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臨時用電施工技術措施范本
工程臨時用電施工技術措施
1、接地與防雷
(1)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與保護零線連接,專用保護零由工作接地線,配電室的第一級漏電保護器電源側的零線引出,施工現場的所有電氣設備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外露導電部分,應做保護接零。包括以下五個部分。
1)電機、電器、照明器具、手持電動工具的金屬外殼。
2)電氣設備傳動裝置的金屬部件。
3)配電屏與控制屏的金屬框架。
4)室內、外配電裝置的金屬框架及靠近帶電部分的金屬圍欄和金屬門。
5)電力線路的金屬保護管、敷線的鋼管、鋼管外架、鏑燈等。
(2)保護零線不得裝設開關或熔斷器。
(3)保護零線的截面不小于10mm2采用多股銅線,不準使用獨股鉛線。
(4)保護零線采用綠、黃雙色線;不準與工作零混用;嚴禁通過工作電流。
(5)作防雷接地的電氣設備,必須同時重復接地。外用電梯、塔吊,外架的接地體,應制作獨立的接地裝置。接地電阻值不大于10Ω,防雷沖擊電阻不大于30Ω。
(6)在總配電箱,分配電箱做重復接地,每一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應不大于10Ω。
2、電氣設備設置與安裝
(1)配電系統設置室外防水總配電箱,分配電箱和開關箱及流動電箱,開關箱與分配電箱的距離不超過40m,開關箱至用電設備的距離不超過3-5m。
(2)照明線路設在各線配電箱的右側,動力開關上側引入,照明線路不得和動力線路混合使用空開。
(3)配電箱、開關箱中導線的進出線口應設在箱體的下底面,嚴禁設在箱體的上頂面、側面、后面或箱門處。
(4)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在干燥、通氣及常溫場所,不得裝設在易受外來固體撞擊、液體浸濺及熱源烘烤的場所,周圍不得堆放有礙操作,維修的物品。
(5)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端正、牢固、移動式的箱體應裝設在堅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電箱、開關箱的下皮與地面垂直距離應大于1.3m,小于1.5m,移動式的下皮與地面的垂直距離為0.6-1.5m。箱體采用鐵板制作,鐵板厚度大于1.5mm。
(6)配電箱、開關箱內的工作零線應通過接線端子板連接,并應與保護零線接線端子板分設。
(7)配電箱、開關箱內的連接線應采用絕緣導線、導線的型號及截面應嚴格執行電組織設計的截面,導線接頭不得松動,不得有處露帶電部分。
(8)導線剝削處不應傷線芯和過長,導線壓頭牢固可靠,多股導線不應盤圈壓接,應加裝壓線端子。
(9)各種設施、燈具的相線必須經開關控制不得將相線直接引入燈具。
(10)工棚照明燈具優先拉線開關,拉線開關距地面高度2-3m,與門口的水平距離為15-20cm,拉線出口向下。嚴禁將插座與搬把開關靠近裝設,嚴禁在床頭上裝設開關。
篇2:現場臨時用電施工技術要求措施
現場臨時用電施工技術要求
1.本工程按JGJ46-88《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進行施工。所有電箱必須是集團公司指定產品。
2.根據臨電平面布置圖,從配電柜到一級配電箱、一級到二級電箱的電纜在圍墻附近、臨建周邊埋地敷設,埋地0.8m,電纜上下各鋪10cm細砂,再滿鋪寬240mm的紅磚一層。電纜過大門或穿越道路時穿鋼套管保護。所有電箱下電纜經150mm鋼管引入施工作業面。
3.嚴格區分電箱等級,確保三級保護,四級控制,為方便使用,電箱應編號噴涂于門上,并作好檢查維修記錄,具體如下:J-2-1電箱序號;三級電箱以此類推。
4.本工程使用臨時配電箱應符合北京市有關臨時用電管理規定,配電箱符合三相五線制接零保護系統TN-S要求。
5.二級配電箱處PE線各做一組重復接地。接地極采用50×50×5鍍鋅角鋼,接地極每根長度2.5m,間距5.0m,接地電阻<1.0Ω,塔吊接地電阻<4Ω。
6.二級配電箱的漏電開關的動作電流30mA,動作時間應小于0.1S。
7.開關箱內的用電設備不可一閘多用,每臺設備應有自己的開關箱,嚴禁一個開關電器控制兩臺以上的用電設備(含插座),以保證安全。
8.電纜敷設前要檢查表面有無損傷,型號、截面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施工前做耐壓試驗,絕緣電阻值應不小于10Ω,電纜敷設時彎曲半徑不小于外徑的十倍,圍墻上每隔30m應設警告牌,寫明"下有電纜"并注明埋深,在大門口及電纜彎曲處應加設警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