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鋼廠外委施工安全管理十條規定
第一條明確安全監管和協調責任。外委施工單位及外協作業人員按照“項目主管科室負責、在建車間安全監管、安全科督導監察”的原則納入煉鋼廠統一協調管理,嚴禁以包代管,以罰代管。
第二條嚴把外委施工單位準入關。外委施工單位必須具備相應的施工、檢維修資質,作業人員必須具備與所從事的工作相適應的特種作業資質。施工、檢修單位要保證隊伍的穩定性,搞好崗前培訓,使現場作業人員有能力勝任所從事的工作。對于達不到相關要求的單位,一律進行整頓、清理。
凡進入煉鋼廠承攬工程施工和檢維修作業的單位,必須具備以下安全生產基本條件:
1、必須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依法取得相關行業資質證書和《安全生產許可證》。
2、必須建立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
3、法人代表人、項目負責人取得安全管理資格證書及相應專業資格。
4、特種作業人員、從業人員取得安全資格證書或經安全培訓考核合格。
5、依法為從業人員繳納工傷保險或安全生產責任險的證明材料。
6、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或安全標準化作業指導卡)、應急救援預案等;
7、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安全生產條件。
第三條準確界定雙方的安全職責。在建車間必須與外委施工、檢修單位簽定安全管理協議,科學合理、明確界定雙方在施工、檢修作業過程中的具體安全管理職責。外委施工、檢修單位是安全工作的責任主體,在建車間是監管主體,雙方應共同落實好兩個主體責任。
第四條搞好技術交底。在建車間必須與外委施工單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共同進行現場風險辨識,編制危險有害因素清單,明確雙方協作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并由雙方現場負責人簽字確認。施工或檢修現場必須雙方指派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現場安全監督檢查和協調。
第五條搞好崗前培訓。在建車間必須將外委施工、檢修人員納入本單位的安全教育培訓范圍,定期對施工單位負責人、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進行本單位“三項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崗位操作規程)培訓,以及與施工現場緊密相關的危險源辨識、安全施工方案、具體作業安全措施等內容的專項安全教育培訓。
第六條審查安全防護用品。施工、檢修單位必須保證進入施工現場的各類工裝器具、設施設備及安全防護用品符合相關安全標準,滿足工作需要。
第七條搞好溝通確認。施工和檢維修作業必須組織編制安全措施方案,并經雙方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共同確認。施工、檢修過程必須嚴格落實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措施。涉及交叉作業、煤氣作業、動火作業、高空作業、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等危險作業的,必須嚴格遵守作業許可制度;現場作業期間,必須與施工或檢修項目主管科室、在建車間及時聯系溝通,涉及與生產交叉作業時,必須嚴格執行三方(生產方、點檢方和檢修方)安全聯絡掛牌制和《檢維修作業安全指導書》。
第八條搞好工作銜接。施工單位要參加施工或檢修項目主管部門、在建車間的工程(或安全)例會,隨時通報工作進度、搞好各項工作銜接,定期向檢修項目主管部門、在建車間匯報施工現場存在的隱患及問題。
第九條搞好現場監督。在建車間要將施工、檢修現場列為本單位隱患排查的一項重要內容,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建立專門的臺帳。同時,施工、檢修單位也要建立本單位的隱患排查制度,做好現場的安全監督檢查。
第十條實施獎優罰劣。主管科室應建立外委施工、檢修單位獎懲機制,在監督檢查過程中,對施工單位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不執行安全規程制度的以及出現“三違行為”的要進行處罰和淘汰,對發生安全事故的,追究施工單位及監管人員責任。對施工單位積極主動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及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保障施工、檢修項目安全順利完成的,可給予一定獎勵。
篇2:施工現場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條施工車輛必須服從指揮、聽從調度,在指定地點作業,在指定路段行駛,未經許可不得將車輛駛出施工區域。
第二條施工車輛不得亂停亂放,盡量避免妨礙施工現場通行。
第三條超重、超長、超寬、超高運輸車輛進入施工現場時應瞻前顧后、兼顧左右、謹慎行駛,最好指揮車在前開道。
第四條未經指揮長批準,施工現場的交通道路不得隔斷或挖斷。
第五條起重車起吊、挖土車作業時周圍應設安全距離并有防護圍欄和警告標志。
第六條施工車輛脫離施工現場行駛時,應注意文明整潔,必須將車輛清洗干凈。
第七條違章作業或違章行駛造成交通事故或經濟損失由車方負責。
第八條工程施工,要求各施工單位盡量使用自己的車輛運送土石方、建筑垃圾等。在確有困難情況下需雇請社會車輛時,應嚴格查看車方的牌照、執照、行駛證、年審年檢、車輛保險等各種證件及相關手續,確認齊全合格后方可雇用。
第九條凡違反道路行駛規定的,每車次處罰用車單位500-1000元。
篇3:施工船舶使用安全管理規定
1、所有施工船舶(包括挖泥船、炸礁船、拋石船、材料運輸船舶等)必須持有符合三類海區要求的有效證書(適航證)和相關證書;船長、輪機長、駕駛員、話務員應持有有效的適任證書。
2、施工船舶上必須配有足夠的救生衣、救生圈和救生筏等救生設備,并配有足夠的消防器材和油污水分離器等設施。
3、船舶上應配有甚高頻電話(VHF)和聯絡電話,并配有施工作業區的近期航行通告等。
4、應按照調度室指定的航行線路、停靠站點和實踐航行,定點靠泊。
5、裝載設備及材料運輸的船舶,必須按核定噸位裝載,不得超載和偏載;裝載的設備、料具應擺放平穩均勻,并捆綁牢靠。
6、船舶上應設有安全應急通道,船艙兩側通道暢通,并嚴禁堆放任何物品,同時應做好冬季防凍、防滑工作。
7、施工船舶上嚴禁裝運和攜帶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品,如因工作急需需要攜帶者應事先與船長聯系并進行妥善處理,嚴禁人貨混裝。
8、船舶上的垃圾要集中回收和處理,禁止隨意拋擲海里,船上的油污水必須分離裝置集中處理,并應有書面記錄。
9、船長、輪機長應經常檢查、保養和維修船舶的機械設備和安全設施,確保運行安全、夜間航行應有足夠的照明和信號顯示。
10、遇有六級以上大風和大霧、雷雨、風暴等惡劣天氣時,禁止施工船舶進行水上作業和運行,并到海事部門指定的錨地錨泊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