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雨水管網施工技術質量通病分析

雨水管網施工技術質量通病分析

2024-07-11 閱讀 4669

雨水管網施工技術與質量通病分析

分析雨水管網施工技術與質量通病施工前,應熟悉圖紙,對設計圖中各專業管網線進行套圖,檢核下列問題:

1、依據現場已完成的定位,設計圖中的管網線與現場位置是否存在偏差;

2、根據設計圖規定的泄水坡度,檢核管網線的排水方向、各管井標高是否正確;本工程井的位置盡量避免管井設在干道上;

3、檢查各專業管網線之間是否存在相互碰撞(主要是交叉標高問題);

4、最后,所有網管檢核并調整后的圖紙以文件和電子檔的形式上報設計單位,簽字或蓋章生效。注明:由于本工程業主、設計咨詢公司隸屬臺灣公司,依據他們的工程模式,施工圖紙與設計圖不能同等,需要現場深化檢核后方可施工。

設計單位現場確認后,依據確認后的圖紙準備施工,以雨水管網為例,其具體流程分為:前期準備―溝槽開挖―埋管、砌雨水井―隱蔽驗收―土方回填。前期階段主要是引進各種設備、材料等,以及室外管網的測量放線,簡單處理下高程高差較大的區域,以便于之后的溝槽開挖。溝槽開挖主要是根據施工圖上的坐標及管井標高定位開挖,過程中需要專業測量員嚴格控制標高,這里以下就不再詳述,直接上施工照片更為直觀:最東側一排最先開挖,原則上應該有放坡的,施工單位節省成本溝槽挖好了,人工處理下小土塊,盡量墊平這是在做檢查井墊層,10CM混凝土墊層澆筑對比上張,這個兩家單位施工質量差異檢查井砌筑,注意邊砌邊抹,不然砌完了,可能下面不好抹了同樣是檢查井,咋效果相差如此之大,這個很危險埋管道,應該需要注意管下墊砂的分量,有的施工單位都沒有或很少檢查井、管道埋設施工完成后需要隱蔽驗收通過后方可回填驗收通過后土方回填,回填時應注意設計及規范要求的土質某些管道達不到最小深度0.7,可用混凝土澆筑保護層土方回填完開始測量放線,為道路施工做好準備,后續將上傳道路作業流程常見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作為現場施工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嚴格監督進度、質量力度尤為重要,室外管網施工相對較復雜,現就室外雨水管網施工中常見的質量通病列舉如下:

1、材料問題:由于在室外工作,容易出現雨水天氣,首先要保證材料進場數量足夠,不能因為材料供應問題拖時間,還有就是材料質量問題的把關,堅決杜絕不合格的材料;

2、標高問題:由于雨水管網本身是通過重力排到渠溝的,因此雨水管網的標高以及泄水坡度顯得尤為關鍵,需要嚴格按照相應規范和設計說明施工;

3、管網安裝:雨水管安裝前需要在下面做好墊層措施,接著就是管道需要相互連接,注意連接的方向是否正確,以及管道擺放是否順直,還有杜絕將已損壞的管道繼續安裝,需要更換;

4、檢查井砌筑:嚴格按照國標施工,現規范不要求一定做沉砂池;

5、土方回填:首先,土方回填之前一定需要找各方管理單位進行隱蔽驗收,通過后方可回填。回填時,注意土質、土塊大小等,最好先用人工回填,再機械,避免大土塊直接碾壓;

6、最后,室外管網施工過程中,與其他管道等隱蔽工程交叉施工,這需要各方施工單位相互協調、配合,避免產生影響施工進度的問題。應遵循“有壓力管避讓無壓力管,低壓力管避讓高壓力管”的原則解決。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2:燃氣管網設施巡視檢查管理制度

為確保天然氣管線及設施的安全運行,及時發現消除燃氣管線運行中的隱患,防止天然氣管線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本規定適用于所有天然氣中、低壓管線(帶氣運行、未帶氣建設)以及附屬設施(調壓站、調壓箱、閥門井、凝水缸等)的巡視檢查。

管線的管理監護單位必須安排專職人員對所管理的管線每天進行巡視檢查,并定期組織人員對管線設施進行維護保養,保證管線設施安全運行。

1.管道巡線隊負責已帶氣管線的管理監護;安全部負責已建成未帶氣管線的管理監護;

2.管線巡檢人員工作時必須按規定著裝,隨身攜帶巡檢隊所需的工具及儀器;

3.天然氣管線巡視檢查人員,必須掌握所巡視檢查范圍內天然氣管線及設施的準確位置、埋深、投運時間、運行狀況、技術參數、性能,同時了解管線周圍情況和天然氣用戶基本情況(用氣戶數、用氣量);

4.天然氣管網的推車巡視檢查每兩個月為一周期,巡檢人員在負責區域徒步用手推式檢測儀全線檢查一次,無法用手推式檢測儀檢測的管線用打釬法進行檢測,檢查天然氣管線的運行安全狀況;

5.天然氣管線巡視檢查人員對所管轄區域內的燃氣管線及設施每天進行一次檢查,對區域內的閥門井、凝水缸、放散點等用便攜式檢測儀進行檢測,對燃氣管線周圍的其它井,如通訊井、上水井、下水井等每周至少進行二次檢測。在雨季要定期打開閥門井檢查井內是否有積水,有積水者及時采取措施將水抽干,確保井內無積水。檢查管線及設施有無泄漏、塌陷、占壓、周邊施工等不安全因素,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解決,不能立即解決的采取有效措施后上報,同時認真做好記錄;

6.對用普通燃氣表的民用戶,要對戶內進行安全檢查和安全知識宣傳,對查出問題(泄漏、私自改管、接熱水器、啟封、盜氣、第二火源、軟管過長、軟管穿墻、管道上堆壓物品、未裝報警器、管道腐蝕等)的用戶進行安全知識講解并督促用戶立即整改,消除安全隱患,拒不整改者認真做好記錄并上報處理,IC卡燃氣表用戶每年至少進行二次管線及設施安全普查;

7.公福戶、工業用戶檢查人員每周至少檢查二次,檢查人員要仔細檢查天然氣管線、設施的運行情況,發現問題或隱患(泄漏、燃氣表運行狀況、盜氣、報警器狀況、管線腐蝕、管線狀況、短處增灶、漏氣、第二火源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處理,對拒不整改的用戶下發隱患整改通知單,認真做好記錄并上報公司有關部門;

8.巡視檢查人員要將每天巡查情況做好記錄,記錄要求內容具體、準確、完整、規范、清晰;

9.管線管理單位對巡視檢查人員所查報的問題立即進行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指定專人負責,限定時間對隱患整改。本單位不能立即解決的應立即上報總公司;

10.天然氣管線巡視檢查實行責任制,檢查人員對管轄區域內的管線設施負有安全運行責任,未按規定對本轄區域內管線及設施進行巡查者第一次警告,第二次下崗,造成嚴重后果者依法追究其責任;

11.巡視檢查人員未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管轄區域內安全隱患(突發性除外)而由其他人發現的,未釀成任何后果者,給予巡檢人員罰款處罰并通報批評;對造成后果者據情節嚴重程度給予罰款100-500元罰款、待崗、下崗等行政處罰,事故嚴重者依法追究其責任,對第一時間發現管線及設施安全隱患者,給予100-500元獎勵;

12.對巡線人員發現問題上報后處理不及時的有關單位、部門、人員依據問題的情節輕重給予通報批評、罰款、待崗、下崗等行政處罰,嚴重者依法追究其責任;

13.天然氣管線突發事件的應急搶險按應急搶險預案的組織體系進行。

篇3:氧氣管網安全規定

1、供氧單位應根據生產計劃的安排,積極組織氧氣的穩定生產和安全輸送,確保用氧單位對氧氣的質量、壓力等參數的要求。

2、應加強氧氣的使用管理,用氧單位應合理使用,專管專用,要有專人負責管理,不得將壓力氧氣作為壓縮空氣使用。

3、從事氧氣管網操作,維護和檢修的人員,必須了解氧氣的性質,掌握管網流程,并經過管網安全技術和操作檢修規程的考試,合格后才能獨立工作。

4、管網安全保護裝置應齊全、可靠,并按規定定期檢驗、校定,發現缺損、失靈,立即上報監管,激動管理部門組織檢修、更換。

5、對管網進行較大作業時,必須事先作出作業方案(包括流程、方法、步驟、時間、范圍、責任者、監護人和確認制導),經有關部門批準方可進行。

6、各單位應對氧氣管網上的閥門按系統編號,并實行流程指示圖和操作牌制度,重要的閥門操作室應有人監護。

7、直徑大于70毫米的手動閥門,只有在閥門前后壓差小到0.3MPa以內才允許操作,縮小壓差方可能采用降壓、充氣或設置旁通閥等方法(放散閥除外).

8、氧氣閥門必須緩慢操作,手動操作時,操作人員要站在閥門的側面,非調壓閥門不允許作調壓閥門使用。

9、氧氣管道動火時,應對有在閥門進行檢查,并加盲板閥確認不漏,動火前用不含油干燥空氣或氮氣置換。取樣化驗合格后,并取得有關部門同意方可動火。

10、氧氣管道的接地裝置,每年雨季之前應檢查一次,確保完好,接地電阻應符合標準,并嚴格禁止利用管網設施搭設接地線。

11、氧氣管道在檢測或長期停用后,再使用時應徹底吹掃。

12、氧氣管道冬季發生凍結時,嚴禁用火烤。

13、主要氧氣管道每三年測壁厚一次,必要時,可作探傷檢查和強度試驗,鋼管道經強度核不合格時或有出現事故的可能時,應予以更換。

14、用戶不得濫接管道,新建、新接管道應正規設計,并經有關部門批準后方可施工,施工后,要經有關單位共同驗收才能交付使用。

15、各單位所轄氧氣管網應建立完善檔案,其內容包括:設計圖紙、驗收、投產資料,投產后檢查、試車、試壓等的記錄和鑒定意見。

16、氧氣管道實行色標管理,外表定為淺藍色,氧氣管道每三年至五年刷漆一次。

17、氧氣管理劃分,應以公司文件劃分界限為準進行管理,確保管網使用安全。

18、各單位在管網設施周圍進行建筑、架線及其它施工,應符合規范要求的安全距離。

19、各有關單位應定期對所轄氧氣管道設備的完好狀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反映,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