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環境整治綠化工程施工方法
環境整治綠化工程施工方法
一)、基礎工程
園林工程從計劃到施工階段,都著眼于完工后的景觀效果,總目標是為植物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創造園林式的綠化空間。栽種基礎工程是營造適合植物生長土壤的工程,可以說是園林工程總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程之一,鑒于本工程現有的實際情況,栽植前須進行局部土壤改良工程,即原基礎土的挖掘,種植土的回填及按圖營造好地形,覆蓋好黃泥。
1、場地造形
場地造形是根據業主要求,對場地進行土方造形,造形后進行場地粗平,把較大的塊石或垃圾清除并外運。
2、材料
a、黃泥為松散的、具有透水作用并含有有機物質的土壤,能助長植物生長,不含有鹽、堿土,且無害物質以及大于2.5cm的石塊、棍棒、垃圾等;采集時,黃泥上生長有茂盛農作物、草或其他植物時,則證明該土質是良好的。
b、開挖的黃泥,其開挖的部位、深度,在監理工程師指導下進行。
3、黃泥的提供
a、在黃泥鋪設前至少7天通知監理工程師。
b、黃泥采集的計劃安排,支付所有的費用,并應給監理工程師提供有關良好黃泥的樣品;并附上一份副本,說明挖取的黃泥以及恢復該地區的安排。
4、地表面的準備
a、覆蓋黃泥范圍的地表面,應進行深翻,將土塊打碎使成為均勻的種植土。不能打碎的土塊,大于2.5cm的礫石、樹根、樹樁和其他垃圾清除并運到監理工程師同意的地點廢棄。
b、通過翻松、加填或挖除以保持地表面的平整。
5、鋪設
a、準備工作經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應即鋪設黃泥,鋪設厚度應符合表1-1的要求。當黃泥過分潮濕或不利于鋪設時,不進行鋪設。除非另有規定,黃泥鋪設完成后,其表面標高應比路緣石、集水井、人行道、車地道或其他類似結構低2.5cm。
b、黃泥鋪設達到要求厚度后,其完成的工程應符合所要求的線形、坡度、邊坡。
植物生長的最小土層厚度表(1-1):
植物種類植物生長的最小厚度(m)
短草0.2-0.3
小灌木0.5
大灌木0.5-0.7
淺根性喬木0.8
深根性喬木0.8-1
c、鋪設后,用機具將黃泥滾壓,并形成至少5cm的縱向溝槽。全部鋪設面積應具有均勻的間隔溝槽,其方向宜垂直于天然水流,以利于排水,但圖紙或監理工程師另有要求除外。
二)、定點、放樣
1、定點放樣使用的工具:鋼尺、輕便卷尺、量角器、角規、小木樁、木樁、花桿和繩子。
2、位置確定后用木樁等做出明顯標志,樹叢用白灰色劃清范圍,線圈內釘上木樁,寫明樹種、數量、坑(穴)號,然后用目測方法定出單株小點,用灰點標明。
3、定點與種植是樹種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4、樹種位置及配置應注意層次,切忌呆板,宜中心高邊緣低或呈由高漸低的傾斜林冠線,鄰近的幾棵不要定成機械的幾何圖形或一條直線。
三)、栽植工程
栽植工程具有調整人類生活和自然環境的功能,它是園林工程的主體部分,起著悅目怡人的作用。
1、施工技術人員準備
本工程的對象是植物,我們專業技術施工人員首先認真研究和以往的施工經驗總結有關植物的在該季節栽植,防止樹木植株死亡的相應技術措施。栽植工程屬于收尾性質的綜合性施工項目,在搞好包括質量管理在內的整個工程管理同時,一定要保證按期竣工。施工上的主要注意事項如下:
a、熟悉設計意圖和設計圖紙,確認施工現場。
b、根據各種條件,編制工程進度表的栽植工程總體計劃。
c、對樹木及使用材料進行質量管理。
d、檢查配置作業的結果,搞好施工技術管理。
2、材料
a、肥料
(a)、應優先使用經過特制的農家肥。
(b)、如果使用化肥時,應為標準農用化肥并按袋裝提供。化學肥料應含有不低于10%的氮、15%的磷酸鹽和10%的碳酸鉀;或根據土壤肥力狀況選定。
b、水
種植或養護植物用水無油、酸、堿、鹽或其他對植物生長有害物質,并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1992)的要求。
c、植物品種
(a)、所有植物應該考慮地區地點,選擇合適于當地氣候條件,易于生長的并有豐滿干枝體系和茁壯的根系。植物無缺損樹節、擦破樹皮、受風凍傷害或其他損傷,植物外觀應顯示出正常健康狀態,能承受上部及根部適當修剪。無特殊規定或圖紙標明,所有植物應在苗圃采集。
(b)、喬木具有挺直的樹干、良好發育的枝杈,根據其自然習性對稱生長。不應有大于直徑2cm為愈合的傷痕。
(c)、在室內生長后應適于室外條件、在盆內或其他容器提供的草皮及其他種植物,經過監理工程師同意后移植,保證和野外植物一樣。
(d)、種植草皮具有耐寒、耐澇、容易生長、蔓延長、腰部發達、莖低矮強壯和多年生長的特性。
四)、種植穴(坑)的挖掘
1、種植穴(坑)挖掘的質量,對植株以后的生長有很大的影響。除按設計確定位置外,應根據根系或泥球大小,土質情況來來確定穴徑大小,(一般應較根盤或泥團大0.25-0.5米),根據樹種根系類別,確定穴(坑)的深淺(一般應較根系長度或泥團厚主深0.2-0.4米)。
2、采用手工挖掘種植穴(坑)。以定點標記為圓心,以規定的坑(穴)直徑先在地上劃圈,沿圓的四周向下垂直挖掘到規定的深度。然后將坑底挖(刨)松、弄平。栽植露根苗木的坑(穴)底,挖(刨)松后在中央堆個小土丘,以利樹根舒展。
3、土質不好的,應加大坑(穴)的規格,并將雜物篩出清走,遇到石灰、石板、瀝青等對樹木生長不利的物質,則應將坑(穴)徑加大1-2倍,將有害物質清運干凈,換上適宜的種植土。
4、綠地內挖自然式樹木栽植穴發現嚴重影響操作的地下障礙物時,及時與設計人員聯系,適當改動位置。
五)、樹木起掘
1、起掘苗木的質量,直接影響樹木栽植的成活和以后的綠化效果。起掘的方式根據不同樹木以及樹齡、移植季節、運輸遠近、土質等情況,分以下三種掘苗方式:
a、裸根掘苗:主要適用于休眠狀態的落葉喬木、灌木、藤木。
b、帶宿土掘苗:主要適用于樹齡較小的、容易栽植的喬、灌木。
c、帶泥球(團)掘苗:主要適用于常綠樹,以及較難移植的樹木等。
2、苗木質量的好壞是影響成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選苗時,除根據設計要求的規格、樹外、還要選擇根系發達、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和樹形端正的苗木。
3、為了提高樹木的成活率,在起掘前須進行短枝修剪,先剪去修剪量的三分之二,栽植后再進行一次修剪,剪去修剪量的三分之一,并整理樹姿。
4、開始挖掘時,以樹干為中心,按泥球規格大小,劃一個正圓標明泥球直徑的尺寸,為保證起出泥球符合要求,一般應稍放大范圍進行挖掘。
5、起掘后應根據樹木的大小、種類、土壤堅松、運距遠近確定包扎的形式。包扎要求堅實,草繩緊實不松脫,確保泥團不松碎,不用發霉變質的草繩。小灌木或泥球直徑在三十厘米以下的苗木,可用稻草一束攤平,由底向上翻包,在植株基部近處扎縛牢實。
六)、樹木裝運
1、樹木的運輸與工地栽植的密切配合是保證成活的重要環節之一,實踐證明:"隨掘、隨運、隨栽"樹植樹成活率最有保障。
2、散苗速度應與栽苗速度相適應,邊散邊栽,散必栽完,盡量減少樹根曝露時間。假植溝內剩余苗露出的根系,應隨時用土壤埋嚴。
3、根據具體苗木,應確定好栽植深度和苗木朝向,根部用土塞實后放可將泥球的包扎物自下而上,小心解除。如泥球土質松軟時,下壓的包扎物可以不予取出,而后填培肥土,分層間隙搗實,每層不超過20cm。
4、裸根木本植物在栽植前,先在穴槽內填以適量的肥土,栽植時將根群舒展在穴槽內,周圍均勻培上松土,并將樹身上下稍稍提動或左右前后移動,使根與土密接后扶正,然后培土分層搗實。
5、樹木栽植后按栽植穴、槽規格的外緣做好水堰,堰高20cm左右。
6、較大苗木栽后,為防止被風吹倒,立即立支柱支撐,固定樹體。
7、小苗木(色塊)的栽植要根據圖紙、現場正確放樣后再種植,種植時小苗應朝向一致,根據地形、環境的特點可修剪成平面形(可有各種圖案)、波浪形、半球形等形狀,且每平方米內種植的小苗達到業務要求。
8、栽植完畢后,水份必須一次澆足,澆水量以水份不再下滲為度。
9、樹木運到現場,如當日不能栽完,根部加以覆蓋,如一時不能定植,應立即假植在不妨礙綠化施工、運輸灌溉比較方便又可避風且不積水的地方。
10、園林樹木的養護管理包括施肥、澆水、中耕、除草修剪、病蟲害防止,必須認真做好。
七)、地被植物類工程
地被植物類工程附屬于栽植工程,具有美化裸露地面,鞏固樹根,增加美觀效果等功能。施工時,與栽植工程同樣要注意栽植適期,注意個植物的特性和土質關系,以及選派熟練的技術人員作業等。它也是各類工程竣工后的收尾作業,更應該徹底實行質量及工程管理,保證按期完成。主要注意點如下:
1、根據各種條件(與栽植工程配合等)編制工程計劃和日程安排表。
2、對地被材料及使用材料等進行質量管理。
3、配合樹木栽植工程進行施工技術管理。
在設計施工中,按以下規范進行操作:
a、鋪設和栽種地被植物時,事先按設計標高,整理好場地,主要包括掘松土地,清理磚石土質、整平、施肥等,必要時還要換土。
b、起掘厚度為2-3cm,面積為15*15cm左右,其操作程序是整地去雜→施肥→鋪草→澆水→填壓。
c、播種時應精細整地,去除實物雜塊,為了使籽能均勻撒播,可摻入等量的細砂和細泥。有風天不宜播籽。遇干燥天氣,先澆水,播籽后覆土少許(一般覆土厚度為1-2cm),輕輕壓實。
d、草坪施工只是草坪建設的第一步,三分種,七分養,草坪同花木一樣,施工過后要使草坪成活長好,則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精心養護管理工作。實踐證明,要想達到綠草如茵,寸土不露的效果,草坪的養護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e、草坪養護的作業包括滾剪、除雜草、防旱澆水、施肥、排積水、填低洼、防病蟲害。
八)、苗木養護管理工作
園林樹木的養護管理
1、園林樹木的養護管理,在城市綠化建設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園林樹木的種植施工和城市綠地初步建成,畢竟用了很多時間,而施工以后隨之而來的是經常而有長時期的養護工作。所以人們形容樹木的種植施工與養護管理是:"三分種植,七分養護管理"。城市綠地建成后,隨著樹木的生長變化與綠地的使用情況,需經常不斷地進行科學的養護管理。
2、養護管理包括兩個方面:養護和管理。即根據不同花木的生長需要與道路景觀的要求及時對花木進行施肥、澆水、中除雜草、修剪、栽培病蟲害防止等工作,力爭做到一至二月一次,一年不少于六次。高溫季節,除了早晚澆水保苗外,我們還將通過對新種苗木搭建遮陰棚,大樹主桿捆扎草繩、疏枝等技術措施,增加保濕度,提高抗旱能力,確保苗木成活率。對枯死、損壞或丟失的樹木花草加以補植。并在綠地內經常清掃及清楚垃圾,保護黃泥。
3、養護管理要做到"養護及時,管理從嚴"。按季節、按環境、按景觀要求,采取適時的科學養護措施。達到化工少,收效大,成本低,提高養護質量。對綠地一草一木嚴格保養和管理,維護園林管理規則。
九)、大樹移植實施性技術方案
1、挖掘
起掘前應按種植設計統一編號,并做好標記,以便對號入座。土壤過干的于掘前數日澆水,起掘時應標明主要觀賞面和樹的陰、陽面,使其在種植時仍能保持按原方位種下,以滿足他對蔽蔭及陽光的要求。起掘前應預先搭好三角支架,避免因起掘大樹而產生的一系列不安全的因素。大樹在總樹冠保持的前提下,需進行整體性疏枝,內堂枝,小枝需剪掉,部分樹葉需要摘除,否則大樹自身蒸騰作用太大,不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長。起掘前應用阿司匹林千分之五的濃度噴發樹葉,以此來減少大樹的蒸騰作用。起掘應觀察好地形,確定最佳起掘點,以及泥土堆放地,以便于吊裝。土球起掘一樹干為圓心,以樹干的周長為半徑畫圓,土球的直徑不小于2.5米,厚度不小于0.8米,(具體可視操作過程中定)。根部斷根切口用阿爾法--奈乙酸(千分之五的濃度)進行根部噴霧或用刷子刷根。
2、包裝
泥球可用軟件包裝,深根性樹種的沙壤土球應呈"紅星蘋果形",淺根性樹種的粘土土球可呈扁球形。對粗根應進行剪、鋸,不得硬鏟一面引起散坨。預先將濕潤過的草繩理順(一面扭拉而斷),于土球中部纏繞,兩人合作邊拉邊纏,邊用木捶敲打草繩,使草繩略嵌于土球,要使每圈草繩緊靠,總寬度達土球高度的1/4-1/3,并將其系牢,就土球的上部修成凸鏡狀,粗根應掏空后鋸斷,使其利于草繩繞過底沿不易松脫。然后用麻袋、塑料布將土球蓋嚴,并用尼龍繩加以捆攏,再以草繩包扎,具體可以在秸子式包扎基礎上再加井字式和五角式包扎,以此確保泥球不致在吊裝運輸過程中散掉。大樹干用毛氈包裹后用草繩將其包扎好,以避免在起吊及運輸工程中引
起表皮的創傷。
3、吊裝
吊裝前應撤去三角支撐架,用手拉葫蘆,捆攏樹冠。選用20-25噸吊車進行裝吊。
4、運輸
運輸工具選用10噸位的平板車進行運輸。在運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超高、超長、超寬和電力線路等問題需得到公路、交警和電力部門的協助,(具體可在實施過程中定)。
5、種植
種植穴可根據樹種根系的特點及土球的大小,土壤情況來決定種植穴的規格,應比規定根幅范圍或土球大,應加寬放大40-100cm,加深20-40cm。穴徑確定后,沿圓邊向下挖掘,把使種植穴保持上口沿與底邊垂直、大小一致,切忌挖成上大下小的錘形或鍋底形,否則栽植踩實時會使根系劈裂,拳曲和上翹,造成大樹根系不舒展進而影響大樹的成活率。遇堅實之土和建筑垃圾土應加大穴徑;在未經自然沉降的新填及新堆土山上挖穴,應預先在穴點附近舍得夯實,挖好后穴底也應踩實,以防栽后灌水引起土塌樹斜,樹穴挖好后,應請施工技術人員檢驗是否合格,否則應予以返工。大樹在種植前應用帶沙性的稀泥漿事先灌進樹穴,然后將大樹土球落穴,根系舒展后,分層填種土,踏實。(避免種植后土球下面產生空隙,從而引起積水爛根)種植后,用生根粉兌水進行澆灌(以后可一個月澆灌三次)直至正常生根發芽。
6、養護
大樹栽后應設立遮蔭棚及噴灌設施和設立支架。從每天上午十點至下午三點,需對大樹表面進行葉面霧狀噴水(可用人工和機械兩中方式)同時需用塑料薄膜覆蓋地面,以此避免因過多噴水而引起根部積水,以致根部霉爛。(阿斯匹林葉面噴水可半個月一次)降低大樹自身的光合作用及蒸騰作用,在樹冠周圍搭遮陰蓬。大樹移植后,一年內配備專職人員作好修剪、剝芽、噴霧、葉面、施肥、澆水、排水、設置風障、包裹樹干、防寒和病蟲害防止等一系列養護管理工作,在確認大樹成活后,方可進入正常養護管理。
7、傷口技術處理
對于因移栽而產生和較大傷口,可用苔蘚將其包扎,也可用黑膠布包扎(從理論上講細胞在黑暗的情況下加速生長,利于傷口的自然愈合),頂部傷口可用白漆漆,(吸收陽光少,不易感染病菌和雨水沖刷)。
十)、草坪養護管理
1、草坪雜草要及時除去,勿令結籽,雜草過密無法凈化時,應淘汰重鋪。
2、凡低洼積水之處,要填土提高。殘缺的地方,要隨時補缺。
3、草坪在生長季節要及時滾剪,它的高度應不超過10cm。草坪上的石子,要隨時揀盡。路邊和樹根邊的草要剪齊。在草坪上栽植喬木和灌木,草坪和樹木或樹叢的基部要密接。
4、生長不良的草皮要施肥。施肥最好在早春初發芽時進行,可以施液肥,也可施干化肥。施干化肥宜雨前、雨后地面濕潤或下毛細雨時進行。天氣干旱,土壤干燥時應澆水,澆水在早晚進行。
篇2:園林綠化工程公司施工現場管理制度
園林綠化工程公司施工現場管理制度
1.上崗前要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上崗后要知曉當天的工作量,及時和領導溝通材料的使用量,要認真工作,服從領導,聽從分配,端正勞動態度,保質保量完成當天領導分配的工作任務。無本工種工作任務,主動申請其它工作,不準以上廁所、吸煙等其它原因變相怠工,如經發現,按相關條例處罰。
2.按施工標準合理使用原材料,在確保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杜絕浪費,做到計劃用料,對本工種使用的材料不能亂丟亂放,用后要擺放整齊,并注意防盜、防雨、防潮。
3.要愛護所使用的工具和設備,今年實行誰領用誰保管的原則,按勞動保護和工具領用制度執行。
4.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上崗前必須檢查好一切安全設施是否安全可靠,如馬凳、跳板等一切登高承重的設施,如發現不安全隱患及時排除,不能及時排除的要和領導溝通,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方可生產。
5.要樹立社會公德,嚴禁任何人偷拿材料送人拉關系,偷拿變賣,一經發現按處罰條例執行。
6.提高自身修養和勞動素質,互相尊重,互相愛護,住宿要保持宿舍的環境衛生,宿舍內不能亂扔垃圾,隨地大小便,不能夜不歸宿,晚10點前必須歸宿,如有事不能按時歸宿,必須事先和領導請假。否則按管理條例處罰,出現一切后果自負。
7.急公司所急,因工作需要加班,不要找借口推托。不請假未參加加班者,按加班工時扣罰工資。
8.團結同志,關心他人,嚴禁酒后上崗,酗酒鬧事,打架斗毆,拉幫結伙,惡語傷人,出工不出力。
9.正常情況下公司不鼓勵加班,如工程急,確需加班,必須事先與主管領導打好招呼,經批準后方可加班,否則不支付加班工資。
10.工地離公司近的職工伙食由公司統一管理,如在外地要嚴格履行財務審批制度,購物有經手、驗收、審核三人組成。
11.嚴格遵守甲方的各項規章制度。
篇3:綠化苗木種植施工方法
綠化苗木種植工程施工方法
在種植前可根據苗木的各種特性,制定有針對性的種植和養護計劃,如對于喜溫暖氣候、不耐寒的苗木在冬季種植養護時,要注意保暖措施,不適應濕地種植的苗木要注意排水,避免死爛根。
種植前先對種植土進行測試,確定PH值,再按苗木的不同特征,對種植土壤進行改良。
Ⅰ、苗木種植
(一)栽植前準備
1、明確設計意圖和施工任務量。
2、根據所了解的情況和資料編制合理、科學的施工方案。
3、施工現場準備
若施工現場有垃圾、渣土、建筑垃圾等要進行清除,一些有礙施工的障礙物要進行拆遷和遷移,然后按照設計圖紙進行地形整理,主要使其與四周道路、廣場的標高合理銜接,使綠地排水通暢。
(二)定點放線
定點放線即是在現場測出苗木栽植位置和株行距,考慮本次工程的特點,采用自然式配置喬、灌木放線法:
1、坐標定點法
根據植物配置的疏密度,先按一定的比例在設計圖及現場分別打好方格,在圖上用尺量出樹木在某方格的縱橫坐標尺寸,再按此位置用皮尺量在現場相應的方格內。
2、儀器測放法
用經緯儀或小平板儀依據地上原有基點或建筑物、道路將樹群或孤植樹依照設計圖上的位置依次定出每株的位置。
3、目測法
對于設計圖上無固定點的綠化種植,如灌木叢、樹群等可用上述兩種方法劃出樹群樹叢的栽植范圍,其中每株樹木的位置和排列可根據設計要求在所定范圍內用目測法進行定點,定點時應注意植株的生態要求并注意自然美觀。定好點后,多采用白灰打點可打樁,標明樹種,栽植數量(灌木叢樹種)、坑徑。
(三)苗木準備
苗木的選擇,除了根據設計提出對規格和樹形的要求外,要注意選擇長勢健旺、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樹形端正、根須發達的苗木;盡量選用在育苗期內經過翻栽,根系集中在樹蔸的苗木。苗木選好后,要掛牌或在根基部位劃出明顯標記,以免挖錯。起苗時間和栽植時間最好能緊密配合,做到隨起隨栽。為了挖掘方便,起苗前1~3天可適當澆水使泥土松軟。起苗時,常綠苗應當帶有完整的根團土球,土球的大小一般可按樹木胸徑的8-10倍確定。對于特別難成活的樹種要考慮加大土球。土球高度一般可比寬度少5~10cm。為了減少樹苗水分蒸騰,提高移栽成活率,掘苗后,裝車前應進行粗略修剪。
(四)苗木假植
凡是苗木運到后在幾天以內不能按時栽種,或是栽種后苗木有剩余的,都要進行假植。所謂假植,就是暫時進行的栽植。不同的苗木假植時,最好按苗木種類規格分區假植,以方便綠化施工。假植區的土質不宜太泥濘,地面不能積水,在周圍邊沿地帶要挖溝排水。假植區內要留出起運苗木的通道。在太陽特別強烈的日子里,假植苗木上面應該設置遮光網,減弱光照強度。
(五)挖種植穴
在栽苗木之前應以所定的灰點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穴,種植穴的大小依土球規格及根系情況而定。帶土球的應比土球大16~20CM,栽裸根苗的穴應保證根系充分舒展,穴的深度一般比土球高度稍深些(10~20cm),穴的形狀一般為圓形,但必須保證上下口徑大小一致。種植穴挖好后,可在穴中填些表土,如果坑內土質差或瓦礫多,則要求清除瓦礫垃圾,最好是更換新土。如果種植土太瘠瘦,就先要在穴底墊后層基肥。基肥一定要經過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如堆肥、廄肥等。基肥上還應當鋪一層壤土,厚度5cm以上。
(六)定植
1、定植前的修剪
在定植前,苗木必須經過修剪,其主要目的是減少水分的散發,保證樹勢平衡以保證樹木成活。修剪時其修剪量依不同樹種要求而有所不同,一般對常綠針葉樹及用于植籬的灌木不多剪,只剪去枯病枝、受傷枝即可。對于較大的落葉喬木,尤其是生長勢較強,容易抽出新枝的樹木如楊、柳、槐等可進行強修剪,樹冠可剪去1/2以上。這樣可減輕根系負擔,維持樹木體內水分平衡,也使得樹木栽后穩定,不致招風搖動。對于花灌木及生長較慢的樹木可進行疏枝,短截去全部葉或部分葉,去除枯病枝、過密枝,對于過長的枝條可剪1/3~1/2。修剪時要注意分枝點的高度。灌木的修剪要保持其自然樹形,短截時應保持外低內高。樹木定植之前,還應對根系進行適當修剪,主要是將斷根、劈裂根、病蟲根和過長的根剪去。修剪時剪口應平而光滑,并及時涂抹防腐劑以防過分蒸發、干旱、凍傷及病蟲危害。
2、定植方法
苗木修剪后即可定植,定植的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定植施工的方法是:將苗木的土球或根蔸放入種植穴內,使其居中;再將樹干立起,扶正,使其保持垂直;然后分層回填種植土,填土后將樹根稍向上一提,使根群舒展開,每填一層土就要用鋤把將土插緊實,直到填滿穴坑,并使土面能夠蓋住樹木的根頸部位,初步栽好后還應檢查一下樹干是否仍保持垂直,樹冠有無偏斜;若有所偏斜,就要再加扶正。最后,把余下的穴土繞根頸一周進行培土,做成環形的攔水圍堰。其圍堰的直徑應略大于種植穴的直徑。堰土要拍壓緊實,不能松散。
Ⅱ、養護措施
(一)苗木的養護措施
栽植較大的喬木時,在定植后應支撐,以防澆水后大風吹倒苗木。
樹木定植后24小時內必須澆足第一遍水,水要澆透,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根系與土緊密結合,以利根系發育。樹木定植后,每株每次澆水量可參考下表。
樹木栽植后澆水量
喬木及常綠樹胸徑
(cm)灌木高度(m)綠籬高度
(m)樹堰直徑
(cm)澆水量
(kg)
1.2―1.51―1.26050
1.5―1.81.2―1.57075
3―51.8―21.5―280100
5―72―2.590200
7―
植木栽植后應時常注意樹干四周種植土是否下沉或開裂,如有這種情況應及時加土或平踩實。此外,還應進行及時的中耕,扶直歪斜樹木,并進行注意防寒,其措施應按樹木的耐寒性及當地氣候而定。
(二)草坪養護措施
草坪長成后,還要進行經常性的養護管理,才能保證草坪景觀長久地持續下去。草坪的養護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灌水、施肥、修剪、除雜草等環節。
1、灌溉
灌溉可能改善草坪生育環境,補充草坪植物的水份,是草坪正常生育的保證。鑒于草坪生長季節內,草坪與環境處于不斷變化之中,水又是協調土壤肥力和改善小氣候的中心環節,澆灌不能按某個固定的模式實施。
(1)灌水時間
理論上講,只要灌溉的量小于同期土壤的滲
透能力,一天中任何時候都能灌溉。其次得看灌溉方式。如果應用間歇噴霧或間歇噴灌,霧化度較高。此不僅能補充水分,而且能明顯地改善小氣候,有利于蒸騰作用、氣體交換和光合作用等,有助于協調土壤水、氣、肥、熱,有利于根系及地下部營養器官的擴展,同時可以帶動整個植株物質的轉運貯存,調整呼吸,促進草坪的繁茂。若用澆灌、溫灌等,需看季節,早春、晚秋均以中午前后為好,其余則以晨昏為多。
(2)灌水量
每次灌水量應根據土質、生長期、草種等因素而確定。一般草坪生長季節的干旱期內,每周約需補水20~40mm;旺盛生長的草坪在炎熱和嚴重干旱的情況下,每周需補水50~60mm或更多。通常,不論何種灌溉方式,都應多灌溉幾次,每次水量少些,最大到地面剛剛發生徑流為度。
2、施肥
草坪植物主要進行葉片生長,并無開花結果的要求,所以氮肥更為重要,施氮肥后的反應也最明顯。在建造草坪時應施基肥,草坪建成后在生長季需施追肥。寒季型草種的追肥時間最好在早春和秋季。第一次在返青后,可起促進生長的作用;第二次在仲春。天氣轉熱后,應停止追肥。秋季施肥可于9、10月進行。暖季型草種的施肥時間是晚春。在生長季每月或2個月應追一次肥。這樣可增加枝葉密度,提高耐踩性。最后一次施肥不應晚于9月中旬。
3、修剪
修剪是草坪養護的重點,而且是費工最多的工作。修剪能控制草坪的高度,促進分蘗,增加葉片密度,抑制雜草生長,使草坪平整美觀。
一般的草坪一年最少修剪4~5次,修剪的次數與修剪的高度是兩個相關的因素。修剪時的高度要求越低,修剪次數就越多。草的葉片密度與覆蓋也隨修剪次數的增加而增加。應該注意根據草的剪留高度進行有規律的修剪,當草達到規定高度的1.5倍時就要修剪,最高不得超過規定高度的2倍。
4、除雜草
防除雜草的最根本方法是合理的水肥管理,促進目的草的生長勢,增強與雜草的競爭能力,并通過多次修剪,抑制雜草的發生。一旦發生雜草侵害,除用人工“挑除”外,還可用化學除草劑,如用2.4―D類殺死雙子葉雜草;用西馬津、撲草凈、敵草隆等起封閉土壤,抑制雜草的萌發或殺死剛萌發的雜草;用滅生性除草劑草甘磷、百草枯等作草坪建造前或草坪更新時防除雜草。除草劑的使用比較復雜,效果好壞隨很多因素而變,使用不當會造成很大的損失,因此使用前應慎重作試驗和準備,使用的濃度、工具應專人負責。
5、通氣
即在草坪上扎孔打洞,目的是改善根系通氣狀況,調節土壤水分含量,有利于提高施肥效果。這項工作對提高草坪質量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一般要求50穴/m2,穴間距15cm×5cm,穴徑1.5~3.5cm,穴深8cm左右,可用中空鐵釬人工扎孔,亦可采用草坪打孔機(恢復根系通氣性機)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