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機械設施安全防護用具管理制度

施工機械設施安全防護用具管理制度

2024-07-11 閱讀 4784

施工機械設備設施及安全防護用具管理制度

1、起重作業人員必須身體健康,經體檢無患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病、癲癇病、手腳殘疾以及無視力、聽力障礙,經過地方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培訓機構培訓,并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

2、從事起重作業時,必須確定作業項目負責人、指揮人員、起重機司機、司索工藝及必要的輔助人員,明確各自的職責和工作程序。

3、遇大風、雷雨、霧、雪等惡略天氣或在高壓線、公路等特殊作業條件下應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4、下列情況不得進行起重作業:

(1)6級及以上強風、暴雨、雷電天氣等;

(2)起重設備未經檢測合格或超過檢測合格有效期;

(3)起吊索具未經檢驗、檢查合格,索具規格與吊起物件重量不匹配;

(4)超載或被吊物重量、理化性質(特指危險化學品等)不清,吊拔埋件及斜拉斜吊或單鉤起吊等;

(5)起重設備的結構或零部件有影響安全的缺陷或損傷:如制動器、安全裝置失靈,吊鉤螺母防送裝置損壞,鋼絲繩損傷達到報廢標準,吊鉤不安裝防脫落裝置等;

(6)捆綁、吊掛不牢而可能滑動,重物棱角處與鋼絲繩之間未加襯墊等;

(7)被吊物體上有人或浮置物;

(8)無法看清場地、被吊物情況和指揮信號等;

(9)臂架、吊具、輔具、鋼絲繩、纜風繩、重物等,與電力線路的最小距離應小于以下要求:1KV以下線路至少為1.5m;1KV~35KV至少為3m;35KV以上至少為5m(不含陰雨或潮濕天氣);

(10)法律法規及標準規定的其他情況。

5、起重作業時應遵守的其他要求

(1)不得使用極限位置的限制器停車;

(2)不得在有載荷的情況下調整起升、變幅機構的制動器;

(3)不得將被吊物件從人的上空通過,吊臂下不得有人;

(4)不得在起重設備工作時進行檢查和維修作業;

(5)不得未經試吊便起吊與設備額定載荷接近的重物;

(6)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要求。

6、施工作業中現場人員應按照“兩書一表”和安全操作規程進行安全檢查。分公司(項目部)安全管理人員應對現場管理狀況及作業過程進行監督抽查,發現違章現象和事故隱患應立即組織進行整改,防止起重過程中發生傷害事件。

7、起重作業安全要求

(1)起重作業人員在作業場地范圍內必須按規定穿戴勞保。

(2)起重指揮(司索)工安全要求

a、嚴格執行《起重吊運指揮信號》標準的規定,起重過程中必須與起重司機聯絡準確、熟練無誤;

b、吊掛時,吊掛繩之間的夾角宜小于120度,避免吊繩受力過大;

c、繩、鏈索經過的棱角處應加襯墊;

d、指揮物體翻轉時,應使起重重心平穩變化,不應產生指揮意圖之外的動作;

e、進入懸掛重物下方時,應先與司機聯系并設置支撐裝置;

f、多人捆掛時,應服從一人的統一指揮。

(3)起重機司機的安全要求

a、服從起重指揮人員的統一指揮,發現不安全情況應及時通知指揮及相關人員。對于緊急停止信號,無論任何人發出,都必須立即執行;

b、全面掌握所操縱的起重機的設備構造和技術性能;

c、嚴格按起重機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d、起重作業過程中及時觀察作業環境周圍的人、物等,避免發生磕碰等傷害事故。

(4)兩臺以上吊車進行聯合作業時,現場應制定作業計劃和作業程序,明確專人統一進行指揮和監護。

(5)擁有起重設備單位應建立起重設備檔案,包括:起重機出廠技術文件、啟用時間和位置、保養和檢查試驗記錄、設備存在的隱患和問題及其整改情況等。

(6)備停用閑置超過規定時間,在重新啟用前應進行檢驗和試運行,確認合格后方可繼續投入使用。

篇2:機械設備設施及安全防護用具管理制度

1、對施工現場使用的各種機械設備設施及安全防護均應進行登記。

2、新購置的安全防護用具必須具有“三證一書”即: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技術監督部門檢驗報告和使用說明書。

3、自有及外租設備,必須持有技術監督部門或安全監督局出具的使用許可證,以及安裝單位的安裝資質證復印件(加蓋印章)和安裝后的驗收合格報告。

4、施工現場使用的施工機具必須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場使用,施工現場設備設施根據具體情況做好防雨、防曬、防潮及避雷保護等措施,機械設備應保持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要有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程。

5、外租機械設備必須同租賃方簽定租賃合同和安全協議,安全協議內容必須齊全。

篇3:安全設施安全防護用具管理制度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安全設施及安全防護用品是提高生產效率,確保職工身心健康的有力保證,是實現安全目標管理的必備條件。因此,所采購的產品必須滿足安全生產要求,確保從源頭上杜絕事故的發生及出現事故時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為此制定本規定。

一、安全設施及防護用品的采購

1、項目用的安全設施主要有:滅火器材、漏電保護裝置、登高器材、起吊設備等,在采購過程中應對生產單位的資質進行審查和評價。必須有省部級以上的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以及滿足安全生產要求的有關證明資料。

2、項目用安全防護用品主要有安全帽、安全網、安全帶、防塵面具等,在采購過程中必須選擇有生產許可證、資質證書、產品合格證的生產廠家,并了解其各種參數,確保產品符合安全要求。其他防護用品如防滑鞋、防護手套、眼鏡等必須購買有一定知名度的產品。

二、產品的檢驗

1、安全設施進場以后,必須主動與地方縣級以上有關安全部門取得聯系,經過檢驗后發給使用合格證后方可投入使用。

2、防護用品進場以后必須請地方有關勞動保護部門進行技術鑒定,有必要時可進行破壞性試驗,鑒定合格后方可發放使用。

三、有毒有害及危險物品的采購與管理

1、項目常用有毒有害及危險品主要有:乙炔氣、氧氣、硫酸、油漆等。

2、乙炔氣、氧氣、硫酸、油漆等在采購過程中要實行單獨裝運、不能與其他物品混裝、防止碰撞、擠壓,嚴禁接近火源,并要定期對壓力容器進行檢測。

3有毒有害及危險品進場以后要與其他物品隔離存放,注意安全高度。

四、產品的標識及警示

1、油庫、炸藥庫、配電室、起吊設備應在醒目處設置警示牌,警示標識有“請勿靠近、注意防護等字樣。”

2、在施工現場特別是隧道、大橋工地,應設立“請帶安全帽、系好安全繩”等醒目字樣,以警示職工時刻牢記“安全”二字。

3、對有毒有害及危險品也應嚴格表識,注名其為危險物品,按規范操作,不得隨意搬動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