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變電所現場運行規程辦法

變電所現場運行規程辦法

2024-07-11 閱讀 2068

第一部分小集變電所概述

小集35kv變電所于1983年5月投產,該所位于河北滄縣劉廟鄉,擔負著中油大港公司第七采油作業區的供電任務。

小集35kv變電所是大港油田集團供水供電公司下屬的一座35kv變電所,它在大港油田電力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該所能否安全、可靠、連續、經濟運行,將直接影響到油田原油生產。因此被集團公司列為油田B級危險場所。

小集35kv變電所現裝設6300KVA雙繞組變壓器兩臺,35kv進線兩回,6kv出線8回,2400kvar電容器2組,所年供電量約6500萬kwh。

該所35kv進線由王官屯110kv變電所官集線312引入,通過聯集線330與官二聯35kv變電所聯絡,通過集段線319與段六撥35kv變電所聯絡,35kv側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方式,6kv側采用單母線分段帶旁路的接線方式。

第二部分變壓器

一、變壓器的正常運行

1、變壓器的運行電壓可在±5%范圍內變動,主變的額定容量不變。變壓器的外加電壓一般不得超過相應分接頭額定電壓得105%。

2、變壓器的冷卻介質最高溫度為40℃,頂層最高油溫為75℃,當冷卻介質溫度較低時,頂層油溫也應相應降低。

3、變壓器當冷卻系統故障切除全部冷卻器時,允許帶額定負載20min并嚴密監視頂層油溫。如20min后頂層油溫尚未達到75℃,則允許上升到75℃,但在這種狀態下運行的最長時間不得超過1h。

4、在長期急救周期負載性負載下運行期間,應有負載電源記錄,并計算該運行期間的平均相對老化率。

5、當變壓器出現超額定電流運行情況時,值班員應立即匯報調度,設法轉移負荷,變壓器超額定電流運行期間應每半小時抄一次表,并加強監視。超額定電流運行后,值班員應將超額定電流運行時的負荷大小及持續時間作詳細記錄。

二、短期急救負載的運行

1、短期急救負載下運行,相對老化率大于1,繞組熱點溫度可能達到危險程度。在出現這種情況時,應投入包括備用在內的全部冷卻器,并盡量壓縮負載減少時間,一般不超過0.5h。當變壓器有嚴重缺陷或絕緣有弱點時,不宜超額定電流運行。

2、主變儲油柜和充油套管的油色,油位應正常,無滲漏油。

三、主變壓器的正常巡視檢查項目如下:

1、主變套管(瓷質部分)應清潔,無破損裂紋,放電痕跡及其他異常現象;

2、主變壓器本體音響正常無異聲;

3、主變壓器各連接引線無斷股,各連接點無發熱變色現象;

4、主變呼吸器應保持通暢,硅膠變色程度不超過2/3;

5、主變各部溫度正常,溫度計完好正確,本體溫度計與遙測溫度計指示應一致;

6、瓦斯繼電器及集氣盒內充滿油,主變壓力釋放閥完好,無異常;

7、主變外殼、閥門、瓦斯繼電器、集氣盒、冷卻介質無滲漏油,各閥門應打開;

8主變外殼接地應良好,無放電現象;

9、控制箱,端子箱應關閉緊密,設備名稱編號齊全正確,主變保護及二次回路按調度運行方式要求設置正確。

四、變壓器的特殊巡視檢查項目如下:

1、夜間:應檢查套管的瓷質部分有無放電現象,各引線接頭處有無發熱、發紅現象;

2、過負荷:監視負荷、油溫和油位的變化,接頭接觸良好,示溫蠟片無融化現象,冷卻系統運行正常;

3、大風天氣:應檢查引線擺動情況,有無雜物搭掛現象;

4、雷雨天氣:雷雨后應檢查瓷套管有無放電痕跡;

5、大霧天氣:應檢查瓷套管有無放電閃絡現象,重點監視污穢瓷質部分;

6、下雪天氣:根據積雪融化情況檢查接頭發熱部位,并及時處理冰柱;

7、天氣突變:檢查油面變化情況及引線的弧垂情況;

8、大電流短路故障后:應檢查有關設備接頭有無異常;

9、瓦斯發信時:應對主變外部進行詳細檢查。

本條規定也適用于對全所其它一次設備的特殊巡視檢查,對特巡情況也應在值班記錄口中作好記錄。

五、對變壓器巡視周期的規定

1、正常運行應每隔4小時對主變巡視一次;

2、大修后投運4小時內每小時巡視一次,72小時內每小時巡視一次;

3、過負荷時應及時巡視;

4、主變有嚴重缺陷或重大異常時,視情況應不斷加強監視;

5大修、事故搶修或本所內換油后的變壓器,在施加電壓前靜置時間應不少于48小時,如因故達不到48小時,須經局總工程師批準;

6、主變均為無載調壓,需調分接頭應在檢修狀態下由檢修人員進行。調好后,應確認位置正確,測量直流電阻符合要求,并與歷史資料對照。主變投運后應注意電壓及無功功率的變化情況,分頭位置應在有關記錄中記載。

六、主變的投運操作

1、變壓器投運前應檢查:變壓器在良好狀態,具備帶電運行條件(檢修的變壓器應有工作負責人“可以投運”的結論,且經驗收合格),外部無異物,接地線已拆除,所有油蝶閥門應打開,分接開關位置三相一致并正確:保護裝置及二次部分的壓板,切換開關,電流端子等按調度要求投入,與一次運行方式相符合。

2投運前應將全部冷卻器開啟,將油循環半小時左右,并排出殘存空氣,若輕瓦斯頻繁動作,則不能投運,匯報領導檢查處理。

3、將冷卻裝置按正常運行要求設定相應工作方式。

4、合刀閘應在開關分閘狀態下,先合母線側,后合主變側。

5、合開關按先高壓側,后低壓側。主變在高壓側開關合上充電后,檢查充電是否良好。

6、主變啟用后檢查電流電壓、音響、溫度及冷卻器裝置運行情況。

7、新投運的變壓器必須在額定電壓下,進行沖擊合閘試驗(新安裝投運沖擊五次,更換線圈大修投運沖擊三次)。

七、主變壓器停運操作

主變停運操作順序與啟用順序相反。

八、瓦斯保護的運行

1、運行中的主變重瓦斯保護應接跳閘,輕瓦斯接信號。當差動保護停用不準將重瓦斯保護改接信號。

2、主變油檢修或冷備用轉運行前應先將重瓦斯接入跳閘。

3、主變在運行中進行濾油、加油潛油泵更換或凈油器硅膠更換時,應將重瓦斯改接信號,其它保護仍應投接跳閘。待工作結束,經24小時后放氣,油系統恢復正常時,再將重瓦斯改接跳閘,以上工作必須征得調度同意。

4、當油位計指示油面有異常現象時,應查明原因。需打開各個放氣或放油閥門時,應將重瓦斯改接信號,以防瓦斯保護誤動作。有地震預報時,應請示總工程師,根據當時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將重瓦斯改接信號。

九、變壓器的異常運行及事故處理

值班人員發現主變壓運行中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立即匯報調度及有關領導,加強巡視和檢查,判斷原因,設法盡快消除缺陷。

1、主變壓器有異常聲音;

2、主變大量漏油,使油位迅速下降;

3、主變油枕油位過高或過低,“油位異常”光字牌亮。

4、套管破損,油閃絡放電痕跡;

5、頂層油溫與歷史相同條件相比過高,溫升不正常;

6、主變輕瓦斯動作;

7、接頭連接處嚴重發熱;

8、引線斷股嚴重。

十、主變后備保護動作開關跳閘后應進行下列檢查及處理

1、動作的后備保護范圍內的供電線路保護是否動作;

2、保護范圍內的設備瓷質部分有無閃絡和破損痕跡;

3、保護本身有無不正常;

4、跳閘開關的情況;

5、查明動作原因,經公司總工程師批準,調度發令,對主變試送一次。

十一、主變著火時,應立即自行拉開主變各側開關及倒閘,同時停用主變變壓器電源,使用滅火器材按“電氣設備火災事故處理”規定進行滅火。滅火應站在上風口,若變壓器油溢在頂蓋上著火,則應打開變壓器下部放油閥門放油,使油面低于著火處;若是變壓器內部故障而引起著火,則不能放油以防變壓器發生爆炸。

第二部分高壓斷路器

一、開關的正常巡視項目

1、開關本體、機構的分合閘指示及紅綠燈的狀態應一致,并與實際狀態相符;

2、SF6氣體壓力正常,無漏氣聲;

3、引線無斷股,連接部位接觸良好,無發熱變色現象;

4、套管瓷瓶無裂紋及放電痕跡,內部無放電聲;

5、開關機構箱應關閉嚴密,與外部連接的空洞應封堵嚴密,加熱去潮裝置正常,機構箱內無異味;

6、彈簧機構儲能正常

7、構架無銹蝕,開關及支架接地良好;

8、室外開關無鳥巢,本體及四周無雜物,室內開關應通風良好,網門鎖好。

二、開關的特殊巡視項目

1、過負荷時,夜間熄燈巡視時檢查開關接頭無發熱,引線松弛正常;

2、大風、雷雨、霧、雪天氣,應檢查開關外表無雜物搭掛,無閃絡及放電痕跡,引線接頭無斷股發熱現象,機構箱、端子箱門關閉完好,內部無異常;

3、分合閘操作后,開關本體及機構分合閘指示應與紅綠燈指示一致,內部無異常聲音,外部無異常;

4、開關故障跳閘后,應檢查引線及接頭有無短路,燒傷痕跡,套管有無裂紋閃絡現象,開關油色、油位、油壓氣壓等情況。

三、開關檢修或新投運驗收檢查項目

1、引線接頭牢固不松動,示溫蠟片完好,各相開關位置指示正常;

2、套管完整清潔,外殼接地牢固;

3、壓力正常;

4、彈簧儲能正常;

5、開關電動分、合正常;

6、修試資料齊全,并有可投運的結論;

7、各側接地線應拆除,接地刀閘應拉開,設備單元無遺留物件;

8、保護及自動裝置和壓板應在調度規定位置;

9、開關工作電壓正常不得超過±5%,電流不得超過額定值。

四、開關的異常運行及事故處理

1、開關拒合的處理

A、開關手動合閘不成,若無保護動作,且合閘時表計無指示,可以重合一次,若有繼電保護動作,應查明原因匯報調度、工區,在調度位許可前不得合閘;

B、當開關送電操作或重合閘動作發生拒動時,應立即瞬時斷開該開關的操作電源,匯報調度及工區,開關改為冷備用后進行檢查,若一時無法查明原因,而又急需送電時,如跳閘回路正常壓力正常則可用手動合閘。

2、開關拒分的處理

A、當操作控制開關至分閘位置而未分閘,應立即瞬時斷開該開關的操作電源,并對開關及機構進行檢查,若正常可再進行一次分閘操作仍分不開立即斷開該開關操作電源,如壓力正常可就地分閘;

B、保護動作而開關拒動,使上一級保護動作引起越級跳閘,應立即將拒分開關操作電源拉開,匯報調度,查明原因,并按越級跳閘的有關規定處理,拒跳開關必須改為冷備用后才能查明原因,故障未消除,禁止投入運行。

3、聯絡線路開關跳閘的處理

A、復歸音響信號,記錄時間,檢查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動作情況并做好記錄,復歸信號,匯報調度;

B、機構指示是否與實際對應,機構彈簧是否儲能正常;

C、各部分瓷件是否良好,其他設備有無異常情況;

4、饋電線路跳閘后,線路故障,開關跳閘不論重合閘成功與否,均應查明保護及自動裝置動作情況,做好記錄,匯報調度。線路跳閘后,若重合閘動作未成功的,等待調度命令處理,否則可不待調度命令,立即強行送電。但應注意下列情況:

A、誤拉開關,并無并列關系的,立即自行合上后再匯報,有并列關系的應先匯報按調度指令處理;

B、誤合備用中的開關,匯報調度按調度命令處理;

C、若造成主變開關跳閘停電,應立即合上開關,啟用主變,恢復供電后匯報調度。

D、若造成35kv母線失電,應立即匯報調度按調度指令執行,恢復主變供電,其他線路開關應再設法與調度取得聯系后處理;

E、誤操作或誤碰保護接線引起有關開關誤動作按上述處理。

五、SF6斷路器正常運行時注意事項:

1、新裝或投入運行的斷路器內的SF6氣體嚴禁向大氣排放,必須使用SF6氣體回收裝置回收;

2、SF6斷路器的異常運行和事故處理

A、當運行中的斷路器發出“SF6低壓力報警”信號時,值班人員應到現場檢查有無明顯異況并同時匯報調度及工區派員處理;

B、運行中的斷路器當發出“SF6低壓力閉鎖”信號時,此時斷路器的分合電氣控制回路已被閉鎖,應立即匯報調度及工區,并將該斷路器改為非自動后處理。

(1)SF6斷路器拒分的可能性

1、操作電源及二次回路故障(如電源電壓低,熔絲熔斷,回路斷線,輔助開關接觸不良等);

2、合閘鐵芯線圈故障,操作把手返回太快;

3、SF6氣體壓力降低閉鎖合閘回路;

4、合閘鐵芯卡澀。

(2)SF6斷路器拒分的可能性

1、操作電源跳閘回路故障;

2、SF6氣體壓力降低閉鎖分閘回路;

3、機構的機械部分故障。

4、(3)SF6斷路器發生意外爆炸或嚴重漏氣等事故時,運行人員現場檢查接近設備時要謹慎,盡量選擇從“上風口”接近設備,必須有防止SF6氣體中毒的措施。

第三部分配電裝置

一、隔離開關

1、隔離開關的操作

1.1、允許隔離開關進行下列操作

A、系統無接地時,拉、合電壓互感器;

B、無雷擊時拉、合避雷器;

C、拉、合空母線;

D、拉、合變壓器中性點接地刀閘;

E、拉、合勵磁電流不超過2安培的空載變壓器和電容電流不超過5安培的空載線路。

2、正確使用防止誤操作的閉鎖裝置

2.1、手動操作,合閘時應迅速果斷,但不宜用力過猛,以防震碎瓷瓶,合上后查看三相接觸情況,合閘終了發生電弧應將刀閘迅速合上,禁止將刀閘再拉開,分、合閘操作終了,機構的定位閉鎖銷子必須正確就位;

2.2、倒閘操作后,應檢查其輔助接點的切換是否可靠正確;

2.3、發現隔離開關的支柱瓷瓶有裂紋、不堅固等會影響操作的情況,則禁止對隔離開關進行操作。

3、隔離開關的巡視項目

3.1、隔離開關瓷瓶無破碎裂紋,無放電痕跡;

3.2、隔離開關接觸良好,各連接處應無過熱現象,示溫蠟片無過若熔化;

3.3、隔離開關底座接地牢固,無損壞現象;

3.4、隔離開關各連桿不應脫落。

二、母線

1、母線的正常巡視項目

1.1、母線巡視時應注意軟母線弧垂正常,無斷股,松脫現象;

1.2、硬母線應固定良好,伸縮頭無過熱,示溫蠟片無熔化現象;

1.3、母線連接處無松動,螺栓無脫落現象;

1.4、母線無放電,閃絡痕跡;

1.5、母線引線上無雜物;

1.6、母線瓷瓶,構架上無雜物;

1.7、對新安裝母線或檢修后的母線投運前,利用有保護的斷路器進行充電,充電時應認真檢查母線,確認絕緣正常后才能進行。用母聯斷路器進行充電時,應啟用母聯斷路器充電保護。

三、電力電容器

1、電容器投運前的檢查

1.1、外殼有無滲漏油及膨脹鼓肚現象,瓷瓶是否完好,外殼接地應良好;

1.2、接線是否正確,堅固,接觸是否良好;

1.3、螺絲安裝是否正確,接觸是否良好;

1.4、套管有無裂紋及破損,套管底部連接處密封是否良好;

1.5、示溫蠟片已貼好;

1.6、電壓互感器的放電回路及氧化鋅避雷器應投入,接觸良好,并記錄底數;

1.7、電容器遮攔內應無雜物,設備上無遺留物件,電容器上無積灰及其它雜物;

1.8、接地線,接地刀閘及各種安全措施全部拆除;

1.9、電容器應編號;

1.10、各類保護完好,按整定單要求配置;

1.11、電容器正常巡視必須在遮攔外進行,運行中不得開啟間隔網門,正常投入運行時應檢查電流,電壓數值在規定范圍內。

2、電容器的正常巡視內容

2.1、檢查電容器外殼有無滲漏油及膨脹現象,外殼示溫蠟片有無熔化現象;

2.2、外殼有無銹蝕現象,電容器有無積灰現象;

2.3、套管有無裂紋及放電痕跡,套管底部連接處密封是否良好;

2.4、各回路接頭有無發熱,熔絲是否良好,引線連接處有無松動,脫落或斷線,支柱瓷瓶的清潔及絕緣情況良好;

3、在巡視電容器時,如發現部分電容器有下列不正常情況時,應停用電容器,匯報調度及有關領導;

3.1、電容器外殼膨脹、漏油;

3.2、電容器外殼上所貼示溫蠟片熔化;

3.3、電容器熔絲熔斷。

4、電容器工作,在未接地前不得接觸電容器外殼及導電部分,雖然電容器停電后自動放電,但仍需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接地(約3分鐘),接地須用帶絕緣的接地線接地。電容器熔絲熔斷更換工作,在辦理許可手續時運行人員須同檢修人員再次放電;

5、運行人員應經常監視電容器三相電流是否超過額定電流,三相不平衡電流差值不應超過±5%,若有異常應檢查熔絲及母線電壓是否平衡;

6、電容器爆炸或起火時應立即斷開電容器電源,改為檢修狀態,按消防規定進行滅火,觸及導電部分必須先設法進行接地;

7、電容器斷路器跳閘后,應根據保護動作情況對電容器及有關回路進行外觀檢查,在未找出跳閘原因之前不得重新投入該電容器;

8、電容器斷路器拉開后,應經3分鐘后才能再合閘(因而在操作時若發生斷路器合不上或誤跳等現象,不可連續進行合閘);

9、母線停電時應先切除電容器,再停各饋線,送電先送饋線,再根據電壓情況決定投入與否;

10、電容器在運行中,若發現熔絲熔斷,應停電查明原因,更換熔絲后方可投入運行;

11、若電容器故障,保護動作而電容器斷路器拒動,若造成越級跳閘,應立即拉開電容器母線側刀閘,再恢復母線送電。

四、儀用互感器

1、儀用互感器正常運行時檢查及其注意事項

1.1、電壓互感器一、二次熔絲無熔斷現象,儀表指示應正常,接線緊固,接地良好;

1.2、電流互感器一、二次接線緊固,接地良好;

1.3、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不得短路,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不得開路;

1.4、套管及外殼應清潔無裂紋合放電痕跡,不滲漏油,各部分接頭不過熱,油面正常,油色清晰,內部無異常響聲。

五、防雷設備及接地裝置

(一)、一般規定

1、避雷器應常年投入運行,還應每年在雷雨季節前校驗一次,校驗合格后即可投入運行;

2、雷雨季節運行方式應按省調,市調,縣調下達雷季運行方式執行;

3、饋線線路側無避雷器的在雷雨季節不得帶電開口運行;

4、任一條母線投入運行時,相應母線避雷器須投入運行;

5、雷雨應按要求做好雷電觀察記錄;

6、每次雷電后應進行特殊巡視一次,雷電期間不得進行操作。

(二)避雷器巡視項目

1、避雷器安裝牢固,應保持垂直;

2、瓷瓶應清潔完整,無破損及異常放電聲;

3、引線和接地良好,連接牢固,無斷裂和銹蝕,均壓環和鐵帽應緊固;

4、動作記錄器應良好;

5、避雷器屏蔽環接地應可靠;

(三)避雷器異常處理

1、避雷器故障現象

1.1、外部瓷套有裂紋;

1.2、引線接地線接觸不良或有異聲;

1.3、發生異常放電現象。

處理:應立即匯報調度及有關領導,根據調度指令推出故障避雷器,如暫無辦法消除故障,應加強檢查監視。

(四)運行時接地裝置檢查

1、接地螺絲是否松動;

2、接地線有無銹蝕斷路現象;

3、所有電氣設備外殼是否可靠接地;

4、每年雷雨季節前,應對接地裝置進行一次檢查。

第四部分交流所用電系統

一、所用變巡視項目

1、電流不超過額定值,三相不平衡電流不大于25%;

2、引線正常;

3、油色、油位正常;

4、瓷套無破損裂紋及放電痕跡;

5、無滲漏油現象;

6、電纜頭無發熱現象;

7、瓷套引線各連接處無發熱變色,示溫蠟片無熔化現象。

二、所用變的運行操作

1、高壓部分的操作應得到調度的許可,低壓部分可由值班員自行操作;

2、啟用2#所用變的操作順序應按下1#所用變停止按鈕;

3、啟用1#所用變的操作順序應按下2#所用變停止按鈕;

4、在所用變或所變屏上有進行低壓側接線變動的工作恢復時需進行核相;

5、兩臺所用變不得并列運行。

三、所用變有下列情況時應立即停用,設法保證另一臺所變正常運行,并匯報調度及有關領導聽候處理。

1、所變內部有爆炸聲;

2、所用變噴油冒煙;

3、所用變著火。

第五部分事故處理

一、概述

(一)事故處理的一般原則

1、盡快限制事故發展,消除事故的根源,并解除對人身和設備安全的威脅;

2、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持設備繼續運行,以保證對用戶的正常供電;

3、盡快對已停電的用戶恢復供電,對重要用戶應優先供電;

4、調整電力系統的運行方式,使其恢復正常;

5、發生事故時,當值調度員是事故處理的指揮者,當值值班員是事故處理的執行者;值班員應做到匯報簡明扼要,考慮全面周到,操作正確迅速;

6、當值調度員發布的調度操作命令,變電所值班人員必須立即執行;如值班員認為所接受的調度指令不正確時,應立即向發布該調度指令的調度員報告并說明理由,由調度決定調度指令的執行或撤銷,如調度重復該調度指令時,值班員必須執行;若執行該調度指令將危及人身、設備或電網安全時,值班員應拒絕執行,同時將拒絕執行的理由及改正調度指令內容的建議,報告發令的調度員及有關領導;

7、發生事故后,必須由當值值班員處理,除有關領導和技術人員外,其他人員必須迅速離開現場,當發現值班員不能勝任時,有關領導有權指定其他人員進行處理;

8、事故處理時,向調度匯報要互報單位、姓名,嚴格執行發令、復誦匯報、錄音和記錄制度,必須使用統一的調度術語和操作術語,調度指令必須由當值正值接受,匯報內容一般包括:

A、異常及事故發生的時間;

B、斷路器動作情況;

C、發生異常事故自行處理情況。

9、對于事故發生后的各裝置的動作信號,值班員應認真核對無誤后做好記錄后方可復歸,有些重大的事故應保留;

10、事故發生后如通信失靈,值班員可按規定先自行進行處理,然后設法匯報調度及有關領導;

11、事故處理中不得進行交接班,接班人員可在當值正值的要求下協助處理,待事故處理告一段落,征得調度的同意后方可交接班。

(二)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值班員可一面進行處理,一面作簡要匯報,事后要詳細匯報及有關領導。

1、將直接對人員生命有危險的設備停電;

2、確知無來電的可能性,將已損壞的設備隔離;

3、如母線失電時,如有外來電源,可保留一路最易來電的電源斷路器在合閘位置;

4、線路斷路器由于誤碰跳閘,立即恢復送電;

5、本規程中規定的其它因設備嚴重缺陷需緊急停電者。

二、35kv線路故障斷路器跳閘的處理

1、檢查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動作情況并做好記錄,匯報調度后復歸信號;

2、檢查SF6壓力是否正常,有無漏氣現象;

3、機構指示是否與實際相對應,機構彈簧是否儲能;

4、各部份瓷件是否良好,其他設備有無異常情況;

5、線路有帶電作業工作,若線路故障跳閘后不得強送。

三、母線故障及失電事故處理

1、母線故障的現象:母線保護動作(如母差保護)連接在母線上的所有斷路器跳閘,以及故障引起的聲、光、信號等;

2、母線故障后,值班員應檢查母線上是否有未跳開的斷路器,如有立即拉開,并對故障母線進行外部檢查,把檢查結果迅速匯報調度。其處理原則是:

2.1、不允許對故障母線未經檢查即強行送電,以防事故擴大;

2.2、找到故障點并能迅速隔離的,在隔離故障點后應迅速報告調度,并根據調度指令對停電母線恢復送電,有條件時應考慮用外來電源對停電母線送電,聯絡線要防止非同期合閘;

2.3、經檢查找不到故障點的,應用外來電源對故障母線進行試送電,如用本所的母聯斷路器充電,一般不允許用主變斷路器直接對母線試充電,如必須用,應經調度及有關領導批準。

3、母線失電是指母線本身無故障而失去電源,判斷母線失電的依據是同時出現下列現象:

3.1、該母線電壓表指示消失;

3.2、該母線所有出線斷路器仍在運行狀態;

3.3、改母線的各出線及變壓器負荷消失(電流表,功率表指示為零);

四、35kv系統單相接地事故處理

1、35kv系統發生單項接地時的現象:35kv母線電壓表一相降低或降為零,另外兩相升高或升高為線電壓,“35kvⅠ段母線接地”或“35kvⅡ段母線接地”光字牌亮;

2、35kv系統發生單相接地后值班員應做好記錄,先對所內35kv系統進行一次外觀檢查,將檢查情況及時匯報調度;

3、不得將下列情況誤判斷為接地故障

A、電壓互感器一、二瓷熔絲熔斷或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斷線引起的三相電壓指示不平衡;(一相電壓降低,另兩相電壓不變,并有接地信號發出為熔絲熔斷引起)

B、空載母線充電時造成的電暈引起不平衡并發出接地信號;

4、35kv發生單相接地時可繼續運行,但運行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

5、35kv系統發生單相接地的處理原則

A、先對本所內系統進行檢查,看有無明顯接地點;

B、用接地尋找按鈕進行拉路試驗時注意事項;

a、必須兩人進行,一人操作,另一人監視信號變化;

b、操作前應征得調度同意,并檢查重合閘是否啟用;

c、斷路器跳開后如重合閘未動作,值班員應迅速將其合上。

五、通信中斷事故處理

1、通信中斷系指變電所內調度電話,外線電話均與外界無法取得聯系;

2、調度預發的所有操作任務票均不得自行操作,如操作任務票已經發令而正在進行操作者,則可將該操作任務票執行完畢;

3、通信中斷時,若系統發生事故則按下列原則處理:饋電線路跳閘,立即強送一次,強送不成將斷路器轉冷備。

六、母線故障的處理原則

A、不允許對故障母線不經檢查即強行送電,以防事故擴大;

B、找到故障點并能迅速隔離的,在故障點隔離,并確認停電母線無問題后方可對停電母線恢復送電;

C、經過檢查找不到故障點時,不得擅自恢復送電。

七、火災事故處理

1、電氣設備著火,值班人員應立即斷開電源,并對受威脅的設備進行隔離,應立即匯報調度;

2、在斷開電源后,方可對著火設備進行滅火,嚴禁在帶電情況下對設備進行滅火;

4、變壓器、電容器、互感器等注油設備應用1211滅火機滅火,溢在地面上的油層可用沙子滅火;

5、撲救電纜火災時,撲救人員應戴正壓式呼吸器并穿絕緣靴戴絕緣手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觸電纜,也可用黃砂覆蓋等窒息方法。

6、火災發生后,應迅速打電話119,向消防部門求援,并配合做好安全措施,嚴密監視外來人員,及時提醒或阻止不安全行為。

八、直流接地點查找步驟

發現直流接地在分析、判斷基礎上,用拉路查找分段處理的方法以先信號和照明部分后操作部分,先室外后室內部分為原則,依次:

1、區分式控制系統還是信號系統接地;

2、信號和照明回路;

3、控制和保護回路;

4、取熔斷器的順序,正極接地時,先斷(+),后斷(—),恢復熔斷器時先投(—),后投(+)。

第六部分典型操作票

注水1線1811線路由運行轉檢修

1、拉開注水1線1811開關.

2、檢查注水1線1811開關在開位.

3、拉開注水1線1811—2刀閘.

4、拉開注水1線1811—1刀閘

5、在注水1線1811—2刀閘線路側驗明確無電壓.

6、在注水1線1811—2刀閘線路側裝設1#地線一組.

7、在注水1線1811—2刀閘操作把手上懸掛“禁止合閘,線路有人工作”標示牌.

注水1線1811線路由檢修轉運行

1、取下注水1線1811—2刀閘操作把手上“禁止合閘,線路有人工作”標示牌.

2、拆除注水1線1811—2刀閘線路側1#地線一組.

3、檢查注水1線1811開關在開位.

4、合上注水1線1811—1刀閘.

5、合上注水1線1811—2刀閘.

6、檢查注水1線1811開關在合位.

7、合上注水1線1811開關.

注水1線1811開關由運行轉檢修

1、拉開注水1線1811開關.

2、檢查注水1線1811開關在開位.

3、拉開注水1線1811—2刀閘.

4、拉開注水1線1811—1刀閘.

5、在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2刀閘間驗明確無電壓.

6、在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2刀閘間裝設1#地線一組.

7、在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1刀閘間驗明確無電壓.

8、在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1刀閘間裝設2#地線一組.

9、拉開注水1線1811開關控制保險.

10、拉開注水1線1811開關合閘保險.

注水1線1811開關由檢修轉運行

1、拆除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1刀閘間2#地線一組.

2、拆除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2刀閘間1#地線一組.

3、合上注水1線1811開關控制保險.

4、檢查注水1線1811開關在開位.

5、合上注水1線1811—1刀閘.

6、檢查注水1線1811開關在合位.

7、合上注水1線1811開關合閘保險.

8、合上注水1線1811開關.

9、合上注水1線1811—2刀閘.

注水1線1811開關及線路由運行轉檢修

1、拉開注水1線1811開關.

2、檢查注水1線1811開關在開位.

3、拉開注水1線1811開關合閘保險

4、拉開注水1線1811—2刀閘.

5、拉開注水1線1811—1刀閘.

6、在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1刀閘間驗明確無電壓.

7、在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1刀閘間裝設1#地線一組.

8、在注水1線1811—2刀閘線路側驗明確無電壓.

9、在注水1線1811—2刀閘線路側裝設2#地線一組.

10、拉開注水1線1811開關控制保險.

11、在注水1線1811—2刀閘操作把手上懸掛“禁止合閘,線路有人工作”標示牌.

注水1線1811開關及線路由檢修轉運行

1、取下注水1線1811—2刀閘操作把手上“禁止合閘,線路有人工作”標示牌.

2、拆除注水1線1811—2刀閘線路側2#地線一組.

3、拆除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1刀閘間側1#地線一組.

4、合上注水1線1811開關控制保險.

5、檢查注水1線1811開關在開位.

6、合上注水1線1811—1刀閘.

7、合上注水1線1811—2刀閘.

8、檢查注水1線1811開關在合位.

9、合上注水1線1811開關.

10、合上注水1線1811開關合閘保險.

注水1線1811開關由運行轉熱備用

1、拉開注水1線1811開關.

2、檢查注水1線1811開關在開位.

注水1線1811開關由熱備用轉運行

1、檢查注水1線1811開關在合位

2、合上注水1線1811開關.

3、檢查注水1線1811開關在熱備用.

注水1線1811開關由運行轉冷備用

1、拉開注水1線1811開關.

2、拉開注水1線1811—1刀閘.

3、拉開注水1線1811—2刀閘

4、檢查注水1線1811開關在開位.

注水1線1811開關由冷備用轉運行

1、檢查注水1線1811開關在合位.

2、合上注水1線1811—1刀閘.

3、合上注水1線1811—2刀閘.

4、合上注水1線1811開關.

5、檢查注水1線1811開關在開位

注水1線1811開關由熱備用轉檢修

1、檢查注水1線1811開關在開位.

2、拉開注水1線1811開關合閘保險.

3、拉開注水1線1811—2刀閘.

4、拉開注水1線1811—1刀閘

5、在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2刀閘間驗明確無電壓.

6、在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2刀閘間裝設1#地線一組.

7、在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1刀閘間驗明確無電壓.

8、拉開注水1線1811開關控制保險.

9、在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1刀閘間裝設2#地線一組.

注水1線1811開關由檢修轉熱備用

1、拆除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2刀閘間1#地線一組.

2、拆除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1刀閘間2#地線一組.

3、合上注水1線1811開關合閘保險.

4、檢查注水1線1811開關在開位.

5、合上注水1線1811—1刀閘.

6、合上注水1線1811—2刀閘.

7、合上注水1線1811開關控制保險.

注水1線1811開關由冷備用轉檢修

1、檢查注水1線1811開關在冷備用.

2、拉開注水1線1811開關合閘保險.

3、在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2刀閘間驗明確無電壓.

4、在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2刀閘間裝設1#地線一組.

5、在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1刀閘間驗明確無電壓.

6.、拉開注水1線1811開關控制保險

7、在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1刀閘間裝設2#地線一組.

注水1線1811開關由檢修轉冷備用

1、拆除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1刀閘間2#地線一組

2、拆除注水1線1811開關與1811—2刀閘間1#地線一組

3、合上注水1線1811開關合閘保險.

4、合上注水1線1811開關控制保險

注水1線1811開關由熱備用轉冷備用

1、檢查注水1線1811開關在開位

2、拉開注水1線1811—2刀閘

3、拉開注水1線1811—1刀閘

注水1線1811開關由冷備用轉熱備用

1、檢查注水1線1811開關在開位

2、合上注水1線1811—1刀閘

3、合上注水1線1811—2刀閘

1#主變由運行轉檢修

1、核對1#2#主變負荷

2、檢查6kv母聯01開關在合位

3、拉開1#主變201開關

4、檢查1#主變201開關在開位

5、拉開1#主變301開關

6、檢查1#主變301開關在開位

7、拉開1#主變201-1刀閘

8、拉開1#主變301-1刀閘

9、在1#主變201開關與201-1刀閘間驗明確無電壓

10、在1#主變201開關與201-1刀閘間裝設1#地線一組

11、在1#主變301開關與301-1刀閘間驗明確無電壓

12、在1#主變301開關與301-1刀閘間裝設11#地線一組

1#主變由檢修轉運行

1、拆除1#主變301開關與301-1刀閘間#地線一組

2、拆除1#主變201開關與201-1刀閘間#地線一組

3、檢查1#主變301開關在開位

4、合上1#主變301-1刀閘

5、檢查1#主變201開關在開位

6、合上1#主變201-1刀閘

7、合上1#主變301開關

8、檢查1#主變301開關在合位

9、合上1#主變201開關

10、檢查1#主變201開關在合位

6kvI段母線由運行轉檢修

1、檢查6kvI段電容器05開關在開位

2、拉開6kvI段電容器05-1刀閘

3、拉開注水一線1811開關

4、檢查注水一線1811開關在開位

5、拉開注水一線1811-2刀閘

6、拉開注水一線1811-1刀閘

7、拉開小三站1813開關

8、檢查小三站1813開關在開位

9、拉開小三站1813-2刀閘

10、拉開小三站1813-1刀閘

11、拉開大站一線1815開關

12、檢查大站一線1815開關在開位

13、拉開大站一線1815-2刀閘

14、拉開大站一線1815-1刀閘

15、拉開小四站1817開關

16、檢查小四站1817開關在開位

17、拉開小四站1817-2刀閘

18、拉開小四站1817-1刀閘

19、拉開6kv母聯01開關

20、檢查6kv母聯01開關在開位

21、拉開6kv母聯01-2刀閘

22、拉開6kv母聯01-1刀閘

23、拉開6kvI段03PT03-1刀閘

24、拉開6kvI段03PT二次保險

25、拉開1#主變201開關

26、檢查1#主變201開關在開位

27、拉開1#主變301開關

28、檢查1#主變301開關在開位

29、拉開1#主變201-1刀閘

30、拉開1#主變301-1刀閘

31、在6kvI段電容器05開關負荷側驗明確無電壓

32、在6kvI段電容器05開關負荷側裝設1#地線一組

33、在注水一線1811開關與1811-1刀閘間驗明確無電壓

34、在注水一線1811開關與1811-1刀閘間裝設2#地線一

35、在小三站1813開關與1813-1刀閘間驗明確無電壓

36、在小三站1813開關與1813-1刀閘間裝設3#地線一組

37、在大站一線1815開關與1815-1刀閘間驗明確無電壓

38、在大站一線1815開關與1815-1刀閘間裝設4#地線一組

39、在小四站1817開關與1817-1刀閘間驗明確無電壓

40、在小四站1817開關與1817-1刀閘間裝設5#地線一組

41、在6kv母聯01開關與01-2刀閘間驗明確無電壓

42、在6kv母聯01開關與01-2刀閘間裝設6#地線一組

43、在6kvI段03PT與03-1刀閘間驗明確無電壓

44、在6kvI段03PT與03-1刀閘間裝設7#地線一組

45、在1#主變201開關與1#主變間驗明確無電壓

46、在1#主變201開關與1#主變間裝設8#地線一組

47、在6kvI段母線上驗明確無電壓

48、在6kvI段母線上裝設9#地線一組

6kvI段母線由檢修轉運行

1、拆除6kvI段母線上9#地線一組

2、拆除1#主變201開關與1#主變間8#地線一組

3、拆除6kvI段03PT與03-1刀閘間7#地線一組

4、拆除6kv母聯01開關與01-2刀閘間6#地線一組

5、拆除小四站1817開關與1817-21刀閘間5#地線一組

6、拆除大站一線1815開關與1815-2刀閘間4#地線一組

7、拆除小三站1813開關與1813-2刀閘間3#地線一組

8、拆除注水一線1811開關與1811-2刀閘間2#地線一組

9、拆除6kvI段電容器05開關負荷側1#地線一組

10、檢查以上9組地線確已拆除

11、檢查1#主變301開關在開位

12、合上1#主變301-1刀閘

13、檢查1#主變201開關在開位

14、合上1#主變201-1刀閘

15、合上1#主變301開關

16、檢查1#主變301開關在合位

17、合上1#主變201開關

18、檢查1#主變201開關在合位

19、合上6kvI段03PT二次保險

20、合上6kvI段PT03-1刀閘

21、檢查小四站1817開關在開位

22、合上小四站1817-1刀閘

23、合上小四站1817-2刀閘

24、合上小四站1817開關

25、檢查小四站1817開關在合位

26、檢查大站一線1815開關在開位

27、合上大站一線1815-1刀閘

28、合上大站一線1815-2刀閘

29、合上大站一線1815開關

30、檢查大站一線1815開關在合位

31、檢查小三站1813開關在開位

32、合上小三站1813-1刀閘

33、合上小三站1813-2刀閘

34、合上小三站1813開關

35、檢查小三站1813開關在合位

36、檢查注水一線1811開關在開位

37、合上注水一線1811-1刀閘

38、合上注水一線1811-2刀閘

39、合上注水一線1811開關

40、檢查注水一線1811開關在合位

41、檢查6kvI段電容器05開關在開位

42、合上6kvI段電容器05-1刀閘

43、檢查6kv母聯01開關在開位

44、合上6kv母聯01-2刀閘

45、合上6kv母聯01開關

46、檢查6kv母聯01開關在合位

35kv四母線由運行轉檢修

1、核對1#2#主變負荷

2、檢查6kv母聯01開關在合位

3、拉開1#主變201開關

4、檢查1#主變201開關在開位

5、拉開1#主變301開關

6、檢查1#主變301開關在開位

7、拉開集段線319開關

8、檢查集段線319開關在開

9、拉開35kv母聯345開關

10、檢查35kv母聯345開關在開位

11、檢查聯集線330開關在開位

12、拉開1#主變201-1刀閘

13、拉開1#主變301-1刀閘

14、拉開集段線319-2刀閘

15、拉開集段線319-4刀閘

16、拉開聯集線330-2刀閘

17、拉開聯集線330-4刀閘

18、拉開2#所用變跌落保險

19、拉開35kv四母線PT31-1刀閘

20、拉開35kv四母線31PT二次保險

21、拉開35kv母聯345-5刀閘

22、在1#主變201開關與201-1刀閘間驗明確無電壓

23、在1#主變201開關與201-1刀閘間裝設1#地線一組

24、在聯集線330開關與330-2刀閘間驗明確無電壓

25、在聯集線330開關與330-2刀閘間裝設11#地線一組

26、在集段線319開關與319-2刀閘間驗明確無電壓

27、在集段線319開關與319-2刀閘間裝設12#地線一組

28、在35kv母聯345開關與345-5刀閘間驗明確無電壓

29、在35kv母聯345開關與345-5刀閘間裝設13#地線一組

30、在35kv四母線31PT與31-1刀閘間驗明確無電壓

31、在35kv四母線31PT與31-1刀閘間裝設14#地線一組

32、在35kv四母線上驗明確無電壓

33、在35kv四母線上裝設15#地線一組

35kv四母線由檢修轉運行

1、拆除35kv四母線上15#地線一組

2、拆除35kv四母線31PT與31-1刀閘間14#地線一組

3、拆除35kv母聯345開關與345-5刀閘間13#地線一組

4、拆除集段線319開關與319-2刀閘間12#地線一組

5、拆除聯集線330開關與330-2刀閘間11#地線一組

6、拆除1#主變201開關與201-1刀閘間1#地線一組

7、檢查以上6組地線確已拆除

8、檢查35kv母聯345開關在開位

9、合上35kv母聯345-5刀閘

10、合上35kv四母線31PT二次保險

11、合上35kv四母線PT31-1刀閘

12、檢查聯集線330開關在開位

13、合上聯集線330-4刀閘

14、合上聯集線330-2刀閘

15、檢查集段線319開關在開位

16、合上集段線319-4刀閘

17、合上集段線319-2刀閘

18、檢查1#主變301開關在開位

19、合上1#主變301-1刀閘

20、檢查1#主變201開關在開位

21、合上1#主變201-1刀閘

22、合上35kv母聯345開關

23、檢查35kv母聯345開關在合位

24、合上集段線319開關

25、檢查集段線319開關在合位

26、合上1#主變301開關

27、檢查1#主變301開關在合位

28、合上1#主變201開關

29、檢查1#主變201開關在合位

30、合上2#所用變跌落保險

篇2:變電所運行發展及其管理制度

做好變電所的運行管理工作,是實現安全、可靠、經濟、合理供電的重要保證。因此,變電必須備有與現場實際情況相符合的運行規章制度,交由值班人員學習并嚴格遵守執行,以確保安全生產。

一、運行制度

1.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工作必須嚴肅、認真進行。交接班人員應嚴格按規定履行交接班手續,具體內容和要求如下。

(1)交班人員應詳細填寫各項記錄,并做好環境衛生工作;遇有操作或工作任務時,應主動為下班做好準備工作。

(2)交班人員應將下列情況做詳盡介紹:佀芟降納璞岡誦蟹絞健⒈涓奘鄖榭觥⑸璞溉畢蕁⑹鹿蝕懟⑸霞鍛ㄖ捌淥泄刈⒁饈孿睿?工具儀表、備品備件、鑰匙等是否齊全完整。

(3)接班人員應認真聽取交接內容,核對模擬圖板和現場運行方式是否相符。交接完畢,雙方應在交接班記錄簿上簽名。

(4)交接班時,應盡量避免倒閘操作和許可工作。在交接中發生事故或異常運行情況時,須立即停止交接,原則上應由交班人員負責處理,接班人員應主動協助處理。當事故處理告一段落時,再繼續辦理交接班手續。

(5)若遇接班者有醉酒或精神失常情況時,交班人員應拒絕交接,并迅速報告上級領導,做出適當安排。

2.巡回檢查制度

為了掌握、監視設備運行狀況,及時發現異常和缺陷,對所內運行及備用設備,應進行定期和特殊巡視制度,并在實踐中不斷加以修訂改進。

(1)巡視周期。有人值班的變電所每小時巡視一次,無人值班的變電所每四小時至少巡視一次,車間變電所每班巡視一次。特殊巡視按需要進行。

(2)定期巡視項目。

1)注油設備油面是否適當,油色是否清晰,有無滲漏。

2)瓷絕緣子有無破碎和放電現象。

3)各連接點有無過熱現象。

4)變壓器及旋轉電機的聲音、溫度是否正常。

5)變壓器的冷卻裝置運行是否正常。

6)電容器有無異聲及外殼是否有變形膨脹等現象。

7)電力電纜終端盒有無滲漏油現象。

8)各種信號指示是否正常,二次回路的斷路器、隔離開關位置是否正確。

9)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壓板位置是否正確。

10)儀表指示是否正常,指針有無彎曲、卡澀現象;電度表有無停走或倒走現象。

11)直流母線電壓及浮充電流是否適當。

12)蓄電池的液面是否適當,極板顏色是否正常,有無生鹽、彎曲、斷裂、泡脹及局部短路現象。

13)設備缺陷有無發展變化。

(3)特殊巡視項目。

1)大風來臨前,檢查周圍雜物,防止雜物吹上設備;大風時,注意室外軟導線風偏后相間及對地距離是否過小。

2)雷電后,檢查瓷絕緣有無放電痕跡,避雷器、避雷針是否放電、雷電計數器是否動作。

3)在霧、雨、雪等氣象時,應注意觀察瓷絕緣放電情況。

4)重負荷時,檢查觸頭、接頭有無過熱現象。

5)發生異常運行情況時,查看電壓、電流及繼電保護動作情況。

6)夜間熄燈巡視,檢查瓷絕緣有無放電閃絡現象、連接點處有無過熱發紅現象。

(4)巡視時應遵守的安全規定。

1)巡視高壓配電裝置一般應兩人一起進行,經考試合格并由單位領導批準的人員允許單獨巡視高壓設備。巡視配電裝置、進出高壓室時,必須隨手把門關好。

2)巡視高壓設備時,不得移開或越過遮欄,并不準進行任何操作;若有必要移動遮欄時,必須有監護人在場,并保持下列安全距離:

10kV及以下0.7m

35Kv1m

3)高壓設備的導電部分發生接地故障時,在室內不得接近故障點4m以內,在室外不得接近故障點8m以內。進入上述范圍的人員必須穿絕緣靴,接觸設備的外殼和構架時,應戴絕緣手套。

3.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保證設備經常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是確保安全運行的重要環節之一。為了全面掌握設備的健康狀況,應在發現設備缺陷時,盡快加以消除,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時,也是為安排設備的檢修及試驗等工作計劃提供依據,必須認真執行以下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1)凡是已投入運行或備用的各個電壓等級的電氣設備,包括電氣一次回路及二次回路設備、防雷裝置、通信設備、配電裝置構架及房屋建筑,均屬設備缺陷管理范圍。

(2)按對供、用電安全的威脅程度,缺陷可分為I、II、III三類:両類缺陷是緊急缺陷,它是指可能發生人身傷亡、大面積停電、主設備損壞或造成有政治影響的停電事故者,這種缺陷性質嚴重、情況危急,必須立即處理;?II類缺陷是重大缺陷,它是指設備尚可繼續運行,但情況嚴重,已影響設備出力,不能滿足系統正常運行之需要,或短期內會發生事故,威脅安全運行者;?III類缺陷為一般缺陷,它性質一般、情況輕微,暫時不危及安全運行,可列入計劃進行處理者。

發現缺陷后,應認真分析產生缺陷的原因,并根據其性質和情況予以處理。發現緊急缺陷后,應立即設法停電進行處理。同時,要向本單位電氣負責人和供電局調度匯報。發現重大缺陷后,應向電氣負責人匯報,盡可能及時處理;如不能立即處理,務必在一星期內安排計劃進行處理。發現一般缺陷后,不論其是否影響安全,均應積極處理。對存在困難無法自行處理的缺陷,應向電氣負責人匯報,將其納入計劃檢修中予以消除。任何缺陷發現和消除后都應及時、正確地記入缺陷記錄簿中。缺陷記錄的主要內容應包括:設備名稱和編號、缺陷主要情況、缺陷分類歸屬、發現者姓名和日期、處理方案、處理結果、處理者姓名和日期等。電氣負責人應定期(每季度或半年)召集有關人員開會,對設備缺陷產生的原因、發展的規律、最佳處理方法及預防措施等進行分析和研究,以不斷提高運行管理水平。

4.變電所的定期試驗切換制度

(1)為了保證設備的完好性和備用設備在必要時能真正的起到備用作用,必須對備用設備以及直流電源、事故照明、消防設施、備用電源切換裝置等,進行定期試驗和定期切換使用。

(2)各單位應針對自己的設備情況,制定定期試驗切換的項目、要求和周期,并明確執行者和監護人,經領導批準后實施。

(3)對運行設備影響較大的切換試驗,應做好事故預想和制訂安全對策,并及時將試驗切換結果記入專用的記錄簿中。

5.運行分析制度

實踐證明,運行分析制度的制定和執行,對提高運行管理水平和安全供、用電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單位要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不斷予以修正和完善。

(1)每月或每季度定期召開運行工作分析會議。

(2)運行分析的內容應包括:佋誦泄芾砉ぷ韉淖芷蘭奐骯ぷ髕鋇那┓⒑橢蔥星榭鍪欠窈細瘢?設備缺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電氣主設備和輔助設備所發生的事故(或故障)的原因分析;?提出針對性的反事故措施;…總結發生缺陷和處理缺陷的先進方法;?分析運行方式的安全性、可靠性、靈活性、經濟性和合理性;?分析繼電保護裝置動作的靈敏性、準確性和可靠性。

(3)每次運行分析均應做好詳細記錄備查。

(4)整改措施應限期逐項落實完成。

6.場地環境管理制度

(1)要堅持文明生產,定期清掃、整理,經常保持場地環境的清潔衛生和整齊美觀。

(2)消防設施應固定安放在便于取用的位置。

(3)設備操作通道和巡視走道上必須隨時保證暢通無阻,嚴禁堆放雜物。

(4)控制室、開關室、電容器室、蓄電池室等房屋建筑應定期進行維修,達到“四防一通”(防火、防雨雪、防汛、防小動物的侵入及保持通風良好)的要求。

(5)電纜溝蓋板應完整無缺;電纜溝內應無積水。

(6)室外要經常清除雜草,設備區內嚴禁栽培高桿或爬藤植物,如因綠化需要則以灌木為宜,而且應經常修剪。

(7)機動車輛(如起重吊車)必須經電氣負責人批準后方可駛入變電所區域內。進行作業前落實好安全措施,作業中應始終與設備有電部分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并設專人監護。

二、技術管理

技術管理是變電所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技術管理可使運行人員有章可循,并便于積累資料和運行事故分析,有利于提高運行人員的技術管理水平,保證設備安全運行。技術管理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收集和建立設備檔案

(1)原始資料,如變電所設計書(包括電氣和土建設施)、設計產品說明書、驗收記錄、起動方案和存在的問題。

(2)一、二次接線及專業資料(包括展開圖、屏面布置圖、接線圖、繼電保護裝置整定書等)。

(3)設備臺帳(包括設備規范和性能等。

(4)設備檢修報告、試驗報告、繼電保護檢驗報告。

(5)絕緣油簡化試驗報告、色譜分析報告。

(6)負荷資料。

(7)設備缺陷記錄及分析資料。

(8)安全記錄(包括事故和異常情況記載)。

(9)運行分析記錄。

(10)運行工作計劃及月報。

(11)設備定期評級資料。

2.應建立和保存的規程

應保存部頒的《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變壓器運行規程》;《電力電纜運行規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規程》;《變電運行規程》和本所的事故處理規程。

3.應具備的技術圖紙

有防雷保護圖、接地裝置圖、土建圖、鐵件加工圖和設備絕緣監督圖。

4.應掛示的圖表

應掛示一次系統模擬圖、主變壓器接頭及運行位置圖、變電所巡視檢查路線圖、設備定級及缺陷揭示表、繼電保護定值表、變電所季度工作計劃表、有權簽發工作票人員名單表、設備分工管理表和清潔工作區域劃分圖。

5.應有記錄簿

應有值班工作日記簿、值班操作記錄簿、工作票登記簿、設備缺陷記錄簿、電氣試驗現場記錄簿、繼電保護工作記錄簿、斷路器動作記錄簿、蓄電池維護記錄簿、蓄電池測量記錄簿、雷電活動記錄簿、上級文件登記及上級指示記錄簿、事故及異常情況記錄簿、安全情況記錄簿和外來人員出入登記簿。

三、電氣設備交接試驗與驗收

對于新建的變電所或新安裝和大修后的電氣設備,都要按規定進行交接試驗,用戶單位要與試驗部門辦理交接驗收手續。交接驗收的項目有:竣工的工程是否符合設計;工程質量是否符合規定要求;調整試驗項目及其結果是否符合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各項技術資料是否齊全等。

對電氣設備進行交接試驗,是檢驗新安裝或大修后電氣設備性能是否符合有關技術標準的規定,判定新安裝的電氣設備在運輸和安裝施工的過程中是否遭受絕緣損傷或其性能是滯發生變化,或者判定設備大修后其修理部位的質量是滯符合要求。至于正在運行中的電氣設備,則按規定周期進行例行的試驗,即預防性試驗。通過預防性試驗可以及時發現電氣設備內部隱藏的缺陷,配合檢修加以消除,以避免設備絕緣在運行中損壞,造成停電甚至發生嚴重燒壞設備的事故。

在電氣交接試驗中,對一次高壓設備主要是進行絕緣試驗(如絕緣電阻、泄漏電流、絕緣介質的介質損耗正切值tg(和油中氣體色譜分析等試驗)和特性試驗(如變壓器的直流電阻、變比、連接組別以及斷路器的接觸電阻、分合閘時間和速度特性等試驗);對二次回路主要是對繼電保護裝置、自動裝置及儀表進行試驗和絕緣電阻測試。

電氣設備的交接試驗一般是由電業部門負責,要求符合《電氣設備交接試驗規程》。

篇3:某變電所分列運行管理制度

煤礦安全規程規定,變電所正常運行情況下,應實行分列運行,為將規定落實到實處,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一、變電所分列運行是指變電所雙回路母線段分列運行方式,聯絡開關在分閘狀態;地面變電所、風井變電所、井下中央變電所、采區變電所以及各雙回路低壓供電系統等,均應實行分列運行方式。

二、在供電線路或設備出現故障單回路供電時,可采取并聯運行,但必須與地面變電所聯系并請示礦機電副總經理或副總工程師,同意后按操作票要求實施。

三、母聯投運前,必須先斷開故障線路并閉鎖,并對停電母線分開關進行完好確認檢查,正常后合上母聯開關,再逐級送電。

四、線路、開關維修后,必須進行相序核對工作,否則不得并聯,并及時恢復分列運行供電。

五、以上操作嚴格執行兩人操作制度,副值班操作,主值班監護,每個操作前必須進行手指口述。

六、交接班時要對運行方式進行交接,母聯開關應掛“禁止合閘”警示牌。

七、凡正常供電不采用分列運行的,要按重大隱患追究有關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