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個人防護設備管理使用辦法

個人防護設備管理使用辦法

2024-07-11 閱讀 6602

為了加強華遼成品油公司個人防護設備的發放管理,保障員工在工作中的安全與健康,提高勞動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一.對從事影響職業安全、有健康危害和風險工作的員工免費發放個人防護設備。

二.員工個人防護設備的配備和發放應遵循以下原則:

1.個人防護設備的發放、使用和管理,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使發放的個人防護設備,確實起到預防職業健康安全危害和風險,保護員工安全、健康的作用。

2.個人防護設備的發放,應堅持“節約、必需、有效”的原則,不得隨意擴大或縮小發放范圍,提高或降低發放標準。

3.個人防護設備的發放必須統一發放實物,不得以貨幣或其他物品替代應當配備的個人防護設備。

三.個人防護設備的保管

1.制定本單位各崗位的個人防護設備發放標準。

2.物資管理人員每年年初根據發放標準和崗位人數按時發放。

3.對下列特種個人防護設備,應到具有特種個人防護設備生產許可證的定點經營單位購買。

(1)頭眼部防護類:安全帽,護目鏡,洗眼瓶;

(2)呼吸器官防護類:過濾式防毒面具;

(3)防護服裝類:包括防靜電工作服、閃光背心;

(4)手足防護類:包括耐油鞋、耐油靴、耐油手套、線手套;

(5)經國家勞動社會保障部確定的其他特種個人防護設備。

四.個人防護設備的使用和管理

1.單位根據個人防護設備說明書上注明的使用周期、個人防護設備的有關國家標準,結合個人防護設備使用時的具體作業環境、氣候條件以及員工的實際工作時間、勞動強度等因素合理確定每一種個人防護設備的使用期限。

(1)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安全帽不得超過三年,、耐油鞋、防靜電工作服不得超過二年、防毒面具、雨衣、耐油靴不得超過4年。

(2)雨衣、雨靴在使用期滿,領用時規定:(以舊換新)

(3)個人防護設備在發放使用前,應對其防護功能進行必要的檢查;在使用中,安全技術員對個人防護設備進行不定期的監督檢查,對失去安全效能的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時予以更新。

(4)丟失個人防護設備者,應根據個人防護設備的使用年限折價賠償,對確因特殊情況,不屬個人責任的,應查明原因,經單位主管領導批準后,可免于賠償。

(5)對個人防護設備丟失、損壞、使用期限已滿的,領用人應及時辦理更換或補發手續,以便及時補發。

(6)對調離單位的員工,應在交清所發個人防護設備后方能辦理有關手續。

(7)隨車的勞防用品必須定期檢查并做好記錄,對到期、損壞、遺失等需及時進行更換。

五.個人防護設備的發放范圍和標準

個人防護設備發放范圍為:從事化工危險品運輸的駕駛員、押運員和現場裝卸管理人員。

六.對在工作現場不按規定穿戴個人防護設備的員工,責令其改正。

篇2:安全防護用品設備管理制度

為加強對施工現場上使用的安全防護用品及設備的監督管理,充分發揮安全防護用品和設備的作用,防止因不合格產品流入施工現場而造成傷亡事故,確保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的采購以及管理和使用,必須遵守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指的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是指在施工現場上使用的安全防護用品,安全防護設施、電氣產品、架設機具和施工機械設備:

(一)安全防護用具

1.安全防護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安全繩及其他個人防護用品等;

2.安全防護設施,包括各種"臨邊、洞口"的防護用具等;

3.電氣產品,包括手持電動工具、木工機具、鋼筋機械、振動機具、漏電保護器、電閘箱、電纜、電器開關、插座及電工元器件等。

4.架設機具,包括用竹、木、鋼等材料組成的各類腳手架及其零部件、登高設施、簡易起重吊裝機具等。

(二)施工機械設備

包括裝載機、推土機、挖掘機、平地機、壓路機、混凝土攪拌機、砂漿攪拌機等施工機械設備。

三、材設部負責對施工現場安全防護用具及施工機械設備的使用實施監督管理。施工現場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使用的具體監督管理工作,材設部合理安排人員負責落實。

四、為我標段供應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的生產、銷售商,必須遵守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設計、生產、銷售符合施工安全要求的產品。

五、向我部銷售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的單位,應當提供檢測合格證明及下列資料:

(一)產品的生產許可證(指實行生產許可證的產品)和出廠產品合格證;

(二)產品的有關技術標準、規范;

(三)產品的有關圖紙及技術資料;

(四)產品的技術性能、安全防護裝置的說明。

六、材設部在發放安全防護用品的同時應教育使用者按照防護用品使用規則和防護要求正確使用防護用品。

七、材設部要對施工現場使用的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檢,發現不合格產品或者技術指標和安全性能不能滿足施工安全需要的產品,必須立即停止使用,并清除出施工現場。

八、材料采購要求防護用品和機械設備必須具有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的產品,并建立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的采購、使用、檢查、維修、保養的責任制。

九、材設部負責組織對施工中使用的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進行定期檢查,發現隱患或者不符合要求的,立即采取措施解決。如經過改進仍無法滿足施工要求及安全標準的安全防護用品和機械設備,一律清退出場。

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開始執行。

篇3:安全生產防護用品設備管理制度

(一)為加強對建筑施工人員個人勞動保護用品的使用管理,保障施工作業人員安全與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二)本規定所稱個人勞動保護用品,是指在建筑施工現場,從事建筑施工活動的人員使用的安全帽、安全帶以及安全(絕緣)鞋、防護眼鏡、防護手套、防塵(毒)口罩等個人勞動保護用品。

(三)凡從事建筑施工活動的項目部和個人,勞動保護用品的采購、發放、使用、管理等必須遵守本規定。

(四)勞動保護用品的發放和管理,堅持“誰用工,誰負責”的原則。施工作業人員所在企業(包括總承包企業、專業承包企業、勞務企業等,下同)必須按國家規定免費發放勞動保護用品,更換已損壞或已到使用期限的勞動保護用品,不得收取或變相收取任何費用。勞動保護用品必須以實物形式發放,不得以貨幣或其他物品替代。

(五)公司建立完善勞動保護用品的采購、驗收、保管、發放、使用、更換、報廢等規章制度。同時應建立相應的管理臺帳,管理臺帳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兩年,以保證勞動保護用品的質量具有可追溯性。

(六)公司采購、個人使用的安全帽、安全帶及其他勞動防護用品等,必須符合《安全帽》(GB2811)、《安全帶》(GB6095)及其他勞動保護用品相關國家標準的要求。公司、施工作業人員,不得采購和使用無安全標記或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的勞動保護用品。

(七)公司按照勞動保護用品采購管理制度的要求,明確公司內部有關部門、人員的采購管理職責。公司在一個地區組織施工的,可以集中統一采購;對公司工程項目分布在多個地區,集中統一采購有困難的,可由各地區或項目部集中采購。

(八)公司采購勞動保護用品時,應查驗勞動保護用品生產廠家或供貨商的生產、經營資格,驗明商品合格證明和商品標識,以確保采購勞動保護用品的質量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公司應當向勞動保護用品生產廠家或供貨商索要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或由供貨商簽字蓋章的檢驗報告復印件,不能提供檢驗報告或檢驗報告復印件的勞動保護用品不得采購。

(九)公司加強對施工作業人員的教育培訓,保證施工作業人員能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工程項目部應有教育培訓的記錄,有培訓人員和被培訓人員的簽名和時間。

(十)公司加強對施工作業人員勞動保護用品使用情況的檢查,并對施工作業人員勞動保護用品的質量和正確使用負責。實行施工總承包的工程項目,施工總承包企業應加強對施工現場內所有施工作業人員勞動保護用品的監督檢查。督促相關分包企業和人員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十一)施工作業人員有接受安全教育培訓的權利,有按照工作崗位規定使用合格的勞動保護用品的權利;有拒絕違章指揮、拒絕使用不合格勞動保護用品的權利。同時,也負有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