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纜支架焊接橋架安裝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電纜支架焊接橋架安裝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1 閱讀 7574

電纜支架焊接、橋架安裝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

工程名稱:110KV變電站工程電纜支架焊接、橋架安裝

交底:

1.作業指導書/施工措施:

2.施工圖(圖號):B1521S-D0107-01----06

3.其他:電氣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4.要點:電纜支架施工包括電力電纜支架和控制電纜支架

(1)電力電纜支架、控制電纜支架,支撐立柱采用專業橋架廠家提供的配套噴塑產品。

(2)電纜支架交叉處適當調整支架高度,保持錯位。

(3)焊接時注意要雙側實焊,焊接牢固,不得虛焊。

(4)橋架安裝應保持橫平豎直,電力電纜橋架彎曲半徑應滿足線經較大電纜的轉彎半徑。各支架的同層橫檔高低偏差不應大于5mm,左右偏差不得大于10mm.組裝后的鋼結構電纜豎井,其垂直偏差不應大于其長度的2/1000。直線段鋼制橋架大于30M時,應有伸縮縫,跨越建筑物伸縮縫處應設伸縮縫。

(5)電纜橋架全長都應有良好的接地。

(6)焊接設備應有完整的保護外殼,一、二次接線柱外應有防護罩,在現場使用的電焊機應防雨、防潮、防曬,并備有消防用品。

(7)施焊的現場10米內,不得堆放氧氣瓶、乙炔發生器、木材等易燃物,作業后應清理場地,滅絕火種,切斷電源和鎖好電箱。

時間:

地點:

主持人:

交底人:

篇2:橋架安裝鋼管敷設常見規范

施工規范

出自于20**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版

1、安裝電工、焊工、起重吊裝工和電氣調試人員等,按有關要求持證上崗;

2、除設計要求外,承力建筑鋼結構構件上,不得采用熔焊連接固定電氣線路、設備和器具的支架、螺栓等部件;且嚴禁熱加工開孔。

3、接地(PE)或接零(PEN)支線必須單獨與接地(PE)或接零(PEN)干線相連接,不得串聯連接。

4、高低壓成套配電柜、蓄電池柜、不間斷電源柜、控制柜(屏、臺)及動力、照明配電箱(盤)應符合下列規定:

(1)查驗合格證和隨帶技術文件,實行生產許可證和安全認證制度的產品,有許可證編號和安全認證標志。不間斷電源柜有出場試驗記錄;

(2)外觀檢查:有銘牌,柜內元器件無損壞丟失、接線無脫落焊,蓄電池柜內電池殼體無碎裂、漏夜,充油、充氣設備無泄露,涂層完整,無明顯凹陷。

5、關于橋架與電纜

1、橋架安裝和橋架內電纜敷設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測量定位,安裝橋架的支架,經檢查確認,才能安裝橋架;

(2)橋架安裝檢查合格,電纜溝、電纜豎井內支架安裝及電纜導管敷設結束,接地(PE)或接零(PEN)連接完成,經檢查確認,才能敷電纜;才能敷設電纜;

(3)電纜敷設前絕緣測試合格,才能敷設;

(4)電纜電氣交接試驗合格,且對接線去向、相位和防火隔堵措施等檢查確認,才能通電。

2、橋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直線段鋼制電纜架長度超過30m、鋁合金或玻璃鋼制電纜橋架長度超過15m設有伸縮節;電纜橋架跨越建筑物變形縫處設置補償裝置;

(2)電纜橋架轉彎處的彎曲半徑,不小于橋架內電纜最小允許彎曲半徑,電纜最小允許彎曲半徑見表一

表一

序號

電纜種類

最小允許彎曲半徑

1

無鉛包鋼鎧護套的橡皮絕緣電力電纜

10D

2

有鋼鎧護套的橡皮絕緣電力電纜

20D

3

聚氯乙烯絕緣電力電纜

10D

4

交聯聚氯乙烯絕緣電力電纜

15D

5

多芯控制電纜

10D

(3)敷設在豎井內和穿越不同防火區的橋架,按設計要求位置,有防火隔堵措施;

(4)當設計無要求時,橋架水平安裝的支架間距為1.5~3m;垂直安裝的支架間距不大于2m;

(5)金屬電纜橋架及其支架全長應不少于2處與接地(PE)或接零(PEN)干線相連接;

(6)橋架與支架間螺栓、橋架連接板螺栓固定緊固無遺漏,螺母位于橋架外側;當鋁合金橋架與鋼支架固定時,有相互間絕緣的防電化腐蝕措施;

3、橋架內電纜敷設應符合下列規定:

(1)大于450傾斜敷設的電纜每隔2m處設固定點;

(2)電纜出入電纜溝、豎井、建筑物、柜(盤)臺處以及管子管口處等做密封處理;

(3)電纜敷設排列整齊,水平敷設的電纜,首尾兩端、轉彎兩側及每隔5~10m處設固定點;敷設于垂直橋架內的電纜固定點間距,不大于表12.2.2的規定。

6、電纜穿管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三相或單相的交流單芯電纜,不得單獨穿于鋼導管內。

(2)不同回路、不同電壓和交流與直流的電線,不應穿于同一導管內;同一交(3)流回電線應穿于同一金屬導管內,且管內電線不得有接頭。

電線、電纜穿管前,應清除管內雜物和積水。管口應有保護措施,不進入接線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電線、電纜后,管口應密

7、室外埋地敷設的電纜導管,埋深不應小于0.7m。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鋼電線導管不應埋設于室外土壤內。

8、柜、屏、臺、箱、盤的金屬框架及基礎型鋼必須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9、低壓電器組合規定:發熱元件安裝在散熱良好的位置;外殼需接地(PE)或接零(PEN)的,連接可靠;端子排安裝牢固,端子有序號,強電、弱電端子隔離布置,端子規格與芯線截面積大小適配。

出自2003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規范GB50339

建筑設備監控系統檢測時應提供以下工程實施及質量控制記錄:

1、設備材料進場檢驗記錄;

2、隱蔽工程和過程檢查驗收記錄;

3、工程安裝質量檢查及觀感質量驗收記錄;

4、設備及系統自檢測記錄;

5、系統試運行記錄。

出自2010自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規范GB50606

1、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統之間,建筑智能化專業與建筑工程各專業之間,應進行協調配合,并應保證施工進度和質量;

2、未經監理工程師確認,不得實施隱蔽作業。隱蔽工程的過程檢查記錄,應經監理,監理工程師簽字確認,并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表。

3、技術準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1)施工前,應進行深化設計,并完成施工圖;

(2)施工圖應經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會審會簽;

(3)智能建筑工程施工應按審批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實施;

(4)施工單位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施工方案,并應報監理工程師批準;

(5)應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包括熟悉施工圖、施工方案及有關資料等技術交底工作。

4、橋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水平橋架底部與地面距離不宜小于2.2m,頂部距樓板不宜小于0.3m,與梁的距離不宜小于0.05m,橋架與電力電纜間距不宜小于0.5m;

(2)在橋架端口、分支、轉彎處不大于0.5m內,應安裝支吊架

(3)支吊架安裝直線段間距宜為1.5m~2m,同一直線段上的支吊架間距應均勻;

5、鋼管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在終端、彎頭中點處的150mm~500mm范圍內應設管卡;

(2)在距離盒、箱、柜等邊緣的150mm~500mm范圍內應設管卡;

(3)在中間直線段應均勻設置管卡。

(4)線管轉彎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所穿入線纜的最小允許彎曲半徑,且不應小于該管外徑的6倍;當暗管外徑大于50mm時,不應小于10倍;

(5)線管兩端應設有標志,管內不應有阻礙,并應穿帶線;

(6)吊頂內配管,宜使用單獨的支吊架固定,支吊架不得架設在龍骨或其他管道上;

6、線盒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鋼導管進入盒(箱)時應一孔一管,管與盒(箱)的連接應采用爪型螺紋接頭管連接,且應鎖緊,內壁應光潔便于穿線;

(2)線管路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中間應增設拉線盒或接線盒,其位置應便于穿線:

1)管路長度每超過30m且無彎曲;

2)管路長度每超過20m且僅有一個彎曲;

3)管路長度每超過15m且僅有兩個彎曲;

4)管路長度每超過8m且僅有三個彎曲;

7、鋼管和橋架中線纜的占空比不宜大于50%;

8、線纜敷設

(1)線纜兩端應有防水、耐摩擦的永久性標簽,標簽書寫應清晰、準確。

(2)管內線纜間不應擰絞,不得有接頭

(3)線管出線口與設備接線端子之間,應采用金屬軟管連接,金屬軟管長度不宜超過2m,不得將線裸露。

(4)橋架內線纜應排列整齊,不得擰絞;在線纜進出橋架部位、轉彎處應綁扎固定;垂直橋架內線纜綁扎固定點間隔不宜大于1.5m。

(5)橋架、線管及接線盒應可靠接地;當采用聯合接地時,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Ω。

9、關于傳感器

(1)風管型溫濕度傳感器應安裝在風速平穩的直管段的下半部。

(2)風管型壓力傳感器應安裝在管道的上半部,并應在溫、濕度傳感器測溫點的上游管段。

(3)水管溫度傳感器應與管道相互垂直安裝,軸線應與管道軸線垂直相交;溫段小于管道口徑的1/2時,應安裝在管道的側面或底部。

(4)水管型壓力與壓差傳感器應安裝在溫度傳感器的管道位置的上游管段,取壓段小于管道口徑的2/3時,應安裝在管道的側面或底部

10、關于現場控制器的安裝與調試

1、現場控制器箱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現場控制器箱的安裝位置宜靠近被控設備電控箱;

(2)現場控制器箱的高度不大于1m時,宜采用壁掛安裝,箱體中心距地面的高度不應小于1.4m;大于1m時,采用落地式安裝

(3)現場控制器箱側面與墻或其他設備的凈距離不應小于0.8m,正面操作距離不應小于1m;

(4)現場控制器箱體門板內側應貼箱內設備的接線圖;

(5)現場控制器箱的安裝位置一般需根據現場情況確定,位置最好靠近被控設備,方便操作,節省材料。空間盡可能寬敞,光線充足,方便檢修。

2、現場控制器的調試應符合下列規定:

(1)測量接地腳與全部I/O口接線端間的電阻應大于10kΩ;

(2)應確認接地腳與全部I/O口接線端間無交流電壓;

(3)調試儀器與現場控制器應能正常通信,并應能通過總線查看其他現場控制器的各項參數;

(4)改變被控設備的設定值,其相應執行機構動作的順序/趨勢應符合設計要求;

(5)模擬制造現場控制器失電,重新恢復送電后,控制器應能自動恢復失電前設置的運行狀態;

(6)模擬制造現場控制器與服務器通信網絡中斷,現場設備應能保持正常的自動運行狀態,且工作站應有控制器離線故障報警信號;

二、安全規范

一、施工班組工人有義務積極參加施工現場義務消防隊伍,提高施工現場消防自救能力;

二、施工班組必須堅持防火安全班前活動天天進行,堅持焊接、油漆、防水等危險作業進行防火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三、電工、焊工從事電氣設備安裝和氣焊切割作業,要有操作證和用火審批證,氧氣瓶、乙炔瓶、和施焊三者之間安全距離不得小于10m;

四、氧氣瓶要嚴防沾染油脂,乙炔發生器、液化石油氣必須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

五、焊接作業等動火前,要清除附近易燃物,配備看火人員和滅火用具,電焊機外殼、焊鉗與把線必須接零接地絕緣良好;

六、嚴格遵守施工用火審批制度,審批證僅當天有效,若變換動火地點,必須重新辦理用火審批手續;

七、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使用必須符合防盜、防火要求;

八、易燃易爆物品,應專庫儲存,分類單獨存放,保持通風,用火要符合防火規定;

九、不準在工程內、庫房內調配油漆、稀料,并應設置消防器材和“嚴禁煙火”明顯標志;

十、因施工需要進入工程內的易燃可燃材料,除要按計劃限量進入外,還應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

十一、施工現場、宿舍等禁止吸煙,需要吸煙者應在指定專設有防火措施的吸煙室;

十二、施工現場和宿舍生活區,未經防火負責人批準不得使用電熱器具,使用燈泡不得大于60W,不得晝夜亮燈;

十三、施工現場、宿舍等無電工證人員一律不準擅自架設電線、電纜和電器設備安裝;

十四、木工作業完畢必須及時清理現場,徹底消除火災隱患;

十五、施工現場伙房必須服從統一規劃布置,不得另外私設小灶;

十六、伙房內爐灶燒火設施必須符合防火安全規定,遵守防火制度;

十七、施工現場一切消防設施、裝置未經批準不得擅自移動、破壞;

十八、施工現場發生火警應立即采用電話(119)報告火警,并火速報告施工負責人組織義務消防隊及現場人員撲救失火;

篇3:電纜溝道電纜橋架管理考核規定

1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國電康平發電有限公司設備部電檢班在電纜溝道、電纜橋架管理工作的制度及考核辦法。

本制度適用于國電康平發電有限公司設備部電檢班全體員工。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制度的引用而成為本制度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制度,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制度。

DL/T800-20**電力企業標準編制規則

GB/T1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QB國電康平發電有限公司標準(管理標準)試行

3術語和定義

表盤:儀表上的薄片,上邊有表示度數等的刻度和數字。

控制柜:電氣裝置的控制裝置所在的柜子。

電纜夾層:在建筑兩層之間專門設立的橫向電纜通道。

電纜豎井:在建筑兩層之間專門設立的豎向電纜通道。

電纜槽盒:承載電纜的槽盒,電纜槽盒具有良好的隔熱、防火、耐腐、重量輕、承載力大、安全可靠的特點。

4管理職責

4.1班長負責對班組電纜溝道、電纜橋架管理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

4.2班組技術員應及時掌握班組電纜溝道、電纜橋架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并及時向班長匯報,并提出改進意見。

4.3班組成員嚴格執行電纜溝道、電纜橋架管理制度,對自己所管轄的電纜溝道、電纜橋架的管理負責。

5管理內容及要求

5.1各表盤、控制柜、電纜夾層、豎井、電纜吊架孔洞處必須用防火材料封堵好,保證能阻止火焰的蔓延。

5.2應定期檢查電纜及電纜槽盒,規定電纜槽盒每半月清掃一次,明敷設的電纜每半月清掃一次,保證無積灰積粉現象。

5.3所有豎井、吊架、墻壁、樓板電纜管必須封堵完好,每月檢查一次。

5.4電纜溝每周檢查一次,檢查電纜接頭溫度,電纜溝內不能有積水、積灰現象,照明亮度合理,排水設施好用,嚴禁管溝水進入隧道,電纜阻燃段完善,無人工作時照明必須關掉,電纜溝每半年清掃一次,即4月份和10月份。

5.5電纜槽盒、豎井盒蓋板應完整無缺,不應有少螺絲銹蝕等現象,丟失部分及缺少部分應及時補好,電纜支架等的金屬部件防腐層應完好。

5.6任何工作人員不能破壞電纜封堵層,因工作需要拆封堵層時,工作結束后應立即恢復原狀。

5.7在電纜橋架、吊架工作時不能碰感溫電纜,注意不能將感溫電纜絕緣踩壞。

5.8高溫物體附近電纜應加絕熱材料,進行隔熱,同時每月應檢查一次熱輻射情況。

5.9在電纜溝電纜橋架附近動火時,需開動火票的必須開動火工作票,做好防護措施。

5.10電纜溝蓋板水泥面損壞應立即通知生技部進行恢復。

5.11電纜溝人孔蓋板損壞應立即更換。

5.12每月對防火門、防火墻、滅火彈等防火設施進行一次檢查,發現異常,立即處理消除。

5.13電纜的金屬外皮、支吊架全長及保護管均應可靠接地。

5.14控制電纜備用芯兩端應接地。

5.15電纜槽盒接縫處應密封良好,確保積粉不能進入。

5.16人孔內固定的鐵梯是否齊全牢固。

5.17冬季應加強室外電纜溝、電纜管檢查,防止進水凍裂損壞電纜。

5.18應加強汽機油系統、帶油電氣設備、煤粉場所、使用電焊場所的電纜檢查,加強電纜接頭及終端盒處的絕緣老化、過熱、受潮等情況的檢查。

5.19電纜中間接頭未加裝阻燃槽盒的或新出現的電纜中間接頭必須加裝阻燃槽盒,或刷防火涂料等。

5.20加強化學值班室下部電纜及橋架檢查,防止因化學腐蝕而出現的異常。

5.21電纜夾層、電纜溝、隧道等處的施工臨時設施、模板及建筑廢料等必須清理干凈,電纜室的門窗完好。

5.22電纜上不得有鎧裝壓扁、電纜絞擰、護層折裂等未消除的機械損傷。若有應立即安排更換或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

5.23在電纜終端頭、電纜接頭、拐彎處、夾層內、隧道及豎井的兩端、人井內等地方,電纜上應裝設標志牌。標志牌上應注明線路編號,當無編號時應寫明電纜型號、規格及起迄地點,并聯使用的電纜應有順序號,標志牌的字跡應清晰不易脫落,標志牌應能防腐,掛裝應牢固。

5.24電纜進入電纜溝、隧道、豎井、建筑內、盤柜以及串入管子時,出入口應封閉,管口應密封。

5.25電纜保護管內應無積水,無雜物堵塞。交流單芯電纜不得單獨穿入鋼管內。

5.26電纜終端上應有明顯的相色標志,且應與系統的相位一致,控制電纜終端接頭應有防潮措施。

5.27在封堵電纜孔洞時,封堵應嚴實可靠,不應有明顯的裂縫和可見的孔隙,孔洞較大者應加耐火襯板后再進行封堵。

5.28阻火墻上的防火門應嚴密,孔洞應封堵,阻火墻兩側電纜應施加防火包帶或涂料。

5.29班組應有下列資料和技術文件:

5.29.1設計資料圖紙、電纜清冊、變更設計的證明文件和竣工圖。

5.29.2制造廠提供的產品說明書、試驗記錄、合格證件及安裝圖紙等技術文件。

5.29.3隱蔽工程的技術記錄。

5.29.4電纜線路的原始記錄。

5.29.5電纜試驗記錄等。

6檢查與考核:

6.1如有違反上述規定之一者考核班組20-200元,考核設備負責人10-100元,并責令其改正。

6.2本制度的執行情況由康平發電有限公司設備部電檢班班長負責檢查與考核。

6.3依據本制度和績效考核管理標準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