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社區工作人員崗位工作職責

社區工作人員崗位工作職責

2024-07-11 閱讀 1467

職責一:社區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一、嚴格遵守有關低保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

二、保證低保金按月(季)足額兌現到低保對象手中。

三、按照動態管理的原則,每季度摸清、掌握低保對象的情況,實行動態管理。

四、不得擅自改變享受低保待遇范圍和標準。

五、不借工作之便,弄虛作假,嚴防優親厚友。

六、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及時、便民的原則。

七、必須認真履行“三榜”公布制度,接受社會各界群眾監督。

八、執行屬地管理原則。

職責二:社區居委會主任職責

一、主持居委會日常工作,推進轄區民主自治,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加強政治、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領導能力。抓好居委會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社區工作人員隊伍建設。

二、制定年度工作計劃,領導居委會完成上級下達的責任目標。布置、督促、檢查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的工作完成情況。

三、組織居委會成員深入群眾,了解情況,盡已所能,及時解決社區居民反映的問題。

四、組織召集居民代表會議,負責向居民代表會議報告工作,調動廣大居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

五、積極發展社區經濟,搞好社區服務,辦好福利事業,正確處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之間的關系。

六、恪盡職守,及時向上級領導請示、匯報工作。

職責三: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一、工作人員準時上崗,按規定著裝,儀表整潔,嚴格無菌操作。

二、主動熱情耐心細致地接待每一位咨詢者,收集信息資料,加強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定期與社區衛生中心互通信息。

三、對行動不便需要出診的病員,應及時通知有關人員安排上門服務,對社區危重病人應聯系轉、住院手續。

四、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積極參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織的政治及業務學習。

五、保持室內安靜整潔,同時做好消毒隔離工作。

六、每天下班前做好安全保衛工作。

七、發生緊急情況,應及時向社區服務中心領導匯報。

職責四:鴛鴦社區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一、根據本級黨組織的工作安排,認真落實負責服務項目。

二、對來電來信或來訪的黨員,要做好登記,主動應答,積極幫助落實解決問題,做到有交待、有落實、有回音、不推諉。

三、負責辦理黨員組織關系接轉、流動黨員活動證、黨員證明信;提供黨員教育管理、困難黨員幫扶、發展黨員等政策咨詢;組織黨員定期開展教育培訓;組織黨員志愿者開展各種便民利民服務。建立黨員志愿者活動、流動黨員管理、困難黨員幫扶等工作臺賬。

四、負責黨員服務中心的外聯工作,為駐區單位黨組織開展活動提供政策咨詢、活動場地和相關配套服務。

五、負責黨員服務中心的場地和設備管理,按規定和審批權限,辦理購置、租借等事務,并登記造冊,及時清查。

六、講文明、樹形象,待人熱情,態度誠懇,作風踏實,業務熟悉,辦事認真,注重效率。

篇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管理條例

南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管理條例

抗感染藥物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在抗感染藥物治愈交挽救了許多患者生命的同時,也出現了由于抗感染藥物不合理應用導致的許多不良后果。為科學、合理應用抗感染藥物,在治療過程中體現安全、有效、經濟,提高我院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水平,減緩耐藥菌株的發展,降低患者醫療費用,節省衛生資源,保障患者安全用藥,特修訂我院抗感染藥物使用管理條例。

一、醫師和藥劑人員必須加強學習,掌握抗感染藥物的基本知識,掌握抗感染藥物的臨床應用基本原則和聯合應用原則,并在臨床治療中正確應用。

二、藥物管理委員要定期檢查抗感染藥物的合理使用情況,對臨床提出新增抗感染藥品應及時討論,確定是否購進,對已購抗感染藥物品種要及時討論、總結、確定是否淘汰使用。

三、藥事委員會督促、指導制訂抗感染藥物的輪休計劃。

四、醫院院內感染管理委員會定期公布臨床常見菌及耐藥試驗結果,并提供抗感染藥物更新換代意見。

五、定期開展合理用藥講座,及時掌握抗感染藥物新動向、新知識。

六、藥劑調配人員發現處方中抗感染藥物使用不當時,要及時與執業醫師聯系,加以更正。

七、加大臨床藥學建設力度,培養和鍛煉臨床藥師,以便更好地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

八、定期抽查臨床病歷,發現不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的情況應及時指出并提出合理使用建議。

九、藥庫對抗感染藥物的效期進行掛牌管理,防止過期失效。

篇3:住院精神病患者社區轉診制度

醫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社區轉診制度

為適應我市社區精神疾病防治康復工作的需要,我院決定建立精神患者社區轉診制度,具體要求如下。

一、轉診患者范圍:《浙江省社區精神病人管治范圍》所要求管治的各類精神疾病患者。

二、于患者出院前征求患者及家屬意見,由患者及家屬決定是否轉診社區。

三、對愿意轉診社區的患者,由經治醫生認真填寫《精神疾病患者社區聯系卡》。

四、《精神疾病患者社區聯系卡》正頁交患者和家屬帶回,交所在社區精防機構,由社區精防機構對患者進行隨訪。

五、《精神疾病患者社區聯系卡》存根聯附在出院病歷中,由病案室統一收集并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