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高速公路施工項目部環境污染應急預案

高速公路施工項目部環境污染應急預案

2024-07-11 閱讀 2168

zz高速公路施工項目部環境污染應急預案

施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是多方面的,就是標段的實際情況,可能造成環境污染事件的主要是由于火災、爆炸而引起對大氣環境造成的污染、以及樁基施工中因使用泥漿及隧道洞內排水造成河道、溝渠、農田、魚塘等的污染。為降低和杜絕可能引起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以及環境污染事件發生后的及時處理,減少損失,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組織機構及責權

本項目部成立應急領導小組,項目經理任組長,項目副經理任副組長,組員由工程部、衛生所、辦公室、各工區施工隊隊長等人組成。

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全面領導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的工作,統一指揮事故應急工作,并對人力、物力、財力進行調配;

副組長:總體協調各部門在事故應急中的分工協作和響應組長的統一指揮調度;

組員:服從組長、副組長及其委托人的指揮,負責人員、重要物資的疏散和救護以及報警求救工作。

二、環境污染的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從施工工藝著手,降低或減少污染的產生,加強對“三廢”的綜合利用,提高“三廢”的回收利用率。杜絕一切污染事故。

1、振動及噪聲的防治:消除生產過程中的振動源和噪聲源,控制振動和噪聲的傳播

(1)合理分布動力機械的工作場所,盡量避免同處運行較多的動力機械設備。

(2)對空壓機、發電機等噪聲超標的機械設備,采用裝消音器降低噪音。

(3)對于行駛的機動車輛,現場只許按低音喇叭,場外行駛嚴禁鳴笛。

(4)合理安排爆破時間及噪聲較大的機械作業時間,距居民較近地段,控制噪聲,噪聲較大的操作避免夜間施工。爆破在白天進行,并設好房戶。

(5)當施工隊伍駐地距居民較近地段時,避免生活噪聲對附近居民的影響。

2、粉塵的防治

(1)在施工過程中,采用濕式作業,以減少粉塵的產生。

(2)運輸可能產生粉塵的車輛配備擋板及棚布,防止粉塵飛落。

(3)及時清掃、沖洗作業場地及運輸車輛,保證場地及車輛的清潔。

(4)嚴禁在場地內燃燒各種垃圾及廢棄物。

3、廢水、廢氣的防治

(1)新增的生產和生活鍋爐選擇燃燒效率高、高性能的鍋爐,并配備脫硫和除塵設備,既有鍋爐考慮“以新帶老”的設計原則,以減少廢氣的排放。

(2)購置各類機械設備其污染物排放必須是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的、較為先進的環保型產品,使之在施工生產中達到“零”排放,或經過處理后污染物排放達到GB16297-1996標準。

(3)機械設備運轉過程中的廢油水進行油水分離,廢油經再生后重復利用。

(4)修建沉淀池處理廢水(包括生活污水),經過濾沉淀池處理后可用作沖洗廁所或排入溝谷。

(5)載裝易污染物的車輛,在運輸完畢后,不得在水體直接沖洗。沖洗后的廢水必須經過妥善處理,達到國家和地方排放標準后方準排放。

(6)加強安全生產和火工品的管理,最大限度的防治施工現場火災、爆炸的發生,以避免由此造成的環境污染。

4、對固體廢棄物要進行分類管理,合理存放,提高回收利用率。廢(漿)渣按設計要求棄到在指定地點修建的渣場,及時清運處理生活垃圾。不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在自然環境不能降解的制品。在使用核子精密儀等含有輻射的儀器時,合理存放,避免丟失,以防由此造成的環境污染。

5、運輸容易對環境造成影響的產品或原料時,必須防止散漏溢流,搞好安全防護。杜絕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運輸途中一旦發生意外,造成易污染物泄漏、散失、溢出或發生化學反應,對環境形成影響時,由運輸和押運人員及時采取措施,防止造成更大的環境污染。

三、事故現場應急處理

1、發生火災、爆炸事件而引起污染的應急處理(見火災、爆炸應急預案);

2、發生水污染事件的應急預案:

(1)迅速堵截污水,以免流入河道、溝渠、農田和魚塘等,阻止污染繼續蔓延。

(2)查找污染源源頭,若由于沉淀池滲漏造成的污染,迅速新建沉淀和隔油池,把污水引入新池中經沉淀和各有處理后排入河道、溝渠。

(3)禁止向污水引水溝渠傾倒棄土、渣和生活垃圾或其他廢棄物。及時清理和疏通引水溝渠。

(4)污染事件發生后應急領導小組要對事件發生現場進行調查分析,查明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見和時間,報上級主管部門及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備案并接受調查。

四、應急小組成員

組長:z聯系電話:1**

副組長:z**

z**

z**

z1**

組員:zz

五、急救電話

急救:120值班電話:***

編制:

審核:

批準:

篇2:項目部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準備響應預案

項目部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

工程名稱:

期限責任人:編制人:

審核人:審批人:日期:

為確保我項目部重大環境污染發生以后,能迅速、高效、有序地開展重大環境污染源的智力及善后工作,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及時控制污染源,及時制止重大環境污染源的繼續發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特制定本項目部環境污染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

一、組織機構

項目部成立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響應指揮小組,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

組長:ZZ

成員:ZZ

具體分工如下:

1、任務是了解掌握險情,組織現場搶救指揮及對外聯絡。

2、任務是根據指揮組命令,及時調動搶險員、器材、機械上一線搶險。

3、任務是保持我項目部及行業主管部門(環保部門)等外界的聯絡,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并負責生活保障。

二、事故處理程序:

1、施工現場和宿舍區發生一般的環境(如噪聲超標)污染,項目部環境污染應急響應指揮部組織相關人員及時處理、中止施工,并制定相應的處理方案及采用有效措施,確保能達標時方可繼續施工;

2、當施工現場及宿舍區發生較為重大的環境污染,項目部應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搶險,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切斷污染源及時制止污染的后續發生,并及時上報分公司;

3、對很嚴重的環境污染發生(如火災發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學品泄漏)后,要首先保護好現場,組織項目部人員進行自救并立即向分公司上報事件的初步原因、范圍、估計后果。如有人員在該嚴重的環境污染中受到人身傷害,則應立即向當地醫療衛生部門(120)電話求救。同時通知環保部門進行環境污染的檢測。當分公司接到通知以后,指揮部人員趕赴現場,按各自職能組織搶險,成立搶險組;

4、當火災發生后遵循消防預案有關規定,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最快速度切斷火源,斷絕著火點,控制火勢及至熄滅火滅。并做好現場的有效隔離措施,及火災后的善后處理工作。及時有組織地分類清理、清運,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污染;當發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學品泄漏后,應及時采取隔離措施,采取適當防護措施后及時清理外運,或采取隔離措施后及時委托環保部門處理、檢測,以求將對環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