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鍋爐壓力容器氣瓶管理規定

鍋爐壓力容器氣瓶管理規定

2024-07-11 閱讀 6734

0?目的

為了保證鍋爐、壓力容器及氣瓶的安全使用,防止發生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生產事故。

1?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范圍內的作業場所的鍋爐、壓力容器及氣瓶的管理與控制。

2?職責

2.1項目監管部負責鍋爐、壓力設備等特種設備的管理工作。

2.2安全保衛部負責鍋爐、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安裝、檢驗和使用情況的監督與檢查。

2.3分公司負責鍋爐、壓力容器的安裝、檢驗等工作的具體實施和日常運行安全、維護管理及氣瓶的租用、發放、周轉工作。

2.4項目經理部(含托管項目經理部,下同)負責本轄區鍋爐、壓力容器、氣瓶的日常管理。

3?工作程序

3.1鍋爐、壓力容器及氣瓶的購置

3.1.1鍋爐、壓力容器購置前應填報《購置固定資產審批單(附申請書)》報項目監管部審核同意后,報請主管經理批準,方可購置。

3.1.2所購的鍋爐、壓力容器必須符合《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1996)、《熱水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1997)、《小型和常壓熱水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2000)、《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2009)的規定。

3.1.3依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要建立相應的安全技術檔案。

3.1.4各使用單位負責氣瓶進貨和檢驗,填寫《氣瓶進貨驗收記錄》。

3.2鍋爐和壓力容器的安裝、修理、改造

3.2.1鍋爐和壓力容器的安裝、修理、改造必須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施工。

3.2.2鍋爐和壓力容器的安裝、修理、改造前,應向當地鍋爐、壓力容器監察機構辦理鍋爐、壓力容器安裝、修理、改造告知手續,并報安全保衛部和項目監管部備案,未經鍋爐壓力容器監察機構批準不得施工。

3.2.3鍋爐和壓力容器安裝、修理、改造階段的質量由施工單位負責,使用單位的主管部門人員負責按照《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進行質量監督。鍋爐和壓力容器的整體驗收和水壓試驗必須報項目監管部、安全保衛部和鍋爐、壓力容器監察機構,并請上述機構有關人員參加。

3.2.4使用單位所建的鍋爐房,蒸汽鍋爐應符合《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第八章的要求;熱水鍋爐應符合《熱水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第十章的要求。

3.2.5鍋爐使用登記由使用單位負責到鍋爐所在地的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辦理《鍋爐使用登記證》,未取得《鍋爐使用登記證》的鍋爐不準投入運行。

3.3鍋爐和壓力容器的使用

3.3.1項目監管部督促公司、分公司鍋爐年檢,鍋爐年檢報告由使用單位保存。

3.3.2各使用單位應對在運行的鍋爐、壓力容器進行日常維護保養,做好日常使用狀況的記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3.3.3使用單位在取暖鍋爐運行期間,每月組織一次鍋爐運行檢查,并填寫《鍋爐房檢查記錄表》。

3.3.4鍋爐房管理員、鍋爐的司爐工、水化驗人員、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及氣瓶充裝人員必須經專門培訓并取得相關政府部門頒發的特殊工種操作證,未取得上崗證書的人員不準上崗作業。

3.3.5鍋爐司爐人員必須按規定認真填寫當地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規定的《鍋爐運行記錄》、《鍋爐水質化驗記錄》。

3.3.6鍋爐運行期間,鍋爐房管理員、水處理員、司爐工要嚴格執行《鍋爐房安全管理規則》(勞鍋字(1991)2號)。鍋爐房內應有如下制度:

a.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b.交接班制度;

c.崗位責任制;

d.巡回檢查制度;

e.事故報告制度;

f.維護保養制度;

g.定期檢修、檢驗制度;

h.水質管理制度;

I.鍋爐、壓力容器事故應急預案。

3.4各使用單位對使用的鍋爐、壓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空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建立臺賬或檔案,保存有關記錄。

3.5項目監管部、安全保衛部或項目經理部負責對各使用單位的鍋爐、壓力容器做出定期檢驗的要求,并督促使用單位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一個月向檢測機構申報檢驗。

3.6未經定期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

3.7鍋爐和壓力容器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項目監管部和安全保衛部組織各相關部門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3.8對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超過規定使用年限的鍋爐、壓力設備,相關單位應上報項目監管部辦理報廢,并向當地監察機構申請注銷。

4?相關文件

4.1《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勞動部(1996)

4.2《熱水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勞動部(1997)

4.3《小型和常壓熱水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第11號令(2000)

4.4《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TSGR0004-2009

4.5《氣瓶安全監察規程》國家質檢總局令第46號

4.6《鍋爐房安全管理規則》勞鍋字(1991)2號

4.7《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第373號令

5?記錄表式

5.1《購置固定資產審批單》JL/C/S4.4.6-10-01

5.2《鍋爐安全運行記錄》JL/C/S4.4.6-10-02

5.3《鍋爐水質化驗記錄》JL/C/S4.4.6-10-03

5.4《鍋爐房檢查記錄表》JL/C/S4.4.6-10-04

5.5《氣瓶進貨驗收記錄》JL/C/S4.4.6-10-05

收銀制度

篇2:車用燃氣氣瓶定期檢驗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證我市在用車用燃氣氣瓶(以下簡稱車用瓶)即車用液化石油氣鋼瓶(以下簡稱LPG車用瓶)和車用天然氣氣瓶(以下簡稱CNG車用瓶)到達法定期檢驗期限即獲檢驗(以下簡稱定期檢驗),規范定期檢驗管理工作,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氣瓶安全監察規定》、《氣瓶安全監察規程》及國家有關安全法規的規定,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制訂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我市從事車用瓶定期檢驗的安全監察機構、檢驗機構和拆裝單位的有關管理工作。

第三條?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以下簡稱市局安全監察機構)負責全市車用瓶定期檢驗工作的綜合管理和安全監察,具體負責民生公司和公交車車用瓶所有者的安全監察。分局負責各自行政區域內車用瓶充裝單位和使用者(除市局安全監察機構范圍外)的安全監察。檢驗機構負責責任范圍內的車用瓶檢驗工作,利用我市特種設備信息化信息系統(以下簡稱信息系統)記錄定期檢驗數據和修改電子卡等的有關信息,完成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下達的年度定期檢驗目標任務。拆裝單位負責應檢車用瓶的拆卸與安裝,車用瓶有關信息錄入信息系統,對車用瓶電子卡等有關信息的修改。

第四條車用瓶安全監察、檢驗、拆裝等單位應遵守國家有關的安全管理法規規定。

第二章?檢驗任務安排

第五條?車用瓶定期檢驗按年度管理,從當年10月初至次年9月底為一個檢驗管理年度。市局安全監察機構每年9月底根據我市信息系統數據庫中的匯總數據,分別確定全市年度應檢LPG車用瓶和CNG車用瓶數量,應檢LPG車用瓶、CNG車用瓶數量分別為年度內需定期檢驗的LPG車用瓶的總數和CNG車用瓶的總數(含上年度超期未檢車用瓶數量)。

第六條?定期檢驗工作納入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目標任務管理。10月初,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按照檢驗任務責任劃分的原則和國家有關要求,向檢驗機構下達年度定期檢驗目標任務,向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分局分別下達年度定期檢驗監督目標任務。

第七條?檢驗機構接到定期檢驗任務書后,應對應檢車用瓶按照到期必檢的原則,逐只進行檢驗計劃安排。

第三章檢驗實施

第八條LPG車用瓶檢驗

?一、LPG車用瓶產權所有者湖北民生石油液化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生公司)在LPG車用瓶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一個月,負責通知公交車、出租車等使用者送交應檢瓶。

二、民生公司未在LPG車用瓶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主動向檢驗機構報檢,經檢驗機構催檢后,在車用瓶檢驗有效期屆滿前10天仍未落實定期檢驗的,由檢驗機構在信息系統中向市局監察機構報送《特種設備定期檢驗監察工作聯絡單》(以下簡稱《聯絡單》。

三、民生公司(拆裝單位)負責拆下車輛上的應檢車用瓶,將應檢車用瓶使用證收繳交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安裝上已檢驗合格的車用瓶,并及時在信息系統、車用瓶電子卡中對車用瓶與車輛間的相關信息作修改,在車用瓶匯總電子卡中對車用瓶檢驗有關信息及車用瓶與車輛間的相關信息作修改。將拆下的應檢車用瓶交檢驗機構檢驗。

四、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在信息系統中對民生公司修改的信息審核確認后,對使用者換發車用瓶(臨時)使用證(由民生公司代打印交付)。

五、檢驗機構應按規定完成應檢車用瓶檢驗,在信息系統中出具檢驗報告,在車用瓶電子卡中對車用瓶檢驗有關信息作修改,將檢驗合格的車用瓶、車用瓶電子長交民生公司。

六、民生公司應將檢驗合格的車用瓶裝回原車輛上,將車用瓶使用證(臨時)收繳交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并及時在信息系統、車用瓶電子卡中再次對車用瓶與車輛間的相關信息作修改,在車用瓶匯總電子卡中再次對車用瓶檢驗有關信息及車用瓶與車輛間的相關信息作修改。

七、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在信息系統中對民生公司修改的信息審核確認后,對使用者換發車用瓶使用證(由民生公司代打印交付)。

第九條?CNG車用瓶檢驗

一、CNG公交車

?(一)公交車車用瓶產權所有者未在CNG車用瓶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主動向檢驗機構報檢,經檢驗機構催檢后,在車用瓶檢驗有效期屆滿前10天仍未落實定期檢驗的,由檢驗機構在信息系統中向市局監察機構報送《聯絡單》。

(二)由拆裝單位拆下公交車的應檢車用瓶,將應檢車用瓶使用證收繳交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安裝合格的車用瓶,并及時在信息系統、車用瓶電子卡、車用瓶匯總電子卡中對車用瓶與車輛間的相關信息作修改。將拆下的應檢車用瓶交檢驗機構檢驗。

(三)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在信息系統中對拆裝單位修改的信息審核確認后,對使用者換發車用瓶(臨時)使用證(由拆裝單位代打印交付)。

?(四)檢驗機構按規定完成車用瓶檢驗,在信息系統中出具檢驗報告,修改車用瓶電子卡中車用瓶檢驗有關信息。將檢驗合格的車用瓶、車用瓶電子卡交拆裝單位。

(五)拆裝單位將檢驗合格的車用瓶裝回原車輛上,將車用瓶使用證(臨時)收繳交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并及時在信息系統、車用瓶電子卡中再次對車用瓶與車輛間的相關信息作修改,在車用瓶匯總電子卡中再次對車用瓶檢驗有關信息及車用瓶與車輛間的相關信息作修改。

(六)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在信息系統中對拆裝單位修改的信息審核確認后,對使用者換發車用瓶使用證(由拆裝單位代打印交付)。

二、CNG出租車及其他社會車輛

(一)出租車及其他社會車輛車用瓶產權所有者未在車用瓶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主動向檢驗機構報檢,經檢驗機構催檢后,在車用瓶檢驗有效期屆滿前10天仍未落實定期檢驗的,由檢驗機構在信息系統中向相應的分局報送《聯絡單》。

(二)由拆裝單位拆下出租車及其他社會車輛的應檢車用瓶,將應檢車用瓶使用證收繳交市局安全監察機構(檢驗機構),將拆下的應檢車用瓶交檢驗機構檢驗。

(三)檢驗機構按規定完成車用瓶檢驗,在信息系統中出具檢驗報告,在車用瓶電子卡中對車用瓶有關檢驗信息作修改;將檢驗合格的車用瓶交、車用瓶電子長拆裝單位。

(四)由原拆裝單位將經檢驗合格的車用瓶裝回原車輛上。

(五)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在信息系統中對檢驗機構修改的信息審核后,換發車用燃氣氣瓶使用證(由拆裝單位代打印交交產權所有者)。

(六)在CNG出租車應檢瓶送檢期間,若出租車所有者有要求,拆裝單位可以采取給該車提供臨時周轉車用瓶(以下簡稱周轉瓶)使用,但周轉瓶使用時間不得超過七天。安裝使用周轉瓶時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1、拆裝單位是該周轉瓶的產權所有者,對周轉瓶的安全負責。

2、周轉瓶應在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注冊登記,在檢驗合格有效期內使用。

3、拆裝單位必須及時在信息系統中對周轉瓶與車輛間的相關信息作修改,在車用瓶電子卡中錄入(修改)周轉瓶與車輛間的相關信息。

4、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在信息系統中對拆裝單位錄入(修改)的信息審核確認后,對使用者發車用瓶(臨時)使用證(由拆裝單位代打印交付)。

?5、由原拆裝單位在規定時間內拆下周轉瓶,將車用瓶(臨時)使用證收繳交市局安全監察機構(由檢驗機構代收),將檢驗合格的車用瓶裝回原出租車輛上,并及時在信息系統、車用瓶電子卡中對車用瓶與車輛間的相關信息作修改。

第十條?檢驗機構應加強與市局和分局的聯系,互相配合,協調一致,共同督促車用瓶所有者做好主動報檢、迎檢準備等工作。

第十一條市局監察機構和各分局要加強車用瓶充裝單位現場安全監督檢查,督促車用瓶充裝單位嚴格執行氣瓶充裝前的檢查制度,嚴禁充裝超過安全檢驗有效期的車用瓶,嚴禁充裝車用瓶使用證、車用瓶電子卡、車用瓶匯總電子卡與車輛牌照號不一致的車用瓶,對違反國家安全管理規定的車用瓶充裝單位依照國家法規給予行政處罰。

第十二條市局監察機構和各分局應督促車用瓶所有者主動向檢驗單位提出定期檢驗申請。接到檢驗機構在信息系統中報送的《聯絡單》后,要向車用瓶產權所有者下達《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督促他們及時送交應檢車用瓶。對超過安全檢驗有效期,仍非法使用的車用瓶所有者下達《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逾期未改正,依照國家法規給予行政處罰。

第四章?監督考核

第十三條市局安全監察機構按照國家對檢驗單位的有關管理規定,負責組織對檢驗單位定期檢驗的工作質量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四條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于年度末對檢驗機構的年度定期檢驗任務完成率實行考核。定期檢驗任務完成率(定檢率)=[(年度實際完成的檢驗只數“十”報停、報廢、報監察等的只數和其他無效只數)/年度應檢只數]*100%(注:其他無效只數是指重復登記、有記錄無實物等狀況的只數)。

第十五條檢驗機構應于下季度第一個月前5日內將本季度報停、報廢車用瓶的辦理憑證交市局安全監察機構驗證,市局安全監察機構根據信息系統數據庫中《檢驗單位定期檢驗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統計表》,核查檢驗機構的定期檢驗目標任務完成進度。對未落實定期檢驗目標任務的檢驗機構,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將對其予以督促其整改。

第十六條?對未完成檢驗目標任務的檢驗機構,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將對其進行通報批評。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篇3:氧乙炔氣瓶安全制度

一、總則:

為了加強氧乙炔氣瓶安全管理,保證安全使用,保證人身和國家財產安全,特制定本部門氧乙炔氣瓶安全管理制度。

二、儲存和使用:

1、儲存氣瓶時,應遵守下列要求:

(1)、應置于專用倉庫儲存,氧乙炔氣瓶倉庫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

(2)、倉庫不得有地溝、暗道,嚴禁明火和其它熱源;倉庫應通風、干燥,避免陽光之射;

(3)、空瓶與實瓶兩者應分開放置,并有明顯標志,氧乙炔氣瓶應分室存放,并在附近設置滅火器材;

(4)、氣瓶放置整齊,并配戴好瓶帽。立放時,要妥善固定;橫放時,頭部應朝向一方,垛高不宜超過五層。

2、氣瓶使用應遵守下列規定:

(1)、不得擅自更改氣瓶的鋼印和顏色標記;

(2)、氣瓶使用前應進行安全狀況檢查,對盛裝氣體進行確認;

(3)、氣瓶的放置地點,不得靠近熱源,距明火10米以外;盛裝易引起聚合反應和分解反應氣體的氣瓶,并應避開放射性射源;

(4)、氣瓶立放時應采取防傾倒措施;

(5)、夏季應防止曝曬;

(6)、嚴禁敲擊、碰撞;

(7)、嚴禁在氣瓶上進行電焊引弧;

(8)、嚴禁用溫度超過40℃的熱源對氣瓶加熱;

(9)、瓶內氣體不得用盡,必須留有剩余壓力,應小于0.05MPa;

(10)、氣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對氣瓶進行挖補、焊接修理;

(11)、使用氣瓶的工作人員應熟悉氣瓶一般安全知識。

三、確保氣瓶安全五條紀律:

1、禁止用氧氣瓶或其它壓縮氣瓶對輪胎充氣,吹掃容器管道系統,缺氧的工作現場通風以及作為各種容器打壓的氣源;

2、禁止用氧氣瓶充裝氫氣或其它氣體;

3、禁止用扳手及手錘等敲打旋轉瓶閥,防止閥門損壞氣瓶沖出;

4、涉及到易燃易爆場所或有危險作業現場,在操作使用氣瓶時,必須事先完善可靠的安全措施,經主管領導批準方可進行。

四、氣瓶管理工作的檢查與考核:

1、本車間氣瓶管理工作的檢查與考核,由車間負責;

2、發生下列情況按照《太原第一熱電廠安全生產獎懲規定》進行考核:

(1)、由于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造成氣瓶爆炸、著火、設備損壞或人身事故;

(2)、由于對氣瓶管理不善,維護不當致使發生氣瓶爆炸、著火、設備損壞或人身事故;

(3)、發生一般習慣性違章造成嚴重人身未遂事故或造成嚴重設備損壞未遂事故;

(4)、外包工程施工單位,在承包設備檢修或更改工程使用氣瓶發生不安全情況時,由生技部或承包方在工程費用結算中按有關規定根據安監部罰款通知書進行扣罰;

3、根據本制度,凡是現場使用乙炔氣瓶時應裝設止回閥,如不使用止回閥每次罰款300元;

本管理制度如有與上級有關規定不符的條款,以上級規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