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電作業操作一般要求
1.準備工作
⑴帶電作業班組在接受帶電作業后,應根據任務難易和對作業設備熟悉程度,決定是否需要查閱資料和查勘現場。
①查閱資料:是指從生計科(股)、運行班組和資料室了解作業設備的情況。如導、地線規格、設計所取的安全系數及荷載;桿塔結構、檔距;系統結線、相位和運行方式;設備狀況(指導、地線補強、銹蝕、接頭等)及作業環境情況,以便根據作業內容確定作業方法、所需工(器)具,并作出是否需要停用重合閘的決定。必要時還應:
(a)驗算導、地線應力,或計算導地線張力或懸垂重量;
(b)計算空載電流、環流和電位差;
(c)計算懸重后的弧垂,并校核對地或被跨越物的安全距離。
②查勘現場:赴作業現場主要了解作業設備各種間距、交叉跨越、缺陷部位以及嚴重程度、地形狀況、周圍環境、確定需用器材及工(器)具等。
根據查勘結果,作出能否進行帶電作業、采用何種作業方法及必要的安全措施等決定。
(2)帶電作業班組去現場前,應注意當地氣象部門的當天天氣預報。到達現場后,應對作業所及范圍內的氣象情況(主要指風速、氣溫、雷雨、霜霧等)作出能否進行作業的判斷。
(3)工作負責人對班組人員的精神狀態和健康情況應了如指掌,當發現狀態不佳有可能危及安全的作業人員,不得分派工作。
(4)帶電作業前,應根據作業需要進行必要的檢測。
①距離檢測:安全距離、交叉跨越距離和對地距離可用帶尺寸標志的絕緣測距桿、絕緣測距繩或非接觸性的測距儀進行測量。
②絕緣子檢測:可用火花間隙檢測裝置、分布電壓檢測儀進行檢測。
③相位測試:可用核相儀進行測試。
④電流測量:可用固定在絕緣操作桿頂端的鉗形電流表進行測量。
⑤絕緣工具檢測:可用2500V絕緣搖表、高壓絕緣測試儀或表面潮濕測量儀對其外表絕緣性能進行檢測,
2.一般要求
(1)靜電感應的對策
①在220KV塔上作業的地電位電工應穿導電鞋;在330KV~500KV塔上作業的地電位電工應穿全套高壓靜電防護服(或屏蔽服)(包括帽、衣、褲、鞋和手套,不同)。
②以退出運行設備而附近有強電場存在時,其絕緣體上的金屬部件,必須先行接地,才能徒手觸及。
③已處停電狀態的單回或多回同桿架設中的停電線路相導線或多回同桿架設中的停電線路,但單回鄰相線或多回同桿架設中的另回線路以帶電或尚未脫離電源時,單回停電相導線或多回同桿架設中的停電線路必須先行接地才能徒手觸及。
④在強電場下用絕緣傳遞繩傳遞大、長金屬物件時,必須先行接地才能徒手觸及。
⑤在330KV~500KV輸電線路下方或變電所內放置的汽車或體積較大的金屬作用機具,必須先行接地才能徒手觸及。
⑥絕緣架空地線應視為帶電體,作業人員應對其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或用帶接地線的絕緣棒先行接地后才能徒手觸及。
(2)共(器)具的傳遞
①帶電作業時所需的工(器)具和材料必須用絕緣無頭繩圈傳遞,鄰近帶電體的滑車和吊點繩套均應用絕緣材料制成。
②無頭繩圈與帶電體應盡量保持足夠的距離。距離尺寸是傳遞物品金屬部件尺寸加上不同電壓等級對地(或相間)安全距離而定。
③設備間距小、傳遞通道狹窄的現場,無頭繩圈的下端應用地錨固定。
④小型工(器)具和材料(金屬扎線應盤成體積小的線盤)應裝入工具袋內傳遞;尺寸較長的金屬件,應將其多點固定于無頭繩圈上作定向傳遞。
⑤傳遞等電位電工而又不能盤卷的金屬導線(如跨接線、預絞絲等),可用傳遞繩將其平行于地面懸吊傳遞,并用控制繩控制其活動方向和對帶電體的距離。
⑥以上、下循環交換方式傳遞較重的工器具時,新舊重物均應系以控制繩,防止被傳物品相互碰撞及誤碰處于工作狀態的承力工(器)具。
(3)過牽引的預防
①收緊導、地線均會引起過牽引,特別是孤立檔(包括構架間母線)更為嚴重。因此,選擇帶電收緊導、地線方法時,應考慮過牽引量以不超過設計規定的過牽引長度為準。
②更換耐張絕緣子串時,宜采用緊線拉桿法,并摘取絕緣子串與橫擔或與導線端耐張線夾聯結機具中的螺栓、元頭銷、以減少過牽引量。
③行中導線開端重接,只允許在多檔的耐張段內進行,且不宜用滑車收緊導線。
(4)氣候突變的處理
作業過程中,工作負責人要不斷監視氣候變化情況,如遇氣候突變危及作業安全時,必須及時停止作業,迅速將設備恢復原狀,或采用必要的保安措施。當來不及實現上述要求時,必須立即命令塔上作業人員撤至地面。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2:帶電作業一般安全規定
1.下述規定適用于在海拔1000m及以下交流10~500kV的高壓架空電力線路、變電所(發電廠)電氣設備上采用等電位、中間電位和地電位方式進行的帶電作業,以及低壓帶電作業。
兩線一地的線路及其電氣設備上不宜進行帶電作業。
2.帶電作業應在良好天氣下進行。如遇雷、雨、雪、霧不得進行帶電作業,風力大于5級時,一般不宜進行帶電作業。
在特殊情況下,必須在惡劣天氣進行帶電搶修時,應組織有關人員充分討論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經廠(局)主管生產領導(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進行。
3.對于比較復雜,難度較大的帶電作業新項目和研制的新工具必須進行科學試驗,確認安全可靠,編出操作工藝方案和安全措施,并經廠(局)主管生產領導(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進行和使用。
4.帶電作業工作票簽發人和工作負責人應具有帶電作業實踐經驗。工作票簽發人必須經廠(局)領導批準,工作負責人也可經工區領導批準。
5.帶電作業必須設專人監護。監護人應由有帶電作業實踐經驗的人員擔任。監護人不得直接操作。監護的范圍不得超過一個作業點。復雜的或高桿塔上的作業應增設(塔上)監護人。
6.帶電作業工作票簽發人和工作負責人對帶電作業現場情況不熟悉時,應組織有經驗的人員到現場查勘。根據查勘結果作出能否進行帶電作業的判斷,并確定作業方法和所需工具以及應采取的措施。
7.帶電作業工作負責人在帶電作業工作開始前應與調度聯系,工作結束后向調度匯報。
8.帶電作業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停用重合閘,并不得強送電:
(1)中性點有效接地的系統中有可能引起單相接地的作業。
(2)中性點非有效接地的系統中有可能引起相間短路的作業。
(3)工作票簽發人或工作負責人認為需要停用重合閘的作業。
嚴禁約時停用或恢復重合閘。
9.在帶電作業過程中如設備突然停電,作業人員應視設備仍然帶電。工作負責人應盡快與調度聯系,調度未與工作負責人取得聯系前不得強送電。
篇3:帶電作業的安全規定范文
一、安全規定的基本要求
帶電作業安全技術基本規定所涉及的內容在電業安全工作規程(DL409—91)、帶電作業
管理制度、帶電作業操作導則等標準規范中都有具體的條款,現就一些較為重要的條款和規定作一些說明。
1.作業人員與安全技術
(1)一般帶電作業人員
1)身體素質。經醫師檢查無防礙高空作業的病癥。
2)專業技術素質。專業知識包括與帶電作業有關的高壓基本理論,工器具的性能、使用方法及基本要求,現場操作規程和導則,正確施行緊急救護工作的方法。專業技能要經過專門的培訓才能獲得,作業人員經考試合格才能進行帶電作業。
(2)工作負責人和工作監護人
身體素質及專業技術素質除符合一般帶電作業人員的要求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指揮才能,有豐富的帶電作業實踐經驗,才有能力來組織和指揮整個作業。
監護人應對作業工具、作業方法、作業程序、安全要點均非常熟悉,具有一定的應變指揮能力。扎實的業務素質是保證作業順利而安全進行的前提,良好的事故應變處理能力及指揮能力則是合理處理事故,阻止事故進一步擴大的基本保障。
2.作業項目與安全技術
(1)一般作業項目(常規項目)。
一般作業項目確定需考慮三個方面的問題:
1)該項工作是否必要。在工作必須進行的情況下,應清楚地了解設備狀況(電壓等級、設備規范、故障狀態等)、工作環境、各種電氣間隙距離、作業荷載、所需的器材以及專用工具。
2)作業負責人、監護人和工作班組成員的合適數量以及其對應性。
3)根據操作時的人身和設備安全要求制定常規安全措施。
(2)復雜作業項目
在開展復雜作業項目以前,應考慮工作必要性、工作班組成員、人身設備安全要求及相應的安全措施,并組織有經驗的人員進行現場勘察,有針對性地制定一些補充措施,報領導批準后嚴格按方案計劃進行作業。
二、一般安全作業規定
1.對于海拔高度的安全規定
《安規》中規定帶電作業的海拔高度為1000m及以下。由于空氣間隙和絕緣工具耐壓水平與海拔高度有關,當需在超過海拔1000m的地區進行帶電作業時,必須對其最小安全距離和絕緣工具的有效絕緣長度再進行校驗計算。
2.對于氣候條件的安全規定
《安規》中規定帶電作業應在天氣良好的情況下進行,不宜在雨、雪、雷、風力超過5級(8m/s)、和空氣相對濕度超過70%的天氣情況下進行帶電作業。
高溫、嚴寒或風力超過5級的天氣,極易影響作業者的工作情緒,導致作業者疲勞;雨天、霧天、空氣濕度超過70%的天氣則會嚴重影響空氣間隙和絕緣工具的絕緣性能,特別是軟質絕緣工具的絕緣性能,嚴重時會導致電氣性能的破壞,同時會引起絕緣工具機械性能的下降,從而影響作業的安全。
雷雨天氣作業時,電氣設備上因感應雷或直擊雷將產生嚴重的雷電過電壓(也稱大氣過電壓或外過電壓),會直接威脅工具和人身安全。
如遇事故搶修,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在考慮常規安全措施基礎上,應針對天氣狀態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經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執行。
如果作業中途遇到以上天氣,工作負責人可根據現場情況中斷作業,以保證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
3.對于現場監護的安全規定
帶電作業監護人應由具有帶電作業實踐經驗的人員擔任,對于復雜或高塔上的作業還應增設監護人。因為帶電作業是一種操作工藝要求嚴格,安全技術程度很高的工作,工作負責,人和監護人對帶電作業的指揮、監督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作業的安全;監護人沒有指揮權,但在安全監督上與工作負責人具有同等的權力。
4.對于停用重合閘和強送電的安全
(1)停用重合閘的條件:
1)可能引起單相接地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
2)可能引起相間短路的中性點非直接接地系統;
3)工作負責人認為有停用重合閘的需要時。
(2)系統跳閘后不得強送電。
(3)非停用重合閘的作業,系統重合不成功不得強送電。由于大部分的帶電作業要么是部分降低絕緣,要么是要變動設備結構,短時間影響系統的絕緣水平和機械強度是完全可能的。規定停用重合問、不得強送電是為了保證作業的人身安全。
三、一般安全技術措施
1.帶電作業的安全距離
帶電作業的安全距離與空氣間隙放電性質有關,引起氣體間隙擊穿放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電氣設備上存在過電壓幅值
電氣設備上出現的過電壓主要有工頻過電壓、操作過電壓和大氣過電壓。過電壓幅值超高,氣體放電越容易,需要的空氣間隙也就越大。引起500kV帶電作業空氣間隙放電的過電壓以操作過電壓最為嚴重。
(2)電氣設備上存在的過電壓波形過電壓波形對放電電壓的影響取決于波頭時間的長短,即空氣間隙的放電與放電的伏秒特性有關。
(3)電氣設備上存在的過電壓極性
過電壓在正極性時空氣間隙的放電電壓較低,而在負極性時空氣間隙的放電電壓比正極性時要高。
(4)間隙電極的形狀
間隙電極的形狀會影響空間電場的分布,若空間電場分布均勻,則空氣間隙的放電電壓較高,反之則放電電壓較低。因此提高空氣間隙擊穿放電電壓的措施之一是改進電極的形狀,使電場分布均勻。
(5)間隙氣體壓力與溫度
由氣體放電理論可知,氣體壓力由常壓適當增加,氣體分子密度增加,運動時被碰撞協機會增加,因而有效碰撞游離產生帶電粒子的機會增加,氣體間隙容易發生放電;若氣體壓力由常壓適當減小,電子運動的自由行程增大,獲得的碰撞能量增加,同樣有效碰撞游離產生新的帶電粒子的機會增加而易使氣體間隙發生放電。
氣體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越劇烈,由碰撞產生帶電粒子的機會越多,氣體放電電壓就越低。
(6)空氣間隙的大小
空氣間隙越大,空氣間隙的放電電壓越大。在帶電作業中可以有效地控制空氣間隙的大小,以此確定帶電作業最小安全距離,因此保證帶電作業安全距離是帶電作業安全的關鍵項目之一。
2.帶電作業工具的有效絕緣長度
影響絕緣工具絕緣強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絕緣電阻。工具的絕緣電阻是絕緣材料的體電阻和表電阻的并聯。絕緣材料的體申阻和表電阻的大小取決于絕緣材料的長度以及材料的體電阻系數和表電阻系數的大小,體電阻系數和表電阻系數是反應材質絕緣性能好壞的一項重要指標。體電阻和表電阻系數越大,絕緣性能越好,在耐受電壓狀態下的泄漏電流越小。
(2)介質損耗。介質損耗是指單位時間內絕緣材料所消耗的電能(泄漏電流通過電阻轉化成的熱能)。絕緣材料的介質損砂越小,工具絕緣能性能越穩定。
(3)擊穿強度。擊穿強度表示絕緣材料單位長度上的擊穿電壓值。絕緣材料的擊穿強度越大,耐受電壓越高,材料的絕級性能越好。擊穿電壓隨材料縱向長度增加有所增加,但不是線性增加,各種不同材料擊穿電壓也不一樣。
(4)工具的絕緣長度。在絕緣材料選定絕緣工具的絕緣電陰、介質損耗以及周穿強度就相對選定了,要保證絕緣工具的絕緣水平則由工具的有效長度來決定。保證帶電作業工具的有效絕緣長度同樣也是保證帶電作業安全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