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附屬醫院藥品養護管理制度

附屬醫院藥品養護管理制度

2024-07-11 閱讀 3711

第二醫院藥品養護管理制度

一.本制度根據《藥品管理法》、《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實施細則》等有關規定制定。

二.本醫院設置兼職藥品養護員,由具有藥師職稱的技術人員負責。

三.藥品養護人員做到認真檢查在庫藥品的儲藏條件,配合保管人員進行庫房溫濕度的檢測管理。每日上午9~10時、下午2~3時各一次,定時對庫房的溫濕度進行記錄。溫度:常溫庫(0~30℃)、陰涼庫(20℃以下)、冷庫(2~10℃),濕度在45%~75%之間,超出規定范圍及時采取調控措施,并予以記錄。

四、對陳列和儲藏的藥品根據流轉情況定期進行養護和檢查,并做好記錄。一般藥品每季度檢查一次,重點品種包括近效期在一年以內的藥品,貴細藥品、二類精神藥品、易霉變、易潮解藥品,已發現質量問題藥品的相鄰批號藥品和儲存時間較長的藥品視情況縮短檢查周期,每月或每周檢查一次。對質量有疑問及儲存日久的藥品及時抽樣送檢。對近效期的藥品,按月填報效期表。

五、中藥材和中藥飲片按其特征,采取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養護,并做好記錄。

六、藥品養護人員定期匯總、分析和上報養護檢查情況以及近效期或長時間儲存的藥品等質量信息。

七、藥品養護人員具體負責養護儀器、設備(如除濕機、排風扇、空調)、冷藏設備、溫濕度和監控儀器、倉庫使用計量儀器及器具等管理工作,檢查養護設備的運行情況。

八、養護中發現質量問題,應懸掛明顯標志和暫停發貨,并盡快通知質量管理負責人予以處理。

九、藥品養護人員負責建立藥品養護檔案,定時記錄溫濕度,維修、保養倉儲養護設施,按月填報效期報表。

十、本制度負責人為藥品養護人員。

十一、本制度每季度考核一次。

篇2:某連鎖藥店藥品養護檢查管理制度

連鎖藥店藥品養護檢查管理制度

一、門店每月應定時對店堂陳列藥品進行養護檢查。大型門店對陳列的藥品可每季度按“三、三、四”循環的原則進行養護檢查,小型藥店可每月對陳列藥品全部進行養護檢查。如實做好養護檢查記錄。

二、被列為重點品種的藥品和拆零藥品,近效期藥品應按月養護檢查,對藥品品名、規格、數量、批號、效期、廠家、養護結論等情況如實記錄。

三、經營需低溫冷藏的藥品的門店,應配置相應的冷藏設備,將需低溫冷藏的藥品存放其中,并做好溫濕度記錄。

四、對中藥材、中藥飲片應按其特性采取篩選,涼曬,熏蒸等方法進行養護。

五、門店應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對店內的溫濕度情況進行檢測,并按時記錄。溫濕度達臨界點或超標時,應采取通風除濕、降溫等措施,以保證陳列藥品質量和安全。溫濕度監測及調控記錄簿保存時間不得少于兩年。

篇3:附二醫院藥品儲存保管養護制度

第三醫院藥品儲存、保管、養護制度

1.藥品的儲存原則:安全儲存、降低損耗、科學養護、保證質量、收發迅速、避免事故。

2.藥品應按規定的儲存要求分類存放、保管。

2.1藥庫應當根據藥品的質量要求,在相應的常溫(溫度為0~30℃)、陰涼(溫度不高于20℃)、冷藏(溫度為2~10℃)條件下儲存,相對濕度保持在45%~75%之間。

對儲存有特殊要求的藥品應當按照藥品說明書或包裝上標注的條件及有關規定儲存。

2.2在庫藥品均應實行色標管理。其中:合格藥品庫(區)為綠色,待驗藥品、退貨藥品庫(區)為黃色,不合格藥品庫(區)為紅色;

2.3藥品與庫(區)地面、墻、頂、散熱器之間應有相應的間距或隔離措施;藥品與墻、屋頂(梁)的間距不小于30cm,與地面間距不小于10cm。藥品垛堆之間應有一定距離。

2.4藥品與非藥品、內用藥與外用藥之間應分開存放:中藥飲片分庫存放;化學藥品、中成藥分類存放;易串味藥品單獨密閉存放;易燃、易爆、強腐蝕性等危險性藥品必須設專庫存放,并有必要的安全措施。

3.在庫或藥房藥品的日常養護應做到:

3.1庫房和藥房應配備溫濕度監測與調控設施,每日應對溫濕度進行監測并有記錄,對不符合溫濕度要求的應及時采取通風、降溫、除濕等調控措施;

3.2對質量不穩定的藥品、拆零藥品、近效期藥品、長時間儲存的藥品應作為重點養護品種,加強養護,中藥飲片應按其特性,采取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進行養護;

3.3藥品養護人員應對庫存藥品根據流轉情況定期進行質量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有記錄。庫存藥品每季度養護一次,陳列藥品每月養護一次,重點品種每半月養護一次。對影響藥品質量的隱患應當及時排除;對過期、污染或變質等不合格產品,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予以處理。

4.麻醉藥品、一類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應當設專庫或專柜存放,做到雙人保管,專帳記錄,帳物相符。庫房、藥房用于儲存和陳列藥品的貨柜、櫥窗應保持清潔衛生、干凈整潔,采取必要的冷藏、防凍、防潮、防蟲、防鼠等措施,保證藥品衛生材料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