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培訓制度范本
為提高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根據《職業病防治法》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單位實際,組織對員工進行職業衛生法規、知識、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危害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維護的培訓,特制定本制度。
一、人事培訓部門會同職業衛生管理部門對員工進行上崗前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宣傳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員工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操作規程,指導員工正確使用預防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防護用品。
二、人事培訓部門會同職業衛生管理部門應根據法律規范等要求、用人單位實際情況及崗位需要,定期識別安全宣傳教育培訓需求,制定、實施安全宣教培訓計劃,提供相應資源保證。
做好安全教育培訓記錄,建立安全教育培訓檔案,實施分級管理,并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和改進。
三、職業衛生宣傳
1、用人單位利用公示欄、黑板報(墻報)、廠報、公示欄、會議、培訓、張貼標語等形式定期開展職業衛生宣傳。
2、部門車間要利用班前班后會、安全報閱讀、現場崗位職業病危害講解以及職業病危害標志牌標識、公告欄等進行職業衛生宣傳。
四、職業衛生教育培訓
(一)培訓內容
1、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與標準;
2、職業衛生基本知識;
3、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4、正確使用、維護職業病危害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
5、發生事故時的應急救援措施、基本技能等;
6、職業病危害事故案例。
(二)培訓的對象及方式
1、單位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
參加經安監部門認定的培訓機構組織的培訓,并持證上崗。根據證件有效時間,到期進行復訓。
2、入廠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訓
凡入廠新工人、新調入人員、新分配的大中專學生、來廠實習人員,由人事部門通知安全部門,并由安全部門組織進行用人單位、車間、班組三級安全生產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工作,成績歸檔存查。
1)單位級教育培訓內容:
(1)黨和政府關于職業衛生的方針、政策、法令,《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等。
(2)單位目標、管理組織、實施措施及生產工藝基本情況。
(3)綜合安全知識,用人單位主要危險區域和典型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4)用人單位的各種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總則。
(5)用人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防治知識
2)車間級教育培訓內容:
(1)本車間安全生產組織及生產工藝流程。
(2)本車間職業衛生操作規程,安全制度與規定。
(3)本車間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和典型事故的經驗教訓以及防范措施。
3)班組級教育培訓內容:
(1)本班組生產組織及生產工藝流程。
(2)本班組作業中的危害因素和應急防范措施。
(3)本班組崗位勞動保護用品佩戴、使用規定。
(4)本班組主要設備性能及安全規程以及主要環節的危害防范注意事項。
(5)本班組職業衛生操作規程和職業病危害防治措施規定。
(6)制訂實施師徒合同,包學、包會、保安全。
3、調換新崗位和采用新工藝人員的教育培訓
凡調換新崗位人員和采用新設備、新工藝的崗位人員,要重新進行職業衛生教育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作業。
1)用人單位安全管理部門負責組織進行職業衛生教育培訓,內容按“入廠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訓”要求執行。
2)采用新設備、新工藝的崗位人員,必須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和職業衛生教育培訓技術培訓學習,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3)告知崗位工人,新設備存在的危害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4、一般員工安全教育培訓
1)由用人單位每年對基層領導干部、班組長、專職安全人員進行一次安全管理和職業衛生知識安全教育培訓,并考試存檔。要求必須有簽到表、教案、考試卷紙及考分花名冊。
2)為了不斷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防治職業病危害意識,增強安全責任感。用人單位每年必須對在員工人進行不少于二十小時的安全教育培訓,要有計劃、簽到表、培訓教案、考試卷紙及考分花名表。
3)一般“三違”人員由車間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時間不少于一天;嚴重“三違”人員由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部門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時間不少于一周,并將“三違”人員安全教育培訓情況存檔。
4)培訓方式:定期教育與不定期教育相結合,采用課堂教學、觀看錄像、現場教育、參加上級組織培訓、邀請專家等形式;
五、培訓時間:按照國家安監總局的《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執行。
六、建立員工培訓教育檔案資料:
1、三級安全教育卡;
2、員工的安全試卷;
3、相關培訓證書的復印件;
4、其他有關資料。
七、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和財務部門應保證職業衛生宣傳教育培訓費用的落實。
篇2:公司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培訓規范
公司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培訓
1、積極開展職業衛生教育培訓工作,提高職工的職業病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的技能。
2、嚴格執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及轉崗職業衛生知識教育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職工遵守國家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操作規程。當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導致職業危害因素發生變化時,進行職業衛生教育培訓。
3、開展日常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班前、班后會及安全生產例會,進行職業衛生教育培訓。
4、結合事故案例開展職業衛生教育。
5、專(兼)職的職業衛生管理員必須參加衛生行政部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的職業衛生安全培訓。
6、主要負責人、職業衛生管理員每年結合生產特點開展國家職業衛生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學習和培訓;職業危害預防和控制的基本知識;職業衛生管理相關知識;國家安監總局規定的其他內容。做好學習培訓記錄。
篇3:新煤礦職業病危害防治宣傳教育培訓制度
為了控制、預防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切實保護員工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1發揮我礦新聞媒體宣傳作用。充分利用報紙、廣播等媒體,發揮礦區宣傳欄和文藝團體的作用,廣泛、深入宣傳《職業病防治法》,普及職業衛生知識,提高全礦員工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參與和支持,為加強貫徹實施《職業病防治法》營造濃厚的氛圍。每年5月份周密策劃《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活動,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使職業病防治知識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2抓好對各單位負責人的職業衛生培訓工作。由教育培訓科舉辦職業衛生培訓班,要求靈新煤礦法定代表人、負責職業病防治管理工作的分管領導、具體管理人員和職工參加。通過學習培訓,使各單位明確職業病防治的法定義務,提高各單位職業病防治工作負責人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促使各單位自覺遵守《職業病防治法》,依法組織開展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3督促各單位對勞動者進行職業衛生培訓。安全管理科監督檢查各單位開展職業衛生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將《職業病防治法》等職業衛生法律法規宣傳到基層、連隊、班組和每一個職工。各單位要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讓職工知情、知法,了解自己享有的權利和義務,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4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