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職業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2024-07-11 閱讀 4016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安全生產,保護勞動者健康及相關權益,促進公司的經濟發展,實現公司所確定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職能:

1)、負責制定公司安全隱患排查、職業危害預防、安全應急預案等安全相關制度。

2)、負責公司職工安全教育及安全培訓,加強職工安全意識,杜絕安全事故發生。

3)、負責安全防范措施的執行,事故分析處理及事故應急救援。

4)、負責公司矛盾糾紛化解,重點防控、重點目標的保護工作,確保公司安全、環保和諧、穩定。

(二)、防護措施:

作業場所防護措施:

1)、各部門應根據本單位的具體情況識別、確定本部門的危害種類,并制定相應的防護措施

2)、在確定職業危害場所的醒目位置設置職業危害告知警示標志。

3)、車間、崗位等有大量粉塵時,應配備行之有效的降塵設施和設備,

4)、在封閉和有度有害氣體場所作業時,要采取強制通風措施,配備行之有效的通風設備,并派專人巡視。

5)、對從事高危職業危害作業人員,工作時間應嚴格加以控制,并有針對性的急救措施及救援預案。

6)、從事有職業危害的職工應按照規定定期進行身體健康檢查,公司將檢查結果告知本人,并將體檢報告存入檔案。

個人防護措施:

1)、加強對作業人員的職業危害教育,提高對職業危害的認識,了解其危害并找出自我職業危害防治辦法。

2)、接觸粉塵作業的人員,在工作中應盡量降低崗位粉塵濃度,并正確佩戴防塵口罩,嚴禁未經防護而上崗。

3)、電氣焊作業人員在工作中應注意作業環境保持通風,必要時需佩戴防毒口罩,上崗前必須正確配戴好相關安全用品(安全帽、防護鏡、絕緣靴、防護手套等)嚴禁未經防護而上崗。

4)、進行噪聲較大作業時人員要佩戴防護耳罩,并減少作業時間。

5)、進入有輻射區作業時必須穿戴好防護服,并配有個人劑量筆監測,并派專人巡視。

6)、廠期從事高溫,有毒有害氣體作業人員應盡量減少工作時間,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飲用水,并佩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嚴禁未經防護而上崗!

(三)、安全檢查措施:

1)、公司各部門除進行經常檢查外,每月還定期組織各部門進行聯合檢查包括(安全、職業危害、衛生、設備、勞紀等),這幾種檢查結合進行。

2)、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必須有明確目的、要求和具體計劃,建立由總經理負責,有關人員參加的安全生產檢查組織,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安全生產檢查應當始終貫徹領導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依靠群眾,遍檢查,遍改進,并及時地總結經驗。

4)、生產期間每月20日安全聯合檢查,安全領導小組成員無故嚴禁缺席,對查出的問題及時糾正,處理、更正、并記錄入檔。

(四)、安全事故管理辦法:

1)、對違章、違紀、違反安全操作規程、未經安全防護上崗人員每次處罰20元,造成事故發生責任人按損失的30%處罰。

2)、對限期整改的設備、設施未按期整改的對責任人處罰30元,造成事故發生責任人按損失的30%處罰。

3)、未經安全培訓私自上崗,對本人及批準上崗人處罰40元,造成事故發生責任人按損失的40%處罰。

4)、對違章指揮,不聽勸阻人員處罰50元,造成事故發生責任人按損失的50%處罰。

5)、對不認真執行設備安全標準(跑、冒、滴、漏)設備環保衛生不打標,經查出每次處罰部門30元,造成事故發生責任人按損失的30%處罰。

6)、違章造成重大安全事故須經公司決定,按情節嚴處。

篇2:化工企業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為有效地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保護廣大職工的身體健康,全面提升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經研究決定,對職業衛生安全管理作如下規定:一、公司成立職業衛生安全管理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成員:

?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工作的分工1、××部負責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對有毒有害崗位進行分類,建立職業危害人員的檔案。2、××部負責組織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安全檢測工作,督促落實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整改和整治,以及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申報工作。3、項目辦負責新、擴、改建工程的職業安全衛生“三同時”具體實施工作。4、××部負責建立職業衛生檔案,組織有毒有害崗位人員的健康查體和職業病的醫治工作。5、各生產單位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整改和整治工作。6、外來施工和務工人員的職業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由歸口管理單位負責。

?三、崗位和人員的確定按照職業病危害因素和國家有關標準,確定公司內具有職業病危害的崗位和人員,并建立職業危害人員的個人檔案。

?四、培訓與教育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人員,上崗前和在崗期間要組織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遵守職業病防治的各項規定,指導從業人員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和防護設備。

?五、健康檢查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人員,上崗前要經過職業健康檢查,有職業禁忌的不得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在崗期間要組織進行定期職業健康檢查,發現有與從事作業相關的健康損害人員,應及時調離原工作崗位,同時要妥善安置;離崗時也要按規定組織健康檢查。每次的檢查結果要告知作業人員。

?六、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與整治按照確定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公司定期組織對危害因素進行檢測,粉塵、噪音、有毒有害物質等每年檢測一次(煤氣隨時檢測)。檢測數據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要徹底整改整治或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確保達到國家規定標準。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也要不斷增加投入,努力降低危害程度。

?七、危害告知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危害和檢測結果要如實地告訴職工,各有關單位、部門要采用廣播、簡報、宣傳欄、有毒有害物質周知欄、安全教育培訓、提供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等多種有效形式,對職工進行宣傳,使職工了解所從事的工作中的危害,掌握預防和應急處理措施。

?八、新、擴、改建項目安全衛生“三同時”新、擴、改建項目要努力搞好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和職業病危害評價工作,積極貫徹職業病防護設施的“三同時”規定,做到新、擴、改建項目本質安全,從源頭上杜絕職業病危害因素。

?九、安全防護具有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單位,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預防控制,做好安全防護:1、采用工程技術措施,實現本質安全,如在有毒有害場所安裝通風機、通風帽、有毒有害氣體泄漏報警儀,通風廚、隔離操作室等。2、加強防護、減少職業傷害,公司為消除或降低職業病危害因素所安裝的設施、配備的個體防護用品,必須按規定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不按規定使用。3、加強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在作業時處于上風側,工作完畢講究個人衛生,洗浴換衣,盡可能不在通風不暢的場所作業,必要時應開啟強制通風設施,在有危害的場所不得飲水進食。4、加強管理,規范作業行為,在作業時應認真遵守公司的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職業衛生規程,各單位要嚴格檢查,嚴肅查處。

?十、防護用品和設施管理供應處要按計劃購進合格的安全防護器材、用具;各單位要在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工作場所設置警示標志、報警設施、沖洗設施和應急撤離通道,配置防護裝置,配備必要的現場急救用品,并對防護用品、設施進行維護、保養、檢修和定期檢測,保證其正常運行、使用,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

?十一、對易發生急性職業病作業的要求進入設備、容器作業,抽堵輸送危險化學品的管道盲板作業等易發生急性職業病的作業,必須按規定辦理相關票證,落實好防護措施、救護措施和責任人,確保不發生急性職業病事故。

?十二、急性職業病事故的處理發生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各單位要根據所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采取正確的處理措施,迅速組織救援人員進行搶救,同時通知公司設安處和公司醫護人員,必要時請求縣或市醫院救護。

?十三、學習貫徹職業病防治法職業病防治法及其配套的其它法律法規為公司搞好職業病防治提出了新的要求,防治工作實現了有法可依。各單位要認真組織學習貫徹《職業病防治法》,按照該法規定開展防治工作,進一步提高公司的職業病防治水平和職工的自我防護能力。

篇3:作業場所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1、為了規范場所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特制訂本制度,本制度適用于臨猗分公司。

2、職業衛生主要包括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煤塵、粉塵、有毒有害物質、噪音等對環境和操作人員造成的傷害。

3、安全部門負責職業衛生的監督檢查工作;各分廠設備處負責生產設備設施跑、冒、滴、漏控制工作;分廠安環處負責煤塵、粉塵、廢氣、廢渣、廢水等污染控制治理工作;職工醫院負責職業病防治工作。

4、各單位加強生產過程的控制和管理,消除設備、工藝的跑、冒、滴、漏,使工作場所和環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濃度達到國家允許的范圍內。

5、有煤塵、粉塵的作業崗位和場所,必須采用濕法操作和隔離法操作,保證噴淋裝置完好,作業人員配備防塵口罩、護目鏡,減少與塵毒物質的接觸機會。

6、有毒有害物質的作業崗位和場所配置自動在線監測儀,崗位人員加強監控,做好檢測記錄,發現問題,積極處理,并加強自然和機械通風排毒措施;崗位人員配備相應的防毒面具。

7、各安全員負責對有毒有害崗位配備的防毒面具、氧呼吸器等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管理和檢查維護。。

8、人力資源部培訓中心必須對入廠人員進行上崗前職業健康培訓,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在崗期間職業健康培訓。

9、安全部門聯系國家有資質機構按國家規定,定期對存在職業危害因素進行進行檢測評價,根據檢測結果制定控制治理措施,并于每年向安監部門進行職業危害因素申報。

10、各分廠設備處定期開展“無泄漏”達標驗收工作;各分廠安環處定期開展“清潔文明”驗收工作;采取設備、工藝技術等控制措施進行綜合治理,為職工創造良好工作環境。

11、各分廠安環處對全廠衛生設施加強管理和維護保養,確保環保衛生設施正常運轉;同時加強廢氣、廢水排污治理工作,確保達標。

12、職工醫院要加強職業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培訓工作,提高防護能力。

13、職工醫院對新入廠的員工及崗位人員要進行嚴格體格檢查,建立檔案;人力資源部對職工醫院體檢查出的職業禁忌癥人員進行崗位調整。

14、職工醫院聯系有資質機構對職業病崗位人員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前體檢,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妥善保存,對于體檢過程中發現的疑似職業病患者和職業病患者要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

15、人力部門簽訂合同簽時對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人員進行告知。培訓中心定期對人員進行職業健康教育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