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壓器帶電補加油工作方案
一、工作概況**變電站**變壓器油枕油位低,為保證該變壓器正常運行,需將其油枕油位加至正常位置。為保證本次補油工作安全、順利地進行,特制本施工組織方案。二、組織措施(一)施工現場組織機構1、工作負責人:?聯系電話:2、技術負責人:?聯系電話:3、安全負責人:?聯系電話:4、施工班組:(二)人員職責1、工作負責人:負責組織、指揮工作班人員安全開展各項工作,完成本工程項目。2、技術負責人:負責對本項工作提出技術方案并協助工作負責人解決技術問題。3、安全負責人:負責對現場的安全情況進行監督,及時制止違反安規等規章制度的行為和現象。4、施工人員:服從工作負責人的指揮,按照施工工藝標準按時完成工作負責人所安排的工作。(三)施工組織分工第一組:變壓器帶電補加油組組長:?組員:負責***變壓器帶電補加油工作。三、安全措施(一)停電范圍不停電。***變壓器帶電運行。(二)工作地點***變壓器下部及***變壓器旁空地。(三)計劃工作時間計劃工作時間:****年**月**日**:**—**年**月**日**:**。(四)現場安全措施工作要求的安全措施應拉斷路器(開關)和隔離開關(刀閘)(注明編號)斷路器(開關):無隔離開關(刀閘);無應投切相關直流電源(空氣開關、熔斷器、連接片)、低壓及二次回路:退出主變本體重瓦斯跳閘壓板應合接地開關(注明編號)、裝接地線(注明確實地點)、應設絕緣板:無應設遮欄、應掛標示牌(注明位置):1、在工作地點懸掛“在此工作”標示牌;(五)其他安全注意事項1、全體參加工作的施工人員,在開工前必須認真學習《電業安全規程》和有關注意事項。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確保施工安全。2、各施工人員在開工前根據分配的任務,認真學習有關規程,并使每個施工人員對施工任務十分明確,確保施工質量。3、臨時民工必須在施工前由施工負責人講解安全注意事項和操作方法,工作中工作負責人必須對其并做好安全監護工作。4、工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帶安全帽,高空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帶。。5、工作人員工作時必須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6、施工電源要有安全保護措施,帶電部分不得裸露。7、施工現場附近應配備適用于撲滅電氣火災的消防器材;發生電氣火災時應首先切斷電源。8、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必須向每一工作小組負責人及工作人員交待現場的運行方式。9、安裝作業前由技術員和安全員進行技術安全交底,使施工人員明確作業順序及方法,保證質量達驗收規范所規定的要求。四、技術措施(一)引用文件DL/T573-1995?電力變壓器檢修導則GBJ7665-1987?變壓器油(二)主要工器具和備品備件1、工器具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常用工具箱套12電源電纜盤380V個13萬用表塊14管鉗把25梯子2米把16安全帶根27安全帽頂48工程車輛19油泵臺110油管根211銻桶個212油瓢個213油桶170kg個114管箍按油管直徑個102、備件及材料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變壓器油25#kg適量2膠墊適量3棉紗頭kg54螺絲M12顆125螺絲M10顆12(三)危險點分析及防范措施序號危險點(危害)風險存在風險的活動描述防范措施1拆接臨時電源觸電1.拆接臨時電源誤碰帶電部分;1.拆接臨時電源必須驗電,有專人監護。2.使用有漏電保安器電源箱。3.采用絕緣工具。2運行的設備設備跳閘1.注油時引起瓦斯繼電器動作;2.注油完畢后呼吸管路不暢通,致使油流涌動引起瓦斯繼電器動作。1.工作前退出本體重瓦斯跳閘壓板。2.工作完畢后要檢查二次信號。3.工作完畢后要檢查呼吸情況。3油設備環境污染1.注油時油泄漏。1.油管連接必須緊固,并經第二人進行檢查。2.注油前檢查管路連接正確,閥門在工作位置。3.注油完畢后,油管的殘油必須清理干凈。4油污染人員滑倒摔傷1.補加油。1.清潔油污;2.穿防滑鞋。(四)作業步驟1、工作負責人辦好工作許可手續后,開好班前會,交待好安全注意事項,向全體工作班人員宣讀工作內容及注意事項后,并在記錄本上簽字后才工作開始;2、工作人員進行變壓器帶電補加油工作(1)確認主變本體重瓦斯連接片已退出;(2)現場檢查變壓器呼吸情況、油位情況;(3)接用臨時電源;(4)將油管內氣體排盡后,連接好油管;油管接頭應無滲漏。(5)檢查油管連接正確、無扭曲變形后,勻速對變壓器進行補加油;注油過程中呼吸器應有呼吸、壓力釋放閥應無異常。(6)將油注至正常油位后,停止注油,迅速關閉油枕進油管的閥門。停止注油后觀察30分鐘,油位應無變化,補加油后油位應符合油枕油位曲線要求。(7)檢查二次信號。瓦斯繼電器、壓力釋放閥發信后應進行復歸。3、工作人員收拾所有工器具,清理工作現場;4、全部工作完畢后,工作負責人和運行值班員驗收合格后辦理工作終結手續。(五)時間進度分部分項目名稱工作天數工作班組工作負責人工作人數月日上午日下午日日準備工作車輛部分調配車輛進場*****班工器具、材料、設備進場檢查材料、設備是否齊備、擺放有序*****班現場工作施工部分接用臨時電源,連接油管*****班對變壓器進行補加油*****班檢查部分查看油位1*****班檢查二次信號*****班驗收部分驗收*****班(六)施工現場布置圖(按照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繪制平面布置圖,本處略)五、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措施1、在工程施工中,要遵守國家環境保護等法規,搞好環保、防火、綠化植被保護等工作,不對環境造成破壞和影響。2、嚴格按《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及《環境保護法》執行,減少能源消耗。3、整理現場,清理現場留下的廢料,打掃工作地點的衛生。4、每個施工點應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及時清理好施工現場廢棄物,保持施工場地整齊有序。5、采用合理措施,避免污染、噪音等,保護工地及周圍的環境。6、嚴格執行安全管理措施,加強員工消防基本技能的的培訓,增強員工消防觀念;加強消防檢查,及時清除火災事故隱患,防止火災的發生。7、加強施工人員對環境保護意識的教育、培訓工作;工程建設項目竣工后,及時修復在建設過程中受到破壞的生態環境。六、竣工驗收:竣工驗收時間:月?日
篇2:電焊帶電焊鉗氧乙炔帶管理規定
1目的
規范電焊帶(鉗)、氧乙炔帶的檢驗、報廢管理程序,保證工具的完好性。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各車間(部門)電焊帶(鉗)、氧乙炔帶的安全管理。
3管理規定
3.1電焊帶(鉗)、氧乙炔帶檢驗的有效期根據線帶、焊鉗質量和使用周期情況而定,最多不超過兩個月。
3.2各車間(部門)必須有固定的氧乙炔帶檢驗地點,電焊皮帶、電焊鉗可以采取現場檢驗的形式。
3.3各車間(部門)對電焊帶(鉗)、氧乙炔帶的檢查,必須指定專人負責。
3.4檢驗標簽固定在氧乙炔帶靠近氧乙炔包一端一米以內,電焊帶檢驗標簽固定在電把線靠焊機一端一米以內,焊鉗檢驗標簽固定在焊鉗不易磨損到的地方,以方便隨時對線帶、焊鉗進行檢查。
3.5使用者發現檢驗標簽丟失或損壞的要及時報到檢驗部門,進行重新檢驗。
3.6各車間(部門)對檢驗的電焊帶(鉗)、氧乙炔帶要作好檢驗記錄。
3.7對使用未經檢驗或過期未檢驗的電焊帶(鉗)、氧乙炔帶,將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考核細則》進行處罰。
4檢驗及報廢標準
4.1電焊帶(鉗)檢驗及報廢標準
4.1.1使用的電焊帶(鉗)必須符合相應標準,不得購買假冒偽劣的產品。
4.1.2電焊帶的規格為50平方毫米、氣刨帶的規格為70平方毫米。
4.1.3電焊帶10米以內不得超過2個接頭,10米內破皮處不得大于5處,(如銅線損壞超過原直徑的30%必須斷開重新連接,禁止直接使用電布包扎)否則作報廢處理。
4.1.4電焊帶的絕緣外皮必須完好,不得有老化、脆硬、燒焦現象,否則作報廢處理。
4.1.5電焊帶的接頭必須連接牢固,破皮處必須包扎良好,并使用專用膠布包扎,不得使用可燃性材料進行包扎處理。
4.1.6電焊鉗外表無破損,手柄保持絕緣良好。
4.1.7電焊鉗鉗口松緊度要好,必須能夾緊焊條施焊。
4.1.8電焊帶(鉗)必須有快速接頭,且快速接頭功能要良好。
4.2氧乙炔帶檢驗及報廢標準
4.2.1新購的氧乙炔帶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在氧乙炔帶的表面要標注有允許壓力或工作壓力的字樣。(氧氣帶工作壓力1.5mpa,乙炔帶工作壓力0.3mpa)
4.2.2氧乙炔帶沒有上述標注的,需經車間(部門)壓力檢驗合格方可使用。
4.2.3氧乙炔帶的帶體斷面檢查不得有分層現象,否則作報廢處理。
4.2.4氧乙炔帶的表面無磨損、燙傷、裂紋或化學侵蝕現象,否則作報廢處理。
4.2.5發生過回火的氧乙炔帶需檢查其內部保護層,保護層不得有燒損現象,否則作報廢處理。
4.2.6氧乙炔帶的接頭必須使用鐵質接頭,10米內接頭不得超過兩個,整盤帶接頭不超過20個,否則作報廢處理。
4.2.7氧乙炔帶的檢驗使用壓縮空氣作為檢驗氣體,并將線帶放到水中檢查是否漏氣。
4.2.8氧氣帶的檢驗壓力為0.7mpa,乙炔的檢驗壓力為0.3mpa,并帶壓10秒。
4.2.9壓力檢驗時帶體不得有漏氣、鼓包裂紋等現象,否則作報廢處理。
5本規定由安監部制定并負責解釋,自2005年11月1日起執行。
篇3:皮帶電氣焊維修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皮帶工區電氣焊工是本工區的燒焊維修作業的安全第一責任者,負責本職工作崗位上的安全生產工作。電氣焊工必須掌握煤礦安全生產專業知識和相關專業知識并依法經過培訓、取得安全資格證。
一、崗位職責
第1條、必須熟練掌握以下基本知識,并掌握工作地點的安全生產注意事項和防、滅火知識。1、機械圖紙的識圖知識。2、常用金屬材料熱處理的一般知識。3、氣割、電焊工基本知識。4、焊接工藝及應力變形知識。
第2條、皮帶工區電氣焊工應完成下列工作:1、各種結構件制造、安裝中的割、焊工作。2、各種機械零件、構件的焊補及拆卸工作。3、工區安排的其他工作。
第3條、施工前要穿戴好合格的防護用品,準備好所使用的工具、材料。
第4條、施工前要檢查好電焊、氣割設備的完好性和安全性:1、電焊機接地線牢靠,接地電阻小于4歐姆,接地線斷面裸銅線大于12mm2。2、氧氣瓶、乙炔瓶間隔5米以上,距離割焊地點和其他火源10米以外的地方,閥門、氣帶不得漏氣、不沾油污。3、乙炔瓶必須直立且有防倒措施。
第5條、施工前要對割焊地點進行全面檢查,充分灑水降塵,井下還要檢查瓦時濃度。
第6條、施工地點要備齊兩個以上合格的滅火器和裝滿水的水桶一個。發現有發火跡象時及時滅火救護。
第7條、施工結束后,要全面檢查施工現場并充分灑水,收齊工器具和物品,清理好施工現場衛生。
第8條、進行高空作業時要佩戴好安全帶,并生根牢固。高空作業要有專人監護。
第9條、當出現異常情況或現場不符合施工要求時,不得進行電氣焊工作。
第10條、進行維修作業時,要嚴格按照礦下發的《停送電管理規定》執行。嚴禁帶電作業,檢修時必須切斷電源,懸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的警示牌,并設專人監護。
第11條、電氣焊維修工嚴禁玩崗、睡崗、空崗、酒后上崗。
第12條、每次工作結束后,要認真填寫檢修記錄,并向有關領導匯報工作情況,將檢修內容、處理結果及遺漏問題與司機交代清楚。
二、責任追究
第13條、煤礦發生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電氣焊工降級直至開除的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煤礦事故的;
(二)依照、故意破壞煤礦事故現場的;
(三)阻礙、干涉煤礦事故調查工作,拒絕接受抽查取證、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
第14條、電氣焊工對“三大規程”和有關安全制度、規定的執行負直接責任。
第15條、電氣焊工對所維修設備設施的維修工藝負直接責任。
第15條、電氣焊工對及時排除故障,解決生產中存在的設備問題,確保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負直接責任。
第17條、電氣焊工對持證上崗,無證不得上崗工作負直接責
任。
第18條、電氣焊工對掌握觸電急救法和人工呼吸法及電氣設備防、滅火知識等應急處理負直接責任。
第19條、電氣焊工嚴禁帶電作業,檢修時必須切斷電源,懸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的警示牌,并設專人監護負直接責任。
第20條、電氣焊工對單位的機電事故,按規定及時匯報處理,
并做好記錄,不得隱瞞事實或制造假象,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搞好事故分析負直接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