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高速公路項目安全管理措施

某高速公路項目安全管理措施

2024-07-11 閱讀 6911

高速公路項目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安全保障體系

1.1組織保證

成立由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項目總工、項目專職安檢工程師組成的安全領導小組,其中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項目副經理為安全生產的直接責任人,項目總工為技術負責人,項目專職安檢工程師負責日常的安全工作的落實,督促工人按有關規定進行生產,各工區設專職安全員,各班組設兼職安全員。

安全管理組織機構框圖

1.2制度保證

完善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針對各部位、各工序、各工種的各自特點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檢查制度、事故分析報告制度、安全獎懲制度等,并由各級安全組織督促檢查,加以落實。營造"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

1.3責任保證

建立以安全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各級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安全職責。

2主要項目的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2.1場地布置及現場安全控制

總經理部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影響安全生產的因素進行控制,確保施工生產按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順序要求進行。

(1)開工前作好以下準備

1)落實施工機械設備、安全設施、設備及防護用品進場的計劃;

2)落實現場施工人員;

3)辦理職工意外傷害保險。

(2)持證上崗

施工現場內的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對電工、焊工、塔吊、施工升降機械的裝拆工人還應進行培訓、考核、持相關證件上崗。由項目部生產副經理和財務資源部門負責確認。大型浮吊、沉樁機、鉆機等專用設備操作應按安全作規程嚴格進行,上崗前必須經過專門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3)對安全設施、設備、防護用品的檢查驗收

本工程占地面積大,又是水上、地面、高空多工種、多工作面協同作業,安全防護工作十分重要。對高處作業、水上作業、交叉作業的安全防護必須做到防護明確、技術合理、經濟適用、安全可靠。實施要點:

1)按照安全防護的技術措施方案執行。

2)防護職員落實到人,具體由現場辦、專職安全員、各施工隊長負責操作。

3)工作平臺、臨時碼頭、棧橋、現澆支架應有搭設方案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定期對施工平臺,扶手立網進行檢查,做好防滑及破損修補工作。

(4)加強現場安全管理

1)施工現場的布置須符合防火、防爆、防高溫、防雷電、防風、防霧等安全規定和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現場的生產、生活辦公用房、倉庫、材料堆放場、停車場、生產車間等應按批準的總平面布置圖進行布置,并符合安全規程。

2)危險地點懸掛按照GB2893-82《安全色》和GB2894-82《安全標志》,施工現場設置大幅安全宣傳標語。

3)陸上施工現場的生產、生活區均要設足夠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設施網點,消防器材有專人管理不得亂拿亂動,每一個標段要組成一個由15-20人的義務消防隊,所有施工人員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4)各類房屋、庫棚、料場等的消防安全距離符合國家或公安部門的規定,室內不得堆放易燃品;嚴禁在木材加工場、料庫、油庫等處吸煙;現場的易燃雜物,也隨時清除,嚴禁在有火種的場所或其近旁堆放。

5)加強易燃、易爆危險品管理

6)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TJ46-88的規定執行。

2.2施工機械的安全管理

(1)安全生產組織措施

機械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安全生產管理是企業目標管理的重要內容,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是施工過程中企業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安全管理要體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基本原則。

(2)建立健全機械安全管理組織機構

(3)機械人員安全職責

1)督促有關機務人員(駕駛人員、操作人員、維修人員等)做好機械例行保養工作。

2)負責機動車輛、機械日常安全檢查和安全周(日)活動。

3)負責機動車輛年檢工作。

4)辦理機動車輛養路費運管費等證件或規費交納手續。

5)調查處理機械事故、交通事故及保險車輛的出險索賠。

6)翻印、制定或修改安全操作規程。

(4)操作人員安全守則

1)機械在運轉操作前,必須認真檢查.確認技術狀況良好,安全裝置齊全有效,方能啟動作業.

2)作業時應精力充沛、思想集中,遵守有關法規,嚴禁酒后操作。

3)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不得超載、超速使用機械,不得擅離工作崗位。

4)作業中應認真監視機械運轉。發現有異常情況(如劇烈震動、異響、異味及溫度和壓力突變等)應立即停止檢查,排除異常后才能繼續使用。

5)機械運轉部件未停止前,一般不得接觸轉動部分或對其進行維修。

6)駕駛員操作室應保持清潔,禁放易燃易爆品和其他雜物。

7)按規定穿戴安全保護用品。

8)不準操作與操作證不相符的機械設備。

9)起重設備應嚴格按《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嚴禁違章作業。

(5)現場管理人員安全守則

1)機械進場前,應為機械提供使用道路、水、電、臨時機棚和停機場地,并排除對機械作業有妨害的不安全因素。

2)機械進入現場后,有關管理人員應分別向操作人員進行施工組織設計、總平面布置、該機的生產任務和安全技術措施等方面的交底。

3)機械操作人員應聽從指揮、配合施工,但對違反機械性能、安全操作規程和可能引起危險事故的指揮,有權拒絕執行。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操作人員違章作業。

4)文明生產,保持機械、車輛及停車場所的整齊清潔。在有危險的作業區域,應設置明顯標志,并采取特定安全措施。

(6)施工機械的安全保證措施

1)各種機械操作人員和車輛駕駛員,必須取得操作合格證,不準操作與操作證不相符的機械設備;不準將機械設備交給無操作合格證的人員操作,對機械人員要建立檔案,專人管理。

2)操作人員必須按照機機械設備說明書規定,嚴格執行工作前的檢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觀察及工作后的檢查保養制度。

3)駕駛室或操作室應保持整潔,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嚴禁酒后操作機械,嚴禁機械帶病運轉或超負荷運轉。機械設備

在施工現場停放時,選擇安全的停放地點,夜間有專人看管。

4)嚴禁對運轉中的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調整等作業。

5)指揮施工機械作業人員,必須站在可讓人了望的安全地點,并應明確規定指揮聯絡信號。使用鋼絲繩的機械,在運轉中嚴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觸鋼絲繩,用絲繩拖、拉機械或重物時,人員應遠離鋼絲繩。

6)起重作業應嚴格按照《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86)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076-95)規定的要求執行。

7)定期組織機電設備、車輛安全大檢查,對檢查中查出的安全問題,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調查處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機械事故的發生。

8)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佩帶個人防護用品,做到持證上崗,做好機械運轉記錄和例行保養記錄。

9)大、中型機具設備和車輛必須專人負責,起重吊裝作業必須專人持證上崗。

10)租用大、中型機具設備,雙方必須簽定協議,在使用、維修和保養方面,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和安全責任。

11)機械操作人員、駕駛員不得隨意加班加點,要認真做好季節性勞動保護和做好交接工作。

(7)安全環保的檢查與教育: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其重點為

1)作業環境的安全生產水準或條件是否合格。

2)各種機械的安全技術狀況是否合格.如制動裝置、報警裝置、限位裝置等的技術狀況。

3)機械的發動機排放是否符合環保要求,噪音是否在要求范圍內。

4)某些機械的電氣安全狀況,如搭鐵裝置,防護水平,各種自動裝置的整定值等是否符合規范。

5)某些機械運行中的排污、排廢、粉塵及有害物質等危害人身健康和影響環保的危險源。如拌和樓排污、粉塵排放,修理車輛的廢油處理等。

(8)事故處理

1)機械事故發生后,如有人員受傷,要迅速搶救傷員,在不防礙搶救人員的條件下,注意保留現場,并迅速報告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進行妥善處理。

2)故無論大小,肇事者和肇事單位均應如實上報,并填寫機械事故報告單。一般事故報告單由肇事單位存查,大事故和重大事故報告單應在三日內報上級主管部門。

3)機械事故發生后,肇事單位必須嚴肅認真對待,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未經處理和群眾未受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對責任者進行批評教育。

4)舶發生交通事故、污染事故或其他緊急情況時,應通過甚高頻無線電話或其他一切有效手段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

(9)事故統計是反映安全工作好壞的一個重要依據,機械部統計人員、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如實、準確、及時地填報各種事故統計報表,對隱瞞不報,少報,使事故統計不實者,從重處罰。

2.3高空作業的安全管理

(1)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水上工作人員要穿救生衣,并按規定配戴勞動保護用品,或安全帶等安全工具。

(2)作業人員不得穿拖鞋、高跟鞋、硬底易滑鞋和裙子進入施工現場。

(3)從事架子施工的人員,要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方能持證上崗;對進行模板施工,高度超過2米的架子要由架子工去完成。在距邊緣1.2-1.5米處應設置護欄或架設護網,且不低于1.2米,并要求穩固可靠。

(4)施工作業搭設的扶梯、工作臺、腳手架、護身欄、安全網等,必須牢固可靠,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架子工程應符合《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0)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076-95)規定要求。

(5)人員上下通行要由斜道或扶梯上下,不準攀登模板,腳手架、或繩索上下,并作好進入口等防護措施的管理。

(6)作業用的料具應放置穩妥,小型工具應隨時放入工具袋,上下傳遞工具時,嚴禁拋擲。進行兩層或多層上下交叉作業時,上下層之間應設置密孔阻燃型防護網罩加以保護。

(7)腳手架拆除時,經工程技術部門和專職安全員檢查同意后方可拆除,并按自上而下,逐步下降進行;嚴禁將架桿、扣件、模板等向下拋擲。

篇2:安全管理監控措施

1、公司每周一上午組織管理人員召開一次安全周會。

2、公司每月定期召開一次全體員工及駕駛員參加的安全月會。

3、公司安全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一次全體成員會議。

4、安全思想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經常性的工作,是保障安全運輸生產的重要措施之一,各部門必須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必須做到:研究工作時,研究安全工作;布置工作時,布置安全工作;總結工作時,總結安全工作。

5、公司安全領導小組對駕駛員每季至少安排一次安全教育課(職業道德、技術操作、事故分析)。公司每季出安全宣傳欄。

6、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必須經公司安全領導小組召開事故分析會議進行分析、定性、處理。

7、事故分析會議,由公司安全領導小組根據具體情況,統一召開,各專職安全員必須參加。

8、嚴格執行國務院和上級有關工傷事故管理規定,及時準確掌握已、未遂事故情況,總結教訓,研究事故發生規律,必須加強工傷事故的報告、調查、統計分析和處理,采取預防措施,實現安全運輸生產,提高經濟效益。

9、公司員工在辦公區域內,從事工作有關的勞動,發生喪失勞動能力滿一個工作日以上的事故稱工傷事故。

10、工傷事故報告:如發生工傷事故,所在部門必須立即組織搶救,保護好現場,迅速報告安全部。輕傷者三日內填寫“事故登記表”上報,重傷以上事故要拍照上報、存檔。

11、發生重傷、死亡多人事故,特別重大傷亡事故,在當天內迅速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市紀委、市勞動局、檢察院和旅游局等相關領導部門。

12、傷亡事故一般應在兩個月內結案,特別情況不得超過三個月;重傷、多人事故由上級部門批準結案;死傷事故由勞動局、檢察院等相關部門批準結案。

篇3:附院護理安全管理制度與監控措施

附屬醫院護理安全管理制度與監控措施

一、管理制度:

1、認真落實各級護理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工作明確分工,團結協作,結合各科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

2、安全管理有專人負責,定期組織檢查,發現事故隱患及時報告,采取措施及時處理。

3、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預防院內交叉感染。

4、對危重、昏迷、癱瘓患者及小兒應加強護理必要時加床檔、約束帶,以防墜床,定時翻身,防止褥瘡。

5、劇、毒、麻、貴重藥品人專人保管,加鎖、帳物相符。

6、搶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種類、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時(及時檢查、及時維修、及時補充),搶救器械做好應急準備,一般不準外借。

7、搶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時清點交接,嚴防損壞和遺失。

8、對科室水、電、暖加強管理,保證不漏水、漏電、漏氣,如有損壞及時維修。

9、內服藥和外用藥標簽清楚,分別放置以免誤用。

二、監控措施:

1、氧氣管理:用氧管理:

1)用氧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2)告知患者及家屬勿在室內抽煙,氧氣管道周圍禁煙火和易燃品。

3)定期檢查氧氣接口,發現漏氣及時維修。

4)吸氧設施有"四防"標志(防熱、防油、防火、防震),并系有安全帶,氧氣筒內的氧氣不可用盡。

2、對危重患者及小兒防止發生意外措施:

1)防墜床。小兒要使用有床檔的小兒床;昏迷及煩燥患者有專人守護,必要時加床檔。

2)防燙傷。需要熱敷的患者,護士要及時巡視,嚴格交接班;給嬰幼兒、老人、昏迷、肢體癱瘓麻痹患者用熱水袋時,溫度50℃以內,熱水袋不可直接接觸病員的皮膚。

3、制度落實:

1)執行分級護理,進行健康教育,術后及長期臥床初起活動者,有人扶持,動作要輕慢,以防因體位變化,引起虛脫。

2)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做好"三查七對",按時巡視病房,發現不良反應及時處理。

3)對急危重癥患者,做好各項基礎護理。

①昏迷患者專人護理,床旁備好壓舌板、開口器、舌鉗、紗布、吸痰器等,及時清理口腔分泌物。

②做好皮膚護理,定時翻身、拍背、按摩、防止褥瘡的發生。

③煩躁患者給約束帶固定,注意松緊適度,觀察肢體血運、溫度、顏色等變化。

④嚴格執行差錯事故登記報告制度,發現隱患及時討論處理并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