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第三道支撐(鋼支撐)施工技術措施

第三道支撐(鋼支撐)施工技術措施

2024-07-11 閱讀 9782

第三道支撐(鋼支撐)施工技術措施

1、土方開挖:將基坑內土方分層統一開挖至設計鋼支撐底標高。

2、放線定位:測量員依據設計圖紙用經緯儀放出鋼支撐支撐的位置,要求誤差<2cm,并做好標記。

3、放樣完畢后,測量員先將放樣結果交項目技術負責驗收,驗收合格后,再報請建設方及監理驗收,否則重新放樣。

4、復檢:建設方,監理檢查驗收放樣結果,合格后在放樣單上簽字認可。

5、鑿除立柱樁樁周的浮漿:立柱樁鑿至設計設計標高且立柱支架露出,立柱表面要清除干凈。

6、制作并安裝牛腿和圍檁:根據鋼支撐的設計要求制作牛腿、圍檁,圍檁安裝完畢后,用細石砼填充圍檁與樁間的空隙。

7、安裝鋼管支撐:按設計圖紙要求安裝鋼管支撐,并用千斤頂施加預應力鎖緊。

收銀制度

篇2:船舶分段制造肋板縱桁支撐件裝配安全措施規定

船舶制造在作業施工中各類構件吊裝,其規范與否直接關系到產品質量和安全狀態。為此,對零部件、分段制造過程中安措工作規定如下:

一、在肋板、T型板、復板、縱桁等定位必須安裝結構臨時性斜撐以防止構件傾倒的可能性。

二、根據分段支撐件的規格選用匹配的角鋼、槽鋼、工字鋼或用專用的工具、設備作臨時性固定的安全措施。如:手拉葫蘆、手扳葫蘆、拉撐、花蘭、各種馬板······等規范操作。(見圖一)

三、支撐件安裝到位后,在確保萬無一失的安全前提下松鉤。

四、臨時性斜撐的定位焊焊接焊工必須持證上崗,可采用CO2氣體保護焊,也可采用手工電弧焊,但必須使用J507焊條,焊前必須將雜物清理干凈,禁止在雨、水中作業,焊腳高度必須達到斜撐厚度和母材厚度總和的0.7倍,焊縫不允許存在咬口、裂縫、夾渣、單邊、氣孔、弧坑等缺陷、單邊焊接焊縫應在受力面。焊接結束后作業人員必須敲掉藥粉自查,修正后由組長或管理人員復查認可。定位焊長度不小于50mm,焊腳高度一般在5mm左右,并且采用雙面交叉間斷定位焊為宜。

五、拆除斜撐,馬板時應保留根部3-5mm左右,再打磨結構表面,以免傷及構件母材。

六、本規定亦適用于塢內分段外板上的斜撐的臨時安裝,線型外板應在此基礎上將支撐點設于中心外側位置。

七、結構臨時性斜撐以防止板架或線形分段結構傾倒,凡吊裝零件部件(肋板、圍壁板等單件重量大于500千克、面積超過2平方米),必須不少于二個支撐點,且底腳定位焊不少于三點,并且二面定位焊。支撐點的重心位置應高于部件重心;支撐材與底面的夾角在45度-60度之間(見圖二)。

八、規范操作行為,作業前對安全作全面仔細的檢查,嚴禁私自拆除臨時性斜撐和臨時固定的安全工具和設備。在按工藝完成定位焊后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拆除臨時性固定設施。

篇3:建筑工程模板支撐體系檢查驗收使用規定

一、模板支架檢查、驗收要求

1、支撐系統搭設前,應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對需要處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礎進行驗收,并留存記錄。

2、模板支架投入使用前,應由項目部組織驗收。項目負責人、項目技術負責人和相關人員,以及監理工程師應參加模板支架驗收。高大模板支架施工企業的相關部門應參加驗收。

3、模板支架驗收應根據專項施工方案,檢查現場實際搭設與方案的符合性。施工過程中檢查項目應符合下列要求:

1)立柱底部基礎應回填夯實;

2)墊木應滿足設計要求;

3)底座位置應正確,頂托螺桿伸出長度應符合規定;

4)立柱的規格尺寸和垂直度應符合要求,不得出現偏心荷載;

5)掃地桿、水平拉桿、剪刀撐等設置應符合規定,固定可靠;

6)安裝后的扣件螺栓扭緊力矩應達到40~65N?m。抽檢數量應符合規范要求;

7)安全網和各種安全防護設施符合要求。

二、模板支架使用要求

1、模板支撐系統在使用過程中,立柱底部不得松動懸空,不得任意拆除任何桿件,不得松動扣件,也不得用作纜風繩的拉接。

2、當模板支架基礎或相鄰處有設備基礎、管溝時,在支架使用過程中不得開挖,否則必須采取加固措施。

3、施工中應避免裝卸物料對模板支撐架產生偏心、振動和沖擊。

4、砼澆筑過程應符合專項施工方案要求,并確保支撐系統受力均勻。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均勻澆搗,不得超高堆置,不得采用使支模架產生偏心荷載的混凝土澆筑順序;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采用泵送混凝土時,應隨澆搗隨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積在泵送管路出口處。

5、模板支架高度超過4m時,柱、墻板與梁板混凝土應分二次澆筑。柱、墻板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5%以上方可澆筑梁板混凝土。

6、支撐系統搭設、拆除及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設專人負責安全檢查,發現險情,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應急措施,排除險情后,方可繼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