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教師崗位工作職責
職責一:小學體育教師崗位職責
一、要認真鉆研教材,深入調查學生,每學期開始時,根據《體育與保健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及氣候和場地器材條件,制定好體育教學工作計劃和進度。并于課前按統一的格式要求寫好教案。(包括雨天)。
二、課前必須準備好器材、場地布置(體育課應在操場上上),教師必須穿著運動服裝和球鞋,學生應穿適合運動的服裝,如需學生帶好的運動器具,要事先通知。
三、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指導作用,改變再現式教學方法,使學生不僅懂得怎樣練習,而且懂得為什么樣這樣練習。每堂課安排一定量的自主活動,要有要求,有質量,有組織,有反饋,讓學生在完成共性要求練習的基礎上,有個性發展的機會,啟發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四、要充分利用上課時間,增加課的密度、容量和運動強度,合理安排生理負荷量。注意區別對待冠心病、弱殘學生。
五、每一節體育課要注意結合體鍛標準的內容,并使體育課考核成績的項目與達標一致,做到課內外結合,與體鍛達標結合。
六、體育課內也要注意對學生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的培養。病假學生可根據其身體狀況在操場內適當活動。對行為習慣較差的學生,要注意以教育為主,不可讓其留在教室內自行活動。
七、按時、定點、定內容、定人員抓好運動隊的訓練,提高技能水平;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校運動會;組織學生參加市區各類運動會,爭取好成績。
職責二:小學體育教師崗位職責
(1)認真履行任課教師職責。
(2)根據上級對體育工作的指示,學校的教育計劃,體育教學新《課標》,以及國家頒布的有關體育制度、法令,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學校體育工作計劃和體育方面必要的規章制度,深入鉆研教學新《課標》和教材,進行調查研究,了解學生和教學實際情況,認真制定好各種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3)在深入調查研究,掌握學生和教學實際情況,鉆研教材教法的基礎上,認真備課,努力上好體育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4)切實組織好課間操(或課間體育活動)和班級體育活動。積極推行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搞好運動隊訓練工作,組隊參加上級的體育競賽活動,組織編排校級運動會和學校其他各項體育競賽活動。
(5)同衛生室定期檢查學生的身體,結合體育課教學,對學生進行體育衛生教育和身體機能、素質的測定工作,建立學生健康卡片,使學校體育工作與衛生保健工作密切結合。
(6)協同總務部門做好場地、器材的修建、選購、維修和保管工作,教育學生愛護公共財物。
(7)做好體育宣傳教育工作,積極培養學校體育活動的骨干力量。提高自身素質,參加各級各類體育教師競賽活動。
職責三:小學體育教師崗位職責
1.師德條件: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愛崗敬業,為人師表。與班主任密切配合,協助班主任做好該班各項工作。積極完成學校各項任務。
2.知識與能力:
(1)具有較廣的知識面,了解體育領域的知識;具備一種以上的體育特長。了解學生發展及成長的過程中的生理、心理特點。
(2)具有較為熟練的信息技術能力,能根據教學的需要,做出相應的教學課件。
(3)具有與家長、社會的協調能力,與同事的和諧相處能力。
(4)具有教育科研能力,能根據教學的需要,產生需要實踐的課題,并根據自己的教育實踐來分析、解決問題;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
(5)不斷學習,吐舊納新,自我修煉。
(6)具有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能對自己提出的教學設想并進行自我驗證;具有批叛性反思、日常反思和自我發展的能力。
(7)持有《小學教師資格證書》,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達到二乙。
3.做好體育教學工作:
(1)認真學習新課標標準及要求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相關內容,結合學生年段實際制定出教學計劃(學年計劃、學期計劃、課時計劃)并按時上交學校和上級指導部門。按時總結教學工作。
(2)要完成超周備課教案,課前要重溫教案,熟記各環節的教學內容,預習示范動作。
(3)上課前,必須檢查,清理和安排好場地、器材,保證體育課的順利進行。同時要求教師與學生上課必須穿著運動服、運動鞋,做到衣著大方不攜帶鑰匙、手表或其他利器。
(4)教學中,教師使用普通話,口令洪亮,語言簡練,示范標準。要突出新課標要求及每節課的教學目標。
(5)認真輔導學生,堅持正面教育,嚴禁對學生進行體罰和變相體罰。不能在上課時做與該課無關的事情,更不能任意離開教學場地和學生集體。認真組織好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和課后的整理工作,加強安全教育的保護措施,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嚴格防止事故發生。
(6)搞好體育成績考核工作。根據《學生體制健康標準》的要求,保證學生體制健康的提高,加強體育課堂效率,認真進行《體制健康標準》測試,學生達標率為100%。
(7)組織督促檢查學校“兩課”、“一跑、三操、一課間”的開展情況,負責實施過程。輪到值日的老師當天學生晨跑之前到校,指導學生晨跑。組織安排好每天各班的體育大課間活動,做到內容、場地、時間、器具、指導力量五落實。努力提高眼保健操、廣播操、手語操的質量。加強外體育作業的管理,加強對體育差生的輔導,不斷提高他們的體育成績。
(8)負責組織校級的體育各類比賽活動并擬訂實施計劃和進行小結,定期開展大型體育活動。做好大型*的隊伍紀律組織工作。
(9)負責組織校與校之間的各類體育活動。
(10)保管好體育器材及體育資料。上課或課外鍛煉需用器材,應點好數量,使用完,由領器材人整理好,如數放回原處。
(11)協同學校衛生老師搞好學生身體檢查。使學校體育與衛生保健工作密切結合。主動配合班主任、保健老師做好學生的體檢和保健工作。
職責四:小學體育教師崗位職責
一、熟悉教學計劃,鉆研課程標準,掌握教材的內在聯系,并根據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制定好學期授課計劃。
二、按照教學常規和備課規程要求,認真進行單元備課、課時備課,寫好教案,設計教法,指導學法,體現德育,全面貫徹教育方針。
三、教師要精心搞好課堂教學,努力提高每一節課的教學質量。做到教學目的明確、講授正確、教法得當、語言清晰、板書工整、組織嚴密、理論聯系實際,有效地利用課堂40分鐘。
四、要重視課堂教學實效,掌握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率和鞏固率,收集教學信息和反饋信息,做好課后反思。針對學生實際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因材施教,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篇2:實小科學音樂美術體育信息技術學科教師考核辦法
實小科學、音樂、美術、體育、信息技術學科教師考核辦法
一、科學實驗考核細則:
1、考核內容:
從《泰州市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計劃》(泰教電〔2010〕15號)規定的內容中選取學生應會的觀察或實驗操作項目作為該年級的測試內容。
2、考核辦法:
(1)采用隨機的方法,對任教班級進行抽簽后,再抽取20名學生進行現場考核。
(2)任課教師從考核內容中抽簽選擇一個觀察或實驗項目,學生在實驗室內限時完成。
3、等級評定:
優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測試項目,動作規范無失誤,能正確解釋實驗中的現象。
合格: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但完成了測試項目,無大的失誤。
不合格:不能完成規定項目。
二、音樂考核細則:
1、考核內容:
音樂課本中要求掌握的內容。
2、考核辦法:
(1)采用隨機的方法對任教班級進行抽簽,對學生實行歌曲演唱、樂器演奏等考核。
歌曲演唱:1從教材所學歌曲中隨機選擇一首歌曲進行視(演)唱,考查學生演唱能力);2京劇,每生每學期必唱一首。樂器演奏:1-2年級掌握打擊樂器的演奏技能;三、四年級學習豎笛(或葫蘆絲)的演奏;五、六年級學會口琴演奏。
3、等級評定:
優秀: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進行演唱、演奏,演唱(演奏)過程流利,錯誤不多于兩處。
合格:節奏、音調基本準確,雖有錯誤4處以下,但演唱(演奏)過程還比較流利。
不合格:節奏、音調不夠準確,演唱(演奏)不夠連貫,錯誤多于4處。
三、美術考核細則:
1、考核內容:
課本中所有學過的繪畫或手工。
2、考核辦法:
(1)由考核組預定考核題并保密。
(2)采用隨機的方法對任教班級進行抽簽,對抽簽班級的全部學生進行考核。
(3)學生考核紙統一裝訂,考核組組織非本年級人員統一批改,確定等級。
3、等級評定:
優秀:抓住了主題進行繪畫或手工制作并能在切題的基礎上有更好的創意,色彩冷暖搭配和諧、熟練地使用水彩筆、油畫棒、水粉等繪畫工具,構圖適當,造型美觀。
合格:能抓住主題進行創作,造型基本準確,色彩和諧、飽滿,構圖適中。
不合格:不能準確地把握主題,色彩構圖、造型等缺乏美感。
四、體育考核細則:
1、考核內容:
2、考核辦法:
從教師任教班級中抽取一個班級,從考核項目(抽一項)和一項技術評定兩方面進行考核。
3、等級評定:
根據《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評分標準:
優秀:根據《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評分標準80分以上。
合格:根據《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評分標準60分以上。
不合格:根據《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評分標準60分以下。
五、信息技術考核細則:
1、考核內容:
《信息技術》課本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
2、考核辦法:
(1)采用現場隨機的方法,對任教班級進行抽簽,對學生進行考核。
(2)考核組從教學內容中抽簽選擇一個實踐操作項目,在計算機教室內限時完成。
3、等級評定:
優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實踐操作,完成效果好。
合格: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實踐操作,但完成效果好;或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實踐操作,但完成效果不理想。
不合格:不能完成規定的實踐操作。
篇3:幼兒園體育教師安全職責
1.掌握教學班學生特異體質狀況,在體育教學中合理安排相關學生活動,并做好記錄。
2.做好課前準備,根據教學內容,對場地、器材及教學環境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及時排除安全隱患。
3.結合體育項目特點,講解安全注意事項,帶領學生認真做好準備活動,強化學生相互保護意識,提高學生自我保護能力。
4.遵循體育運動規律,嚴格按照體育教學要求上好每節課,不違規操作。特別是教學中,要做好“保護與幫助”的示范動作,教會學生如何進行“保護與幫助”。
5.嚴格教學過程管理,把握學生情緒變化。認真、及時化解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各種矛盾或糾紛,
6.掌握體育教學及體育課外活動中發生傷害事故的處理方法及程序,制定學校“學生體育教學及體育課外活動傷害事故(急病)應急預案”,發生傷害事故時按程序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