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樁工程施工保證措施
人工挖孔樁施工保證措施
1、組織保證措施
1.1建立質量管理保證體系:我公司已建立了一套嚴謹、完整、行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程序,我公司在本工程中將確保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以優(yōu)秀的工作質量確保工程質量。
1.2成立以公司總經理為指揮長,總工程師、項目經理為副指揮長,項目部施工、技術、質安等部門人員為成員的質量管理體系。成立湖南省株洲市體育中心體育場樁基工程項目經理部,建立質量保證體系組織機構,并對項目部領導及職能部門按質量體系要素進行分工,在本工程項目部設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技術組、質安組、生產經營組、勞資組、材料設備組、辦公室等質量體系組織機構。按照質量體系程序,建立崗位責任制,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
1.3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全面質量領導小組,嚴格貫徹我公司質量方針,形成行政上支持、技術上把關的良性循環(huán),并負責工程總體質量控制。同時配備充足的質檢員,具體實施工程的質量管理和數據檢測,形成第二級監(jiān)督體系。全面質量領導小組認真做好宣傳教育工作,不斷強化質量管理意識,廣泛開展QC小組活動,通過PDCA循環(huán)方式控制工序全過程,確保工序質量,以實現工程項目總目標。
1.4各專業(yè)班組由施工員任組長、各作業(yè)班組負責人任副組長,成立質量自檢小組,把握好質量自檢關,形成第一級監(jiān)督體系。項目部經常開展質量動態(tài)分析,根據工程特點針對質量通病和施工薄弱環(huán)節(jié),編制合理的施工方案,提出質量控制要點,組織技術人員預先攻關,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從根本上消除質量隱患,達到"防患于未然"。
1.5更新管理方式。項目部配置計算機,采用計算機管理各類檢測數據,對各類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根據計算成果得出保證質量最優(yōu)的施工方法。工程施工通過計算機對鋼材、水泥等原材料質量、使用情況進行跟蹤,制定詳細月、旬、周滾動計劃并跟蹤管理,嚴格控制施工進度與施工預算,充分發(fā)揮微機在工程管理中的應用。
2、人員資源保證措施:
2.1選擇專業(yè)水平高,技術好、管理能力強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負責本工程的施工管理。要求項目經理為有類似工程施工經驗的國家一級項目經理資質,項目技術負責人為具有高級職稱且具有類似工程施工經驗的技術人員。
2.2項目經理安排有協調組織能力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任各組組長,并安排工作能力強和工作實踐經驗豐富、敢于堅持原則、廉潔奉公、不徇私情、事業(yè)心強、工作責任感強、熱愛質量管理工作的人員任質量監(jiān)督員,施工現場設專職質量監(jiān)督員,對施工全過程進行嚴格監(jiān)控。
2.3依照本公司質量保證手冊及質量體系程序文件,設專人負責情報信息、資料檔案管理工作,及時搜集、傳遞、整理、分類與歸檔,保證施工規(guī)范、標準的有效性與技術資料的完整性,確保工程質量。
2.4重要崗位安排專人持證上崗,并保證人員相對穩(wěn)定,項目部對特種作業(yè)人員建立臺帳,實行動態(tài)管理。
2.5我公司有一批跟隨多年的專業(yè)技術較強的勞務隊伍,我們將盡量使其從事的施工項目單一化、專業(yè)化,以此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穩(wěn)定施工質量,并在進場時組織他們學習技術規(guī)范,樹立質量第一,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優(yōu)良評定標準。
2.6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由技術負責人組織統(tǒng)一學習公司質量手冊,并進行考核,考核成績不合格者不得上崗工作,將質量手冊及質量意識深入到每一位參戰(zhàn)人員的心中,并落實到具體工作中。
3、機械設備及檢測儀器資源保證措施:
3.1采用技術先進、性能穩(wěn)定可靠的設備、儀器進行本項目施工,項目部建立設備及運行情況跟蹤臺帳,讓各設備的運行情況一目了然,并配備修理人員跟班作業(yè),出現故障及時搶修,使工程設備處于最佳運行狀態(tài)。
3.2施工現場配備足量的,能滿足本項目精度要求的、經周期檢查合格的測量儀器,定期檢查、校正儀器,避免由于儀器的誤差影響工程質量,主要儀器有:托普康全站儀一臺,S3級水準儀二臺,試驗工具,混凝土攪拌場地設電子計量裝置一套,四套質量檢查工具。各種原材料抽樣檢驗按監(jiān)理指定送當地經技術監(jiān)督部門檢測認證并具備資質的試驗室檢測。
4、材料資源保證措施:
4.1材料質量控制,項目部進行工程需要的物資采購,供貨方必須是經我公司評審合格的物資分供方,提供的產品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原材料檢驗報告。物資入庫執(zhí)行物資貯存、保管、發(fā)放程序,物資保管做到"三相符"。
4.2對鋼筋、水泥、砂石、管材等原材料、半成品,項目部試驗室按規(guī)定取樣送檢合格后方可使用,未經檢驗及檢驗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本工程中。
4.3對鋼材、水泥等原材料及半成品等,項目部建立材料使用跟蹤臺帳,做到材料質量、數量、使用部位,一目了然,有效地控制工程質量,并具有可追溯性。
5、技術保證措施:
5.1對業(yè)主提供的軸線控制樁、標高原始點,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驗證并辦理移交手續(xù),作好工程測量控制網。在施測前,編寫好測量作業(yè)指導書,并經技術負責人審批后,由有測量上崗證的測量員按測量作業(yè)指導書和測量操作規(guī)程負責實施現場的測量工作,作好測量成果記錄并報監(jiān)理簽字認可歸檔。
5.2項目部建立標準化養(yǎng)護室,由監(jiān)理工程師和項目部試驗員及時對原材料產品質量檢查驗證,并按現行見證取樣制度抽樣試驗,掌握試驗數據并及時報送施工過程中的抽樣試驗結果和工程完工后的檢查試驗資料。對所有試驗資料進行數理統(tǒng)計和分析整理,建立好工程全過程的試驗資料檔案,確保技術資料的完整與真實性。
5.3加強施工過程的混凝土的施工管理。砼在現場用砼攪拌站拌和,進量采用電子計量,混凝土的質量應嚴格控制,施工技術人員全過程旁站和抽查混凝土質量,隨時調整混凝土的施工情況。
5.4施工過程中,施工員對每道工序進行技術交底,并組織操作班組對每道工序進行自檢、互檢、交接檢,質檢員進行專檢并驗收評定質量等級,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和驗評標準后,按規(guī)定報驗同意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隱蔽工程必須經設計、質監(jiān)、建設、監(jiān)理方驗收合格方可進行隱蔽,并及時作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5.5對施工過程中出現不合格品進行評審,應調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消除產生不合格品的因素,防止同類問題再次發(fā)生。
篇2:人工挖孔樁工程安全生產管理規(guī)定
為加強工地管理,促進安全文明施工,牢固樹立安全生產意識,真正做到“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按照“安全生產,質量第一”的原則,現制定人工挖孔樁安全生產管理規(guī)定,請遵照執(zhí)行。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違者罰款50元/人·次。
2、禁止赤腳或穿拖鞋、高跟鞋進行施工,違者罰款50元/人·次。
3、嚴禁帶小孩進入施工現場,違者罰款500元/次。
4、嚴禁酒后進入施工現場,違者罰款200元/次。
5、嚴禁無故曠工,違者罰款100元/人·天。
6、生活區(qū)(帳篷)周圍10米范圍內禁止傾倒任何垃圾,生活垃圾必須挖坑掩埋,違者罰款50元/次。
7、衛(wèi)生間距離生活區(qū)(帳篷)不得少于200米,生活區(qū)周圍不得出現大小便痕跡,違者罰款50元/次。
8、禁止浪費材料,每浪費壹包水泥,罰款100元。護壁施工按1:2:3(水泥:砂:石子)比例施工,違者罰款50元/次。
9、同批樁孔交工工期前后不得超過3天,違者罰款300元/天·組。
10、每臺空壓機工作時不得少于3組人同時施工,違者罰款100元/次。
11、禁止采用電爐子取暖,違者罰款200元/次,并沒收取暖設備。
12、生活區(qū)(帳篷)內必須做到人走熄燈、斷電,照明燈具功率不得超過60瓦,禁止長明燈,違者罰款100元/次。
13、禁止在工地酗酒鬧事、打架斗毆、賭博、等違法亂紀活動,違者罰款當事人500元/次,嚴重者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14、使用電動提升機設備必須安裝漏電保護裝置、接地裝置、限荷和超載裝置,并保證齊全靈活有效,必須采用五芯橡膠線纜,違者罰款100元/次,并禁止使用。
15、挖樁成孔結束,驗收合格,必須保持孔口周圍2米范圍內場地平整,違者罰款100元/孔。
16、施工現場用電由專業(yè)電工操作,禁止私自亂搭亂接,違者罰款100元/次。
17、服從管理,聽從指揮,不得冒犯現場管理人員,違者罰款100元/次。
18、每天開工前必須檢查吊裝設備是否完好,如鋼絲繩有無毛刺,卡扣是否松動,支架橫梁有無變形、開裂,吊桶是否破損等跡象,違者罰款100元/次。
19、所有電器設備必須按裝漏電保護裝置,并保證靈活有效,嚴格執(zhí)行“一機一閘一漏保”之規(guī)定,開機使用前必須進行漏電保護試驗,違者罰款100元/次。
20、同一工作段不得少于4組人同時施工,以防發(fā)生意外時能夠及時救援,孔內施工人員連續(xù)工作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嚴禁未經允許擅自開機挖孔,違者罰款100元/次。
21、保護施工標志,未經允許,禁止對現場施工標志進行移動、覆蓋、銷毀等破壞行為,違者罰款200元/人·次。
22、愛護公私財物,使用完的模板、水泥袋、夾條等物資不得隨意丟棄,必須在制定位置碼放整齊,違者罰款50元/次。
23、樁孔開挖支設模板必須采用“十字線”復核樁位,因支設模板導致樁位偏移的,罰款200元/米·孔。
24、孔口必須采取安全有效措施進行覆蓋,違者罰款200元/次。
文登市天福實業(yè)總公司勘測基礎工程公司
篇3:人工挖孔樁工程安全作業(yè)實施細則
安全施工技術交底內容:人工挖孔樁安全作業(yè)實施細則一、作業(yè)條件1、人工開挖樁孔,井壁支護應根據該地區(qū)的土質特點、地下水分布情況,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進行井壁支護的計算和設計。2、開挖前場地應完成三通一平。地上、地下的電纜、管線、舊建筑物、設備基礎等障礙物均已排除處理完畢。各項臨時設施,如照明、動力、通風、安全設施準備就緒。3、熟悉施工圖紙及場地的地下土質、水文地質資料,做到心中有數并按基礎平面圖,設置樁位軸線、定位點;樁孔四周撒灰線。測定高程水準點。放線工序完成后,辦理預檢手續(xù)。4、按設計要求分段制作好鋼筋籠。5、全面開挖之前,有選擇地先挖兩個試驗樁孔,分析土質、水文等有關情況,以此修改原編施工方案。6、挖孔平面尺寸大小,以便于施工為宜,但不得小于樁的設計斷面尺寸。挖孔深度不宜大于15米,孔深超過15米,應采用機械成孔施工方案。嚴禁違規(guī)進行挖孔樁作業(yè),鉆孔確有困難的不良地質區(qū),設計單位要進行專項安全設計并按設計變更規(guī)定,經批準后實施。7、在地下水位比較高的區(qū)域,先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當孔樁施工出現涌水較大情況時,需即時調整施工方案。8、人工挖孔操作的安全至關重要,開挖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安全技術交底,操作前對吊具進行安全可靠的檢查和試驗,確保施工安全。9、嚴禁婦女及18歲以下未成年人從事孔樁井下作業(yè)和國家規(guī)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相關作業(yè)活動。二、人工挖孔樁施工安全防護措施1、孔內作業(yè)時,孔口上面必須有人監(jiān)護。施工現場必須配備專職安全員,加強安全巡查。同時孔口周圍應設欄桿,欄桿的高度不低于1.1米。2、孔口應安裝可水平移動的活動安全蓋板,當孔內有人作業(yè)時應掩好安全蓋板謹防雜物掉入傷人,吊運渣土時再打開安全蓋板。3、利用吊桶運土時,地面人員應拴好安全帶,吊桶在離開孔口上方1.5米時,推動活動安全蓋板掩蔽孔口,防止卸土的土塊、石塊等雜物墮落孔內傷人。4、孔內作業(yè)人員必須頭戴安全帽,特殊情況下還應戴上防毒防塵面具。5、嚴格護壁砼質量及厚度,孔口護壁必須高出施工地面20cm;挖出的土石方應及時運離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圍內,井圈上不得放置工具或站人。6、正在開挖的井孔,每天上班前及施工中應隨時注意檢查升降架、吊繩、掛鉤(保險鉤)、提桶等是否完好,應對井壁、混凝土護壁的狀況進行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7、井下有人操作時,井上配合作業(yè)人員必須堅守崗位,不得擅離職守。8、施工人員進出樁孔,需靠爬梯或乘坐專門設計并經評審安全的吊籠、吊具進出樁孔,以保證施工人員安全出入樁孔。9、暫停施工或者成孔后,應設置井蓋和圍欄圍蔽。三、防止孔壁坍塌安全措施1、開挖樁孔時必須設置砼護壁,砼護壁每節(jié)高度及厚度應依據地質情況并滿足設計要求,同時可視情況加配適量鋼筋,砼強度等級不低于C15,一般每挖1m深立即支模澆筑砼。在開挖過程中,若發(fā)現護壁有損壞,應修補完整達到要求后,再繼續(xù)開挖。2、開挖程序,應采用間隔挖孔方法,以減少水的滲透和防止土體滑移,防止在挖土過程中因鄰樁混凝土未初凝而發(fā)生竄孔現象。3、在孔樁進行鋼筋籠安裝時,嚴禁在孔內實施焊接、切割作業(yè);當鋼筋籠下放到位后,應及時將鋼筋籠扣在孔口固定,防止失穩(wěn),并且在4小時內澆筑完畢。四、安全用電1、應根據臨時用電布置圖,鋪設好用電線路;且必須采用三相五線制,三級配電兩級保護。2、各種機械設備做好接地接零,保證“一機一箱一閘一漏”,并在配電箱外標明用電設備名稱。3、架空線采用絕緣銅線或絕緣鋁線,嚴禁隨意架放在支架上,必須包裹PVC管后,才能架設。4、配電箱統(tǒng)一采用鐵制配電箱,箱中導線的進線口和出線口設在箱體的下底面。嚴禁箱體的上頂面、側面、后面或箱門處有進出線路,進出線分路成束加護套并做防水彎,導線束不得與箱門口直接接觸,并注意其防雨。配電箱要上鎖,鑰匙由現場電工保管,箱內不允許放置任何雜物,并應保持清潔。在每個配電箱上安裝漏電保護器。現場設二級漏電保護裝置,實行分級保護,形成完整的保護系統(tǒng)。5、電器設備的安裝、拆卸、修理由電工專人負責,任何人不許亂動。6、樁孔深度在5米以內時,井上照明代替井下照明,5米以外時,在井下用安全防護燈照明,且電壓不得高于36伏。7、進入樁孔內的所有電器及用電設備均應接零接地,電線必須絕緣。拉動電線時禁止與一切硬物產生摩擦。電器開關應集中在樁孔口,并應裝置漏電保護器,防止漏電觸電事故,一旦發(fā)現漏電,必須迅速拉閘斷電,值班電工必須對所有電器設備及線路加強檢查維修,及時發(fā)現問題,妥善處理。五、防毒措施1、嚴禁酒后操作,不準在孔內吸煙和使用明火作業(yè)。2、地下特殊地層中往往含有CO、SO2、H2S或其它有毒氣體,故每次下孔前,必須對樁孔內氣體進行嗅覺檢查,發(fā)現有害氣體含量超標時,應立即報告施工管理人員,并采用有效的安全衛(wèi)生防范措施進行處理。除應檢查孔內的氣體情況外,還要遵守下列規(guī)定:(1)、挖孔人員下孔作業(yè)前,應先用鼓風機將孔內空氣排出更換;人工挖孔深度超過10m時,應采用機械通風。當使用風鎬鑿巖時,應加大送風量,吹排鑿巖產生的石粉。(2)、二氧化碳氣體含量超過0.3%時,應采取通風措施。對含量雖不超過規(guī)定,但作業(yè)人員有呼吸不適感覺時,亦應采取通風或換班等措施;3、空氣污染超過三級標準濃度值時,如沒有安全可靠的措施不得采取人工挖孔作業(yè)。六、安全管理1、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意識,切實加強安全教育,確保各種安全技術措施的到位,特別注意控制如:井口墜落、觸電、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護壁坍塌等人工挖孔樁中常見安全事故的發(fā)生。2、切實加強挖孔樁施工的安全管理(1)、開工前準備工作到位,研究本工程地質勘查報告,并掌握第一手資料,編制人工挖孔樁施工方案,有預見性地制定安全防護措施,并及時報監(jiān)理審批。其他部門通力合作,如機電設備,材料等;(2)、新工人進場時,三級安全教育到位。讓每個工人掌握本工種的操作規(guī)程及安全注意事項,使工人明確“生產必須安全,安全促進生產”的基本原則;(3)、班前安全技術交底到位。除了班組自行組織的班前安全活動外,負責該工種的技術員還要用書面形式對班組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xù)。項目部安全員要詳細講解給班組的每個組員,要求做到人人會操作,人人都必須遵守安全紀律和項目部安全管理制度;(4)施工過程中監(jiān)督、檢查、再教育、考核工作到位。在施工過程中,安全員、技術員及現場監(jiān)理起到監(jiān)督作用,發(fā)現哪里出現事故苗子,及時組織人員消除,并強調杜絕類似事件不再發(fā)生。施工期間,除要求施工班組例行每天的班前自檢外,安全員還進行不定期復查并仔細觀察井下作業(yè)情況,并做好記錄;(5)班后總結和改進工作到位。通過安全例會對整體所做工作進行總結,吸取經驗,明確責任目標,將事故隱患消除于無形;對工作中的不足之處進行改正,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補救,加大預防力度;集思廣益,接納各方面具有建設性的建議,并采取實際行動。3、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規(guī)范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進行施工,并制定相對完善的安全生產管理目標和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對安全責任目標分解和落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與“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明確規(guī)定各相關領導、各職能部門和各類人員在生產活動中應負的安全職責。4、建立并保存在施工中所開展的安全性評價與風險性分析、技術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培訓、安全檢查、事故調查處理報告等與安全管理有關的活動記錄,為糾正不合理措施和改進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提供重要信息。5、建立并執(zhí)行安全檢查制度,定期組織對工地進行全面性和考核性安全檢查;要由主要領導牽頭組織專職安全員及相關人員和部門對工地現場進行隱患排查,發(fā)現問題要定人、定措施、定整改期限的“三定”原則,對存在安全隱患及時整改。專職安全員應做好日常巡回安全檢查,并做好安全檢查記錄;技術員在檢查生產的同時亦應對施工安全狀況進行檢查;各作業(yè)班組應經常進行自檢、互檢和交接檢查;為防止施工人員上下班時間、節(jié)前、節(jié)后紀律松懈,思想麻痹等狀況而產生安全隱患,相關部門及人員應加強檢查頻率,充分做到層層設防,級級把關。6、建立安全教育制度,明確項目主要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專職安全員、技術員、各專業(yè)操作班組負責人等相關人員在安全教育中所應承擔的職責,定期組織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以安全生產的政策、法令、法規(guī)、標準、規(guī)范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為主,并結合本項目的實際安全生產情況和對有代表性的典型事故案例進行講解、分析,通過有針對性和生動鮮明的事故案例教育,切實從思想上和行動上提高安全生產意識。7、施工現場應設置醒目的安全標志、標牌以及安全宣傳牌、警示牌,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按要求配戴好安全帽,對安全防護網、安全護欄等要隨時檢查更新并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做好防暑、防雨措施及季節(jié)性施工準備,努力創(chuàng)建平安工地。接受交底人簽字:(注:未參加本次安全技術交底人員由班組長負責傳達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