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路工程應急事件處理措施
公路工程應急事件處理措施
1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專項措施
1.1施工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程序
(1)現場設立值班室,保證24小時由管理人員值班,保證與各救援組織的電話聯系暢通。
(2)施工生產事故報告程序:施工生產事故的第一發現人-----現場值班室-----兼職應急救援人員-----單位施工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組織。
(3)施工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程序:施工生產事故-----保護事故現場-----控制事態-----組織搶救-----疏導人員-----調查了解事故簡況及傷亡人員情況-----向上級報告。
1.2防事故發生的主要措施
(1)開工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成立各種領導小組,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形成嚴格的網絡管理體系,以保證應急措施的有效運行。
(2)根據工程的特點,安全部門迅速制訂相關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并盡快形成安全生產責任狀,用責任狀的手段迅速強化領導人的安全管理責任心,為工程的良好開局奠定基礎。
(3)安全部門迅速制定施工生產安全管理制度,制訂嚴格的檢查評比獎懲措施,使施工生產安全工作盡快步入正常軌道。
(4)安全部進場后根據要求迅速制定安全生產及保衛工作管理辦法,使值班及交接班制度形成格局,并建立護衛隊、值班員的檢查和考評制度。
(5)制訂施工生產安全培訓教育制度,出臺宣傳標語、標識和工人進場教育和日常教育、換崗教育等管理制度,以強有力的宣傳形式和有力的教育手段形成安全氛圍,提高自我保護和三不傷害的能力。
(6)嚴把特殊工種持證上崗關,工程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具有上級機關頒發的正式操作證才能上崗作業,學習本、臨時本不能進場,杜絕無證上崗,對無證上崗的單位將嚴厲處罰。
(7)嚴格規范現場防護用品和作業人員的防護用具,用品的管理必須按照工程要求將如下防護用品進行統一。
①管理人員的安全帽;
②信號工的工作服、安全帽和指揮工具;
③作業人員的安全帽和防滑鞋;
④特殊作業人員的絕緣鞋和安全帽;
⑤配電箱統一用經業主及監理確定的正規廠家;
⑥電纜必須用采用正規廠家產品;
⑦安全網必須統一用招標方式確定1---2廠家,統一顏色、統一價格,選質量最好,完全符合國家標準,符合綠色奧運的標準;
⑧漏電保護器必須選擇最好的廠家定點供應,絕不允許假冒偽劣產品進入工地;
⑨蹬高作業的安全帶使用新型安全帶定點廠家。
(8)建立健全機電設備進場檢驗,運轉、維修、保養、檢測制度,用有效的管理辦法保障機電設備正常運行和施工生產安全。
(9)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確保安全生產資金的投入,資金保證以達到保證安全生產為目的,把職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10)嚴格劃分責任區,明確標識,保證道路暢通,實施綠化和環保掛牌管理。
(11)根據工程的工程特點,在用電管理和防雷擊方面將周密設計,嚴格管理。
1.3應急要求
(1)施工生產事故應急措施是處置施工生產事故發生后的應急程序,同時提出了預防事故的主要措施,以保證施工生產安全的順利進行。
(2)預防措施的每一項工作都應制訂方案,完善交底措施,進行嚴格的規范操作。
(3)預防施工生產事故是一項天長日久的工作,也是各級領導主要職責之一。必須時刻警惕,一旦發生事故要立即報告和處理,不得因玩忽職守和工作失職影響施工生產的正常進行。
2火災事故應急搶救專項措施
2.1火災事故應急撲救和搶險程序
(1)火災事故報告程序,火災事故的第一發現人---值班室---義務消防隊---項目部。
(2)現場設立值班室,晝夜有人值班,保證與各救援組織的通信聯絡。
(3)火災事故處理應急撲救程序:火災事故-----撲救火災----組
織搶救-----疏導人員------控制事態-----保護現場--------調查火災原因、損失及傷亡人員情況-----向上級報告(見火災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體系圖)。
(4)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即刻啟動各自的火災事故處理應急撲救措施,由項目部火災事故應急處理中心統一指揮和調動。
(5)現場安全巡視人員巡視時,一旦發現可燃氣體管道泄漏或工程內局部形成爆炸濃度,應立即報告,火災事故處理應急中心接到報告后,立即啟動應急措施,工程部立即通知停電,所有車輛熄火,工程內立即啟用防爆排風扇進行強制排風,同時組織搶險大隊進行搶險。
2.2火災事故的撲救措施
(1)火災事故發生后,應根據具體火災采用窒息、冷卻、隔離、抑制方法進行滅火。
(2)建筑物火災的控制措施:
①火從建筑物一端燃燒,向另一端蔓延,應從中間控制。
②建筑物中間燃燒向兩端蔓延,應從兩端控制,以下風為主。
③樓層著火,上下同時控制,以上層為主。
(3)木料垛火災的控制措施:
①上風木料垛著火,從下風控制。
②包圍燃燒的木料垛,切斷火源,防止火勢蔓延。
③保護鄰近木料垛及其它可燃材料和建筑物。
(4)油灌火災的控制措施:
①冷卻燃燒的油罐,降低燃燒強度,保護罐壁。
②冷卻鄰近的油罐,防止溫度生高引燃起火。
(5)管道火災的控制措施:
①關閉閥門,斷絕可燃液體(氣體)的來源。
②堵塞漏洞,防止流散。
③保護鄰近受到火勢威脅的生產裝置、設備和人員。
④易燃易爆火災事故宜采用噴霧水槍滅火。
2.3火災事故的預防措施
(1)嚴格按照《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保衛消防標準》和《北京市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執行,搞好施工現場消防安全工作。
(2)現場安全巡視人員巡視時,攜帶可燃氣體測報儀,及時發現易燃易爆氣體和液體的滲漏。一旦發現可燃氣體管道泄漏或工程內局部形成爆炸濃度,應立即報告,啟動應急措施。
(3)施工現場制定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建立逐級防火安全責任制,配備強有力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督促檢查施工現場的防火工作。
(4)減少可燃物的使用量,用難燃和不燃的材料代替可燃物材料。工程內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材料。
(5)嚴格用
火、用電的管理,電氣焊等明火作業必須開用火證,配備看火人員。
(6)加強施工人員的防火安全知識教育,提高防火意識,實行先教育,后上崗。
2.4設施和物資準備
(1)現場配備噴霧灑水車平時用于降塵,發生易燃易爆火災和爆炸時,用于噴霧滅火。
(2)施工現場設置臨時室內外消防給水設施,施工、生活、辦公區和防火重點部位配備輕便消防器材。
(3)現場配備兩臺防爆排風機,用于易燃易爆液體、氣體的泄露和施工過程中局部形成爆炸濃度的強制排風。
(4)現場警衛巡邏人員配備可燃氣體測報儀,隨時發現易燃易爆液體、氣體的泄露。
(5)火災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人員配備對講機,用于平時的生產和火災事故應急處理的指揮工作。
(6)同工程現場附近消防中隊建立警民共建奧運合作關系,共同做好`工程消防工作。
篇2:酒店廚房防風防汛應急措施
酒店廚房防風、防汛的應急措施
1、組織相應的應急小組,部門經理為負責人,部門主管為小組成員協助及督促員工進行相應的行動。
2、密切注意是否對食品的原材料供應造成影響程度,特別是瓜果蔬菜類的供應,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使其的影響危害性減少到最低。
3、員工上下班時必須注意安全,有必要時最好選擇留宿酒店。
4、積極響應和參與酒店的應急措施,以酒店的利益為本,盡量地最快地采取相應的措施使酒店的損失程度減少至最低。
篇3:安全應急預案措施監理實施細則
1:總則1.1編制目的為了做好京滬高鐵的監理工作,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根據現場監理的實際情況,特編制此應急預案。1.2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2)京滬高鐵設計圖紙3)本監理組危險因素、可能發生事故的類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4)本監理組的危險源1.3適用范圍監理二組及管轄DIK428+714~DK428+714范圍內的所有工點的監理安全范圍。1.4本監理組應急預案體系監理組長安全監理副組長安全監理工程師各駐地監理工程師、監理員
1.5應急工作原則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組負責人報告;本組將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根據應急處置措施按照監理人員的責任范圍迅速對事故進行處置,做到迅速反應,正確處置。
2:危險性分析2.1單位概況京滬高速鐵路監理三標監理項目部監理二組隸屬于烏魯木齊鐵建監理公司,監理中水二工區轄區的橋梁、路基、隧道等工程,里程為DIK428+714~DK428+741主要工點為羅爾莊特大橋、玉符河特大橋、紅石嶺特大橋、井字坡特大橋、馬鞍子山大橋、西渴馬1#、2#隧道、張夏隧道等,現有監理23人。監理組設在萬德鎮小萬德村,緊臨104國道。2.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詳見下頁。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機構鑒于本段工程特點,為了預防災害的發生、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監理二組結合項目管理機構,成立了防治災害應急領導小組。關鍵人名單:序號姓名職位電話1毛學安組長2趙耀文副組長3劉加強試驗室主任4范娟調度5秦德會文秘6各駐地監理工程師、監理員組員3.2指揮機構及職責監理組成立以監理組長毛學安為組長、趙耀文為副組長,安全監理工程師、調度、各專業監理工程師、監理員為組員的防治災害應急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制定措施,與建設指揮部、各施工單位部署相應的物資和設備,安排好搶險人員。加強施工過程管理,杜絕違規操作。督促檢查各施工隊做好災害的防治各項準備工作。發生自然災害時,一方面具體組織人員進行自救、積極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另一方面向上級領導匯報現場情況,便于進一步協調救災力量,安排指導救災工作。監理組負責各項應急措施的具體實施。按照建設指揮部的要求組織好防治災害應急人員和機械設備。要求各施工單位加強對職工的教育,認真進行物資設備的存儲和養護工作。3.3培訓與演練應急演練的規模:全體監理人員應急演練的方式:主要是災害發生時監理處置事故的過程。報警電話:醫院:泰安市人民醫院,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4現場處置方案4.1.防范災害發生的措施根據現場情況,施工線路主要經過濟南~泰安。災害主要從預防洪水防洪、防泥石流和隧道崩塌著手。為了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必須成立強有力的防治災害應急組織機構,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和措施,提前做好通訊和生產、生活物資儲備工作。4.1.1.應對洪水的應急預案和措施在進行生產生活設施布置時,生產、生活設施及臨時堆土場避開洪水范圍,位置選擇就高不就低,且注意場區周圍加固;進入雨季后,對所有生產、生活設施進行防洪檢查、加固。風雨天要加強對高壓電力線和通訊線路的巡回檢查,保證施工用電和通訊正常使用。加強與當地氣象部門的聯系,建立信息網絡,隨時掌握當地氣象情況,指導施工,雨季施工前,編制實施性雨季施工組織計劃。嚴禁在河灘堆放材料,避免造成損失。對于洪水發生地段,馬上將人員、機械設備撤離危險地段。若無法全部撤離,則選擇重要的部分進行撤離。盡量避免人員傷亡。若有傷員則立即送往醫院進行治療。待災害停止后,動員一些力量,清除污泥,搶救剩余的設備,修復便道,維修設備,盡快恢復生產。4.2應對崩塌和落石、泥石流災害的應急預案和措施⑴隧道有發生崩塌災害的可能性,因此要求施工單位制定應急預案,成立管理機構,明確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成立工程搶險突擊隊,設置常備搶險物資、搶險組織、現場設置逃生緊急通道、應急照明線路、主動力線路等。⑵在生產、生活辦公區選址時要充分考察地理環境,避開危險區域,必要時請有關專家對現場的地質災害做等級與影響分析,有必要時在山腳位置設置擋墻,攔截零散落石。⑶災害管理機構設辦公室,由專門人員負責災情預測工作,并及時作出預報。由專人負責對地質災害高發區、危險區的實時監測,確定危險區域,標明危險等級,發布預警通告。對已發生和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地方,根據實際情況編制防御地質災害預案,制定緊急避讓措施,選擇好安置點,組織好緊急撤離工作,及時轉移安置受災人員。⑷根據應急預案對全體員工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和培訓,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緊急撤離演練。⑸對山體陡峻、易發生崩塌和落石的地段,對較小的部分采用提前爆破清除。隧道洞門的防護工程盡量提前施作,保證施工安全。對于崩塌及落石發生地段,馬上將人員、機械設備離危險地段,盡量避免人員傷亡。若有傷員則就近送醫院進行救治。待災害停止后,動員一些力量,清除碎落巖石,搶救剩余的設備,維修設備,恢復生產。對仍有危害發生的地帶,需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采用爆破清除,人工清理后進行檢查,保證安全,防止二次傷害。4.3隧道塌方的處理救援措施A在隧道施工時如遇塌方,立即撤出施工的多余人員,組織搶險救援隊伍實施救援。B塌方范圍前后原有的支護進行加固,防止塌方擴大。C塌方范圍頂部、側壁上的危石和大裂縫,應先清除或錨固。D塌方范圍內架設支撐或噴射混凝土,必要時增加錨桿加固。E加快襯砌,對塌方兩端要盡快作好局部襯砌,以保證塌方不再繼續擴大。F如塌方體較大或塌方體堵塞,救援人員無法進行救援支護時,可注漿加固。G破碎坍體,然后用“穿”的辦法在坍體內進行開挖、襯砌。H如坍方處遇地下水時,應先加強排水(即治坍先治水)。及時支護加固。4.4應急物資設備的準備要求施工單位根據應急預案和計劃安排,提前根據施工需要的人數和工程數量,考慮一定的富余,制定《物資儲備計劃》。根據計劃購買、備足必要的生活物資和施工材料,能夠保證正常的生產和生活。施工單位應在施工現場儲備一定數量的搶險物資(如水泥、鋼材、木材、砂石料、編織袋等,物資的儲備量充分,滿足在最不利條件下的搶險需要。并將其堆放在現場方便使用的位置,平時必須保證足夠的搶險物資。在自然災害易發生季節,物資部門、砂石料場嚴正待命,加強對搶險救災物資和設備的檢查與維修保養。并經常對這些施工設備進行保養,試運轉,確保使用時性能良好。監理組4臺車作為搶險儲備車.4.5災害時工程施工應急預案和措施在施工當中減少對原有地貌的擾動。對必須開挖的地段,如路基邊坡、隧道洞口地段,盡量安排在旱季,并及時進行防護。對棄碴場采用先砌筑防護再棄碴的方式進行施工,充分發揮擋碴墻的防護作用,減少水土流失。在擋碴墻上設置排水孔,在下部設置排水盲溝,保證碴體穩定。4.6加強教育,提高防災意識要求施工單位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防范自然災害的教育,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條例》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訓制度、作業人員安全保障措施及安全。認識到防治自然災害的重要性,強化個人安全意識,杜絕麻痹大意思想的出現。定期開展專題會議,及時進行總結。認真組織全體職工進行學習,以加深職工對災害的認識。在指揮部的安排下,項目經理部對應急預案要進行演練,以檢驗應急預案措施是否得當,做到當災害發生時,能有的放矢,將損失減到最小。4.7外部聯系協調措施加強與當地氣象部門的協調,及時了解當地氣候變化情況,合理組織施工,提前做好防災工作。當天氣變化時,各施工單位指揮部和項目經理部設專人24小時值班。監理組在辦公室設專職協調員負責與建設指揮部、監理項目部、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的協調、聯系,及時向上級匯報情況,必要時請求援助和救助。提前與物資供應方聯系,在材料、配件緊張時,立即組織車隊向工地運送物資。4.8災害發生后的處理措施災害發生后,應急預案立即運作,先進行自救,力爭在最短時間內解除危險,將損失降到最低點。并立即向上級報告,同時根據災情大小,報告地方政府相關部門請求援助或救援。通過與當地氣象部門協調聯系,取得未來天氣情況的準確資料,通過天氣情況和災情大小分析確認災情有無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是否需要從其它施工隊或其它標段調集救災物資、設備及勞動力。項目監理站應急領導小組立即組織人員趕赴現場,確定搶險救災方案。根據搶險救災方案調集物資、設備及勞動力,組織開展搶險救災工作。4.9防災、減災和救災措施依據本工程特點在開工前認真分析并識別出所有影響工程安全、人員安全等方面的危險源及施工風險,對識別出的施工安全風險采用調查法和層次分析法識別出主要的安全風險,主要措施如下:⑴要求施工單位嚴格按照設計文件、依據國家法律法規、行業規范的要求,對設計文件隧道防災、減災和救災設施進行嚴肅認真的施工,確保施工效果滿足設計意圖和設計要求。⑵編制《安全操作規程》,重大危險源控制管理辦法等相關安全控制管理作業文件和制度。⑶設火災預警和報警系統、消火栓系統、防排煙系統和設備監測系統等,并對突發的災害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理預案,并進行演練。⑷施工完成后,按設計標準對橫通道等進行封堵。⑸隧道內水倉泵站設置安全隔離防護措施,確保施工和人員安全。⑹按規定設置各類安全防護警示牌。⑺保障安全用電和備有電源,確保網電停電時抽水設施正常運行,防止水淹,保障洞內施工人員、機械和設備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