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鋼結構安全施工管理

鋼結構安全施工管理

2024-07-11 閱讀 3864

鋼結構安全施工管理

1.安全組織措施

對新工人、實習學生、臨時工人在技術安全部門進行專門的安全培訓之后,才能進入施工現場,并要指定專人負責指導,之后才可以進行安裝操作。未受過安全技術教育的人員不得進入安裝現場。安全施工要從教育入手,安全教育要經常進行,還要有針對性。

建立各設備及工序的安全操作規程,并配備專職安全檢驗員,隨時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定期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安全大檢查。

對本工種安全技術不熟悉的人員不能獨立作業。

每一項工程開工前,施工單位在技術交底時必須有安全交底,重要的工程和特別危險的工程一定要制出切實可行的安全技術措施,如有需要,還要對工程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訓。

如發現危及安全工作的因素,應立即向技術安全部門或施工負責人報告,排除不安全因素后才能進行施工。

2.安全技術措施

(1)鋼結構制作、組裝

必須按國家規定的法規條例,對各類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學習。對生產場地必須留有安全通道,設備之間的最小距離不得小于1米。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應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并應注意觀察和檢查周圍的環境。

操作者必須遵守各崗位的操作規程,以免損及自身和傷害他人,對危險源應做出相應的標志、信號、警戒等,以免現場人員遭受損害。

所有構件的堆放、擱置應十分穩固,千穩定的構件應設支撐或固定位,超過自身高度構件的并列間距應大于自身高度。構件安置要求平穩、整齊。

索具、吊具要經常檢查,不得超過額定荷載。焊接構件不得留存、連接起吊索具。

鋼結構制作中,半成品和成品胎具的制造和安裝應進行強度驗算,不得憑經驗自行估算。

鋼結構生產過程的每一工序所使用的氧氣、乙炔、電源必須有安全防護措施,定期檢測泄漏和接地情況。

起吊構件的移動和翻身,只能聽從一人指揮,不得兩人并列指揮或多人指揮。起重構件移動時,不得有人在本區域投影范圍內滯留,停立和通過。

所有制作場地的安全通道必須暢通。

(2)鋼結構焊接

認真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規,認真貫徹執行有關施工安全規程。同時結合公司實際,制定安全生產制度和獎罰條例,并認真執行。

所有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高空作業必須系安全帶;所有電纜、用電設備的拆除、車間照明等均由專業電工擔任。要使用的電動工具,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值班電工要經常檢查、維護用電線路及機具,認真執行(JGJ46-88)標準,保持良好狀態,保證用電安全。

氧氣、乙炔、二氧化碳氣要放在規定的安全處,并按正確規定使用,車間、工具房、操作平臺等處設置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電焊、氣割時,應先注意周圍環境有無易燃物后再進行工作。

做好防暑降溫、防風、防雨、防雪和職工勞動保護工作。起重指揮要果斷,指令要簡單、明確,按“十不吊”操作規程認真執行。

(3)鋼結構安裝

Ⅰ、高空作業一般要求

高空作業的安全技術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須列入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高空作業的設施、設備,必須在施工前進行檢查,確認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單位工程施工應建立相應的責任制。施工前,逐級進行安全教育及交底,落實所有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未經落實不得進行施工。

攀登和懸空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定期進行專業知識考核和體格檢查。施工中對高空作業的安全技術措施,發現有缺陷和隱患,應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

施工現場所有可能墜落的物體,應一律先進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空作業所用的物料,應堆放平穩,不妨礙通行和裝卸;隨手用的工具應放在工具袋內;作業中,走道內余料應及時清理干凈,不得任意拋丟。

雨雪天進行高空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凍措施。對于水、冰、雪、霜應及時清除。對于高聳建筑物,應事先設置避雷設施,遇有6級以上強風、濃霧天氣,不得進行露天攀登和懸空作業。

鋼結構吊裝前,應進行安全防護設施的逐項檢查和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高空作業。

Ⅱ、臨邊作業

基坑周邊,還未安裝欄桿的欄板的陽臺、料臺和挑平臺周邊、雨蓬與挑檐邊;無外腳手架的屋面與樓層周邊;桁架、梁上工作人員行走;柱頂工作平臺、拼裝平臺等處必須設置防護欄桿。

地面通道上邊應設安全防護棚,接料平臺兩側的欄桿,必須自上而下加掛安全立網。

Ⅲ、洞口作業

進行洞口作業以及因工程和工序需要而產生的,使人和物有墜落危險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其他洞口進行高空作業時,必須設置防護欄桿。

施工現場通道附近的多類洞口與坑槽處,除應設置防護欄桿與安全標志外,夜間還應設紅燈示警。桁架間安裝支撐前應加設安全網。

Ⅳ、攀登作業

現場登高應借助建筑結構或腳手架的登高設施,也可采用載人的垂直運輸設備;進行攀登作業時,也可使用梯子或其他攀登設施。

柱、梁等構件吊裝所需要的直爬梯及其他登高用的拉攀件,應在構件施工圖或說明內做出規定,攀登的用具在結構構造上,必須牢固可靠。

梯腳底部應墊實,不得墊高使用,梯子上端應有固定措施。鋼柱安裝登高時,應使用鋼掛梯或設置在鋼柱上的爬梯;鋼柱安裝時,應使用梯子或操作臺。

鋼梁安裝登高時,應視鋼梁高度,在兩端設置掛梯或搭設鋼關腳手架。在梁面上行走時,其一側的臨時護欄橫桿可采用鋼索,當改為扶手繩時,繩的自由下垂度不超過L/20,并應控制在100

篇2:鋼結構施工管理資料目錄

鋼結構施工管理資料目錄

施工管理資料:

1.工程開工/復工報審表

2.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檢查記錄

3.現場質量管理制度

4.施工技術標準

5.質量責任制

6.特種作業操作證

7.企業營業執照

8.企業資質證書

9.相關人員證書

施工技術資料:

10.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報審表

11.施工組織設計

12.技術交底記錄

13.安全交底記錄施工測量記錄

14.隱蔽工程記錄

施工物資資料:

15.見證檢測委托記錄

16.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

17.鋼結構成品出廠合格證總匯表

18.鋼材原材料質量證明書

19.鋼材原材料檢測報告

20.輔材原材質量證明書

21.高強螺栓質量證明書

22.高強螺栓檢測報告

23.超聲波檢驗檢測報告

24.H型鋼構成品檢驗表

25.涂層膜厚檢測表

26.防火涂料相溶型實驗報告

27.防火涂料厚度檢測報告施工記錄28.結構吊裝記錄

29.建筑物標高測量記錄

30.軸線及標高測量放線驗收記錄

31.屋面坡度檢查記錄

32.屋面防水記錄

33.鋼結構主體結構整體垂直度檢驗報告

34.鋼結構主體結構整體平面彎曲檢驗報告

35.施工日記施工質量驗收記錄

36.(鋼結構預拼裝)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

37.(鋼結構涂裝)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

38.(鋼結構的組裝)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

39.(單層鋼柱安裝)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

40.(鋼結構焊接)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

41.(壓型金屬板)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

42.(剪固連接)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

43.(鋼零部件加工)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

44.(鋼結構組裝)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

45.(零件、部件加工)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

46.(涂裝)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

47.(鋼構件制孔)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

48.(鋼梁制作)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

49.(單層鋼柱制作)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

50.(焊接H型鋼制作)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

51.(高強度螺栓連接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52.(普通緊固件連接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53.(鋼結構零件、部件加工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54.(金屬板防水層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55.(鋼結構制作(安裝)焊接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56.(單層鋼結構安裝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57.(多層及高層鋼結構安裝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58.(鋼構件組裝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59.(鋼結構防腐涂料涂裝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60.(鋼構件預拼裝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61.主體驗收自評報告

62.驗收報告(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記錄)

61.工程整改回復通知單

篇3:某鋼結構工程焊接施工管理

鋼結構工程焊接施工管理

一、焊接材料管理

1、本工程焊接材料的選用必須滿足本項鋼結構工程的設計要求,并應優先選用本工程技術文件指定的有關材料,在本工程技術文件中指出鋼材采用Q345B(16Mn)鋼焊條采用E50**系列焊條。

2、本工程所使用的鋼材及焊條均必須從正規生產廠采購,所有產品均應有材料合格證、質量保證書或產品合格證、無證產品不得采購,不得入庫。每批焊接材料進廠后,應由質檢部門按檢驗標準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每批進廠的焊接材料均應有標識,標明焊接材料的牌號,規格、檢驗號或批號。如產品本身不帶標識則應在進廠后制作標識,嚴防材料混用。

4、焊條施工領用應根據每半天工作量適量領取,焊條從烘箱和保溫筒中取出并在大氣中放置超過4小時的電焊條應重新放入烘箱中烘焙。重復烘焙次數不得超過兩次。

二、焊接環境要求

露天操作的焊接現場環境應符合以下條件:

鋼材表面溫度≥0℃,相對濕度0≤80%,手工電弧焊時風速≤10M/S。

三、焊接操作要求

1、焊接前應將工件表面的油污、灰塵、氧化皮、割渣等清理干凈。

2、每遍施焊完成后應認真清理焊渣、藥皮、飛濺等、避免產生焊接缺陷。

3、不得在構件表面任意引弧損傷母材,引弧時應備引弧板或在焊縫中進行。

4、施焊時焊通的起點,終點應平滑過渡,避免產生焊接缺陷,多層焊道應將接頭錯開。

5、施焊操作應按照工藝規程中所指定的焊接參數,焊接施焊方向及焊接順序進行。焊縫高度應滿足設計要求。

6、桁架結構施焊時應兩人對稱同時進行,立焊縫運行方向應為立向上。

7、焊后要進行自檢,互檢,并應每班做好焊接施工記錄。

四、焊縫表面質量要求

1、焊縫表面與母材應平滑過度,焊腳高度要均勻一致,焊花均勻,搭接平順。

2、焊縫表面不得有裂紋,焊瘤、氣孔、夾渣未焊滿等焊接缺陷,主要焊縫的咬邊不得大于0.5MM,次要焊縫咬邊不得大于1MM。

3、高于焊縫表面2MM以上部分應修磨平滑。

4、鋼管對接焊縫應與母材表面打磨平齊。

五、焊接質量檢驗和返修

本工程焊接質量檢驗應由公司質檢部門專職人員擔任,無損探傷人員應取得相應資格證書人員擔任。

六、焊接檢驗工作的主要內容:

1、母材的焊接材料,焊條的焊前質量;

2、焊接設備,儀表及工裝設備的完好。

3、焊道的焊前清理。

4、焊接環境條件。

5、焊工資格。

6、焊接參數及操作順序。

7、焊縫外觀及焊角尺寸測量。

七、焊縫的無損探傷及外觀檢查

1、焊縫外觀檢查的質量要求應符合《鋼結構焊縫外形尺寸》(GB10854)技術規范的要求。

2、無損探傷應焊后24小時并在焊縫外觀檢查合格之后進行。無損探傷應按《鋼焊縫手工超聲波探傷方法和結果分級》(GB11345)執行。

3、在焊縫無損傷檢測中發現超標缺陷時,應對缺陷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焊接的返修方案應經焊接技術人員同意,返修的焊接性能和質量要求應與原焊接要求相同。

4、缺陷返修前應將缺陷清除徹底,并應露出金屬本色后再進行修補。

5、每道返修焊縫原則上不得越過兩次,超次返修應經焊接工程師批準返修方案,方可執行。

6、焊接返修后,應按與原焊接要求進行復檢。

八、焊縫質量要求

1、對接焊縫及焊接球與桿件間的焊縫為一級焊縫。一級焊縫實行100%超聲波無損操傷。

2、弦管與腹管的焊縫,A區、B區焊縫等級為二級焊縫,二級焊縫實行20%超聲波無損操傷。C區焊縫為角焊縫,焊腳高度應符合圖紙要求。

九、焊接設備管理

本工程主要焊接設備為交流弧焊機和直流弧焊機全部焊接設備均應滿足以下管理要求。

1、全部電焊機均應處于運行良好狀態,焊機外殼及接線柱均應完好無損,有礙使用零件應予更換維修后方可進入工地。

2、每一電焊機必須裝有獨立的專用電源開關,其開關容量應符合電焊機要求。

禁止多臺焊機共用一個電源開關。

3、控制電焊機電氣系統應裝有防觸電自動斷電安全裝置。電源控制裝置應裝在人手便于操作的位置,電源線不允許拖在地上。

4、應防止電焊機受到碰撞或劇然震動。室外電焊機必須有防雨設施。

5、電焊機不允許超負荷使用,焊機溫升不得超過焊機標準規定的溫升限值,禁止在電焊機上放置任何物件和工具,啟動電焊機前,焊鉗與焊件不能短路。

6、所有電焊機外殼均應有良好的接地,保證安全使用。

7、工作完畢應及時切斷電源,并應整理好電纜線,焊接電纜應與電焊機匹配使用,焊接電纜應使用整根電纜,當確需接長時接頭連接應牢固,連接處應絕緣良好。

8、焊接電纜工作中不得多匝盤繞堆放,以利散熱,嚴禁將電纜搭在氧氣;乙炔等易燃品容器上,嚴禁與油、脂等易燃物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