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鍋爐水處理檢驗規則

鍋爐水處理檢驗規則

2024-07-11 閱讀 5374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鍋爐水處理工作,防止和減少由于結垢或腐蝕而造成的事故,保證鍋爐安全經濟運行,根據《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和國務院賦予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的職責,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本規則適用于以水為介質的固定式鍋爐(以下簡稱鍋爐),不適用于原子能鍋爐。

第三條?鍋爐及水處理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驗、修理、改造的單位,鍋爐水處理藥劑、樹脂的生產單位,鍋爐房設計單位,鍋爐水質監測單位,鍋爐水處理技術服務單位及鍋爐清洗單位必須認真執行規則。

第四條?進口鍋爐水處理設備及藥劑、樹脂或國內生產企業(含外商投資企業)引進國外技術按照國外標準生產且在國內使用的鍋爐水處理設備及藥劑、樹脂也應符合本規則的基本要求。

第五條?各級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以下簡稱安全監察機構)負責監督本規則的實施。

第六條?鍋爐壓力容器檢驗單位負責鍋爐水處理檢驗工作。

第二章一般要求

第七條鍋爐水處理能保證鍋爐水質符合GB1576《低壓鍋爐水質》標準和GB12145《火力發電機級及蒸汽動力設備水汽質量》標準的規定(以下簡稱水質標準)。

第八條安全監察機構應有專人負責鍋爐水處理監察工作。

第九條?鍋爐水處理是保證鍋爐安全經濟運行的重要措施,不應以化學清洗代替的正常的水處理工作。

第十條?生產鍋爐水處理設備、藥劑和樹脂的單位,須取得省級以上(含省級)安全監察機構的注冊登記后,才能生產。

鍋爐水處理設備、藥劑和樹脂的注冊登記辦法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另行制定。

鍋爐水處理設備、藥劑和樹脂在注冊登記時,應通過省級以上(含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認可的機構進行的性能測試。鋼制水處理設備應符合JB2932《水處理設備技術條件》的規定:非鋼制水處理設備及水處理藥劑、樹脂均應符合有關標準和規定。

第十一條未經注冊登記的鍋爐水處理設備、藥劑和樹脂,不得生產、銷售、安裝和使用。

第三章設計制造

第十二條設計單位設計鍋爐房時,應根據水質標準和本規則的規定,應因爐、因水選擇合理有效的鍋爐水處理設計方案(包括水處理方法、主要設備及系統選型)。

第十三條新設計、制造的鍋爐應在鍋爐上設取樣點。對額定蒸汽量大于或等于1t/h的蒸汽鍋爐和額定熱功率大于或等于0.7MW的熱水鍋爐應設鍋水取樣裝置。對于蒸汽品質有要求時,還應有蒸汽取樣裝置。取樣裝置和取樣點應保證取出的水汽樣品具有代表性。

第十四條鍋爐水處理設備出廠時,至少應提供下列技術資料:

1.?水處理設備圖樣(總圖、管道系統圖等);

2.?設計計算書;

3.?產品質量證明書:

4.?設備安裝、使用說明書;

5.?注冊登記證書復印件;

第十五條水處理藥劑、樹脂出廠時,至少應提供下列資料;

1.?產品合格證;

2.?使用說明書;

3.?注冊登記證書復印件。

第四章安裝調試

第十六條采用水處理設備的鍋爐,水處理系統、設備安裝完畢后,均應由使用單位和安裝單位共同調式,或委托有能力的單位進行調試,并應將施工技術記錄和調試報告存入鍋爐技術檔案。

第五章使用管理

第十七條使用鍋爐的單位應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應包括水處理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設備運行和維護保養制度等)。

第十八條使用鍋爐的單位應根據鍋爐的數量、參數、水源情況和水處理方式,配備專(兼)職水處理管理操作人員。

第十九條使用鍋爐的單位應根據參數和汽水品質的要求,對鍋爐的原水、給水、鍋水、回水的水質及蒸汽品質定期進行分析。每次化驗分析的時間、項目、數據及采取相應措施,均應詳細填寫在水質化驗記錄表上。

第二十條對備用或停用的鍋爐及水處理設備,必須做好保養工作,防止鍋爐和水處理設備引起嚴重腐蝕以及樹脂中毒。

第六章水質監測單位

第二十一條鍋爐水質監測單位必須取得省級以上(含省級)安全監察機構的授權,才能從事鍋爐水質監測工作,鍋爐水質監測單位的條件應符合《鍋爐水質監測單位必備條件》(見附錄1)。

鍋爐水質監測授權證書的級別分類如下表:

級別?水質監測的范圍?

SA級?參數不限?

SB級?額定工作壓力≤2.5MPa的蒸汽鍋爐和熱水鍋爐?

第二十二條鍋爐水質監測單位必須配備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監測設備、并有完善的質保體系和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條鍋爐水質監測單位應履行以下職責:

1.?至少每半年一次到授權范圍內的鍋爐使用單位抽樣化驗鍋爐水質并出具監測報告。

2.?對水處理不合格的單位提出整改意見,并應及時書面報告所在地安全監察機構。

3.?熟悉授權區域水源水質情況及所監測單位的鍋爐水處理方法和水質合格率。

4.?每半年向所在地安全監察機構書面報告鍋爐水質監測情況。

第七章化學清洗單位

第二十四條鍋爐化學清洗時,應按照《鍋爐化學清洗規則》等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五條鍋爐清洗單位必須獲得省級以上(含省級)安全監察機構的資格認可,才能從事相應級別的鍋爐清洗工作。

鍋爐化學清洗單位的條件應符合《鍋爐化學清洗單位必備條件》(見附錄2)

鍋爐化學清洗資格認可有效期為五年,資格的級別分類如下表:

級別?允許清洗的范圍?

A級?參數不限?

B級?額定工作壓力小于等于3.8MPa的蒸汽鍋爐和熱水鍋爐?

C級?額定工作壓力小于等于2.5MPa的蒸汽鍋爐和熱水鍋爐?

D級?出口水溫小于1200C且額定熱功率小于等于2.8MW的熱水鍋爐?

第二十六條鍋爐化學清洗單位對其清洗工作質量負責,并應接受清洗設備所在地安全監察機構的監督檢查。

第八章水處理人員

第二十七條鍋爐水處理人員是指下列人員:

1.?鍋爐水處理檢驗人員;

2.?鍋爐使用單位的水處理管理操作人員;

3.?鍋爐化學清洗的清洗操作人員。

第二十八條鍋爐水處理人員須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監察機構頒發的相應資格證書后,才能從事相應的水處理工作。

水處理人員資格證書有效期為五年,期滿前須辦理換證手續。

第二十九條鍋爐水處理人員資格證書類別、允許工作范圍及考核發證機構按下表實行:

類別?允許工作范圍?考核發證機構?

I?額定工作壓力不超過2.5MPa的蒸汽鍋爐和熱水鍋爐水處理設備管理操作?市、地級以上(含市、地級)安全監察機構?

II?額定工作壓力大于2.5MPa的蒸汽鍋爐水處理設備管理操作?省級以上(含省級)安全監察機構?

III?鍋爐化學清洗操作?同上?

IV?鍋爐水處理檢驗?同上?

第三十條鍋爐水處理人員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身體健康,無色盲:

2.?從事第二十九條表中I至III類鍋爐水處理工作的人員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從事IV類鍋爐水處理工作的人員要具有中專以上文化程度。

第三十一條鍋爐水處理人員的考核內容應符合《鍋爐水處理人員技術培訓考核大綱》(見附錄3)。

第三十二條持證鍋爐水處理人員須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應對其承擔的工作質量負責。

第九章監督與檢驗

第三十三條安全監察機構在審查鍋爐房平面圖和鍋爐安裝改造方案時,應同時審查水處理設計或改造方案。

第三十四條鍋爐水處理系統安裝驗收是鍋爐總體驗收的組成部分,安全監察機構派出人員在參加鍋爐安裝總體驗收時,應同時審查水處理設備和系統的安裝技術資料和調試報告,檢驗其安裝質量和水質,水質驗收不合格的不發鍋爐使用登記證。

第三十五條安全監察機構對鍋爐使用單位的水質管理制度等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對水質不合格嚴重結垢或腐蝕的鍋爐使用單位,市、地級安全監察機構有權要求限期改正或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三十六條對違反本規則的單位和個人,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安全監察機構有權給予通報批評、限期改進,暫扣直至吊銷資格(對持證的單位和個人)的處理。

1.?未經注冊登記生產鍋爐水處理的設備、藥劑、樹脂的;

2.?無證單位清洗鍋爐的;

3.?與無證的單位或個人聯營的;

4.?涂改、偽造和轉讓資格證書的;

5.?因水處理不當造成嚴重鍋爐事故的;

第三十七條鍋爐水處理的檢驗一般應結合鍋爐定期檢驗進行。檢驗內容包括:水處理設備狀況以及設備的運行操作、管理等情況。

第三十八條對鍋爐受熱面結生嚴重水垢的鍋爐,由鍋爐壓力容器檢驗單位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清洗建議,并出具《鍋爐除垢通知書》(見附錄4)。由使用單位請有資格的化學清洗單位對鍋爐進行清洗。

第十章附則

第三十九條對鍋爐水質進行監測時,可按當地物價部門制定的有關收費標準收費。

第四十條本規則中規定的證書、證件、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統一印制。

第四十一條本規則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二條本規則自2000年3月1日起實施。

附錄1鍋爐水質監測單位必備條件

鍋爐水質監測單位具備下列條件:

1.?具有法人資格并有健全的組織機構;

2.?有與所承擔的水處理監測工作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

承擔SA級鍋爐水質監測的單位至少應有1名化學專業大專畢業高級技術人員,2名中級技術人員;

承擔SB級鍋爐水質監測的單位至少有2名中級技術人員(其中1名是化學專業大專畢業),2名初級技術人員。

3.?具有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和各項規章制度,并制定安全操作規程;

4.?具有水垢定量分析能力和與所申請的級別相適應的水質分析能力;

5.?持證人員應占該單位人員的50%以上。

附錄2鍋爐化學清洗單位必備條件

鍋爐化學清洗單位應具備下列條件:

1.?具有法人資格并有健全的組織機構;

2.?有與所承擔的化學清洗工作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

承擔A級鍋爐的清洗單位至少應有2名高級技術人員(其中1名是化學專業大專畢業),2名中級技術人員;

承擔B級鍋爐的清洗單位至少有2名中級技術人員(其中1名是化學專業大專畢業),2名初級技術人員;

承擔C級鍋爐的清洗單位至少應有1名中級技術人員,1名初級技術人員;

承擔D級鍋爐的清洗單位至少應有2名初級技術人員。

3.具有與申請級別相適應的清洗設備和分析手段;

4.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制定有安全操作規程。

附錄3鍋爐水處理人員技術培訓考核大綱

一、考察內容

(一)化學基礎知識

1.物質的組成及其性能

2.物質的量的定義及計算

3.酸、堿、鹽和各類氧化物的定義及主要化學性質

4.化學平衡與平衡常數,影響平衡移動的因素(緩沖溶液、溶角度、溶度積)

5.水的離子積常數及PH值的概念

6.溶液濃度的定義、沈度的基本計算及相互間的換算

(二)鍋爐水處理的基本知識及鍋爐水質標準

7.鍋爐給水處理的目的及意義

8.天然水中雜質種類對鍋爐設備的危害

9.鍋爐用水的主要指標

10.鍋爐水質標準的主要內容(GB12145、GB1576)

11.鍋爐水質標準中各項指標的控制意義

12.鍋爐水處理方法的選擇原則及水質要求

(三)水質處理

(1)鍋內水處理

13.鍋內水處理的定義及適用范圍

14.加堿性藥劑進行水處理的原理及加堿量的計算

15.加磷酸鹽進行處理的原理及加藥量的計算

16.加綜合藥劑進行處理的原理及加藥量的計算

17.鍋爐排污的目的、方式、要求和排污量的計算

(2)鍋外水處理

18.原子預處理的目的及常用方法

19.離子交換樹脂的種類、性能及選用原則

20.交換樹脂的裝填量及工作交換容量、再生劑用量的計算

21.離子交換水處理的基本原理

22.離子交換水處理的主要方式及選用原則

23.鈉離子交換軟化的原理、特點及操作方法

24.部分鈉離子交換軟化的原理、特點及操作方法

25.氫-鈉離子交換軟化的原理、特點及操作方法

26.固定床離子交換器逆流、順流再生的原理、操作步驟

27.浮動床的原理、操作步驟

28.全自動鈉離子交換器的原理和調試方法

29.交換劑失效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30.離子交換器運行中常見的故障及消除方法

(四)鍋爐水垢的結生和消除

32.水垢的形成及危害

33.水垢的種類、性質及鑒別方法

34.常用的除垢方法

35.堿法除垢的原理、應用條件及操作方法

36.酸洗除垢的原理、應用條件及操作方法

(五)鍋爐設備的腐蝕及防止

37.腐蝕的定義、種類及主要損壞形式

38.造成金屬腐蝕的主要原因及防止的主要措施

39.常用的除氧方法及原理

40.鍋爐停爐保養的方法、選擇原則及注意事項

(六)水質分析

41.水質分析中常用的標準試劑及蒸餾水的要求

42.常規化驗中所需試劑、指示劑的配制方法

43.給水、鍋爐、蒸汽取樣的方法及要求

44.水質標準中重要的指標測定的原理及方法

45.二氧化硅、鈉離子的測定方法

46.水質分析中所需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及藥劑的管理

(七)鍋爐基本知識及水質管理制度

47.鍋爐的分類、結構及其簡單的工作原理

48.鍋爐燃燒、傳熱的基本知識及與水處理關系

49.鍋爐的連續排污與定期排污的管理及閥門位置

50.鍋內加藥器的設置及加藥方法

51.鍋爐取水(汽)樣點的位置及取樣冷卻器的設置

52.《鍋爐水處理監督管理規則》和《鍋爐化學清洗規則》的主要要求。

二、考核方法及評定

(一)考核分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兩部分

1.理論知識部分考試(占總分40%)

鍋爐基本知識、水質標準及管理制度(8%);

化學基本知識(5%);

鍋內、鍋外水處理(20%);

鍋爐防腐、防垢技術(7%)。

2.實際操作部分考訂(占總分60%)

離子交換水處理設備、除氧器操作、鍋內加藥(30%);

水質化驗(30%)。

(二)考核方法

理論知識部分采用閉卷考試,一般用2小時;實際操作部內由考核人員現場考核,并視情況進行必要的口試。

(三)考核評定

理論知識部分和實際操作部分考試,總分達70分以上者評為合格。

篇2:污水處理廠司機安全職責

1、熟悉所駕駛車輛的性能,掌握各種條件下操作要領及排除常見故障的技能。

2、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服從交通警察的指揮和檢查。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確保行車安全。

3、嚴格執行車輛管理、一使用的規定,服從領導及生產的統一調度。

4、積極參加安全活動,認真學習有關交通安全文件,遵章守紀,養成良好的駕駛作風。

5、嚴禁酒后駕車和違章駕駛,不把車交給無“兩證’’的人員駕駛。

6、愛護車輛裝備,按時完成規定的保養作業,經常保持車況良好,工具附件無損壞丟失,確保車輛具備安全行車的必要條件。

7、熟悉并保管好隨車的滅火器材。

8、認真做好出車前、途中、回公司后的例行保養和檢查,加強專業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安全意識及技能水平。

9、有權拒絕違章作業的指令,對他人違章作業加以勸阻和制止。

10、一旦發生事故,立即采取安全及搶救措施,防止勢態擴大,保護好現場,同時立即向上級匯報。

篇3:附屬醫院醫療廢物污水處理制度

附屬醫院醫療廢物及污水處理制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于《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精神,我院醫療廢物管理措施暫行如下:

1、生活垃圾與醫療廢物分開放置,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盛裝,由各病區工人送到生活垃圾區垃圾箱。

2、醫療廢物用有警示標志的塑料袋等容器盛裝,盛裝的醫療發廢物只能達包裝的3/4,然后扎緊袋口,貼上標簽,注明廢物類別、科室、生產時間。如包裝袋有泄露,應立即外加一層塑料袋。專人交接、運送并登記、雙向簽字。

3、一次性輸液器、注射器用后按一次性醫療廢物收集、運送、有記錄、雙向簽名。各科針頭、安瓿按損傷性廢物分類收集、運送至暫存點。

4、一次性各種塑料治療用品,用后按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雙向簽名,運送至暫存點。

5、凡接觸體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的棉簽、棉球、敷料按感染性廢物,裝入黃色警示標識塑料袋內,扎口封閉。

6、手術切下的臟器、肢體、胎盤等,按病理性廢棄物分類收集,用雙層醫療廢物警示標識塑料袋盛裝,由專人分別深埋或焚燒,并雙向簽名。

7、污水處理站每天按時按量投放消毒劑,并做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