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物沉降觀測方法

建筑物沉降觀測方法

2024-07-11 閱讀 6052

建筑物的沉降觀測方法

1水準點的設置

沉降觀測應根據穩定性良好的水準點進行,水準點應考慮永久使用,為了便于檢查核對,專用水準點埋設不少于三個,埋設地點必須穩定不變,防止施工機具、車輛碰壓。本工程設置水準基點4個,其中一個為深埋點,3個淺埋點。埋設位置應在建筑物變形影響區以外的范圍,一般距離建筑物不少于50米。

2儀器選擇

儀器采用國產PL1精密水準儀和銦鋼水準尺,并經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檢定合格且在有效檢定周期內。

3觀測依據及精度要求

1)依據《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8-97二級的要求。

2)精度要求:JGJ/T8-97二級的要求。

4沉降觀測點的布置

沉降觀測點的布置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未規定時,按下列原則設置:

觀測點的設置原則:沿建筑物四周每隔15~30m設一點,房角縱橫墻連接處以及沉降縫兩旁均設置觀測點。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裙房部位共設9個沉降觀測點,高層部位共設12個沉降觀測點。均設于+0.5m處,平面位置詳見圖10.9.1-11。

圖10.9.1-11沉降觀測點平面布置圖

注:圖中紅代表沉降觀測點

5沉降觀測的周期及觀測時間

(1)建筑物施工階段的觀測,應隨施工進度及時進行,一般每增加一層觀測一次。當建筑物發生較大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出現裂縫時,應立即向工程技術負責人匯報,并立即進行每日或數日一次連續值班觀測。

(2)建筑物使用階段的觀測次數,應視地基土數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一般情況下,第一年觀測3~4次,第二年觀測2~3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直至穩定為止。

(3)沉降是否進入穩定階段,應由沉降量與時間關系曲線判定。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認為已進入穩定階段。

6觀測資料的搜集整理

沉降觀測結束后,應及時整理觀測資料,妥善保存,作為該工程技術檔案資料的一部分,觀測成果應包括:

(1)沉降觀測成果表;

(2)沉降觀測點位分布圖及各周期沉降展開圖;

(3)v-t-s(沉降速度、時間、沉降量)曲線圖;

(4)沉降觀測分析報告。

篇2:某商業城沉降觀測主要施工方法

商業城沉降觀測主要施工方法

1)工程沉降觀測是施工中一項重要工作。為了能準確反映建筑物的沉降及沉降量的變化,分析不均沉降對工程結構的影響。

2)本工程按設計要求布設沉降觀測點,沉降觀測點位置均布置在柱側相對±0.000m標高0.300m的位置上。

3)在距建筑物外墻最近端30m處,布置一處深式水準基點,不受建筑物基坑挖土及建筑物重直壓力的影響。深式水準點的標高由業主或規劃部門指定的永久性城市水準點引測,通過業主(建筑師)、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作為工程施工的水準參照點。沉降觀測亦以此深式水準基點為準。

4)測量精度采用Ⅱ級水準測量,視線長度控制在20~30m之內,視線高度差不宜低于0.30m,水準測量采用閉合法。

5)沉降觀測方法與次數,根據有關規范規定及設計要求:當澆筑基礎墊層時,在墊層上埋設臨時觀測點,進行第一次沉降觀測。當建筑施工到一層結構時,再根據設計布置和要求在柱側埋設觀測點。結構每施工一層,進行一次沉降觀測,在裝修階段每一個月進行一次沉降觀測,工程竣工后,第一年沉降觀測不少于4次,第二年不少于二次,以后每年一次,直至沉降穩定為止。

6)每次沉降觀測后,均應向業主(建筑師)、監理工程師、設計師提供觀測成果報告,注明本次沉降量、累計沉降量、沉降觀測日期、沉降觀測人員、測量儀器、以及工程進行的時間與空間進度等。

7)沉降觀測必須由專業測量師負責,采取定人員、定儀器、定時間的三定方針。以確保觀測結果的準確。沉降觀測儀器采用WILDNA2精密水準儀、及5m長鋁合金塔尺,水準觀測誤差在±0.3mm/Km以內。沉降觀測儀器須經權威檢測部門校驗合格。

8)沉降觀測點位置與埋設方法按設計及規范要求布置。日常施工過程中,注意保護好沉降觀測點,當發現異常應及時匯報,分析原因及其后果,采取糾正措施。

9)工程竣工時,沉降觀測提供以下成果:

(1)建筑物平面圖:圖上標有觀測點位置及編號;

(2)下沉量統計表:是根據沉降觀測原始記錄整理而成的各個觀測點的每次下沉量和累積下沉量的統計值;

(3)觀測點的下沉量曲線。

10)做好向業主移交沉降觀測工作,以便沉降觀測工作的繼續按設計及規范要求開展。

篇3:某商業城工程沉降觀測主要施工方法

商業城工程沉降觀測主要施工方法

1)工程沉降觀測是施工中一項重要工作。為了能準確反映建筑物的沉降及沉降量的變化,分析不均沉降對工程結構的影響。

2)本工程按設計要求布設沉降觀測點,沉降觀測點位置均布置在柱側相對±0.000m標高0.300m的位置上。

3)在距建筑物外墻最近端30m處,布置一處深式水準基點,不受建筑物基坑挖土及建筑物重直壓力的影響。深式水準點的標高由業主或規劃部門指定的永久性城市水準點引測,通過業主(建筑師)、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作為工程施工的水準參照點。沉降觀測亦以此深式水準基點為準。

4)測量精度采用Ⅱ級水準測量,視線長度控制在20~30m之內,視線高度差不宜低于0.30m,水準測量采用閉合法。

5)沉降觀測方法與次數,根據有關規范規定及設計要求:當澆筑基礎墊層時,在墊層上埋設臨時觀測點,進行第一次沉降觀測。當建筑施工到一層結構時,再根據設計布置和要求在柱側埋設觀測點。結構每施工一層,進行一次沉降觀測,在裝修階段每一個月進行一次沉降觀測,工程竣工后,第一年沉降觀測不少于4次,第二年不少于二次,以后每年一次,直至沉降穩定為止。

6)每次沉降觀測后,均應向業主(建筑師)、監理工程師、設計師提供觀測成果報告,注明本次沉降量、累計沉降量、沉降觀測日期、沉降觀測人員、測量儀器、以及工程進行的時間與空間進度等。

7)沉降觀測必須由專業測量師負責,采取定人員、定儀器、定時間的三定方針。以確保觀測結果的準確。沉降觀測儀器采用WILDNA2精密水準儀、及5m長鋁合金塔尺,水準觀測誤差在±0.3mm/Km以內。沉降觀測儀器須經權威檢測部門校驗合格。

8)沉降觀測點位置與埋設方法按設計及規范要求布置。日常施工過程中,注意保護好沉降觀測點,當發現異常應及時匯報,分析原因及其后果,采取糾正措施。

9)工程竣工時,沉降觀測提供以下成果:

(1)建筑物平面圖:圖上標有觀測點位置及編號;

(2)下沉量統計表:是根據沉降觀測原始記錄整理而成的各個觀測點的每次下沉量和累積下沉量的統計值;

(3)觀測點的下沉量曲線。

10)做好向業主移交沉降觀測工作,以便沉降觀測工作的繼續按設計及規范要求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