的配電變壓器大修改造后,能改成S9以上的必須改,不能改的,只做一般修理。凡更新的必須是S9以上系列的節能性配變。用戶自管的配變在大修或改造時也同樣采用S9以上系列的,否則不予送電。
對于事故燒損的變壓器,局安保科、生計科有關人員必須到現場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劃清責任,找出事故原因,局產權由用戶責任造成的,由用戶負責修理費用,供電所責任燒損的,由局按有關規定處理,并統計為供電所的配變事故率。
六、配變試驗周期:
配變投入運行后,五年要進行一次絕保試驗,各單位把運行中的變壓器,編制出五年一次的試驗計劃,交由局生計科安排試驗所進行試驗,試驗項目按《變壓器運行規程》和《試驗規程》進行,局屬的配變由局負責費用,用戶自管的由用戶自己負擔費用。
配變修理完畢,一律由局配變專責按規定要求審核簽字登記后,轉相關單位投入運行,勞服公司修后出廠的變壓器必須是完全合格品,否則由于修理不合格而出現問題的,一切損失由勞服公司負責。
由于試驗不負責任造成事故的,由試驗所負責一切損失。
七、配變試驗周期:
配變投入運行五年要進行一次絕保試驗,各供電所把運行中的變壓器制定出五年試驗計劃,交局生技科統一安排試驗所進行試驗,試驗項目按《變壓器運廳規程》和《試驗規程》進行,局屬的費用由局安排,用戶自管的由用戶自己負擔。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