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公司污染防治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公司污染防治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5802

公司污染防治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1、在公司所使用的污染防治設備應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應具有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文件。

2、公司內的污染防治設備由制造一課主要負責管理,各使用部門協助管理,制造一課與采購課負責向區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登記標志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污染防治設備的顯著位置。

3、公司需要委托安裝、改造或者維修污染防治設備的,應當委托己依法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公司污染防治設備因故停用半年以上,當向區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啟用己停用的污染防治設備,應向區環保局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重新辦理登記手續;啟用己停用一年以上的污染防治設備,也應向區環保局檢驗檢測機構申報檢驗。

4、污染防治設備使用部門應當建立污染防治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a)污染防治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

b)污染防治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c)污染防治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d)污染防治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e)污染防治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5、污染防治設備使用部門或委托具有保養資質單位對在用污染防治設備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并定期自行檢查,公司污染防治設備應當至少每月進行一次自行檢查,并做出記錄。公司污染防治設備使用部門在對用污染防治設備進行自行檢查和日常維護保養時發現異常情況的,應當及時處理。公司使污染防治設備用部門應當對在用污染防治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作出記錄。

6、污染防治設備使用部門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定期檢驗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特殊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

7、污染防治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應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8、公司污染防治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范使用年限,應當及時予以報廢,并向區環保局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注銷。

9、污染防治設備使用部門應當建立污染防治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求援預案。

10、污染防治設備作業人員應進行污染防治設備安全教育和培訓,保證污染防治設備作業人員具備必要的污染防治設備安全作業知識,污染防治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中應嚴格執行污染防治設備的操作規程和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

14、污染防治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

篇2:施工項目排污管理制度范文

施工項目排污管理制度

1.施工現場固體污物及時清運,清運時應防飛塵、滴漏。

2.施工現場必須設污水沉淀池,污水經沉淀后,入排水系統排出,定時清理排污通道。

3.現場生活垃圾袋裝化后倒入附近的垃圾收集點。

4.生活污水糞便等經初步處理后(如設置化糞池)排入城市下水網。

5.工地干道及拌和機場地、倉庫、腳手架下面四周設排水溝,深度滿足要求。

篇3:四川省廣播電視設施保護實施細則

四川省《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全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廣播電視設施的管理,維護廣播電視設施的安全,確保廣播電視節目順利優質播放,根據國務院《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結合四川實際,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本細則適用于四川各級廣播電臺、電視臺、發射臺、轉播臺、實驗臺、收訊臺、監測臺、衛星地面站、差轉臺、微波站、有線廣播站、有線電視系統等單位的下列公共設施:

  (一)節目制作設施,包括錄播室、控制室、機房及其附屬設備;

  (二)節目發射設施,包括天線、饋線、塔桅(桿)、防雷設備、地網、天線場地及其附屬設備;

  (三)節目傳送設施,包括架空或埋設的傳音電纜線路、同軸電纜線路、光纜線路、有線廣播和電視線路、微波接力通信站、微波通路、衛星地面站、差轉臺及其附屬設備;

  (四)節目接收臺(站)及其附屬設備;

  (五)節目監測臺(站)及其附屬設備;

  (六)廣播電視錄音錄像、轉播等專用車輛。

  廣播電視專用水源、橋梁、道路、電力、通信設施的保護,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執行。

  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廣播電視設施保護工作的領導。

  各級廣播電視部門負責所管轄的廣播電視設施的保護工作,并采取各種措施,確保廣播電視設施的安全。

  第四條廣播電視設施是國家、集體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侵占、哄搶、私分、截留、破壞。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廣播電視設施的義務,對危害廣播電視設施的行為,有權制止并向有關部門報告。

  第五條各級廣播電視設施建設規劃,應當從實際出發,經當地縣以上規劃部門同意,同級人民政府批準,納入城鄉建設總體規劃。

第二章保護措施

  第六條禁止下列危及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發射、接收設施的安全和損害其工作效能的行為:

  (一)擅自進入廣播電視制作、發射、接收機房和有明顯標志的保護區域;

  (二)在節目制作、播音、控制室外安裝實測噪聲大于七十分貝的設備(噪聲測試點為節目制作、播音、控制室外一米范圍內);

  (三)破壞廣播電視錄音錄像、轉播等專用車輛;

  (四)拆除或損壞天線場地及其附屬設備的圍墻、圍網、標石、標樁和其他標志物;

  (五)利用廣播電視臺(站)發射的高頻輻射能量照明;

  (六)向天線、饋線及其附屬設備投擲物品或者射擊;

  (七)在距天線、饋線五百米范圍內點火燒荒;

  (八)在中波天線周圍二百五十米范圍內建筑施工;

  (九)在短波天線前方五百米種植成林樹木、堆放金屬物品;

  (十)在饋線兩側各三米范圍內建筑施工或者種植高桿作物、饋線兩側各五米范圍內種植樹木;

  (十一)在廣播電視臺(站)地網附近距天線場地邊界二百五十米內建筑施工;

  (十二)在以廣播電視臺(站)鐵塔天線頂端為圓心、二百五十米為半徑的水平圓周線上計算起點,在圓周處新建高度超過外向仰角三度的建筑物,或在圓周內新建高度超過鐵塔天線頂端的建筑物。

  第七條禁止下列危及廣播電視節目傳送設施的安全和損害其工作效能的行為:

  (一)在標志埋設地下電纜線路的兩側各五米范圍內鋪設石油天然氣管道;

  (二)移動、損壞地下電纜終端桿、架空線路的塔桅(桿)及其附屬設備;

  (三)在標志埋設地下電纜線路的地面上傾倒垃圾、礦渣和含有酸、堿、鹽化學物品的液體;

  (四)切斷、損壞架空的傳送線路;

  (五)在架空傳送線路上附掛電力、通訊線路和其他物品;

  (六)移動、損壞架空或埋設的傳送線路的標樁和其他標志物;

  (七)種植農作物和樹木與架空傳送線路的間距小于二米;

  (八)在傳送線路塔桅(桿)周圍一米范圍內挖沙取土;

  (九)以架空線桿及其拉線上攀登、拴牲畜、搭掛喇叭或其他視聽設備。

  第八條禁止下列危及廣播電視節目監測設施的安全和損害其工作效能的行為:

  (一)在天線監測設備周圍十五米及面向天線的一側二百五十米范圍內新建高于監測天線的建筑物;

  (二)以監測臺(站)五百米保護區內設置金屬構件;

  (三)移動、損壞監測天線桿及其附屬設備。

  第九條在標志埋設廣播電視地下電纜線路二米范圍內施工作業、堆放笨重物品、種植樹木及平整土地的,應當事先征得當地廣播電視部門的同意,并采取技術防范措施以后,方可進行。

  第十條在距天線、饋線五百米以外點火燒荒仍或危及廣播電視設施安全的,應當事先通知當地廣播電視部門,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后,方可進行。

  第十一條對超越架空的廣播電視節目傳送線路保護間距的農作物和樹木,廣播電視部門依據本細則有權剪除其超越部分。

  第十二條凡必須在廣播電視專用架空線路上掛接喇叭或其他收看、收聽、放音設備的,應當向當地廣播電視部門申請,經批準后由當地廣播電視部門的專業人員安裝。

  第十三條凡在天線場地敷設電力通訊線路,應當事先征得當地廣播電視部門的同意,并在專業人員的監護下進行施工。

  第十四條建設單位因建設工程需要搬遷、拆除廣播電視設施時,必須事先向當地廣播電視部門提出申請,經當地廣播電視、城鄉建設規劃部門同意,報上級廣播電視部門批準;搬遷、拆除無線電廣播電臺(站)時,由廣播電視、城鄉建設規劃部門審核簽署意見后,報無線電管理部門批準。

  申請應承擔搬遷、拆除和按原標準復建的全部費用。

  第十五條廢舊物品收購單位和個體戶必須依法經營廢舊廣播電視器材;發現盜賣變賣廣播電視器材的,應及時報告公安機關或廣播電視部門。

第三章獎勵與賠償

  第十六條認真執行本細則,有下列事跡之一的單位和個人,由廣播電視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

  (一)積極保護廣播電視設施,忠于職守,表現突出的;

  (二)對違反本細則的行為進行抵制和檢舉揭發,功績顯著的。

  第十七條違反本細則損壞廣播電視設施的,應向廣播電視部門賠償損失;引起停播的,還應賠償因停播給廣播電視部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損失賠償費用于廣播電視設施的修復工作。

  第十八條違反本細則規定,危及廣播電視設施安全或損害其工作效能的,縣以上廣播電視部門應當勸阻;不聽勸阻的,或給予警告,責令退出保護區域、停止使用、消除危害,或按下列規定并處以罰款:

  (一)違反本細則第六條第(八)、(十一)、(十二)項,第七條第(一)、(四)項,第八條第(一)項,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根據情節輕重,對單位處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二)違反本細則第六條第(四)、(五)、(七)、(九)項,第七條第(二)、(三)項,第八條第(二)項,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三條規定的,根據情節輕重,對單位處500元以上20*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

  (三)違反本細則第六條第(一)、(六)、(十)項,第七條(五)、(六)、(七)、(八)、(九),第八條第(三)項,第十二條規定的,根據情節輕重,對單位處500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50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細則第六條第(十一)、(十二)項且不屬于經營性行為的,或違反本細則第六條第(二)、(三)項的,根據情節輕重,對單位處以1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以200元以下的罰款。

  罰款必須嚴格照章、憑據,并一律上繳財政。

  第十九條非法經營廢舊廣播電視器材的,由公安機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有關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破壞廣播電視設施,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危害公共安全,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對直接責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對廣播電視部門處罰不服的,當事人可以在接到處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廣播電視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二條廣播電視部門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廣播電視設施損壞的,由所在單位或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本細則由四川省廣播電視廳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本細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四川省人民政府一九八六年十月三十日制定的《四川省保護廣播電視網設備設施安全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廣播電視設施

  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廣播電視臺、站(包括有線廣播電視臺、站)和廣播電視傳輸網的設施,包括廣播電視信號發射設施、信號專用傳輸設施、信號監測設施。

  具體地說:

  (一)廣播電視信號發射設施,包括天線、饋線、塔桅(桿)、地網、衛星發射天線及其附屬設備等;

  (二)廣播電視信號專用傳輸設施,包括電纜線路、光纜線路(以下統稱傳輸線路)、塔桅(桿)、微波等空中專用傳輸通路、微波站、衛星地面接收設施、轉播設備及其附屬設備等;

  (三)廣播電視信號監測設施,包括監測接收天線、饋線、塔桅(桿)、測向場強室及其附屬設備等。