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高壓用電設備安全要求

高壓用電設備安全要求

2024-07-12 閱讀 6400

高壓用電設備安全要求:

(1)控制電源開關關閉后,外引線和插頭處無高壓余電。

(2)儲存高壓電能部件:高壓電容、電池等,必需通過外接接觸器隔離引出。即關閉鑰匙開關后無高壓漏電可能。

(3)配備高可靠的短路過載保護電路。杜絕高壓電源短路。

(4)儲存電能部件必需防水設計。

(5)儲電部件防水和密封是矛盾的!但是在野外工作的汽車決不可使用室內高壓電器。大雨和水淹是無法避免的!

注意高壓線纜的破皮打火危險。高壓線纜采用雙層護套。采用橙色外皮,明顯區分低壓線纜。高壓線纜遠比低壓風險大!

氫氣系統頂置設計及防振松設計。

加裝漏電檢測器。

生產、維修和使用人員的重點強調高壓安全培訓。

避免維修人員現場打開部件箱體檢修。

傳統汽車電壓一般12V24V,無觸電危險。高壓電動汽車就有本質區別。所以要特別強調,高壓安全問題!

電力機車的接觸人群專業化高,而汽車有可能開車的人去摸!甚至旁人摸電!

談及新能源汽車,人們談論最多的是要在‘三電’(電機、電池和電控)技術和成本等諸多要素上的突破。而實際應用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零部件系統——高壓電氣系統。”這是德爾福派克電子/電氣架構系統亞太區總工程師李茗在日前上海慕尼黑電子展上汽車電子論壇主題演講的開場白。高壓電氣系統究竟給新能源汽車帶來什么樣的挑戰,德爾福派克電子/電氣架構又有怎樣的解決方案。作為德爾福派克一名資深的總工程師,李茗在論壇上和論壇后做了詳細的解讀。

高壓電氣系統的挑戰

高壓電氣系統的作用是把燃料電池、動力電子元器件、零部件,以及電機等全部連在一起。與傳統燃料汽車相比,新能源車從輕度混合、中度混合、全混合,到全電動車發展的進程中,電壓也逐級升高,需要解決諸多問題。

微混模式(啟/停系統),一般都是用12V的電池(有些用14V)。相對于傳統車,主要變化是交流電機的應用。而交流系統的引入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電磁干擾。從前的低壓系統都是直流系統,電磁干擾問題并不顯著,而現在有了大電流交流的應用,電磁屏蔽(抗電磁干擾)就變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中混模式的新能源汽車,最大的不同是高壓電池包的引入,電壓達到120V,甚至更高到144V,而提供給交流電機的電流通常在100A-150A之間,這給整個高壓電氣回路帶來挑戰。除了同樣要解決交流電機的抗干擾問題外,還需要解決高壓線束帶來的安全隱患問題。這是因為,電池包通常在車的后部,而交流電機卻在汽車的前部,這就需要高壓系統穿過整輛車。傳統的低壓結束可以從車的內部穿過,高壓線束如果也從車內穿過,會帶來相當大的安全隱患。因此,高壓線束需要從車的外部穿過,而這又對高壓電氣系統的機械防護提出了新的課題。

全混合動力汽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技術類型相似,電池電壓在288V-360V之間,電機的功率也通常從10多kW上升到25kW以上,最高可能到40多kW-60kW。在這種高電壓大功率下,電流高達250A甚至300A。通常這樣等級的電流,只有在工業場合大功率用電設備才會應用,現在要應用在汽車上,對汽車的空間和載重量提出了新挑戰。

高壓線束的挑戰

高壓電氣系統涉及到的零部件包括高壓線束、接插件和動力配電系統。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全電動車還涉及到充電系統,這些都是高壓電氣系統的范疇。新能源車高壓電氣系統所面臨的挑戰是通過這些零部件來逐一解決。

首先是線束。線束電流的升級意味著線束直徑必須非常粗,這對布線走向以及電磁干擾及屏蔽就變得非常重要。因此,線束機械防護非常重要,因為電動汽車的高壓線束通常是布局在車外。如此粗的高壓線束要在最小的空間布置,還要考慮到它的防護性和抗干擾,這需要有新的解決方案。另外還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些線束所處的高振動環境。線束在振動的過程中會產生磨損,因此對于線束質量而言,如何優化布置方案和抗疲勞設計都是新的挑戰。

應對上述挑戰,目前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現在國內普遍使用的技術,即將線束置于塑料線槽內。其特點是成本低,缺點是它要求的空間比較大,對線束也不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另一種技術是日本和美國的汽車公司常用的彎管技術。即用輕質金屬管作保護,將線束從金屬管內穿進去,然后把裝有線束的金屬管一起彎成與底盤走勢相同布局的形狀。線束通常是柔性部件,用了這種技術后便高壓線束變成剛性部件了,就如同機械零部件。這種彎管技術易于安裝,機械保護性能優于塑料線槽。

德爾福在線束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開發了相對應的技術。如上述的彎管技術,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供應商掌握。另外德爾福在比較局促的前艙大功率高壓線的布置上,可以運用模擬仿真技術,來優化設置,達到減少線束疲勞的目的。

連接器的挑戰

電氣系統的故障報修占整車故障報修的比例較高,由于連接器是整個高壓電氣回路中最薄弱的一個環節,其出現故障的幾率也是最高。因此,對于高壓系統來說,連接器的質量尤其重要。這就對高壓連接器提出了很多較高要求。第一是安全性,第二是持久性和耐用性。

高壓連接器對安全性最基本的考慮是:第一,比如帶電的觸頭的設計必須有保護,使人手不容易碰觸到;第二,如何保證在接插件插拔的時候是不帶電操作;第三,在帶電的極點之間必須保持一個安全距離,因為應用環境可能比較潮濕并且有灰塵,甚至灰塵里面可能含有一些導電物體,如果沒有一個安全的距離,就會導致短路故障,這都是一些設計原理。除此之外,實用性、便利性,連接件尺寸以及其成本等都是零部件開發商必須要考慮的。德爾福通過多年的積累,開發了很多類連接器產品,涵蓋了從電池包應用,電機,和各種高壓用電器的連接。

“高壓用戶”的多樣化需求

在混合動力汽車中,由于運用了高壓電,車內的電力產品如電機、空調等可以變得很小。傳統汽車上的空調是由發動機帶動的,而對于混合動力或電動車來說,不一定有發動機,此時汽車空調通常選用電動空調,所以就有了第一個“高壓用戶”。第二個高壓用戶是電動助力轉向。在傳統汽車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往往采用12V的系統,當混合動力的電動車有了高壓系統時則應該借助高壓電力將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做得更小更便宜。

還有一類是加熱器,如電動加熱器、助力轉向泵等,可以派生出很多高壓電器產品,這就意味著從后部電池出來的高壓回路到了前艙后需要分流,因為有不同的用電器,自然導致了對高壓配電盒的需要。同樣,如何保證這些產品的安全性,電磁干擾及屏蔽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對高壓配電盒的密封保護,對電路性能的保護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考慮到上述設計的要求,高壓配電盒產品往往比較笨重。德爾福正在與業內同行積極研究如何使用一些代用材料或者新型的技術,來進一步減少高壓配電盒的體積和重量。

此外,電氣系統的集成技術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這也是德爾福的特長。德爾福希望發揮在傳統汽車和電動汽車方面的系統集成能力,協助主機廠打造世界領先的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

篇2:企業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要求

企業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要求

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生產施工現場給安全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尤其是臨時用電現象比較普遍,觸電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加強臨時用電安全管理,防止觸電事故,以保障設備和人員的安全,是廣大管理人員的職責和義不容辭的義務。這就需要把臨時用電安全管理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具體要求如下:

一、臨時用電總電源由配電室引出,供至現場總配電箱,各分配電箱提供各用電設備、開關箱電源,施工單位需要接臨時電源時,必須到安全辦辦理臨時用電許可證,電儀車間方可給予安排接線。

二、合理選用電器裝置是減少觸電危險和火災爆炸危害的重要措施,在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必須采用封閉式電氣設備;在易燃易爆的環境中必須采用防爆電氣設備。

三、各配電箱均設接地裝置,接地電阻小于4Ω,所有電器設備金屬外殼用專用保護零線連接施工現場的電力系統,嚴禁用大地作地線或零線,專用保護零線由配電室的零線引出,零線不得裝設開關或加裝熔斷器。

四、線路的鋪設,需要的線徑、絕緣等級,嚴格執行用電規范安全要求。

五、為了防止人體觸電或接近帶電體,在施工現場必須設置遮攔、護罩、護蓋等安全裝置,以防觸電。

六、對配電箱進行檢修、檢查時,必須將前一級相應的電源開關分別斷開,并懸掛有人工作的標識牌,嚴禁帶電作業。

七、送電操作順序為:總配電柜→分配電箱→開關箱;停電操作順序為:開關箱→分配電箱→總配電柜。

八、使用手持電動工具時一般使用36V安全電壓,其金屬外殼必須可靠外接地或接零,使用人員應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或站在絕緣墊上作業。

九、照明電源應獨立設置,與設備電源分開,導線使用移動耐磨、絕緣良好的護套軟線,進入容器作業照明線路、電動工具一般要求使用安全電壓36V。

十、電焊機的焊接現場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有易燃易爆物的現場嚴禁動火,確需動火時必須清理好現場,在有關部門同意后,在有人監護的前提下,方可動火。電焊機的電源線、二次線必須完整,絕緣良好,電焊機的外殼必須有良好的接地,電焊機不應放置在有水或潮濕的地方,露天放置應設防雨篷或防雨罩。

希望各施工、生產管理部門嚴格執行臨時用電的安全管理規定和要求,嚴格執行臨時用電的有關技術規定,監督本單位臨時用電的使用情況,建立臨時用電巡回檢查制度,發現問題及時制止,確保臨時用電設施完好,杜絕觸電事故的發生。

篇3:項目場內施工臨時用電要求

開發項目場內施工臨時用電要求

(一)場內施工臨時用電的方案審批

1、設備總容量在50KW及以上或用電設備在5臺及以上的臨時用電必須由臨時用電單位編制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含施工用電方案)。

2、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必須履行“編制、審核、批準”程序,由用電單位電氣工程技術人員組織編制,相關部門審核及具有法人資格企業的技術負責人批準,經工程部審批后實施。變更用電施工組織設計時應補充有關圖紙資料,經工程部重新審批后實施。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經編制、審核、批準部門和使用單位共同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內必須包含用電設備負荷表、負荷計算書、配電系統圖、平面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