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樓地面工程質量通病治理措施(十一)

樓地面工程質量通病治理措施(十一)

2024-07-11 閱讀 9305

樓地面工程質量通病治理措施(11)

1、防止護養不當的措施

(1)正確選用原材料。

(2)嚴格控制水灰比、操作規程和掌握操作時間。

(3)面層粉刷后,應及做好養護工作。一般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

2、防治地面空鼓的措施

(1)徹底清創造粉刷基層上的浮灰、垃圾及其他雜物,要求基層上有毛面。

(2)基層應隔夜澆水濕潤。

(3)粉刷前將基層上的積水清除。

(4)水泥砂漿配合比嚴格按設計要求,稠度不宜大于35mm,宜干硬性,手能

篇2:地面與樓面工程質量通病預防措施(2)

地面與樓面工程質量通病及預防措施(二)

1地面起砂

a、現象:

地面表面粗糙,顏色發白,不堅實。走動后,表面先有松散的水泥灰,用手摸時象干水泥面。隨著走動次數的增多,砂粒逐漸松動或有成片水泥硬殼剝落,露出松散的水泥和砂子。

b、治理:

(1)小面積起砂且不嚴重時,可用磨石將起砂部分水磨,直至露出堅硬的表面。也可以用純水泥漿罩面的方法進行修補,其操作順序是:清理基層→充分沖洗濕潤→鋪設純水泥漿(或撒干水泥面)1~2mm→壓光2~3遍→養護。如表面不光滑,還可水磨一遍。

(2)大面積起砂,可用107膠水泥漿修補,具體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如下:

①用鋼絲刷將起砂部分的浮砂清除掉,并用清水沖洗干凈。地面如有裂縫或明顯的凹痕時,先用水泥拌合少量的107膠制成的膩子嵌補。

②用107膠加水(約一倍水)攪拌均勻后,涂刷地面表面,以增強107膠水泥漿與面層的粘結力。

③107膠水泥漿應分層涂抹,每層涂抹約0.5mm厚為宜,一般應涂抹3~4遍,總厚度為2mm左右。底層膠漿的配合比可用水泥:107膠:水=1:0.25:0.35(如摻入水泥用量的3~4%的礦物顏料,則可做成彩色107膠水泥漿地面),攪拌均勻后涂抹于經過處理的地面上。操作時可用刮板刮平,底層一般涂抹1~2遍。面層膠漿的配合比可用水泥:107膠:水=1:0.2:0.45(如做彩色107膠水泥漿地面時,顏色摻量同上),一般涂抹2~3遍。

④當室內氣溫低于+10℃時,107膠將變稠甚至會結凍。施工時應提高室溫,使其自然融化后再行配制,不宜直接用火烤加溫或加熱水的方法解凍。107膠水泥漿不宜在低溫下施工。

⑤107膠摻入水泥(砂)漿后,有緩凝和降低強度的作用。試驗證明,隨著107膠摻量的增多,水泥(砂)漿的粘結力也增加,但強度則逐漸下降。107膠的合理摻量應控制在水泥重量的20%左右。另外,結塊的水泥和顏料不得使用。

⑥涂抹后按照水泥地面的養護方法進行養護,2~3d后,用細砂輪或油石輕輕將抹痕磨去,然后上蠟一遍,即可使用。

⑦對于嚴重起砂的水泥地面,應作翻修處理,將面層全部剔除掉,清除浮砂,用清水沖洗干凈。鋪設面層前,鑿毛的表面應保持濕潤,并刷一度水灰比為0.4~0.5的素水泥漿(可摻入適量的107膠),以增強其粘結力,然后用1:2水泥砂漿另鋪設一層面層,嚴格做到隨刷漿隨鋪設面層。面層鋪設后,應認真做好壓光和養護工作。

2地面空鼓

a、現象:地面空鼓多出現于面層與墊層之間,或墊層與基層之間,用小錘敲擊有空鼓聲。使用一段時間后,容易開裂。嚴重時大片剝落,破壞地面使用功能。

b、治理:

(1)對于房間的邊、角處,以及空鼓面積不大于0.1m且無裂縫者,一般可不作修補。

(2)對人員活動頻繁的部位,如房間的門口、中部等處,以及空鼓面積大于0.1m

或雖面積不大,但裂縫顯著者,應予翻修。

(3)局部翻修應將空鼓部分鑿去,四周宜鑿成方塊形或圓形,并鑿進結合良好處30~50mm,邊緣應鑿成斜坡形。底層表面應適當鑿毛。鑿好后,將修補周圍100mm范圍內清理干凈。修補前1~2d,用清水沖洗,使其充分濕潤。修補時,先在底面及四周刷水灰比為0.4~0.5的素水泥漿一遍,然后用面層相同材料的拌合物填補。如原有面層較厚,修補時應分次進行,每次厚度不宜大于20mm。終凝后,應立即用濕砂或濕草袋覆蓋養護,嚴防早期產生收縮裂縫。

(4)大面積空鼓,應將整個面層鑿去,并將底面鑿毛,重新鋪設新面層。有關清理、沖洗、刷漿、鋪設和養護等操作要求同上。

3樓梯臺階的踏級陽角處裂縫、脫落

a、現象:踏級在陽角處裂縫或剝落,有的在踏級平面上出現通長裂縫,然后沿陽角上下逐步剝落,既影響使用,又不美觀。

b、治理:當裂縫或脫落比較嚴重而影響行人交通,或外觀質量要求較高時,應做翻修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