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專業監理平行檢驗項目內容
工程專業監理平行檢驗的項目和內容
平行檢查是對工序和分項工程檢驗批按規范的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及相應檢驗方法和抽查檢驗數量進行最終驗收和平行檢驗。
1.所有進場物資應進行平行檢驗:
⑴.結構工程進場的鋼筋:外觀質量包括供貨單位資質、質量證明書,每捆鋼筋標識牌齊全、廠家標記明顯、質量證明書中爐牌號必須與實物標識相符,并抽檢鋼筋直徑,核實進場數量及品種規格。
⑵.水泥和外加劑:外觀檢驗、包裝袋整齊、印字清晰、有廠家、有材料品牌、級別、出廠日期編號,核查質量證明書和出廠檢驗報告(合格證)出廠日期及編號相符,核準一次進場數量,應對水泥品種等級核準必須符合使用要求,并對水泥袋裝重量進行抽查,審查供貨單位資質。
⑶.粗、細骨料:觀察檢查外觀質量石色一致,粒徑均勻,砂石沒有明顯的土塊和危害物質,核查產地,并對砂的粒徑進行粗略現場鑒定,經檢驗后,見證取樣,送樣復試。
⑷.商品砼:審查材質試驗報告,出廠合格證,送貨小票上標明的出廠時間,砼的初終凝結時間,進場抽查砼的塌落度,冬施時查砼的出罐溫度和入模溫度,必須提前審查供貨單位資質,有必要進行考察。
⑸.機磚和砌筑塊材:審查供貨單位資質,性能檢測報告和出廠合格證,現場檢驗外觀質量,抽測規格尺寸,見證取樣、送樣、核查進場數量。
⑹.防水卷材:審查供貨單位資質,外觀按規范規定進行檢驗,抽查厚度和胎體符合設計要求,審查性能檢測報告,外觀合格見證取樣、送樣。
防水用涂料:審查供貨單位資質,審查性能檢測報告,外觀檢查包裝完整,印字清楚,有品種名稱、生產廠家,生產許可證號,要求有生產廠家電話等,無誤后,見證取樣、送樣復試。
⑺.飾面磚:審查供貨單位資質,性能檢測報告,出廠合格證,外觀檢驗品種、規格、顏色符合設計要求,符合要求時見證取樣,進行含水率檢測。
⑻.內外檐涂料:審查供貨單位資質,性能檢測報告,出廠合格證,外觀檢驗桶包裝完整,印字清楚,有產品的品種、種類,生產廠家和聯系電話等,核查有產品使用說明書,進口產品有中文使用說明書。
⑼.塑料門窗:審查分包單位資質,性能檢測報告,制作生產前應對樣品的型材厚度、規格進行檢測,進場門窗對于門窗規格、型號、尺寸加強型鋼的規格和使用長度,拼樘料內襯型鋼與塑料型材吻合及兩端露出長度等進行檢查,外包裝必須完整,對于固定拉片的鋼種、寬度和厚度固定點的間距應進行檢查,如對型材厚度,型鋼襯厚度防腐有懷疑時,應進行抽樣解剖檢驗,符合要求見證取樣,送樣進行三性復試。(有三部節能要求,增加節能要求復試項目)
⑽.水電用管材管件:審查供貨單位資質,性能檢測報告,合格證等材質證明文件,外觀檢驗:管材的規格、壁厚、外觀質量,對于排水用UPVC管材要進行外力擠壓試驗,壁厚檢驗采用斷開后檢測,管材上必須有生產廠家名牌,掃描字跡,同時對管材管件顏色一致性檢查,對于電工用PVC導管,除對壁厚檢測外并用冷彎進行檢驗,認為外觀檢驗合格后,對于需要復試的暖管應見證取樣,并送樣進行復試。
⑾.導線:審查供貨單位資質,性能檢測報告,產品合格證,CCC認證等材質證明文件,外觀檢查線皮厚度,線芯直徑,每盤線接頭數量,顏色及分配等。
⑿.暖氣片:審查供貨單位資質,性能檢測報告,外觀質量,接口絲扣質量有無變形現象,并抽查施工單位試壓情況,暖氣片每片柱數、規格進行檢查,符合設計要求。
⒀.對于其它進場物資都應按規范要求進行外觀檢查。所有進場物資都必須有生產許可證。
2.所有分項工程檢驗批的驗收,應按設計文件,規范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的合格標準,檢驗方法,檢查數量進行平行檢查,應有必須的檢測工具,應按要求進行觀察和實測實量檢驗,施工單位應進行自檢,并要求把實測偏差值上墻,并在申報驗收時,提供檢查點數據平面簡圖。
3.所有隱蔽工程的驗收,必須按設計和規范要求進行平行檢驗,其規定的檢查內容或項目應全數檢驗,并審查隱蔽工程驗收施工記錄的真實性。
4.施工中各種試樣和檢測過程。
5.對以下項目必須全數檢查:
⑴.定位放線(技術復核)檢驗定位引測工程、測量軸線位置,建筑物之間距離,定位軸線標樁位置保護措施,標高引至永久性固定點位置及保護措施。審查施工單位提供的定位放線平面簡圖。
⑵.每層放線驗線:對各軸線位置全數測量。
⑶.鋼筋的焊接接頭。
⑷.所有隱蔽工程要求檢查的項目。
⑸.砌筑工程墻體的軸線位移。
⑹.構造柱槎內清理。
⑺.地面施工前基層清理。
⑻.抹灰前砼基面的拉毛。
⑼.抹灰工程室內房間方正和凈控標高。
⑽.鋼筋保護層厚度實體檢測。
⑾.防水層面附加層施工。
⑿.衛生間穿樓板苗管孔洞的補堵及防水構造。
⒀.防水地面防水附加層施工。
⒁.防水工程蓄水和淋水試驗的驗收。
⒂.排水管道的蓄水試驗,通水通球試驗。
⒃.各種管道的試壓。
⒄.人工接地極施工質量。
⒅.柱筋作防雷引下線焊接。
⒆.絕緣電阻測試。
⒇.插座接線與通電試運行等。
6.監理對以下項目必須進行抽查:
⑴.鋼材直徑。
⑵.水泥單袋重量。
⑶.粗細骨料陸續進場的粒徑和含泥量。
⑷.現場攪拌砼的計量,水灰比。
⑸.商品砼的塌落度和廠家計量情況。
⑹.各種管材的直徑厚度。
⑺.建筑物沉降觀測。
⑻.建筑物垂直度及全高檢測。
⑼.作業面的施工堆載情況。
⑽.抹灰前的打底沖筋。
⑾.抹灰前的基面提前澆水。
⑿.砌筑塊材的含水率。
⒀.砂漿的使用時間。
平行檢驗專業監理必須嚴格按規范和設計要求的檢查項目進行檢查,全查或抽查,以數據說話,該實測的必須按比例檢測,對分項工程各檢驗批的驗收有理有據,簽署意見要有依據,大筆一揮要負的起責任。
篇2:見證取樣平行檢驗監理工作規定
一、見證取樣和送檢是指在建設單位或工程監理單位人員的見證下,由施工單位的現場試驗人員對工程中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和材料等在現場取樣,并送至經過省級以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其資質認可和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其計量認證的質量檢測單位(以下簡稱"檢測單位")進行檢測。
1、見證取樣送檢的范圍:
1.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規定需復驗的進場材料、構配件、涉及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需要抽樣檢測的項目。
1.2基礎分部工程所用材料、混凝土試塊、鋼筋接頭和架線分部工程導地線液壓連接試件制做等均為抽樣檢測項目。
1.3國家規定必須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的其它檢測項目。
2、取樣及送檢
2.1取樣是指按有關技術標準(規范)的規定,從被檢驗(測)對象中抽取樣本的過程。各施工單位要安排專人負責取樣,并保持取樣人員的相對穩定。取樣人員應由施工單位具備相應知識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
2.2送檢是指取樣后將試樣從取樣現場傳送移交給有資格承檢的單位(試驗室)的全過程。本工程的取樣送檢見證人,由本工程的甲方書面授權,委派在本工程現場工作的監理方人員擔任。見證人須經業務培訓,正確掌握材料的取樣方法和樣品的技術要求,方可上崗。
2.3工程開工前,監理項目部要檢查施工單位應制定見證取樣計劃及必須見證取樣的材料清單,并報建設單位認可。建設單位負責人或監理單位監理工程師書面授權監理人員見證,施工單位項目經理書面授權取樣人員,并將授權書、見證取樣計劃通知質量監督機構及有關單位。
2.4取樣人員在取樣前,應通知監理人員到場見證。監理人員應檢查施工項目部是否按照見證取樣和送檢計劃,對施工現場的取樣和送檢進行見證,及取樣人員應在試樣或其包裝上作出標識、封志。標識和封志應標明工程名稱、取樣部位、取樣日期、樣品名稱和樣品數量,并由監理人員和取樣人員簽字。監理人員應檢查取樣人員制作見證記錄,送樣人員與監理人員共同送至檢測單位,或由監理人員封樣后,由送樣人員將封裝試樣與見證記錄送檢測單位,現場監理人員要監督施工項目部將見證記錄歸人施工技術檔案。
2.5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和材料見證取樣和送檢的比例不得低于有關技術標準中規定應取樣數量的30%。
3、檢測單位資質
3.1取得省級以上建設主管部門資質認可
3.2經過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計量認證合格
4.3具有適應檢測需要的設備、技術能力、管理規定、崗位人員資格和專業檢測范圍
4、檢驗批次
4.1水泥:對同一水泥廠生產的同期出廠的同品種、同強度等級的水泥,以一次進廠(場)的同一出廠編號的水泥為一批。但一批的總量不得超過200t。不足200t的也為一批。
4.2鋼材:對熱軋光圓鋼筋每批由同一牌號、同一爐罐號、同一規格、同一交貨狀態的鋼筋組成;對熱處理鋼筋每批由同一外形截面尺寸、同一熱處理規定和同一爐罐號的鋼筋組成。每批重量均不大于60t。不足60t的也為一批。
4.3砂:對產源固定、產量質量穩定的生產單位,在正常情況下生產供應的天然砂,以200m?;或300t為一批,不足200m?;或300t的也為一批。
4.4石子:按同產地同規格分批檢驗。以200m?;或300t為一批,不足200m?;或300t的也為一批。
5、監理項目部要定期檢查監理見證取樣臺帳。
二、平行檢驗是監理機構(監理項目部)受建設單位的委托,在施工單位自檢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對工程項目進行獨立的檢查和驗收,它是監理工程師在施工階段實施質量控制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為竣工階段組織工程監理初檢驗收及編寫工程質量評估報告和建設單位組織竣工驗收提供最重要的依據。為了規范此類驗收,特制定以下平行檢驗規定:
1、監理平行抽檢的試驗,應由監理工程師操作或讀數,與試驗人員共同簽署試驗者欄,并在“平行試驗專用章”上簽字;
2、平行檢驗由監理機構(監理項目部)及監理工程師實施執行;
3、在承包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方能進行平行檢驗;
4、平行檢驗的檢查或檢測活動必須由監理機構按照一定比例獨立進行;
5、在監理單位或委托專業檢驗單位現場檢驗后無正式檢驗報告的情況下填寫“平行檢驗記錄表”,正式試驗報告由監理人員簽字且保管原件,并歸入相應的資料盒內;
6、根據施工過程中的平行檢驗實際情況填寫“平行檢驗統計表”。
篇3:設備材料構配件質量檢驗監理工作規定
對施工單位采購的材料、設備、構配件的質量應進行全過程和全面的控制,從采購、加工制造、運輸卸貨、進場、存放、使用等各個環節都需要監督與控制。
1.采購質量的控制
1.1凡由施工單位負責采購的材料、設備、構配件,在采購訂貨前應向監理工程師報審供貨商的資質;
1.2材料、設備、構配件應按經過審批認可的設計文件和圖紙采購訂貨,其質量滿足有關標準和設計的要求,交貨期應滿足施工進度安排的需要;
1.3一般應實行招標采購的方式,選擇良好的供貨商;
1.4對于重要的材料、設備、構配件采購、訂貨,監理工程師可以通過制訂質量保證計劃,對廠方詳細提出應達到的質量保證要求;
1.5供貨商應向需方提供質量保證文件,用以表示其提供的貨物能夠完全達到需方質量保證計劃中提出的要求;
1.6施工單位采購的建材要建立臺帳及材料使用跟蹤記錄。
2.制造質量的控制
對于某些重要的材料設備,可采取對供貨商生產制造實行監造的方式,進行重點的或全過程的質量監督。
2.1了解供貨商質量管理及保證體系,監督在生產過程中其質量體系運行情況及質量保證的執行情況;
2.2監督其所用原材料質量、生產工藝及工序控制能力;
2.3檢查其質量檢驗人員的資質,以及質量檢驗工作情況的可靠性、準確性;
2.4參與產品出廠前的試驗與檢驗,監督產品包裝、運輸的質量保證措施和手段。
3.材料、設備、構配件進場的質量檢驗
3.1凡運到施工現場的材料,產品出廠資料應齊全。如:合格證、材質證明、試驗報告及技術說明書等,并由施工單位按規定要求進行現場檢驗,向監理工程師提出檢驗或試驗報告,經監理工程師審查并確認其質量合格后,方準使用;
3.2工地交貨的設備,也應有產品出廠合格證及技術說明書等資料,并在規定的索賠期內開箱,對其質量進行檢驗確認,合格予以簽署驗收單;若檢驗發現設備質量不符合要求時,監理工程師不予驗收,應由供貨商予以更換或進行處理,合格后再行檢查驗收;
3.3進口的材料、設備、構配件的檢查、驗收,應會同國家商檢部門進行;
3.4對于新材料、新設備的應用,應事先提交可靠的技術鑒定及有關試驗和實際試用的報告,經監理工程師審批,才能在工程中應用;
3.5材料、設備的現場存放要有明確的平面圖、立體圖。
4.材料、設備、構配件存放條件的控制
4.1承包商應根據設備的特點及廠家要求分別按不同環境存放;
4.2監理工程師應對材料、設備的存放保管條件及時實行監控,存放條件及環境,事先應得到監理工程師的確認;
4.3監理工程師應每隔一定時間,對材料、設備的存放檢查一次,隨時掌握它們的存放質量情況;
4.4對于某些當地天然材料及現場配制品,一般要求施工單位事先進行試驗,達到要求的標準后才準施工
5.建設管理單位供應設備材料的管理
應根據監理合同的要求,認真組織業主供應設備材料的現場交接驗收。
5.1根據合同到貨時間督促項目部做好現場接收準備工作。
5.2設備材料到貨后,監理部組織物資部代表、廠家、施工單位等按相關“驗收標準”進行驗收交接工作,并填寫好有關記錄。
5.3若發現到貨有質量及其它問題,驗收小組應做好文字記錄及拍照,提出解決辦法,并形成紀要。然后,監督責任方按規定時間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