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建筑公司記錄管理制度
建筑公司記錄管理制度
1.目的
對公司管理體系記錄進行有效控制,客觀、真實、準確地反映體系運行的有效性,用來證明符合綜合管理標準的要求。
2.范圍
適用于公司的綜合管理體系運行記錄的控制。
3.相關文件
3.1《文件控制管理程序》
4.定義
5.職責
5.1責任領導
本制度的責任領導為總工程師,其職責為:負責本制度實施的監督指導。
5.2責任部門
本制度的責任部門是辦公室,其職責為:負責本制度實施的監督檢查,負責建立公司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記錄總清單,實施動態管理。
5.3相關部門
本制度的相關部門是公司各職能部門,其職責為:建立本部門綜合管理記錄清單,本部門工作記錄清單,實施動態管理;負責本部門記錄的編制、標識、貯存、保管。
5.4執行層
本制度的執行層是項目部,其職責為:建立本項目綜合管理記錄清單,本項目各相關工作記錄清單,實施動態管理;負責本部門記錄的編制、標識、貯存、保管。
6.工作程序
6.1記錄的分類和范圍
記錄分為三類:
環境因素識別評價記錄;危險源識別和重大危險源評價記錄;法律法規獲取識別記錄;目標、指標記錄;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記錄;培訓記錄;產品實現記錄;與產品有關要求記錄;采購控制記錄;過程確認記錄;監視和測量設備控制記錄;不合格品控制記錄;分部分項工程驗收記錄;內外信息交流、協商產生的各種記錄;文件控制記錄;運行控制所需的各種記錄;應急準備與響應記錄;監視測量記錄;事故事件調查處理記錄;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記錄管理的記錄;內審、管理評審記錄等。
6.2記錄的媒介形式
記錄的媒介形式為紙上表格和文字的形式,也可用其他形式,如采用磁帶、磁盤、照片、膠片等。
6.2記錄的標識與編目
6.2.1為便于記錄的檢索和管理,每一種記錄應有唯一的編號。
6.2.1.1對于與管理體系運行有關的記錄,其編號格式為:
MD/JL-***-**
記錄順序號
綜合管理標準號
"記錄"拼音縮寫
明大公司代號
同時為滿足記錄標識唯一性原則,記錄上還應注明:記錄編制部門、編制日期、發生同類記錄的次數及本記錄總頁數和當前頁號(發生同類記錄的次數編號在記錄表格NO:處填寫)。
6.2.1.2對于上級規定的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資料有關的記錄,仍沿用原統一表式編號。
6.2.2編目
記錄保管部門應將記錄分類保存,進行編目,以便存取和檢索。
6.4記錄填寫
記錄應做到保持清晰、數據真實,并按要求正確填寫,且不應涂改,文字表達準確、簡練、內容要完整,簽證手續要齊全。
6.5記錄的收集、貯存、保護、保存期限、移交和歸檔的控制。
6.5.1綜合管理體系運行有關的記錄,由相應部門保存,保存期限為三年。
6.5.2工程竣工后,由項目部編制竣工技術資料,交工程部審核后,移交使用單位。,由公司工程部負責歸檔。竣工技術資料應長期保存。
6.5.3對于記錄的保護,項目部應做到裝袋或裝盒,防污、防潮、防火;檔案保管應滿足檔案管理的環境條件,利于檢索和貯存,并注意做好防火、防盜、防蟲蛀鼠咬、防潮等工作。
6.5.4采用其他媒介形式的記錄,也應有相應的儲存條件,如軟盤應注意防潮、防壓、防光、防磁,以避免儲存內容丟失,必要時可復制備份。
6.6記錄的查閱、借閱
因工作需要查閱歸檔后的記錄,查閱人員需填寫《文件查閱、借閱、銷毀申請表》,經保管部門負責人批準后方可查閱或借閱。
6.7記錄處置的控制
6.7.1各部門保管的綜合管理體系運行的記錄超過保管期時,由本部門填寫《文件查閱、借閱、銷毀申請表》,經部門負責人批準后銷毀。
6.7.2歸檔的記錄,按照《企業檔案管理辦法》有關規定進行銷毀。
6.8辦公室每季度對各部門和項目部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記錄的控制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工作
篇2:安全記錄管理制度
一、編制目的
規范安全記錄,確保安全記錄的有效性、完整性。
二、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項目部安全生產管理記錄的收集、標識、編目、歸檔、保存、維護、查閱、保留和處理等管理。
三、工作職責
安全科負責安全記錄的規范審查,負責職責范圍內各項安全記錄的填寫和管理,負責對安全記錄進行管理。
四、工作程序
(一)安全記錄規范
記錄名稱:簡短反映記錄對象。
記錄編碼:編碼是每種記錄的識別標記,每種記錄只有一個編碼。
記錄順序號:順序號是某種記錄中每張記錄的識別標記。
記錄內容:按記錄對象要求,確定編寫內容。
記錄人員:記錄填寫人、負責人、審批人等。
記錄時間:按活動時間填寫,應注明年、月、日。
記錄單位名稱。
呈送單位、報送單位。
保存期限和保存部門。
(二)主要安全記錄項目
事故、事件記錄:
風險評價信息;
培訓記錄;
安全管理人員任命書;
“平安工地”評價報告;
事故調查報告;
安全檢查記錄;
安全生產會議紀要;
現場安全措施紀要;
隱患整改記錄;
安全活動記錄;
許可文件;
應急演習記錄;
承包商與供應商信息;
維護與校驗記錄;
技術資料圖紙;
其他安全記錄。
(三)安全記錄應符合下列規定
內容真實、準確、清晰;
填寫及時、簽署完整;
編號清晰、標識明確;
易于識別與檢索;
完整反映相應過程;
明確保存期限。
記錄采用書面和電子媒體,如硬盤、磁帶、磁盤、光盤等其他媒介。
記錄必須使用黑色或藍色墨水或圓珠筆填寫,不準用其它顏色的墨水的筆填寫記錄。
記錄要按實際發生的時間進行記錄,不準超前或拖后記錄;
表格類記錄要按表式內容進行全面認真的記錄,做到書寫規整,字跡清楚,不準少記或漏記,不準隨意亂寫亂畫,不準弄虛作假,偽造內容,任意涂改。
缺項中的部分應注明原因,不能和劃線代替,不能留空白。
記錄表格要求記錄者、負責人或審核人簽字,不準代簽記錄。
記錄能追溯相關的活動、產品或服務。
記錄應及時收集整理、歸檔、標示和評審。對過時或需要修改補充的文件,要在規定時間下《記錄更新登記表》給單位,并限期根據PDCA循環編寫合格后,由安全科存檔并通知相關人員執行。
記錄應妥善保管、便于查閱、避免損壞、變質或遺失,應規定其保存期限并予以記錄。
(四)安全記錄管理
1.記錄應妥善保存,記錄原件一般不準外借,只有在記錄保管員處查閱,特殊情況下,須經領導同意,并辦理借閱登記手續,在規定時間內送還。
2.貯存于計算機系統數據庫內的記錄,要復制備份文件,以防原始記錄丟失,應注意計算機應用軟件的更新以及為調用記錄所必須的硬件和軟件的可獲得性,同時要規定各類記錄調用的授權和設置防火墻,以及其他所需的信息安全措施,各種電子媒體記錄也要進行控制,不能隨意復制、拷貝,如需復制、拷貝須經該單位領導同意。
3.具有法律效力的記錄需長期保存。
4.記錄不得隨意復印,經分管安全副經理批準復印時,應辦理登記手續,填寫《記錄借閱登記表》。
5.安全科將定期、不定期對安全標準化相關記錄的管理進行監督檢查和評審,發現問題要求其積極整改。
(五)安全記錄的標識和檢索
1.根據《文件和資料控制管理制度》,每一安全記錄表式均應按規定有唯一的編號,內容主要是標題(名稱),編號。
2.安全科編制《安全文件目錄一覽表》以便檢索和管理并定期更新,并將安全記錄表收集匯總成《安全管理記錄匯總》。
篇3:實時動態記錄儀GPS安裝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充分發揮實時動態記錄儀安全監控管理功能,確保我公司車輛安全運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規定,公司管理人員、平臺監控人員及已安裝動態記錄儀車輛的駕駛員均應嚴格遵守本規定。
第二條我公司進行GPS車載終端安裝和平臺建設,是建立在省局一級、市處二級基礎上的三級平臺,負責監控我公司安裝GPS車輛所在位置、行駛路線、行駛速度等。
第三條公司所有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必須安裝和使用實時動態記錄儀,否則禁止營運。
第四條GPS監控平臺必須配備專職監控員,實時監控公司運行車輛,必須保證全天候24小時監控。監控員必須經省運管局進行崗位培訓,取得專業培訓合格證后方能上崗。
第五條平臺監控人員應及時對車輛的違章行為(重點是超速行為)進行處理,并做好監控日志,月底匯總分析。
第六條根據《開展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凡在一級路面時速不超過80公里,二三級路面時速超過50公里,三級路面以下時速不超過40公里。違反上述規定,超速違章的駕駛員及車輛作如下處罰:在一月內超速1次的按50元處罰,超速2次駕駛員下崗學習1天,超速3次以上的駕駛員調離危險貨物車輛駕駛崗位。
第七條車輛駕駛員必須保證GPS的正常運行,凡發現GPS不能正常工作應及時報修。
第八條公司GPS監控人員發現車輛GPS未正常工作應及時通知駕駛員,駕駛員應在接到通知10天內回公司對GPS進行維修。
第九條凡GPS車輛連續20天未定位的,公司將對駕駛員處以100元罰款,并下崗學習1天。
第十條凡駕駛員私自對GPS安裝開關,致GPS車輛不能正常監控的,對駕駛員處以500元罰款,并下崗學習3天,性質嚴重的予以除名處理。
第十一條凡因GPS不能正常工作被相關部門處罰,給公司造成損失的,由駕駛員全部承擔。
第十二條對全年內未超速的車輛采取全公司通報表彰,并作為優秀駕駛員評比依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