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氣瓶充裝作業資料保管制度

氣瓶充裝作業資料保管制度

2024-07-11 閱讀 4744

1、安全、設備技術等檔案資料應由辦公室妥善保管。

2、辦公室應認真做好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及鑒定、保管工作,為氣站安全管理、科研生產及領導決策服務。

3、凡安全工作目標、安全組織、安全制度及監督、檢查、安全教育、隱患整改、安全措施以及事故管理等方面的資料,均屬于綜合安全檔案管理的范圍,應分門別類、編號、造冊,及時歸檔。

4、一般性的安全資料,如安全活動記錄,月安全檢查情況材料等,可短期保存(五年以內);其它重要的資料(如安全工作長期規劃),有長期利用價值的,應長期保存。

5、凡是記述和反映氣站基本建設、設備管理、科技活動等方面的資料,均屬于氣站的技術檔案,如基建工程設計任務書、設計說明、審批文件、工程概決算、設計圖、竣工圖、設備安裝圖、驗收記錄和氣站更新改造、維修后各種記錄以及新購設備的圖紙、產品說明書、合格證等,應分門別類,編號、造冊,及時歸檔。

6、部分技術資料歸檔時間:1)設備維修記錄,科室、班組的設備運轉記錄,每月歸檔一次;2)靜電接地檢測記錄,每半年一次歸檔;3)各種規則圖紙、文件協議、重要證件,使用完畢后,立即歸檔。

7、技術檔案的管理,應嚴格執行國家檔案局擬定的《技術檔案工作暫行(通則)和科技檔案工作條例》,遵循“保密、完整、準確”的原則。注意防盜、防潮、防火、防蟲工作。對破損變質的檔案,及時修補和復制。

8、各種設備、設施、建筑物技術資料及工作考查、科研等方面有長遠利用價值的技術資料應永久保存。凡是在一定時間內有利用價值的技術檔案可定期保存。

9、圖紙技術資料領用和歸檔,要辦理交接手續。

10、因工作需要借閱資料的(外借,借方須持單位介紹信),經有關領導審批,履行借閱手續后,方可借用。借閱者必須妥善保管,按期歸還。

11、檔案管理人員應不斷加強業務技能的學習,參加相應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篇2:氣瓶充裝運輸安全制度

一、氣體車間在充裝前必須有專人對氣瓶進行檢查,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事先進行妥善處理,否則嚴禁充裝氣體:

1、漆色、字樣和所裝氣體不符合規定,漆色或字樣脫落不易識別氣瓶種類;

2、安全附件不齊、損壞或不符合規定;

3、未判明裝進何種氣體或瓶內沒有余壓;

4、鋼印標記不全或不能識別;

5、超過檢驗期;

6、瓶體外觀檢查有缺陷,不能保證安全使用;

7、氧氣瓶或強氧化劑氣瓶的瓶體或瓶嘴沾有油脂。

二、氣瓶在充裝壓縮氣體時,充裝終了時的壓力不得超過氣瓶的設計壓力。

三、氣瓶應盡量專用,若需將氣瓶改裝其他氣體時,必須取得充氣單位的同意。這種氣瓶的設計壓力,不得低于改裝后的氣體規定使用氣瓶的設計壓力。同時,充氣單位對這種氣瓶在充氣以前,必須進行專門清洗,換裝相應的附件和更改漆色。

四、運輸氣瓶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旋緊瓶帽,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或碰擊;

2、氣瓶裝在車上應妥善加以固定,汽車裝運氣瓶一般應橫向放置,頭部朝向一方,裝車高度不得超過車廂高度;

3、夏季要有遮陽設施,防止曝曬;

4、車上禁止煙火。運輸可燃、有毒氣體氣瓶時,車上應備有滅火器材或防毒用具。在運輸途中,車上不得帶人;

5、易燃品、油脂和帶有油污的物品,不得與氧氣瓶或強氧化劑氣瓶同車運輸;

6、所裝介質相互接觸后,能引起燃燒、爆炸的氣瓶不得同車運輸。

篇3:氧氣瓶充裝設備員責任制

1工作內容

1.1在站長和安全技術負責人的領導下,負責站的設備管理,對設備維修工作進行技術指導。

1.2認真貫徹執行設備管理制度,經常組織開展設備檢查,對設備缺陷提出整改措施,使設備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

1.3編制設備和管線的修理、檢驗計劃、設備的潤滑計劃、備品備件計劃、安全附件檢驗計劃,并組織實施。

1.4建立設備和儀器儀表臺帳,收集整理設備技術資料、操作說明書、運行記錄,歸檔成冊。

1.5參與制訂“手冊”,并監督執行。

2工作權限

2.1督促做好設備設施和儀器儀表的維護保養,糾正違規使用

2.2組織設備事故調查,填寫設備事故報告。

3工作責任

3.1對站的設備設施和儀器儀表的完好負責。

3.2對設備、儀器儀表臺帳的完整性、準確性負責。

3.3對設備管理失誤,造成損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