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能計量信息管理的管理內容辦法

電能計量信息管理的管理內容辦法

2024-07-11 閱讀 7036

電能計量信息管理的管理內容與方法

1計劃管理的內容:制定電能計量裝置(電能表、計量用電力互感器、高壓計量箱、電能計量標準設備等)的購置計劃、周期檢定計劃、周期輪換計劃、用表計劃、二次壓降測試計劃等。所有計劃應經過制定、審核、批準、實施等步驟,對計劃具有跟蹤查詢功能。

2資產管理的內容:對電能表、互感器、計量箱、標準裝置等電能計量設備進行新購入庫和資產流轉的全過程跟蹤管理。對資產能進行條碼管理。電能計量資產檔案應分類管理、內容詳實、查詢方便,包括:標準設備檔案,電能表檔案,電壓互感器檔案,電流互感器檔案,其他測試儀器儀表檔案。

2.1標準設備檔案的內容:資產名稱、資產編號、型號、規格、等級、常數、脈沖常數、制造廠名、出廠編號、下次應檢日期、上次檢定日期、測量范圍、檢定單位、檢定證書編號、檢定時間、檢定結果、購置日期、購價、使用日期、報廢日期、報廢原因、使用單位、標準設備使用狀態、管理人、產權單位等。其中:

標準電能表檔案的內容為:型號、標準電能表類別、接線規定、額定電壓、額定電流、準確度等級、常數;

標準電流互感器檔案的內容為:型號、準確度等級、容量、一次額定電流、二次額定電流、二次負載;

標準電壓互感器檔案的內容為:型號、準確度等級、容量、一次額定電壓、二次額定電壓、二次負載;

標準檢定裝置檔案的內容為:檢定裝置的類別、型號、準確度等級、電壓、電流;

指示儀表檔案的內容為:型號、準確度等級、測量范圍。

2.2電能表資產檔案的內容:資產名稱、產權、資產編號、型號、規格、等級、常數、計費時段、脈沖常數、止逆否、制造廠名、出廠編號、購置日期、購價、使用日期、報廢日期、報廢原因。

2.3互感器資產檔案的內容為:資產名稱、產權、資產編號、制造廠名、出廠編號、型號、容量、等級、變比、出廠日期、報廢日期、報廢原因、一次電流、二次電流、二次容量、頻率、負荷、功率因數、額定電壓、額定電流、一次電壓、二次電壓等。

2.4高壓計量箱資產檔案的內容為:資產名稱、產權、資產編號、制造廠名、出廠編號、型號、規格、等級、型式、一次電壓、二次電壓、電壓二次容量、電流二次容量、額定電流比、采用電流比、電壓比、出廠日期、購置日期、檢定日期、價格、使用日期、使用狀態、使用用戶、報廢日期、報廢原因等。

2.5其他設備的資產檔案的內容為:資產名稱、產權、資產編號、制造廠家、出廠編號、型號、規格、等級、出廠日期、檢定日期、價格、使用日期、報廢日期、報廢原因等。

2.6資產查詢:能實現資產檔案信息的分類和統計查詢,查詢條件可根據檔案信息中的特征進行組合查詢。

3檢定信息管理的內容:

3.1安排實驗室修理和檢定計劃,記錄修理和檢定工作信息,記錄檢定結果;

3.2實驗室檢定實現計算機自動檢定,以數據中心模式進行管理,實現數據共享;

3.3檢測數據檔案信息:根據以下數據,應用計算機分析每一計量器具或標準的計量性能并作出工作安排,特別是按年、季分別生成電能表的輪換計劃、抽檢計劃和現場檢驗計劃,進行誤差和表計的統計。

3.3.1標準計量器具歷次送檢檢定的數據;

3.3.2標準裝置歷次檢驗數據;

3.3.3電能表、電力互感器現場檢驗數據;

3.3.4電能表歷次檢定原始記錄;

3.3.5互感器檢定原始記錄;其他測試設備及儀器的歷次檢定數據。

3.4檢定數據檔案信息:

3.4.1標準電能表歷次送檢的檢定數據。主要內容包括:資產名稱、設備、型號、電壓、電流、等級、常數、生產廠家、出廠編號、檢定日期、有效日期、誤差數據、檢定人員、審核人員、結論。

3.4.2標準電力互感器歷次送檢的檢定數據。主要內容包括:資產名稱、資產編號、型號、電壓、電流、等級、變比、生產廠家、出廠編號、檢定日期、有效日期、誤差數據、檢定人員、審核人員、檢定證書編號、結論。

3.4.3電能表檢定裝置歷次檢驗的檢定數據。主要內容包括:資產名稱:設備、型號、電壓、電流、等級、常數、生產廠家、出廠編號、檢定日期、有效日期、誤差數據、檢定人員、審核人員、結論。

3.4.4互感器檢定裝置歷次檢驗的檢定數據。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信息:資產名稱:設備、型號、電壓、電流、等級、常數、生產廠家、出廠編號、檢定日期、有效日期、誤差數據、檢定人員、審核人員、結論。

3.4.5電能表實驗室檢定歷次的原始檢定數據。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信息:所屬單位、設備名稱、型號、電壓、電流、等級、常數、生產廠家、出廠編號、檢定日期、有效日期、誤差數據、起動試驗、走字實驗、耐壓試驗、時鐘試驗、潛動試驗、示度、檢定人員、審核人員、結論。

3.4.6電能表修調前實驗室檢定的原始檢定數據。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信息:所屬單位、型號、電壓、電流、等級、生產廠家、出廠編號、檢定日期、使用年限、誤差數據、起動試驗、走字實驗、耐壓試驗、潛動試驗、檢定人員、審核人員、結論。

3.4.7互感器實驗室檢定歷次的原始檢定數據。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信息:所屬單位、型號、電壓、變比、等級、生產廠家、出廠編號、檢定日期、有效日期、誤差數據、耐壓試驗、檢定人員、審核人員、結論。

3.4.8電能表現場檢驗原始數據。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信息:所屬單位、使用單位、安裝地點、型號、電壓、電流、等級、生產廠家、出廠編號、檢驗日期、誤差數據、電壓、電流、功率、功率因素]檢驗人員、審核人員、結論。

4計量標準裝置管理:

4.1建立計量標準裝置檔案,記錄標準裝置歷次檢驗誤差數據,記錄計量標準裝置變更、轉移、調用情況。

4.2建立計量標準檔案,記錄計量標準器具歷次檢驗數據。

4.3計量標準裝置考核及周期檢驗管理。

4.4建立報廢計量標準裝置和計量標準器具的處理記錄。

5電能計量運行管理:

5.1運行中的電能計量裝置檔案管理:通過該檔案可對任一計量器具的整個運行過程進行了解,也可以客戶為線索,查詢統計在該客戶中使用過的電能表;根據該檔案計算機應能制定出電能計量裝置現場檢驗計劃、輪換計劃和抽檢計劃并統計各類電能計量器具的運行情況。

5.1.1按運行電能計量器具的資產編號建立運行電能計量器具分類一覽表;

5.1.2運行關口電能計量點配置圖及其計量裝置配置和歷次變更情況記錄;

5.1.3高壓電能計量點配置圖及其計量裝置配置和歷次變更情況記錄;

5.1.4分區、分類、按戶建立運行低壓三相電能計量裝置配置及歷次變更情況記錄;

5.1.5分區、分類、按戶建立在用單相電能計量裝置配置及歷次變更情況。

5.2運行檔案信息管理:

5.2.1按運行電能計量裝置的分類建立檔案信息。主要內容包括:產權、安裝地點、供電線路、供電方式、供電電壓、月用電量、電壓變比、電流變比、變壓器容量、計量點類別、計量方式、投運日期。

5.2.2高壓電能計量裝置配置及歷次變更記錄。主要內容包括:產權、供電線路、供電電壓、開關編號、廠局類別、月電量、電壓變比、電流變比、計量點類別、計量方式、投運日期。

5.2.3低壓電能計量裝置配置及歷次變更記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的信息:所屬單位、使用單位、安裝地點、供電線路、開關編號、月用電量、電壓變比、變壓器容量、計量點類別、計量方式、投運日期。

5.2.4單相電能計量裝置配置及歷次變更記錄。主要內容包括:產權、安裝地點、供電線路、電流變比、計量點類別、投運日期。

5.2.5故障差錯事件記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信息:所屬單位、使用單位、安裝地點、供電線路、供電電壓、月用電量、電壓變比、電流變比、計量點類別、差錯日期、差錯原因、差錯電量、退補電量、退補電費,差錯故障處理意見。

5.3電能表現場檢定原始數據管理。主要內容包括:所屬單位、使用單位、安裝地點、型號、電壓、電流、準確度等級、出廠編號、生產廠家、檢驗日期、誤差數據、電壓、電流、功率、功率因素、檢驗人員、審核人員、結論。

5.3.1互感器現場檢驗原始數據管理。主要內容包括:所屬單位、使用單位、安裝地點、線路名稱、開關編號、型號、電壓、電流、變比、準確度等級、出廠編號、生產廠家、檢定日期、誤差數據、檢定人員、審核人員、結論。

5.3.2二次壓降歷次測試的原始數據管理。主要內容包括:所屬單位、使用單位、安裝地點、線路名稱、開關編號、電壓、誤差數據、檢定日期、合成誤差、檢定人員、審核人員、結論。

6人員管理:

6.1電能計量管理機構應建立電能計量人員的計算機管理檔案。

6.2建議的電能計量人員檔案,應能按性別、年齡、工作年限、檢定證號、學歷等進行查詢統計。

7技術檔案管理:記錄和查詢計量標準考核(復查)檔案、計量標準合格證書、計量檢定驗證及大客戶計量檔案管理、法規、文件及技術資料檔案。

7.1技術資料應實施分類管理,包括:

7.1.1《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及其配套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及其配套法規;

7.1.2各類標準及規程;

7.1.3各類證書及計量標準考核文件;

7.1.4文件檔案;

7.1.5各有關一次、二次接線圖,計量點配置圖,電能計量裝置圖紙等資料;

7.1.6標準裝置(或檢定裝置)、標準器及試驗用儀器儀表等的說明書、圖紙等;

7.1.7各種管理制度等。

7.2技術資料管理應做到到內容全、版本新、檢索方便和保管妥善。

7.3應用計算機進行資料的檢索和管理,積極推行并逐步實現技術資料的計算機信息化。

7.5根據標準裝置(或檢定裝置)考核證書、標準器檢定證書和有關管理辦法的規定制定標準考核申請計劃和送檢計劃。

8統計報表管理:

8.1按照DL448-2000要求,從計量數據庫中提取數據,引用報表統計工具形成自助報表;

8.2根據有關規定生成和調用固定報表;

9網絡平臺:

9.1應保證電業局、供電局廣域網絡的安全暢通;

9.2各供電企業應根據國家電網公司、省電力公司統一的網絡通信規劃建設局域網,要求采用高速寬帶網組成主干網。

9.3供電局與供電局之間采用高速寬帶網(或2M以上的組網方式),要求有備分鏈路。

10數據庫平臺:

10.1統一數據庫平臺設置;

10.2全省統一規劃數據庫平臺;

10.3以電業局為單位建立一個數據處理中心,數據管理采用高度集中管理模式;

10.4數據庫平臺的建設應遵循的原則:

10.4.1必須采用大型關系型分布式數據庫,具有較高的容錯能力、恢復能力以及較強的安全保護措施;

10.4.2必要時(特別是采用容災方案時)數據可按區域劃分存放于不同的服務器上,但各服務器上的數據必須保證組成統一的邏輯數據庫;

10.4.3數據庫選型要求:

10.4.3.1采用分布式,能支持各服務器節點的透明性和分布式事務處理的完整性;

10.4.3.2并發處理,要求能夠實現多個客戶端應用程序同進并發訪問數據庫;

10.4.3.3負荷分擔,能通過數據庫級的表分割能力,使得庫表能合理分布到多個磁盤上;

10.4.3.5數據共亨,各個應用子系統能同時使用或訪問網上統一邏輯數據庫。

篇2:副經理安全生產職責(電氣船舶環保計量管理)

1、在部經理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標準、規定和安全生產政策,嚴格執行上級和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協助制訂或修訂相關作業和本部門各工種、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和工藝標準,完善本部門的安全管理規章及安全措施,并檢查、落實執行情況。

1、負責組織召開供配電的技術、安全工作會議;

2、組織落實船舶更新計劃;

3、負責公司環保、計量管理工作;

4、負責組織供配電設備、設施、線路的管理;

5、負責組織船舶維修、保養和改造計劃的實施、驗收;

6、負責組織電氣設備、設施的維修、保養和改造計劃;

7、計劃、組織輔助船舶的安全技術檢查和管理;

8、組織處理輔助船舶機損事故;

9、參與制定本部的各項管理措施;

10、參加公司技術工作會議,匯報輔助船舶、電氣管理工作情況,按會議部署組織實施;

11、及時匯總整理并上報集團公司環保檢查,船舶修理狀況;

12、進行船舶修理的技術管理,船舶運行成本的分析;

13、組織碼頭地磅的檢修;

14、協助經理做好供配電管理、電氣技術管理、環保、計量管理、輔助船舶管理工作,貫徹執行公司及本部的各項規章制度;

篇3:汽車維修標準與計量管理制度

1、全廠汽車維修技術標準和計量器具由廠部負責,并確定由計量員進行統一管理。計量員應按技監部門要求取得崗位證書,并接受技監部門的技術指導。

2、汽車維修技術標準、相關標準和本廠主修的各種車型技術資料等,必須分類保存,并建立索引目錄。借閱者應按規定辦理借用手續,用后迅速歸還,不得私自留存,不得損壞遺失。

3、要及時收集有關技術標準和技術資料。當新標準代替舊標準或某種車型淘汰后,原保存的該標準和資料經廠長批準后可以不在保存,但不得擅自處理。

4、全廠職工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的計量法規和規章。計量員應認真實施計量監督、檢查和管理,建立有關臺賬,制定有關計劃等,保證計量器具量值的準確可靠,以確保維修質量。

5、計量器具的檢定和維修必須嚴格按技監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對國家列入強制檢定目錄的計量器具(如壓力表、聲級計、有關量具等),必須按規定的檢定周期送技監部門檢定,不得自行檢定或維修。

6、一般計量器具和檢測儀器的檢定,由計量員每年進行一次,對計量精度高或使用頻率高的計量器具和檢測儀器,每半年進行一次。如遇本廠無能力檢定和維護的,應送有關部門進行檢定和維護。

7、對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必須取得計量合格正后才能使用;對損壞修理后的計量器具和檢測儀器,必須有計量合格證(即MG標志)方準使用。

8、凡超過檢定周期而未送檢的計量器具一律不準使用;對達不到精度要求或誤差較大的計量器具和檢測儀器,應根據實際情況和計量規定,作降級使用或報廢更新。檢定和維修結果及降級使用原因等必須及時記入設備臺賬中,以備后查。

9、使用計量器具和檢測儀器必須輕拿輕放,不準撞擊。精密量具不得在粗糙的表面上測量。量具用后應擦干凈,要防銹、防腐、防碰。使用檢測儀器前必須先調“0”位,儀器如有失準或損壞,應送制造廠定點的維修站進行修理,嚴禁擅自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